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仿真模拟冲刺标准练(一)(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其有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植物细胞叶绿体产生的ATP能用于生长、物质运输等生理过程C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RNA组成D根尖分生区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分裂后期细胞壁的形成有关2铁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下图表示铁被小肠吸收和转运至细胞内的过程。图中转铁蛋白(Tf)可运载Fe3,以TfFe3结合形式
2、进入血液。TfFe3与转铁蛋白受体(TfR)结合后进入细胞,并在囊泡的酸性环境中将Fe3释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Fe2顺浓度梯度通过蛋白1通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Tf与TfR结合后携带Fe3进入细胞的过程属于胞吞C蛋白2和转铁蛋白(Tf)都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DH进入囊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3如图表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和温度下,植物光合作用增长速率随CO2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与D点相比,C点时细胞内H量较髙B与A点相比,B点时细胞内的C5含量较低C.图中C点时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D图中D点以后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或温度4人工合成的二甲基精氨酸
3、能加强细胞中内质网的糖基化功能,促进蛋白质的运输和分泌,同时能诱导细胞凋亡并促进细胞更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消化酶、抗体和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均与细胞中的内质网有关B二甲基精氨酸对细胞的作用体现了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功能C使用二甲基精氨酸后,衰老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会大大降低D使用二甲基精氨酸后,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更新速度会加快5将同一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成两组相同的临时装片,分别浸润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开始时,乙种溶液的浓度大于甲种溶液的浓度B26 min乙溶液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C甲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在2 min后开始进入细胞
4、D甲溶液中细胞体积与液泡体积的变化量相等6Dnase酶和Caspase酶是细胞凋亡的两种关键酶,在凋亡诱导因子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后,通过细胞内信号传导激活凋亡相关基因。这两种酶一旦被激活,Dnase酶能将DNA切割形成DNA片段,Caspase酶能将细胞内蛋白降解成多肽,导致细胞裂解形成凋亡小体,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Dnase酶和Caspase酶被激活,是不同细胞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的结果B吞噬细胞以胞吞方式吞噬凋亡小体并利用自身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将其水解C通过抑制癌细胞中控制Caspase酶合成的相关基因的表达可以促进其凋亡D癌细胞膜上的糖被减少可能导致其无法识别凋亡诱
5、导因子而不能启动凋亡7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右面是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与过程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有差异B酶X识别RNA上的起始密码后才能启动过程C过程中的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都能决定一个氨基酸D过程消耗的嘧啶核苷酸数等于过程消耗的嘌呤核苷酸数8乳草产生的毒素“强心甾”能够结合并破坏动物细胞钠钾泵的功能,然而帝王蝶幼虫不仅以乳草为食,还能将强心甾储存在体内以防御捕食者。研究人员发现帝王蝶钠钾泵的119和122位氨基酸与其他昆虫不同。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修改果蝇钠钾泵基因,发现122位氨基酸改变使果蝇获得抗强心甾能力的同时导致果蝇“瘫痪”,
6、119位氨基酸改变无表型效应,但能消除因122位氨基酸改变导致的“瘫痪”作用。根据以上信息可做出的判断是()A强心甾与钠钾泵结合后诱发钠钾泵基因突变B帝王蝶在进化历程中119、122位氨基酸的改变是同时发生的C帝王蝶钠钾泵突变基因的基因频率不断升高是乳草选择作用的结果D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研究果蝇钠钾泵基因功能时设置了两个实验组9如图分别表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介导的两种物质运输方式,其中通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比载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快1 000倍以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通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较快可能是因为消耗的能量较少B载体蛋白在细胞膜上具有流动性C两种膜蛋白对运输的物质均具有专一性D载体蛋白
7、介导的运输速率会受到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10已知基因型为Aa的大花瓣花的植株自交,其子代中大花瓣花小花瓣花无花瓣花211。现有一个该植物种群,随机传粉若干代,Fn的花瓣表型及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相对性状中,大花瓣是显性BFn中各种表型的出现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Fn中A的基因频率为1/3D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植物种群的Fn1代中三种表型的比例保持不变11将两条单链均被32P标记的S基因导入某动物的精原细胞中(该细胞不含32P 标记),选取染色体中插入2 个S基因的精原细胞,再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得到4 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的标记情况。若不考虑互换和染色体变异,
8、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能出现2个子细胞中含32P,2个不含32P的情况B可能出现 3个子细胞中含32P,1个不含 32P 的情况C若 4 个子细胞中均含32P,则精原细胞一定进行了减数分裂D. 4个子细胞中被标记染色体的总条数最多为 4 条,最少为2 条12板栗茶树立体农业是五莲果农探索出的典型农业生产模式之一。在板栗林中栽植茶树,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板栗、茶树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立体农业设计的原理是物质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B板栗林中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C与传统农业相比,立体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更高D与传统农业相比,立体农业中各营养级间的
9、能量传递效率提高13临床上进行复杂的肝脏手术之前要阻断肝脏血流,而在此之前提高肝脏细胞内糖原的含量有利于维持肝脏细胞的活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阻断肝脏血流后,肝细胞消耗O2的量将会减少,线粒体产生的能量也会减少B阻断肝脏血流后,肝细胞无氧呼吸产生CO2的量多于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量C肝细胞无氧呼吸时,不需要O2的参与,最终没有H的积累和H2O的生成D增加肝细胞内的糖原含量有利于增加肝细胞的能量供应,从而维持细胞活性14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图1表示X和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图2表示某遗传病的一个家系图,控制该病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图
10、1中的、或区段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遗传病一定不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图2中,第代和第代中的女性一定都是杂合子C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2为致病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为1/3D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图1的区段,则2为致病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为1/215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是采用特定技术将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药物连接到单克隆抗体上,实现对肿瘤细胞精准的选择性杀伤。ADC的结构及其发挥作用的机理如下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DC实现精准杀伤肿瘤细胞的基础是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B该肿瘤细胞死亡是在ADC诱导下细胞自动死亡的过程C将特定抗原注射到小鼠体内,可以从小鼠血清中获得单克隆抗
11、体D对特定抗原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可获得单克隆抗体16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是指不同天敌共享同一猎物,其中一种天敌捕食共同猎物的同时还捕食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捕食者,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猎物。某生态系统中瓢虫与寄生蜂、蚜虫三者之间存在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其中寄生蜂既是猎物又是捕食者。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瓢虫属于集团内捕食者、寄生蜂属于集团内猎物B瓢虫在该生态系统中占据第二、第三营养级C若移走寄生蜂,瓢虫获得的能量可能会增加D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单向性集团内蚜虫的种群密度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7(10分)研究发现,Rubisco酶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含量最丰富
12、的蛋白质,由核基因控制合成的小亚基和叶绿体基因控制合成的大亚基组成,功能上属于双功能酶。当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CO2反应,完成光合作用;当O2浓度较高时,该酶却错误地催化C5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生成CO2,这种植物在光下吸收O2产生CO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回答下列问题:(1)Rubisco酶在细胞的_中的核糖体上合成。在较高CO2浓度环境中,Rubisco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_,其发挥作用的场所是_。(2)当胞间CO2与O2浓度的比值减小时,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呼吸而不利于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积累。请从C5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3)为纠正Rubisco酶的错误反应,光
13、合植物创造了多种高代价的补救机制,如有的细胞中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微室,将CO2浓缩在Rubisco酶周围。该机制形成的意义是_。18(11分) 2020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上承诺我国力争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图一中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A是_;碳循环的主要形式为_。(2
14、)此生态系统(图二)有_条食物链,猫头鹰与蛇的关系是_;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3)我国要实现碳中和,你认为需要采取的措施是_(至少2条)。19(12分)科学家发现植物顶端优势受生长素和另一种植物激素M的共同调节,现有野生型植株甲、不能合成植物激素M的突变型植株乙和按图1进行嫁接形成的嫁接型植株丙(野生型甲做根、突变型乙做茎),为探究植物激素M的作用及合成部位(是茎还是根),某兴趣小组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测定甲、乙、丙三植株侧芽的长度,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激素由一定细胞产生并运到特定细胞发挥作用,这里的“一定细胞”和“特定细胞”的形成是由于遗传信息_。植株
15、甲能产生的植物激素是_。(填“生长素”“植物激素M”或“生长素和植物激素 M”)(2)图2中,植株甲、乙进行对照,自变量是_,由甲、乙对照结果可得出_。(3)图 2 显示植株甲、丙都表现出明显的顶端优势现象,由此可得出_。为使这一结论更具说服力,还需增设的另一组实验是_,结果是_。20(13分)植物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存在很多雄性不育基因和可育基因。下表为高粱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含有的育性基因情况,其中标号1、2代表基因的不同系列,不同系列之间不存在等位基因;系列1的细胞核基因A1和a1、B1和b1分别为等位基因,系列2以此类推。当细胞质和细胞核中任一系列的基因都为不育基因时,植株即表现为雄性不育,其
16、他表现为可育。例如,基因型为N1S2(A1A1b1b1a2a2b2b2)的植株是雄性不育的,基因型为 S1N2 ( A1A1b1b1a2a2b2b2)是可育的。基因系列细胞质可育基因细胞质不育基因细胞核可育基因细胞核不育基因系列1N1S1A1、B1a1、b1系列2N2S2A2、B2a2、b2现有甲、乙和丙3种纯合品系,其中品系甲的基因型为S1N2 (a1a1b1 b1a2a2b2b2),品系乙的基因型为S1N2 ( A1A1b1 b1A2A2B2B2),品系丙为具有细胞质可育基因N1的雄性不育品系。(1)让品系甲和品系乙进行杂交,作父本的品系是_,F1进行自交产生的F2育性及分离比为_。(2)
17、利用品系甲、乙和丙进行如下图的一系列杂交实验,可以判断品系丙的基因型是_(写出一种即可)。 (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还可以推测,导致品系丙雄性不育的细胞核基因位于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作出这种推测的依据是_。(4)请从品系甲、乙、丙中选取材料,设计杂交实验验证以上推测(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实验思路:_。预期结果:_。21(14分)从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内分离得到的天然酶,在工业生产环境中催化效率往往较低。研究人员利用易错PCR技术对某种天然酶进行改造,获得了高催化效率的酶。易错PCR是利用低保真的Taq酶和改变PCR的反应条件,降低DNA复制的准确性,在新DNA链的
18、合成过程中增加碱基错配,从而使扩增产物出现较多点突变的一种体外诱导DNA序列变异的方法。下图是利用易错PCR改造某种天然酶的流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Taq酶的某一区域负责将碱基与模板链正确地互补配对,Mn2可以降低这一功能;非互补的碱基对由于氢键不易形成,稳定性差,Mg2可以提高该错配区的稳定性。因此,与普通PCR相比,易错PCR的反应体系中应适当_(填“提高”或“降低”)Mn2浓度、_(填“提高”或“降低”)Mg2浓度。(2)图中步骤为易错PCR过程,其扩增过程包括_三步。在扩增过程中,不需要在每次循环中重复加入Taq酶,是因为Taq酶具有_的特点。(3)图中步骤是将构建的重组质粒溶
19、于缓冲液中与用_处理的受体菌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完成转化。转化是指_。(4)请阐述通过易错PCR技术改造天然酶与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天然酶的本质区别_。仿真模拟冲刺标准练(一)1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其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植物细胞叶绿体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不能用于生长、物质运输等生理过程,B错误;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RNA组成,C正确;根尖分生区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有关,D错误。2C通过题图可知,Fe2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时,是顺浓度梯度且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A正确;由题图知细胞膜上的转铁蛋白
20、受体(TfR)具有识别作用,与TfFe3识别并结合后通过胞吞进入细胞,B正确;蛋白2是囊泡膜上的载体蛋白,转铁蛋白(Tf)是血液中运载Fe3的蛋白,都不在细胞膜上,C错误;由图可知H进入囊泡是通过质子泵逆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3CC到D光合作用增长速率一直大于0,说明D点光合作用速率大于C点,因此与D点相比,C点时光合作用速率小,暗反应消耗的H少,故C点时细胞内H的含量较髙,A正确;B点的光合作用增长速率和光合作用速率均大于A点,消耗的二氧化碳增多,故B点时细胞内的C5含量较低,B正确;由A点到D点光合作用增长速率一直大于0,说明D点光合作用速率最大,C错误;D点
21、光合作用速率最大,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大而增大,说明D点以后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或温度,D正确。4D有些激素不是蛋白质,如甲状腺激素,所以其合成与分泌不一定与内质网有关,A错误;人工合成二甲基精氨酸,不是由细胞分泌的,不能体现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作用,B错误;使用二甲基精氨酸后,能诱导细胞凋亡,则与细胞凋亡有关的酶活性会升高,C错误;使用二甲基精氨酸后,促进蛋白质的运输和分泌,使得内质网形成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使得高尔基体形成囊泡运输到细胞膜,使得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更新速度会加快,D正确。5B分析题图可知,在2分钟之前,处于甲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液泡的直径减小的
22、速度更快,因此实验开始时,甲溶液浓度大,A错误;26 min乙溶液中细胞的直径不断减小,则其吸水能力逐渐增大,B正确;甲溶液中2 min后细胞已经开始吸收水分了,说明在这之前溶质分子已经开始进入细胞了,C错误;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很小,所以甲溶液中细胞体积与液泡体积的变化量是不相等的,D错误。6C由题意可知Dnase酶、Caspase酶被激活,导致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基因的程序性表达,是不同细胞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的结果,A正确;吞噬细胞的溶酶体中含有大量的水解酶,能吞噬并水解凋亡小体,B正确;Caspase酶合成的相关基因的表达导致细胞凋亡,通过抑制癌细胞中控制Caspase酶合成的相关基因的
23、表达可以抑制其凋亡,C错误;识别具有特异性,癌细胞结构改变,很可能无法识别凋亡诱导因子而不能启动凋亡程序,D正确。7D过程与过程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相同,A错误;起始密码位于mRNA上,作为翻译的起点,而酶X参与的过程是RNA的自我复制过程,B错误;在正常情况下,3种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C错误;过程和都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过程消耗的嘧啶核苷酸的数量与过程消耗的嘌呤核苷酸的数量相等,D正确。8C“强心甾”能够结合并破坏钠钾泵的结构,进而破坏动物细胞钠钾泵的功能,并不是诱发钠钾泵基因突变,A错误;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证明了钠钾泵119、122位氨基酸同时改变能够抵抗强心甾,但不能因此得
24、出帝王蝶在进化历程中119、122位氨基酸的改变是同时发生的,两种实验材料的物种不同,B错误;自然选择能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在乳草选择作用下帝王蝶钠钾泵突变基因的基因频率不断升高,C正确;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研究果蝇钠钾泵基因功能时应设置三个实验组,D错误。9A图中的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介导的运输均是顺浓度运输,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载体蛋白在运输物质时变形,说明在细胞膜上具有流动性,B正确;两种膜蛋白均转运相应的物质,因此两种膜蛋白均具有专一性,C正确;由于载体蛋白数量有限,则介导的运输速率会受到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D正确。10D根据题干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a的个体表现为大花瓣花,
25、Aa自交,其子代中大花瓣花小花瓣花无花瓣花211,不能判断该相对性状中大花瓣的显隐性,A错误;本题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不存在基因重组,Fn中各种表型的出现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性状分离)的结果,B错误;因为不能确定无小花瓣的基因型,所以A的基因频率不确定,C错误;由于随机传粉后代基因频率保持不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植物种群的Fn1代中三种表型的比例保持不变,D正确。11C2个S基因可能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上,也可能插入到一对同源染色体中,还可能插入到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中。得到的4个子细胞,可能是两次有丝分裂的结果,也可能是减数分裂的结果。若2个S基因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上,该精原细胞进行两次有
26、丝分裂,考虑DNA的半保留复制和有丝分裂特点,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均含有32P,经第二次有丝分裂,可能出现2个子细胞中含32P,2个不含32P的情况,A正确;若两个S基因插入到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中,该精原细胞进行两次有丝分裂,考虑DNA的半保留复制和有丝分裂特点,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均含有32P,经第二次有丝分裂,由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随机进入两个子细胞,可能出现4 个子细胞中均含 32P或 3个子细胞中含 32P,1个不含 32P 或2个子细胞中含32P,B正确,C错误;若两个S基因插入到两条染色体中,则共有4条DNA单链被标记,该精原细胞进行两次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含32
27、P的染色体共有4条,则4 个子细胞中被标记染色体的总条数为 4 条,若2 个S基因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上,则4 个子细胞中被标记染色体的总条数为 2 条,D正确。12C该立体农业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充分利用光能,没有运用物质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的原理,A错误;生态系统还包括非生物成分,B错误;与传统农业相比,立体农业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更加复杂,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更高,C正确;立体农业中各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没有提高,D错误。13B氧气随血液运输,阻断肝脏血流后,肝细胞消耗O2的量将会减少,线粒体产生的能量也会减少,A正确;肝细胞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不会产生CO2,第一阶段产生的H用
28、于丙酮酸还原产生乳酸,最终没有H的积累和H2O的生成,B错误,C正确;肝糖原可以分解为葡萄糖,为细胞呼吸提供原料,增加肝细胞内的糖原含量有利于增加肝细胞的能量供应,从而维持细胞活性,D正确。14C由1和2及1可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A正确;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第代的女性的基因型是Aa,代中的2号和4号的基因型都是Aa;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则第代的女性的基因型是XAXa,代中的2号和4号的基因型都是XAXa,B正确;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1和2的基因型都是Aa,则2为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2/3,C错误;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图1的区段,即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9、病,则1和2的基因型分别是XAY、XAXa,则2为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2,D正确。15C由于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强,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因此可以把抗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跟放射性同位素、药物等相结合,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定位导向作用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故ADC实现精准杀伤肿瘤细胞的基础是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A正确;抗体进入细胞后,溶酶体裂解,释放药物,导致细胞凋亡,肿瘤细胞凋亡是细胞自动死亡的过程,B正确;将特定抗原注射到小鼠体内,可以从小鼠血清中获得抗体,获得的抗体可能有多种,不是单克隆抗体,C错误;对特定抗原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可获得单克隆抗体,该种细胞的特点是既能迅速大量增殖,
30、又能产生所需抗体,D正确。16B题意显示,瓢虫、寄生蜂和蚜虫的种间关系是:蚜虫寄生蜂;蚜虫寄生蜂瓢虫;蚜虫瓢虫,因此其中的食物链有植物蚜虫瓢虫,植物蚜虫寄生蜂瓢虫。瓢虫和寄生蜂都以蚜虫为食,同时寄生蜂被瓢虫捕食,所以瓢虫属于集团内捕食者,寄生蜂属于集团内猎物,A正确;植物是第一营养级,故瓢虫在该生态系统中占据第三、四营养级,B错误;如果将寄生蜂移走,瓢虫的营养级降低,其获得的能量会增加,C正确;蚜虫个体小,且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因此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单向性集团内蚜虫的种群密度,D正确。17答案:(1) 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C3叶绿体基质(2)参与光呼吸的C5增多,参与光合作用的C5减少,从而使
31、光合作用减弱(3)提高局部CO2浓度抑制光呼吸,增加光合作用有机物的产量解析:(1)根据题意,Rubisco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合成受核基因和叶绿体基因控制,所以Rubisco酶的合成场所在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的核糖体中。在较高CO2浓度环境中,Rubisco酶所催化C5与CO2反应生成C3(或三碳化合物),该反应进行还需要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场所在叶绿体基质中。(2)光呼吸发生的条件是高氧,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当O2浓度增大时,参与光呼吸的C5增多,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的C5减少,从而使光合作用减弱,故CO2浓度与O2浓度的比值低时,有利于该植物进行光呼吸而不利于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积累。(
32、3)根据题意可知,通过一种特殊蛋白质微室,将CO2浓缩在Rubisco酶周围,可以提高局部CO2浓度抑制光呼吸,有利于Rubisco酶催化C5与CO2反应,增加光合作用有机物的产量。18答案:(1)消费者CO2(2)7捕食、种间竞争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3)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开发新的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种草等增加绿化面积解析:(1)C和D之间实现了双向的物质交换,C一进三出,A、B均有物质流向D,故D是非生物环境,C是生产者,A、C均有物质流向B,故B是分解者,A是消费者;碳循环的主要形式为CO2。(2)此生态系统(图二)有7条食物链,猫头鹰与蛇既存在捕食关系,又有共同的食物来源鼠,所以它
33、们的种间关系是捕食、种间竞争;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3)要实现碳中和,可采取的措施是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增加绿化面积。19答案:(1)在不同细胞的执行情况不同生长素和植物激素M(2)有无植物激素M植物激素M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3)植物激素M是根产生的用突变型做根、野生型做茎进行嫁接实验形成植株丁,对比观察丁植株侧芽的长度丁植株侧芽的长度同乙解析:(1)“一定细胞”和“特定细胞”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实质是遗传信息在不同细胞的执行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由题目知,植物顶端优势受生长素和植物激素M的共同调节,植株甲侧
34、芽长度短,表现出顶端优势,所以植株甲能产生的激素是生长素和植物激素M。(2)图2中,植株甲、乙进行对照,植株甲能合成植物激素M,而植株乙不能合成植物激素M,其他条件相同,所以自变量是有无植物激素M;图中甲、乙对照结果显示,不能合成植物激素M的植株乙侧芽生长较长,可得出植物激素M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3)嫁接型植株丙是用野生型甲做根、突变型乙做茎,实验结果是侧芽短,出现了顶端优势,说明能产生植物激素M,可得出植物激素M是根产生的;为使这一结论更具说服力,还需增设的另一组实验是用突变型做根、野生型做茎进行嫁接实验形成植株丁,对比观察丁植株侧芽的长度;结果是丁植株侧芽的长度同乙。20答案:(1)
35、乙可育不育31(2)N1S2(A1A1b1b1a2a2b2b2)或 N1S2 (A1A1B1B1a2a2b2b2)(3)两对F1自交后代出现可育不育151的分离比,说明F1能产生决定育性的4种比例相同的雌雄配子(4)实验思路:品系乙和品系丙杂交得到F1,F1与品系丙进行杂交,统计子代的育性及比例预期结果:可育不育31解析:由图示、表格及题意分析可知,品系甲的基因型为S1N2 (a1a1b1b1a2a2b2b2),其系列1的细胞质基因为不可育基因S1,细胞核基因为不可育基因a1a1b1b1,质与核基因均为不育基因,故品系甲为雄性不育植株,品系乙系列1的核基因A1A1为可育,系列2的质基因N2为可
36、育,故品系乙为可育植株。品系丙系列1的细胞质基因为N1,但丙为雄性不可育,故系列2的核与质基因均为不可育,故品系丙的基因型可为N1S2 (1111a2a2b2b2)。(1)据题分析可知,品系甲的系列1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基因均为不育基因,故品系甲为雄性不育个体,而品系乙为可育植株,因此父本应该选品系乙,可推出F1基因为S1N2(A1a1b1b1A2a2B2b2),F1自交,F2中细胞质基因遵循母系遗传,依然为S1N2,故F2中雄性不育的是系列1全为不育基因的植株,即核基因为a1a1b1b1,根据F1核基因可知a1a1出现的概率为1/4,故可育不可育31。(2)据分析可知,品系丙为具有细胞质可育基因
37、N1的雄性不育品系,丙的系列2基因全为不可育基因,即丙的细胞质基因型为N1S2(1111a2a2b2b2),由于品系乙和品系丙杂交,品系乙为父本,杂交得的F1基因型为N1S2 (A111b1A2a2B2b2),F1与品系甲(母本)S1N2 (a1a1b1b1a2a2b2b2)杂交,子代S1N2全可育,因F1系列1中含有b1基因,要保证子代全部可育,F1需要A1纯合,故可知丙的系列1的核基因中A1一定要显性纯合,即可知丙的基因型为N1S2 (A1A1B1B1a2a2b2b2)或N1S2 (A1A1b1b1a2a2b2b2)。(3)由于品系乙和品系丙杂交得到的F1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51,为93
38、31的变式,说明F1能产生决定育性的4种比例相同的雌雄配子,即细胞核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4)为验证推测,可将品系乙和品系丙杂交得到F1N1S2,系列2的质基因为不育基因,系列2的核基因型为A2a2B2b2,F1与品系丙a2a2b2b2进行杂(测)交,统计子代的育性及比例。若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2a2b2b2表现为不可育,概率为1/21/21/4,即F2中应出现可育不可育31的现象,可根据F2中是否出现可育不可育31的现象判定是否满足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1答案:(1)提高提高(2)变性、复性、延伸耐高温(或在高温下能保持酶的活性)且作用后不失活(3)Ca2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并在受
39、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4)易错PCR技术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来改造天然酶,是不定向的;而蛋白质工程是通过改造或合成基因来改造天然酶,是定向的解析:(1)Taq酶与一般DNA聚合酶相比最大的特点是高温下保持酶的活性或耐高温或热稳定,其某一区域负责将碱基与模板链正确地互补配对,而Mn2可以降低这一功能,即Mn2浓度高会提高碱基的错配,结合题干信息“易错PCR是利用低保真的Taq酶和改变PCR的反应条件,降低DNA复制的准确性”,故易错PCR的反应体系中应适当提高Mn2浓度;非互补的碱基对由于氢键不易形成,稳定性差,而Mg2可以提高稳定性,故易错PCR时应适当提高Mg2浓度。(2)PCR的扩增过程包括变性、复性、延伸三步;因为Taq酶具有耐高温且作用后不失活的特点,故不需要在每次循环中重复加入Taq酶。(3)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菌(原核生物)的方法是钙离子处理法,故图中步骤是将构建的重组质粒溶于缓冲液中与用Ca2处理的受体菌混合,完成转化;转化是指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4)结合题意分析作答,易错PCR技术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来改造天然酶,是不定向的;而蛋白质工程是通过改造或合成基因来改造天然酶,是定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