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首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晚年退居家乡。今存诗歌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主要作品:示儿卜算子咏梅书愤等。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作批注。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的不准确。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朗读视频 我会读 千仞 五岳 rn yu 仞 岳 摩 遗 运用:学校决定带我们去外地观摩学习,一直等到年底才实现,真是好事多磨啊!同音易混字 摩 m 磨 字义:抚摩,摸。如:按摩组词:(按摩)(观摩)(摩拳擦掌
2、)字义:摩擦。如:磨刀组词:(磨刀)(折磨)(好事多磨)朗读古诗,在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的基础上,结合文中的注释,理解每首诗的大意;然后结合朗读想象画面,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如诗人的人生经历,古诗的写作背景及题材等,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最后背诵这首古诗。朗读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本诗的标题较长,正确停顿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朗读本诗前两句时语气豪迈,语调高昂,读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朗读后两句时,语速放缓语调低沉,读出失望、悲伤之情。朗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读出节奏,读准字音。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
3、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指名朗读片段,听评朗读效果。1.生字、多音字读音是否正确。2.朗读是否做到正确、流利。3.是否能读准节奏,停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南宋()诗人陆游写的,写大好河山,陷于敌手,及沦陷区百姓疾苦,以“()”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望悲愤与感慨 诗意: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向上碰到天。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在金政权的压迫下眼泪已流尽,年复一年地盼望南宋朝廷的军队前来收复失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
4、望王师又一年。诗中的景色描写有何作用?滚滚黄河奔流三万里,东入大海,巍峨华山高达五千仞,上与天奇。如此大好河山,却沦陷在“胡尘里”,怎能不令人愤慨?壮观的景色描写渲染了老百姓的悲愤、失望之情。讨论交流: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呢?前两句诗中描写了黄河、华山,运用夸张手法极力表现了黄河一泻千里,华山高耸入云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入”表现了黄河东流入海的磅礴气势;“摩”有触手可及之意,突出山的高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从“又”字中体会到老百姓的什么感受?一个“又”字扩大了时间的上限,说明遗民不止一年苦盼,而是年复一年,但路远
5、山遥,他们哪里知道,南宋君臣早已把他们忘得干干净净。诗人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写景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山河壮美 忧国忧民 黄河:三万里 东入海 华山:五千仞 上摩天 抒情 遗民:泪尽 南望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通过写诗人深秋早起的感想,表现出诗人渴望收复大好河山、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南宋统治者长期未能收复失地的失望之情。爱国 爱国之情,古来有之。陆游的爱国情,让人动容。正是因为有了舍命保家卫国的戍边将士,有了像陆游这样忧国忧民的爱国者,我们的生活才更安稳,我们要心怀祖国家乡,热爱它,保护它,也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努力学知识、学本领,积极锻炼身体,为将来建设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