1、第一单元1小石城山记精 研 课 文 锻 炼 思 维 整体感知805年,唐顺宗李诵即位,柳宗元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后升为礼部员外郎。他积极参加了由王叔文等人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但不久改革即告失败。唐宪宗李纯当政后,王叔文被杀,柳宗元等8位改革人士被贬到边远地区当司马。司马为编外闲职,实为“流放”之别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事件”。整体感知唐代的永州,僻远荒凉,素为谪官贬居之地。柳宗元在永州谪居10年,政治抱负不得实现,还时刻担心受到更严重的迫害,心情十分抑郁苦闷。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无法排遣的忧思痛苦。其间最为出色的是寓居愚溪5年中所写的永州八记
2、。小石城山记是其中之一。整体感知文段研读一、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理解词句1【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一少北而东“_”通“_”,_答案:“少”通“稍”,稍微2【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不过四十丈古义:_文段研读今义:用在复句后一分句的开头,表示轻微的转折(2)其上为睥睨、梁之形古义:_今义:斜着眼睛看,表示傲视或轻视答案:(1)不超过(2)城墙上的女墙3【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1)自西山道口径北_文段研读(2)逾黄茅岭而下_(3)其一西出_(4)其一少北而东_答案:(1)名词活用为动词,向北走(2)名词活用为动词,往下走(3)名词作状
3、语,向西(4)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偏向北;向东去文段研读文段研读4【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数其疏数偃仰 _渔夫樵夫之舍皆可指数 _范增数目项王 _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_文段研读(2)而 逾黄茅岭而下 _ 土断而川分 _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 _ 益奇而坚 _答案:(1)数:形容词,密集 动词,计数 副词,多次 名词,命运(2)而: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并列文段研读5【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1)土断而川分句式:_译文:_(2)投以小石句式:_译文:_文段研读答案:(1)被动句;土层断裂,(路)被一条河流截断了(2)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补充
4、完整为“投(之)以小石”,将小石子丢进(洞里)筛选概括6下列不属于描写小石城山奇貌的一句是(D)A其上为睥睨、梁之形B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C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D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文段研读7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文章第一段写景,先写小石城山的偏远,再写小石城山的奇貌,后写石门洞的幽深,表现了作者在永州借山水遣忧的情怀。B文中作者先写景,并顺理成章地发出了“类智者所施设也”的感慨,为下文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造物者的疑问做好了铺垫。C作者对“这儿山川的灵气不能孕育伟大的人物却唯独造就了这些奇妙景致,因此楚地之南人才少而怪石多”的说法是赞同的,表现
5、了作者的孤寂。文段研读D柳宗元几乎用了一半的篇幅抒发他被贬谪到永州后游历大自然触景生情的感慨,这也构成了文章有记有议的独特风格。8小石城山景之“奇”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其上为睥睨、梁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土堡的形状)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山洞的深窈)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山石的分布)文段研读二、阅读课文第二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理解词句1【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神者傥不宜如是“_”通“_”,_答案:“傥”通“倘”,或者、或许2【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_文段研读答案
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诧异3【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是神者傥不宜如是 _是二者,余未信之 _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_同是天涯沦落人 _唯利是图 _文段研读(2)果 则其果无乎 _ 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_ 食不果腹 _ 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 _答案:(1)是:代词,这样 代词,这 形容词,正确 判断词,是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2)果:副词,果真 动词,实现 动词,充实、饱 连词,如果文段研读4【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1)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句式:_译文:_(2)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句式:_译文:_文段研读答案:(1)省略句、状语后置
7、句;补充完整为“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于)夷狄”,又对他不在中原地区创造这些美景,却把这些放置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感到奇怪(2)被动句;用这美妙景色来安慰那些贤能却被贬谪到这里的人文段研读文段研读 筛选概括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石山顶部天然生成女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堡垒,有一个洞口像门。B从洞口往里探望,一片漆黑,将小石子投进去,有水响声,那声音很洪亮,过了很久才消逝。C此文与小石潭记都属于永州八记,此文第一段文字主要写了小石城山的荒凉景象。文段研读D文章以凝练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小石城山的景色,并借以抒发了自己被贬于荒远之地,不能施展才能和
8、抱负的悲愤心情。6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永州八记生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受,丰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领域,从而确立了山水游记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B文章以凝练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小石城山的奇妙景物,抒发了对永州山水的无比热爱之情,同时也隐含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文段研读C文章第二段以议论为主,字里行间隐隐含有对当时最高统治者昏聩不明的强烈讥讽。D文章的前半段描写小石城山的奇异景色,后半段借景抒情,将个人的身世之感放入山水景物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文段研读7作者认为有“造物者”吗?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答案:没有。从“神者傥不宜如是”以及“是二者,
9、余未信之”可知作者认为没有所谓的“造物者”。8本文主要采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小石城山被冷落象征着什么?小石城山上的幽景奇石又象征着什么?答案:小石城山被冷落象征作者遭贬不遇的处境。小石城山上的幽景奇石象征作者峻洁孤高的人格。归纳探究【上下求索】“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一句,你认为作者是否在影射自己?【探究思路】知人论世结合文本内容结合写作手法据理分析。【探究结论】答案:(示例)作者在这里是借题发挥,影射自己。作者表面上是在为小石城山叫屈,实际上是借着质疑神灵的安排,既为奇石打抱不平,也为自己被贬斥荒远已长达8年的苦闷忧愁而鸣不平,借物自比来抒发失意痛苦的心情。拓展思维余秋雨曾经在
10、文化苦旅中提到“贬官文化”一词。“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分可称之为贬官文化。随之而来,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贬官行迹。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如果柳宗元不是被贬到永州,就不会有永州八记的问世。柳宗元的被贬,实在是他个人的不幸,却是中国文学之大幸!你如何看待“贬官文化”?拓展思维我的观点:_答案:(示例)很多优美的诗词都是文人士子被贬或政治上失意之后为了排解心中的抑郁、不满转而寄情山水之作。杜甫有云: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如果他们没有被贬或在政治上春风得意,那么他们或
11、许会忙于政务而无法欣赏山水,也不会有那么多感想需要抒发,因此是“文人不幸文学幸,诗人不幸诗家幸”。他们在政治上失意之后并没有就此沉沦,有很多人仍能保持坦然的心态,处变不惊,笑对人生,这也是非常令人敬佩的。课文翻译课文翻译课文翻译【径:一直。北:名词作动词,向北走。逾:越过。而:连词,表顺承,不译。下:名词作动词,往下走。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少:通“稍”,稍微。北:名词作动词,偏向北。东:名词用为动词,向东去。不过:不超过。垠:边、界。睥睨:城墙上的女墙。梁:栋梁。出:凸出。焉:兼词,“于之”的合音,在那里。激越:声音高亢激烈。上:名词活用为动词,登上。嘉树美箭:美好的树木与箭竹。益:特别、格外。疏:稀疏。数(c):密集。偃:俯、倒卧。仰:立。施设:同义复用,布置。】课文翻译课文翻译【噫:感叹词,相当于“哦”。造物者:创造天地万物的神。愈:副词,更加。诚:副词,确实。怪: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诧异。列:放置。夷狄:指偏远的永州。更(gng):动词,经历。售:表现、展示。傥:通“倘”,或者。宜:应该。果:副词,果真。楚之南:指永州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