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务二整体读文信息性文本阅读占据新高考全国卷第一大题的位置,篇幅长、信息量大,如果阅读速度较慢,会直接影响后面题目的解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此类阅读题不仅考查阅读理解的准度,更考查大容量阅读时快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1非连续性文本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它围绕一个事物或主题,提供阅读的材料是多维度的,各材料间是相对独立的。文本材料大多由文字、图表、数据等多种材料组合而成。这些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事物或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又能够综合地表达意义,顺序不固定。此类文本的考查趋势与当今信息化、大数据的时代特色相吻合,主要考查信息检索、加工能力,即有效输入、
2、准确输出的能力。从文体上来说,非连续性文本主要包括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具有以下特点:(1)选材热点化。如人类命运共同体、乡村振兴战略等。(2)源头多样化。材料来源有报纸、网络媒体、学术著作等。(3)文本碎片化。大多没有完整的文本,都是截取片段。(4)材料多样化。有纯文字类、图文类、综合类等。2连续性文本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连续性文本主要涉及论述文、科普文、访谈、新闻、传记等。这些文本有时也会成为非连续性文本的组成部分,其阅读方法和客观题的命题点及解题技法与前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基本相同,所以此处讲解主要以非连续性文本为主。论述文、科普文、访谈、新闻、传记等的文体知识将在后面的“任务四”
3、中进行讲解,此处如果涉及相关知识,可翻阅后面的“任务四”查看。信息性文本整体阅读“三步骤”第一步:看题便于读文时聚焦关键信息。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的新高考全国卷现代文阅读采用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命制,两则材料共1 800多字;新高考全国卷现代文阅读连续两年采用连续性文本的形式命制,共1 500多字。两类文本阅读的文字信息量大,整体把握难度较大,如果读完文本材料再看题,信息容易模糊遗忘,效果不理想。先看题再读文,能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检索答题信息,事半功倍。纵观5个题目,由题干表述来看,有的只针对具体段落或某则材料设问,信息范围明确。先读题可以灵活地变通读文和做题的顺序。如2021年新高考
4、全国卷的第4题“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先看题,不仅可以在读材料时有关注点,而且可以读完材料马上就做这一题,这样就能避免其他材料信息的干扰,有利于精准思考。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第3题“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同样如此。第二步:看材料出处便于迅速把握材料大意。文本材料的标题或出处往往提炼概括了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表达的是什么观点,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可以快速弄清文本材料的主要内容。如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材料一出自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材料二出自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这两个标题就明确地表明了材料的核心内容,并且阐明了两则材料共同的主题,有助于快
5、速地把握文本的内容层次。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摘编自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读文时要弄懂底线伦理和担当精神的含意,理解了这两点也就把握住了文本的科学观点,这样读文就有了关注点,快速而高效。第三步:看正文圈点勾画,读通文本。结合前两步获取的读文提示信息,圈画关键词句,梳理文本的层次关系。(一)圈点关键词句1关键词范围、程度、频率词“全”“都”“一些”“所有”“更”“极”“比较”“通常”“偶尔”等时态词“已经”“将”“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尚未”“之前”等指代词“之”“其”“此”“这”“它”“那”等肯否词“一定”“必定”“的确”“有”“没有”“无”“无非”“防止
6、”“禁止”等关联词“因为”“所以”“如果”“只要就”“只有才”“不但(不仅)而且(还)”“不就”“虽然但是”等2关键句(1)材料中的观点句、结论句、直接或间接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论述类材料中的论据句,科普文中的举例子等。(2)文本材料中领起下文或收束上文的语句,前后呼应、承上启下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二)厘清层次关系1句间关系(1)注意区分各种复句的关系,如注意区分因果、假设、条件、目的、递进、并列、转折、承接、解说等句间关系。(2)注意体会总起句、过渡句、总括句等句子与其他句子的关系。2层次关系(1)从局部把握分析段落内部、段落之间的关系,如并列、对比等。(2)从文本整体上把握文章
7、结构,如总分结构、递进结构等。要特别注意总分、分总和总分总结构的区别。经典例文读文技法(2020新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
8、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
9、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
10、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年,禹贡开始以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
11、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12、材料二: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新一个阶段。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时间之漫长达到十万至数千万年;我国许多
13、城市的兴起距今已有1 000年,而像武汉如从原始部落聚居算起,距今已达4 0005 000年,从原始城址的出现算起距今也有3 1003 600年。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探寻出规律性的内容。有了客观的规律,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一步:读材料标题或出处。由材料一的出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和材料二的出处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明确两则材料的内容是围绕“历史地理学”展开论述的:材料一重点论述“发展基础和前景”;材料二重点论述“研究对象”。第二步:圈点勾画,标注关键词句(见文中的画波浪线的词句)。第三步:梳理层次,整体
14、把握结构。材料一论述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第15段论述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第1段介绍历史地理学起源于禹贡;第2段介绍了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对历史地理学的贡献;第3段论述沿革地理学产生的原因;第4段论述沿革地理学是治学的基础;第5段论述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量的不同和质的区别。第6段论述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前景。材料二论述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第1段论述了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中具有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的独特性。第2段论述了历史地理学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有了客观的规律,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读文
15、检验】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禹贡和汉书地理志都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包含沿革地理的知识,也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B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C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D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两者的形成和演变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而且都会经历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A解析:B项,“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错误,强加因果。原文是“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
16、生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表述不准确。原文是“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C项,“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于文无据。原文是“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D项,“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于文无据。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我们今天想要了解战国时期某个诸侯国辖域的大致情况,汉书地理志应是重要的参考书目。B通过对比1935年禹贡半月刊所用的中英文刊名,可以看出这个刊物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学术视野。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D从历史
17、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某一地区运河开凿的路线选择,可以为该地区未来的运河网规划提供重要参考。C解析:C项,“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错误,选项以偏概全。原文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并没有说哪个是主要得益点。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3分)()A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B赤壁之战地名考释C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D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D解析:D项,由原文“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等水道的变迁”可知,A、B、C三项正确。由“前者(沿革地理)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探索背后的规律”可知,D项不属于沿革地理。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答案:历史地理学是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探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的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答案:首先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献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进而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按年代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