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09266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2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考号、班级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2. 答卷是,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无效。3. 本试卷共22题,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前景蒙上前所未有的阴霾。许多方面都还处在粗糙满足阶段的中国,应该确立什么发展目标?为此,笔者提出把“健康”作为社会发展目标。健康不仅是个体状态,更重要的是社会状态。没有社会健康,个体健康就没有依托

2、和意义。“健康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在新形势下的升华。健康是相对疾患而言的,人类罹病原因有经济和社会两方面因素。传统社会中,贫穷是罹病的主要社会原因,进入工业社会以后,情况逐渐倒置。现代社会高度融合,如果风气不正,便很难抵制国内外精神污染,体质健康也无法保证。改革开放后蔓延的艾滋病等许多恶疾,如果主要归结于贫穷,是完全说不过去的。相反,普遍高发的心脑瘀塞、恶性肿瘤等致命疾患,不少就被称为“富贵病”。青少年的衰弱,与呵护过头有关。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揭露了游戏泛滥所带来的人生痴迷和沉沦,该病已经浸染到穷乡僻壤。促进社会健康发展,首先要保证物质文化的健康性质。目前显性的生态破坏

3、在道义上已无容身之地,而建设项目对原生自然的冲击却在上扬。为了改善民生和增强国防,必须要力推技术开发,但即使是重大项目,也应当尽量减小代价。坚决制止对城市规模的盲目追求,留下足够的自然空间。高技术应按风险的可测、可控、可逆原则做应用选择,高风险技术以国家掌握为限。应当警惕:在社会大面上过分采用智能技术,会导致体力脑力倒退!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其次要保证行为文化的健康性质。本草纲目早有野生动物毒性的记载,现代野味食用不能归咎传统文化,而是与猎奇炫富心理被商家利用相关。生态文明已成国本,用它可以规范全部消费行为。文明是从知耻开始的。如果为寻求刺激而不懂收敛,是向动物倒退。倒退的危害可能超过动物,以致

4、山河暴殓与灾祸横生。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再次要保证制度文化的健康性质。制度的优势,在疫病抗击中已得到再次显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凡人只要经历过这场瘟疫都会明白:一个凝心聚力的中央政权,对全体国民的安危存亡是何等关键!但中国毕竟是发展中国家,体制只能在前进中完善。完善制度文化,需要重视系统的负反馈机制,建设性意见属于负反馈信息,它有助消减信息输出偏差,促使系统稳定。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最后要保证精神文化的健康性质。健康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人的本质力量价值,本质力量的价值在自觉掌握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为所当为而不是为所欲为。现代国家的魅力集中体现在高等教育,大学的灵魂在于一个朝气蓬勃的学术氛围。历史

5、经验证明,缺乏内生动力,制度约束只能化为创新思想的桎梏。史上“科学救国”主张虽有局限,但的确造就了几代品学兼优的学术脊梁。总之,把“健康”作为社会发展目标,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均有开创意义。(摘编自欧阳志远健康发展目标论2020.09.08)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目前的发展现状还处在粗糙满足阶段,应当把“健康”作为当下社会发展的目标。B. 根据健康的内涵,个体状态和社会状态健康,两者间的关系是相互平行并相互制约的。C. 改革开放后的艾滋病等许多恶疾,同国内外精神污染和某些地区的社会贫穷因素有关。D. 娱乐至死书中揭露的游戏泛滥所带来的人生痴迷和沉沦,

6、造成了青少年身体的衰弱。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引用两本书的相关内容,为观点的论证提供了强有力的论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B. 在第四段段末,作者通过假设,用文学性语言描绘了不文明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C. 文末列举评述史上“科学救国”的主张,委婉提出希望我国高等教育要健康发展的建议。D. 文章具体论证“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时,从四个方面的内容分析,有所侧重,先主后次。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少有致命隐患的“富贵病”,提醒着个人和社会,保持社会健康发展是何等的重要。B. 人工智能技术方兴未艾,我国应抓住这个技术革新浪潮,社会

7、各个领域全面大力推广。C. 食野味与猎奇炫富心理、商家炒作等不文明行为有关,不要轻易把责任推给传统文化。D. 只要经历过这场瘟疫人都会明白社会制度的优越,也能认识到完善国家体制的必要。【答案】1. C 2. D 3. B【解析】【1题详解】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中国目前的发展现状还处在粗糙满足阶段”分析错误,原文为“许多方面都还处在粗糙满足阶段的中国”,并不是中国全部。B.“两者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分析错误,原文为“健康不仅是个体状态,更重要的是社会状态。没有社会健康,个体健康就没有依托和意义”,由此可看出社会健康状态起着决定作用。D.“造成了青少年身体的衰弱”

8、分析错误,原文为“青少年的衰弱,与呵护过头紧关。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揭露了游戏泛滥所带来的人生痴迷和沉沦,该病已经浸染到穷乡僻壤”,由此可知,青少年衰弱与呵护过头紧关,而且“造成”一词夸大了危害程度。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D.“有所侧重”分析错误,从“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用语角度看,以及从文章论述的内容来看,四者间是并列关系,不存在说“有所侧重”。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在社会各个领域都需大力推广”分析错误,原文为“应当警惕:在社会大面上过分采用智能技术,会导致体力脑力倒退”,由此可知在各个领域

9、都需大力推广人工智能技术错误。故选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1964年三届人大召开期间,著名科学家赵九章写信给周总理,建议尽快开展人造卫星研究工作。这很快得到聂荣臻、张爱萍等领导人和竺可桢、钱学森等科学家的支持。1965年9月,中国科学院组建卫星设计院,对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方案展开论证,确定在保证可靠性基础上,卫星的各项指标要比各国的第一颗卫星先进一步,即发射一个连续信号。1967年初,确定要播送东方红乐曲,让全世界人民能听到中国卫星的声音。12月,这颗卫星被正式命名为“东方红一号”。1970年4月24日点,“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

10、东方红一号”卫星准确送入大空,发射成功。从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以来,我国的空间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卫星事业蓬勃发展遥感卫星、静止通信卫星、极轨气象卫星等一系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卫星技术在许多重要领域达到了世界水平,表明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发展卫星事业的道路。(摘编自人民网“历史上的今天”中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材料二: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4月23日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习近平指出,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勋已经牢牢

11、铭刻在新中国史册上。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杨“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自2016年起,国家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曰”。近日,孙家栋等11位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回顾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表达了对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坚定信心。(摘编自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材料三: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和图形标识全球征集活动于2016年8月启动,共收到工程名称35912个,工程图形标识7439个。经专家评审筛选,“天问”排名第一,得票31.7万余张。据

12、悉,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宇宙自然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天问”这个名称,厚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彰显了中国人迈向更远深空的决心和毅力。火星探测的图形标识同样通过征集和网络投票,标识呈“揽星九天”图形,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排开,表达了宇宙的五彩缤纷,呈现了科学发现的丰富多彩。开放的椭圆轨道整体倾斜向上,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代表了中国行星探测(China),体现着国际合作精神(Cooperation),标志着深空探测进入太空能力(C3)等多重含义,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此次标识设计以行星探测重大

13、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概念,统一命名并设计标识。根据不同行星探测任务,标识下方的“Mars”(火星)标志以行星英文名称进行替代。根据计划,我国将在2020年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专家表示,这是中国航天走向深空的里程碑工程。火星探索的起步,代表了中国在深空探索领域已确定了下一个方向,在火星使命牵引下的新一轮创新,对实现航天技术领域新跨越、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意义重大。(摘编自冯华“天问一号”离火星还有多远人民日报2020年4月25日)4. 下列对“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能够在太空播送东方红乐曲这一连续信号,表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

14、红一号”比各国的第一颗卫星要先进一些。B. 科学家赵九章最早写信给周总理,建议尽快开展“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究工作,这很快得到国家领导人和科学家们的支持。C. “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我国的空间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从此以后,我国的卫星事业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道路。D. 为了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我国空间技术进入新时代,从2016年起,我国将每年的4月21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50年来,我国已成功发射了遥感卫星、静止通信卫星、极轨气象卫星等一系列各型卫星,中国已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卫星发展之路。B.

15、 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到“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的即将实施,一代代航天人的功勋被铭刻在中华伟大复兴的辉煌史册中。C.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和火星探测图形标识“揽星九天”都通过征集和网络投票而命名,都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D. 2020年将实施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是中国航天迈向深空的里程碑工程,但也只是我国规划中的行星探测重大工程整体中的一部分。6. 推动我国成为航空强国的因素有哪些?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答案】4. B 5. C 6. 文化传统上,对宇宙自然的探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并被一代代继承、发扬。群众基础上,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和图形标识征集活动得到广泛支持,彰显

16、了中国人民迈向更远深空的决心和热情。政策规划上,有党和国家的科学规划,特别是一代代领导人一以贯之的坚定支持。科技人才上,50多年航天历程中,我国培养了一代代胸怀建设航天强国梦想的航天科技人才。工程技术上,从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以来,我国的空间技术在许多重要领域达到世界水平,具备进行深空探索的坚实技术基础。【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分析能力。B.“科学家赵九章最早写信给周总理,建议尽快开展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究工作”说法不符合原文,依据“1964年三届人大召开期间,著名科学家赵九章写信给周总理,建议尽快开展人造卫星研究工作。这很快得到聂荣臻、张爱萍等领导人和竺可桢、钱

17、学森等科学家的支持”可知,第一,文章并未指出赵九章“最早”写信给周总理;第二,是“建议尽快开展人造卫星研究工作”,不是“建议尽快开展东方红一号卫星研究工作”。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都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说法错误,材料三第一段只说“天问一号”“厚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本题通读文本,可以确定答题区域为题目所给的三则材料,仔细阅读这三则材料,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比如材料一中可筛选出“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卫星事业蓬勃发展遥感卫星、静

18、止通信卫星、极轨气象卫星等一系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卫星技术在许多重要领域达到了世界水平,表明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发展卫星事业的道路”,概括为:政策规划上,有党和国家的科学规划,特别是一代代领导人一以贯之的坚定支持;工程技术上,我国的空间技术在许多重要领域达到世界水平,具备进行深空探索的坚实技术基础。材料二中可筛选出“习近平指出,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勋已经牢牢铭刻在新中国史册上。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孙家栋等11位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回顾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表达了对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坚定信心”,概括为:科技

19、人才上,50多年航天历程中,我国培养了一代代胸怀建设航天强国梦想的航天科技人才。材料三中可筛选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和图形标识全球征集活动于2016年8月启动,共收到工程名称35912个,工程图形标识7439个”“火星探测的图形标识同样通过征集和网络投票”,概括为:群众基础上,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和图形标识征集活动得到广泛支持。“体现了对宇宙自然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概括为:对宇宙自然的探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并被一代代继承、发扬。(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傻老汉乌因乌老汉70岁,无儿无女,老伴也早早去

20、世了。去年冬天,从镇上带回了一条瘸了腿的狗。乌老汉日子紧巴,依旧分出一份口粮给狗。别人说他傻,他不辩解。按照政策,乌老汉是铁打的建档立卡户。可是,他倔劲儿突然上来了,一天往村支书家里跑八九趟,还撂下一句狠话:死也不接贫困户的牌子。“乌叔啊,这是好事啊,逢年过节,有免费大米白面,国家按月给补贴,入合作医疗不掏钱”“得了!老汉我,身体硬朗,流得起汗,吃得起饭,两亩水田的收成够了!有手有脚的,咋能拖累国家!”“我的好乌叔,这是国家政策!精准扶贫,一个不落,您懂不?”“我不贫,要扶你们扶别人去!”“乌叔,您看您这脾气,您家那两间小瓦房,还能顶几年?您又这么大年龄了,没个儿女照应,这万一有个病啊,灾的,

21、咋弄?这年头,没个十几万的存款,您敢生病?”“我有钱!”乌老汉眼睛瞪得溜圆,斩截顿挫地道,“我不贫!”说完,甩袖子就走。留下村支书,睁着眼,张着嘴,像只蛤蟆。蛤蟆喃喃道:“傻老汉。”第二天,县扶贫办主任来村里巡察,点名要去乌老汉家。村支书欲言又止,硬着头皮带路。一路上,乌鸦嘎嘎直叫。村支书心情很糟糕。乌老汉的两间小瓦房,爬在一堆锃光瓦亮的高大房屋中间,分外扎眼。瞥到县领导皱眉,村支书的心情糟糕到了极致。“五年前,乌老汉,一直在外要饭?”“没有,没有,他说他在城里捡破烂儿,啊,对,叫拾荒”“这样一个可怜的老人,咱们得帮啊,”县领导没看村支书,扭头对着随行的副镇长说,“你们镇里,要制定具体的帮扶措

22、施,咱们当官的,不能只惦记头上的帽子,老百姓才是咱们的里子,没了里子,就脱掉帽子!”“可是”村支书刚要申辩,看到县领导蹙缩冷峻的眉毛,又硬生生把话吞了回去。他其实想说,可是,乌老汉傻呀,到现在,也不当这个贫困户啊!“乌叔,乌叔,您开个门,县领导来看您了!”村支书使劲打门。房门紧闭。一只乌鸦在屋顶上嘎嘎叫两声,飞远了。天,瓦蓝瓦蓝。“难不成,没在家?这个老头,就是闲不住”村支书嘟囔道。心里却没来由的一阵窃喜。“要不换一家?”村支书狡黠地咧了咧嘴道:“村东的刘大宝家,也是咱们村扶持的典型”这时,门后传来“沙沙呜呜”的声音“沙沙呜呜”,是乌老汉救回来的那条狗挠门、嘶叫的声音。乌老汉死了。死于急性脑溢

23、血。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子,里面只有一样东西汇款单。地址遍布十六个省市,收款人都是家境贫苦的孩子。当听说汇款总额达到二十八万八的时候,村支书的嘴再次张得老大,像只蛤蟆。唉呀,这个傻老汉,真傻,可是,他真的不贫啊村支书看着那两间低矮的黑瓦房,泪如雨下。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乌老汉70岁,无儿无女,老伴也早早去世了,日子紧巴”开头,交代乌老汉的基本情况,既引出下文“建档立卡户”的内容,也为他去世时无人及时发现做了铺垫。B. 文中两次出现“村支书张着嘴,像只蛤蟆”的描写,它们的表达效果是一样的,都写出了乌老汉言行出乎意料,让

24、村支书吃惊的情状。C. 文章最后一段写村支书泪如雨下,表明村支书被老人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他认为乌老汉是一个精神富足,品德高尚之人。D. 小说中有两次对“乌鸦”的描写,第一处的主要作用是烘托村支书心情,第二处的主要作用是渲染气氛,暗示乌老汉的命运,这两处描写都突出了人物形象,揭示和深化文章的主题。8. 小说中的乌老汉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 小说以“傻老汉”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答案】7. D 8. 心地善良,富有爱心。如他从镇上带回了一条瘸了腿的狗,尽管自己日子紧巴,依旧分出一份口粮给狗。耿直倔强,勤快自立。他不愿当建档立卡户,为此一天往村支书家里跑

25、八九趟,还撂下一句狠话:死也不接贫困户的牌子。他说“老汉我,身体硬朗,流得起汗,吃得起饭,两亩水田的收成够了!有手有脚的,咋能拖累国家!” 舍己为人,无私奉献。他日子过得紧巴,住着村里最破烂的房子,进城拾荒多年,却给十六个省市家境贫苦的孩子汇去二十八万八的汇款。 9. 以“傻老汉”为标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好奇心,激发阅读兴趣。以“傻老汉”为标题,概括了小说主要内容,小说主要写了乌老汉的三件“傻事”:收养瘸了腿的狗;坚决不当贫困户;自己过着紧巴的生活,却把大笔钱财资助了别人。以“傻老汉”为标题,使用了反语,点明和深化了文章主旨,不但表达了作者对像乌老汉一样善良无私有大爱的平凡人的敬意,而且批评

26、了那些自私自利的“聪明人”。【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D.“这两处描写都突出了人物形象,揭示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错误,这两处自然物象描写不能突出人物形象,也没有揭示文章主题,只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的作用。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乌老汉的性格特征,结合文章中有关乌老汉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进行分析,即可得出。根据文章开头对乌老汉介绍,说乌老汉从镇上带回了一条瘸了腿的狗,尽管自己日子都紧巴,依旧分出一份口粮给一条瘸了腿的狗,说明乌老汉心地善良,富有爱心。按照政策,乌老汉是铁打的建档立卡户。可是他却“一天往村支书家里跑八九趟”,死活不接贫困户的牌子

27、,别人劝他建档贫困户“是好事啊,逢年过节,有免费大米白面,国家按月给补贴,入合作医疗不掏钱”,乌老汉却说“老汉我,身体硬朗,流得起汗,吃得起饭,两亩水田的收成够了!有手有脚的,咋能拖累国家!”由此看出乌老汉性格耿直倔强,为人勤快自立。乌老汉一直在城里拾荒,日子过的紧紧巴巴,住房是村里最差的,却帮助十六个省市家境贫苦的孩子,给这些贫苦孩子汇去二十八万八的汇款,由此得出乌老汉具有舍己为人,无私奉献性格特点。具体作答时,可以先概括说明乌老汉具有什么性格特点,然后再结合文章中的内容进行简要分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作用的能力。本文以“傻老汉”为标题,首先设置了悬念,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汉

28、,竟然被冠名“傻老汉”,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小说围绕“傻”字展开情节,写了乌老汉做的别人看来非常傻的三件事:自己日子过得紧巴,却收养了一条瘸了腿的狗;坚决拒绝建档当别人认为是好事的贫困户;自己住在全村最差的房子里,靠进城拾荒过日子,却拿出二十八万八的巨款资助十六个省市家境贫苦的孩子。所以标题“傻老汉”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有“傻”字使用了反语,蕴含着作者情感,就这样一个别人眼里的“傻老汉”心地是如此的善良,心中有大爱,自己的日子过得紧巴,却愿意分出自己一份口粮去一条瘸了腿的狗。自己住全村最差房子,进城拾荒,却愿意极尽自己努力,拿出二十八万八的巨款帮助十六个省市家境贫苦的孩子。称这样一个老汉

29、为“傻老汉”,是使用反语,既表达了作者对像乌老汉一样善良无私有大爱的平凡人的敬意,也批评了那些自私自利的“聪明人”。二、古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4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李固,字子坚,汉中南郑人,司徒郃之子也。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遂究览坟籍,结交英贤。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风而来学。京师咸叹曰:“是复为李公矣。”司隶、益州并命郡举孝廉,辟司空掾,皆不就。阳嘉二年,有地动、山崩、火灾之异,公卿举固对策,诏又特问当世之敝,为政所宜。固上疏奏对,顺帝览其对,多所纳用,以固为议郎。永和中,荆州盗贼起,弥年不定,乃以固为荆州刺史。固到,遣吏劳问境内,赦寇盗前

30、衅,与之更始。于是贼帅夏密等敛其魁党六百余人自缚归首固皆原之遣还使自相招集开示威法半岁间余类悉降,州内清平。上奏南阳太守高赐等臧秽。赐等惧罪,遂共重赂大将军梁冀,冀为千里移檄,而固持之愈急。冀遂令徙固为泰山太守。时泰山盗贼屯聚数年,郡兵常数千人,追讨不能制。固到,悉罢遣归农,但选留任战者百余人。以恩信招诱之。未满岁,贼皆弭散。迁将作大匠。及冲帝即位,以固为太尉,与梁冀参录尚书事。时太后以比遭不造,委任宰辅,固所匡正,每辄从用,其黄门宦者一律斥遣,天下咸望遂平,而梁冀猜专,每相忌疾。后岁余,甘陵刘文、魏郡刘鲔各谋立蒜为天子,梁冀因此诬固与文、鲔共为妖言,下狱。门生渤海王调贯械上书,证固之枉,河内

31、赵承等数十人亦要斧锧诣阙通诉。太后明之,乃赦焉。及出狱,京师市里皆称万岁。冀闻之大惊,畏固名德终为己害,乃更具奏前事,遂诛之,时年五十四。(节选自后汉书黄琼李固传)【注】不造,不幸。指汉顺帝死后,冲帝、质帝都只作了一年皇帝就死了之事。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于是贼帅夏密等敛其魁党六百余人自缚归首固皆原之遣还使自相招集开示威法半岁间余类悉降B. 于是贼帅夏密等敛其魁党六百余人自缚归首固皆原之遣还使自相招集开示威法半岁间余类悉降C. 于是贼帅夏密等敛其魁党六百余人自缚归首固皆原之遣还使自相招集开示威法半岁间余类悉降D. 于是贼帅夏密等敛其魁党六百余人自缚归首固

32、皆原之遣还使自相招集开示威法半岁间余类悉降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司徒,周时为六卿之一,曰地官大司徒,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西汉时,改丞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列三公。东汉时改称司徒。B. 坟籍,三坟五典相传为我国最古老的书籍,后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C. 阳嘉,东汉顺帝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君主发起,由汉武帝首创,始创年号为武帝。D. 门生,东汉时称儒学宗师亲自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东汉中后期,渐与宗师形成私人依附关系,门生要以君臣父子之礼事宗师。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33、,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固好学多识,让人仰慕。他幼年时非常好学,深入研究典籍,结交英雄豪杰。四方有志之士,多仰慕他的风采,来向他学习。B. 李固不畏权贵,刚直不阿。他上奏揭发南阳太守高赐等人贪赃枉法的事,梁冀为此事派人急行千里传送赦免高赐等人的公文给李固,而李固追究这件事越发紧急。C. 李固忠于职守,治贼有方。他在泰山任上,派遣官吏慰问境内百姓,赦免那些盗贼以前犯下的过错,让他们重新开始。D. 李固很有名德,遭人忌恨。他作宰相时,匡正朝弊,多被采用,深得民心,却遭到了梁冀的猜忌,梁冀借机诬陷他,把他投入了监狱,最终把他杀掉了。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京师咸叹曰:“

34、是复为李公矣。”司隶、益州并命郡举孝廉,辟司空掾,皆不就。(2)固到,悉罢遣归农,但选留任战者百余人。以恩信招诱之。未满岁,贼皆弭散。【答案】10. D 11. C 12. C 13. (1)京师人都赞叹说:“这又是第二个李公了。”司隶、益州等长官一同让郡守推举他为孝廉,征召他做司空掾(大司空的属官),他全都没有去就职。(2)李固到任,把这些士兵全都遣散回去务农,只选出一百多名能作战的士兵留下。李固用恩德信用来招抚这些盗贼。不到一年,盗贼全都消散了。【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六百余人”与“其魁党”合起来作了“敛”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A、B项;“原之”“遣还”“使”

35、都是“固”的谓语,所以“遣还”“使”的中间要断开,“半岁间”是时间名次,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翻译为:于是盗贼首领夏密等人召集他的党羽六百余人,自己绑缚着双手前来自首。李固全都原谅了他们,放他们回去,让他们自己去召集部下,显示朝廷的威严法度。半年之内,其他盗贼全都归降,州内安定下来。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C.“始创年号为武帝”错误,汉武帝始创年号为建元,不是武帝。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泰山任上”有误,原文说“乃以固为荆州刺史。固到,遣吏劳问境内,赦寇盗前衅,与之更始”,可见派遣官吏慰问境内百姓,赦免那些盗贼以前犯

36、下的过错,让他们重新开始的举措应该是在李固“荆州任上”。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是复为李公矣”,判断句,“为”表判断,译为“这又是第二个李公了”;“并”,一同;“辟”,征召;“就”,就任、就职。(2)“但”,只、仅仅;“任战”,善于作战;“诱”,劝导;“弭散”,消散。参考译文:李固,字子坚,是汉中南郑人,司徒李郃的儿子。他年轻时就好学,常常不远千里,步行寻师,于是研究阅读三坟五典,广泛结交英才贤士。各地有志之士,多仰慕他的风范前来求学。京师人都赞叹说:“这又是第二个李公了。”(注:指继其父为公。)司隶、益州等长官一同命令郡守推举他为孝廉,征

37、召他做大司空的属官,他全都没有去就职。阳嘉二年,有地动、山崩、火灾等变异,公卿推举李固去对策,皇上又下诏特地问他当代的弊端,以及为政应做些什么。李固上疏对答,顺帝看了对策,多所采纳应用,朝廷的政纪肃然,并用李固作了议郎。永和年间,荆州兴起盗贼,整年都不安定,就用李固做了荆州刺史。李固到任,派遣官吏慰问境内百姓,赦免那些盗贼以前犯下的过错,让他们重新开始。于是盗贼首领夏密等人召集他的党羽六百余人,自己绑缚着双手前来自首。李固全都原谅了他们,放他们回去,让他们自己去召集部下,显示朝廷的威严法度。半年之内,其他盗贼全都归降,州内安定下来。李固上表揭发南阳太守高赐等人贪赃枉法的事。高赐等人怕(朝廷)治

38、自己的罪,就一起用重金贿赂大将军梁冀,梁冀为这件事派人急行千里传送(赦免高赐等人的)公文(给李固),而李固追究这件事越发紧急。梁冀于是命令调李固作泰山太守。当时泰山盗贼占山为王已有数年,郡中常年养着几千士兵进行追剿也不能把他们制服。李固到任,把这些士兵全都遣散回去务农,只选出一百多名能作战的士兵留下。李固用恩德信用来招抚这些盗贼。不到一年,盗贼全都消散了,李固升为将作大匠。等到汉冲帝即位,用李固做太尉,与梁冀掌管尚书的事务。当时太后因为接连遭到不幸的事情,委任李固做了宰相,李固提出要纠正的事情,(太后)常常听信采纳,那些宦官一律被斥退遣散,天下人全都盼望从此太平。而梁冀猜忌专权,常常嫉恨他。后

39、来过了一年多,甘陵人刘文、魏郡刘鲔各自谋划立刘蒜做皇帝,梁冀借这个机会诬陷李固和刘文、刘鲔一起妖言惑众,把他投入监狱。他的门生渤海人王调,自己戴着枷上书,申明李固的冤枉。河内人赵承等数十人也带着刑具到朝廷来为他申诉。太后了解了这件事,就赦免了他。等到他出狱的时候,京城街市上的人都喊万岁。梁冀听到这件事情,很是吃惊,害怕李固的名声品德最终会成为自己的祸害,于是再次陈奏以前(所诬陷李固造反的)事,就杀掉了他。当时李固年龄五十四岁。(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观书于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40、。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写诗人春日一次具体出游的观书学习经历,形象地说明开卷有益之理,抒发了对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B. “直下”“三千”两词写出了书的吸引力之大和读书速度之快,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如饥似渴的读书情状。C. 颈联对仗工整,说理形象,“活水源流随处满”一句化用了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句。D. 尾联以“金鞍玉勒寻芳客”为衬托,突出诗人的书斋生活之美好,表达了勤于读书、高雅不俗的人生志趣。15. 诗人认为读书有哪些乐趣?请简要概括。【答案】14. A 15. 读书可使人如与故友朝夕相随,忧乐与共,得到

41、慰藉陪伴;读书可使人沉醉书中,消除内心的尘埃,涤荡心胸,感觉清明纯净;读书可使人充实自己,增长新知,不断丰富和充实满足;读书可使人享受书斋生活的美好与高雅,自得其乐。【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一次具体出游的”分析错误,且不一定是“春日”,这首诗写诗人自我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盛赞读书的作用,并非观书经历。故选A。【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于谦认为读书有哪些乐趣,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诗的首联“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用

42、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颔联“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用夸张、比喻手法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胸次全无一点尘”,写出读书可以消除内心的尘埃,涤荡心胸。颈联“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意思是坚持经常读书,新鲜的想法源源不断的涌来用之不竭。勤奋攻读,像东风里花柳争换得形色簇新。用典故和自然景象作比,说明勤读书的好处,使人充实自己,增长新知。尾联“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以贵公子反衬,显示读书人书房四季如春的胜景。读书可以明理,可以赏景,可以观史,可以鉴人,真可

43、谓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美好之情之境,岂是玩物丧志的游手好闲者流所有以领略的!(三)名言名句默写(本题1题,共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陆游的游山西村中以“_,_”描摹了南宋初年农村的风俗画卷。(2)苏轼在赤壁赋中借“水”“月”向客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_”,从“不变”的角度看“_”。(3)逍遥游中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答案】 (1). 箫鼓追随春社近 (2). 衣冠简朴古风存 (3).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4).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5). 风之积也

44、不厚 (6).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易错字:箫、瞬、翼。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商家推出“小份菜”“位上菜”,高校食堂提供“一毛钱米饭”“迷你馒头”,绿色适度的轻型餐饮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近段时间,( ),“新食尚”为涵养“舌尖上的节约”新风尚带来推动力。粗放导致浪费,精细利于节约。正如有的网友所说,“节约也是门技术活”。借助新商业模式,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帮助消费者理性点餐、精准消费,有利于让产品和服务更有效地对接需求,形成个性化、精细化的消费选择,既提升了品质,也避免了浪费。从打造节

45、约型智慧食堂,到研发智能化订餐系统,用好科技创新之力,让勤俭节约之风融入日常生活,其实有着广阔的空间。“新食尚”,也在无形之中重塑消费观念和习惯,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从大鱼大肉到绿色健康,从胡吃海塞到适度适量,从“面子消费”到理性选择厉行节约,不仅是在做避免食物浪费的“减法”“除法”,也是在做更新思想观念、迈向健康生活的“加法”“乘法”。17.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各地不断涌现倡导节俭、制止浪费的新做法、新举措B. 倡导节俭、制止浪费的新做法、新举措在各地不断涌现C. 各地不断涌现新做法、新举措来倡导节俭、制止浪费D. 倡导节俭、制止浪费的新做法、新举措不断

46、在各地涌现18.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我一直坚持读书,想借此唤起弟妹对生活的希望无论环境多么困难。B. 这是老先生最得意的作品,是老先生十多年的汗水不,是他毕生的心血。C. “班长他牺”小通讯员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D. 坚强、纯洁,严于律己,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借助新商业模式,帮助消费者精准点餐、理性消费B. 借助新商业模式,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帮助消费者精准点餐、理性消费C. 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

47、术手段,借助新商业模式,帮助消费者理性点餐、精准消费D. 借助新商业模式,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帮助消费者精准点餐、理性消费【答案】17. B 18. D 19. A【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首先,省略号之前说的都是新做法、新举措,要衔接恰当,应该让省略号之后的主语是“新做法、新举措”,因此排除AC。其次,“不断”修饰的是“涌现”,而非“在各地”,排除D。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的能力。文中破折号起“总结上文”的作用,表示“厉行节约,不仅是也是在”对上文内容的总结。A项,破折号起“补充说明”的作用,补充说明即使在困难环境下。B项,

48、破折号起“意思的转换”作用,表示对前文“十多年的汗水”的否定。C项,破折号起“话语的中断”作用,表示小通讯员的话没有说完。D项,破折号起“总结上文”的作用,表示“这一切”是对上文内容的总结。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的语病主要是搭配不当和语序不当。“理性点餐、精准消费”搭配不当,应该是“精准点餐、理性消费”,由此排除C。“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应该放在“借助新商业模式”前面,构成从微观到宏观的递进关系,因此排除BD。另外,“云计算、大数据”语序也不当,应该先有“数据”,后有“计算”,这样更合适一些。故选A。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

49、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自信,是理论自信之根。传统文人常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显示自信。从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的关系看,_,“气自华”是自信的结果和表现。文化范围像大海那样宽广,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中国人爱喝茶,俄国人喜饮酒,美国人放不下枪,诸如此类,统属文化。按文化大逻辑,理论属于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种类;_,再有理论,如同先有根,再有树;文化体量大、资源足,理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文化之根伸得广、扎得深,_。【答案】 (1). “腹有诗书”是自信的基础 (2). 先有文化 (3). 理论之

50、树才会枝繁叶茂【解析】【分析】【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连贯能力,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答题时要注意话题要保持一致,本题处,根据前文“腹有诗书气自华”以及后文“气自华是自信的结果和表现”可推知,应填写“腹有诗书是自信的基础”。处,根据后文“再有理论,如同文化体量大、资源足,理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推知,应填写“先有文化”。处,根据前文“先有根,再有树文化之根伸得广、扎得深”可推知,应填写“理论之树

51、才会枝繁叶茂”。【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

52、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建设海南自贸港做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海南自贸港建设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方案明确海南自贸港的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方案提出,海南自贸港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

53、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到2035年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方案的公布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答案】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对建设海南自贸港做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这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需要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最后将主要信息连缀成通顺的句子。本段共5句话。第一句话交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方案的时间、负责单位和方案内容。第2

54、句话指出“海南自贸港建设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第3句话交代方案明确了海南自贸港的实施范围。第4句话交代海南自贸港的发展目标及其具体内容。第5句话交代方案公布的意义。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答案:国家公布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对建设海南自贸港的时间表、路线图、范围、发展目标做了部署和安排,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四、作文(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最近,知名教育人士俞先生对高考考生的一条建议,在网上受到广泛关注。在一场以“高考不是终点,而是人生的新起点”的网络直播中,俞先生从自身经验出发,建议高中生在选择大学时“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大城市”,而且“离得越远

55、越好”。有人认为俞先生的建议字字珠玑,对学生的前途意义重大;也有人认为这样的择校方式未免有些狭隘。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联想?假如你观看了这场直播,请给俞先生,或正准备填报志愿的考生,或他们的家长写一封信,表达你的看法,并阐明理由。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范文示例:合理报考,量“分”而行致考生: 各位考生朋友们,大家好!最近,俞敏洪先生以“高考不是终点,而是人生的新起点”为主题进行了一场网络直播,在谈及毕业生们应该如何选择大学时,俞先生从自身经验出发,建议高中生在选择大学时“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大城市”,

56、而且“离得越远越好”。年轻人确实应该多去锻炼,尤其是多去大城市锻炼,因为那里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和锻炼机会。这样不仅充实了自己,也让自己有了更好的向往与追求。但考生非要离开家乡去大城市不可吗?这需要理性分析,而不可随大流、盲目攀比。有条件去大城市,当然好;不具备条件的,则要量“分”而行,反复权衡,追求志愿填报最高的性价比。高考志愿填报须综合考虑个人考分、兴趣与志向、家庭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而不可贪高冒进。高考分数与位次排名不占优势的考生,还是得现实一点,选择中小城市中那些凭自己的考分够得着的专业、学校,而切忌好高骛远。报考大学时,需要考量的方面有很多,城市选择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家长在帮助孩子选

57、择学校的时候,一定要从多个方面慎重考虑,千万不能太过草率。既然选择大学,学校的教学实力自然是首要考察因素,如果学校所在城市比较偏僻,但是教学实力强的话,也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选择。作为接下来要学习生活四年的地方,大学就像学生的第二个“家”一样,校园环境好坏也是一个需要考量的因素。如果学校风景优美,人文气息浓厚的话,学生在这样的环境学习、生活势必会更加惬意一些。考分制约之下,务实地选择与之相匹配中小城市的高校,未尝不是明智的选择。另外,上大学真是“离得越远越好”吗?那么,选择本地附近上大学,可以利用好有什么好处呢?首先,同等录取分数线下本省大学录取几率更大。这个优势主要针对分数在择校上所占优势不大

58、的考生,一般省内的大学都会给本省制定比较多的招生名额,录取分数线也会略低。第二,回家方便,生活舒适。在本地就读,就不会面临生活习惯差距大难以适应的问题,假期更不用坐十几个小时火车奔波,相对来说生活比较安逸。第三,学历比较受本地公司认可。一般公司对本省大学实力比较认可,所以毕业后的就业难度会相对比较小,不会有公司压根没听过你读的什么大学的尴尬情况。所以,各位考生,面对高考报名的选择,我们一定要做到合理报考,量“分”而行。【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它与考生普遍关注的高考志愿填报、以及未来人生道路规划等重大问题紧密关联,切近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有深广的思辨

59、、探讨空间。题干设置了书信写作的任务,设定了三类读者对象:俞先生,考生自己,考生家长。不同读者对象,其立意、措辞等应有具体的不同。审读材料,须抓住这位知名人士针对高考考生的建议要点:选择大学时“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大城市”,而且“离得越远越好”。材料的一个核心话题“高考志愿填报与城市选择”,写作书信发表意见,须针对这个问题展开深人、具体的探讨。何以要离开家乡,去大城市?可以从其动机角度分析:大城市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多的工作机会,可以认识更多的人,开阔视野,能够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自己,能够跳出惯性的“舒适圈”,等等。非要离开家乡去大城市不可吗?这也需要辩证分析,而不可随大流、盲目

60、攀比。高考志愿填报,在选择学校、选择城市这个问题上,要实事求是量力(考分、实力)而行,不可勉为其难。高考分数与位次排名不占优势的考生,还是得现实一点,选择中小城市中那些凭自己的考分够得着的专业、学校,而切忌好高骛远。真是“离得越远越好”吗?那么,家乡,谁来建设?乡情,能够割断吗?高考志愿填报,仅仅为了自己吗?上完大学之后还要不要有人返回家乡?这些问题也是值得探讨的。参考立意:1.给俞先生:建议不无合理性,但仍有值得斟酌的空间。有条件去大城市,当然好;不具备条件的,则要量“分”而行,反复权衡,追求志愿填报最高的性价比。高考志愿填报须综合考虑个人考分兴趣与志向、家庭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而不可贪高

61、冒进。2.给考生:专家建议只能参考,不可盲从。有把握去大城市,可喜可贺;考分制约之下,务实地选择与之相匹配中小城市的高校,未尝不是明智的选择。3.给考生家长:多与子女沟通,鼓励孩子“远走高飞”;但也要务实,不可虚荣、攀比。可用素材:1.俞敏洪作为教育界的知名人物,在教育方面有很深造诣的他有很多教育观点都被大众所认可,最近他对高三毕业生们报考大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选大城市!俞敏洪认为人一辈子就是要在地理广阔的更大的舞台上来发挥自己,如果毕业生选择在高中毕业时留在了自己的小城市,难免会使自己的人生被局限,影响未来的发展。2.俞敏洪概念中的“大城市”并不一定非要是北上广深这样的超级都市,大城市经济

62、圈也不一定非要到沿海地区,在他看来,很多内陆城市都可以达到大城市的标准,比如西安、兰州等等。俞敏洪还描述了很多大城市的好处,比如在大城市你可以认识到更多优秀的人,丰富自己的人脉资源,开阔自己的见识。大城市还可以帮助学生们在大学毕业后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3.报考大学时,需要考量的方面有很多,城市选择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家长在帮助孩子选择学校的时候,一定要从多个方面慎重考虑,千万不能太过草率,让自己的孩子在未来四年感到后悔。4.既然外出求学,学校的教学实力自然是首要考察因素,如果学校所在城市比较偏僻,但是教学实力强的话,也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选择。作为接下来要学习生活四年的地方,大学

63、就像学生的第二个“家”一样,校园环境好坏也是一个需要考量的因素。如果学校风景优美,人文气息浓厚的话,学生在这样的环境学习生活势必会更加舒服一些。5.有条件的话,到大城市读大学确实更好。先说成长,大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教育资源多且好,更容易遇见优秀的人,对生活所闻、见识、三观塑造有很多正面影响。在校期间,大城市包容度高、物质文化丰富,更容易满足年轻人的需求。然后是就业,大城市就业优势更加明显。大城市行业、工种覆盖面广,新兴产业聚集,在校期间实习方便,毕业后也容易找到对口的工作。行文思路:议论文的思路和结构有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并列式等结构方式。本文可用并列式结构,首先提出中心论点:合理报考,量“分”而行。其次,提出分论点,进行并列式阐述。可列举一些事例,加强论证力度。最后,总括全文,再次点题。结构上,做到首尾呼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