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方案及反思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一、学习内容分析(1)课标要求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探讨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2)与生活世界的联系本课相关的教学资源十分丰富,图书馆、网络等都可以查阅到相关资源,学生也可从影视作品、新闻报道等渠道获得相关历史知识,这些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联系,但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分辨其真伪,养成科学的历史资源观。二、教学目标的设定知识与能力:学生通过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及中日建交的史实,探讨中美、中日关系改善对国际关系产
2、生的重要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材料(文字、图片、影视等),再现历史场景,并借助形象思维以感知历史,了解历史事件及其发展过程。通过阅读课文、材料、图片,培养学生历史材料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探究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逐步缓和、中日建交基本史实及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归纳、概括、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学习,认识国家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及中日建交的史实。教学难点:中美、中日关系改善对国际关
3、系产生重要影响;中美关系缓和是七十年代外交突破的关键。四、课时安排及内容分布:本课内容于一课时内完成。五、 教法与学法 根据新课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设置历史情境、提出问题、分组合作探究等方法,进行教与学。在学法指导上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历史探究方法,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注意图片历史的重要性。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1、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都是其明确要求学习的内容,应当说,与本课题有关的知识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同时中美关系
4、和中日关系的历史、现状和展望,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尤其是通过网络教学和百度搜索,扩充知识容量,教学更加直观化,容易激发学生对中国外交关系问题的学习热情,了解外交官风采,还可以运用相关的知识分析现实问题。2、高中学生的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烈。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导入】图片导入法:呈现三幅图片,提问:图片反映出哪些历史信息?教师解释:第一幅为“乔的笑”,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而大笑;第二幅为毛泽东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亲切握手,预示中美关系的缓和;第三幅为毛泽东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握手,预示中日关系的正常化。此三件
5、事情为七十年代中国外交的三个突破。由此导入。【新课讲授】一、重返联合国(1971年)步骤一:学生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一标题中找出关键词,教师设问:“为什么使用恢复而不用加入?”。学生回答后,利用多媒体呈现完整信息。 1945年4月25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宪章。10月24日,中、法、苏、英、美和其他多数签字国递交了批准书后,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按国际法惯例,新政权就自然取得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力。但由于美国的阻挠,致使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得不到恢复。步骤二:教师呈现三段材料,
6、学生根据材料找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材料一:东方红一号我国第一颗氢弹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东方红一号卫星材料二:“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通过绝非偶然,这是世界进步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非法剥夺了22年。然而,这22年又是世界发生深刻变化的22年。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在这股大潮的推动下,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 新华社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材料三:总结:1、原因:1)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提高; 2)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
7、并日益成为国际社会中一支重要力量; 3)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步骤三: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阅读教材,完成学案中“中国重返联合国的经过及意义”相应部分的知识填空。2、经过: 1971年 年10月25日,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两阿”提案,宣布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将 国民党集团 代表驱逐出联合国机构。3、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胜利;(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 孤立中国 政策的破产)从此,中国在 国际事务中 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二、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步骤一:呈现三个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通读教材第二目内容。问题:1、在两极对峙的背景
8、下中美关系为何得以缓和?2、中美关系正常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3、中美关系正常化对国际关系产生了哪些影响?步骤二:学生结合两段材料回答第一个问题。材料一 改善中国与美国的关系,是70年代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政府在实行二十多年“遏止和孤立”中国的政策之后,再也不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所处的守势地位,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材料二 同样,中国也面临着新的战略抉择。那时候,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
9、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所以,中国对美国改善中美关系的表示,做出积极的反映。总结:1、原因:1)美国:意识到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2)中国: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外部环境,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 步骤三:学生自主探究,以相互讨论的形式完成“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的列表。2、过程时 间事 件意 义1971.4乒乓外交打开中美交往大门1971.7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奠定基础1972.2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8.12中美建交
10、报告为中美正式建交奠定法律基础1979.1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每一阶段呈现相关图片或视频,一方面以图示史,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更好地了解、理解这段历史,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图片历史对于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并授以以图会史的能力。步骤四:学生进行讨论,探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3、意义1、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缓和世界局势,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带动了众多西方国家(包括日本)与中国关系的改善,中国迎来了第三次建交高潮。三、中日建交(1972年)步骤: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集体探究“中日建交的原因、过程、意义”。1、原因:中美关系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11、基于中日双方存在共同利益,日本许多对华友好政党、社团和人士积极推动。2、建交标志:1972年,田中角荣首相访华,双方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3、意义: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以及世界和平都是有重要的意义。【板书设计】 一、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七十年代的中国外交 二、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关键三大外交突破 三、1972年,中日建交【巩固练习】1、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一环是A、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C、中日邦交正常化 D、基辛格秘密访华2、20世70年代美国决定放
12、弃敌视中国的政策,改善对中国的关系,主要原因在于A、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B、美国遏制战略的失败,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美国试图同中国一起建立持久稳定的国际秩序3、美国总统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布什说这一句话是针对哪一事件A、中日联合声明的发表 B、发动对朝鲜战争的提案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C、美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双重代表权”提案D、第26届联大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这一提案的通过4、以下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 中美正式建交 中日建交A、 B、 C、
13、D、 【作业布置】完成赢在课堂相应练习教学反思(说明教学中的创新点、优势与不足,以及改进措施)第一次面向全省公开上课,态度上严肃而重视、情绪上激动又紧张。与组内前辈商讨后确立了这一课题,不难讲也不好上。由于本人在研究生阶段主修中外关系史,因而对这块知识是相当熟悉的。但在备课时,还是紧扣“教学要求”来进行知识点的串钩,安排符合高一学生学情的环节设计。在备课过程中,我深化了对图片历史的认识。历史图片既是历史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获取历史信息的重要来源。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传授运用历史图片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图片从无意识到有意识,这对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教师教学水平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教学时让学生一边掌握图片历史的趣味性,达到识记知识的目的,一边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使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另外,在认真阅读理解教材和深刻领会课标要求的基础上,我结合人民版教材灵活、内容丰富的特点,把握学生兴趣所在,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功能,把学生活动和教材知识融为一体,力图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让这一课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为主的一课,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