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案专题限时集训(新课标 专题版):专题11 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99784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案专题限时集训(新课标 专题版):专题11 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案专题限时集训(新课标 专题版):专题11 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案专题限时集训(新课标 专题版):专题11 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案专题限时集训(新课标 专题版):专题11 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案专题限时集训(新课标 专题版):专题11 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案专题限时集训(新课标 专题版):专题11 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限时集训(十一)专题十一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列宁说:“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列宁谈及的“革命”是指()A十月革命B七月事件C3月18日革命 D二月革命21917年,七月流血事件表明俄国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于是,布尔什维克党召开代表大会,及时改变策略,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这表明()A科学理论对革命具有指导作用B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中起领导作用C暴力夺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手段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开始被确定为革命对象3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

2、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4列宁在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发出号召:“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应当更加鞭策自己,从休息时间内抽出一小时,也就是把自己的工作日延长一小时,将这些时间集中起来,在星期六这天进行一次六小时的体力劳动,以便立即创造出实际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文中省略号部分的内容应该是()A“鉴于国内外形势的严重,为了对阶级敌人取得优势”B“为了加快社会

3、主义建设,实现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C“为了支持国际反法西斯,早日实现世界的和平安定”D“迫于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解决普遍的物资匮乏问题”51921年3月21日,苏俄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法令,宣布19211922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1普特16.38千克),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许多。这是为了()A改变多数农民无地和少地的现实B保证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顺利开展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资金和原料D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6苏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俄建成了汽车制造厂,这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福特

4、企图干扰苏俄的经济恢复B福特为经济利益放弃政治信仰C苏俄放弃布尔什维主义的理想D苏俄新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本71931年苏联购买了美国机器出口总量的50%,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世界机器出口的30%。到1932年占到英国机器出口的90%,世界机器出口的50%。这主要说明()A苏联利用西方危机发展工业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成效C西方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D不同制度国家可以互相帮助8下表体现了 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其变化原因不包括()1928年1932年1937年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生产总值53221机器制造业42121电力107432A.进行社会

5、主义工业化建设B欧美遭受经济危机打击C苏联与德国作战的军事需要D发展经济的五年计划推动9中国知识界曾掀起了一股谈论苏联和社会主义的热潮,他们认为“国家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从而避免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下生产的无规划性以及由此造成的混乱和浪费”。由此判断,苏联当时实行()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经济体制 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10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一书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无论苏联领导人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程度。虽然情况很明显,苏联农业产量大大低于它的中国邻邦”。这段材料试图

6、说明()A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遭到失败B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根本性质不同C戈尔巴乔夫改革并未突破旧的农业体制D苏联继续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11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70年代欧美国家出现“福利国家”,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不同国家经济政策可以相互借鉴B计划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C杰出的人物会影响历史发展过程D实事求是思想具有普适意义12凤凰网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抗拒改革的“停滞”盛世的文章。之所以称当时的苏联是“盛世”,主要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时期()A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得到实质性进展B已经冲击苏联已有的政治经济模

7、式C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D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和国力大为增强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新型农用机械的引进和汽车的问世,美国大规模垦殖大平原,最终导致严重的荒漠化和“黑风暴”事件。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政府开始综合治理。决策层认为导致尘暴重灾区出现的深层次根源是一系列措施造成的,如征服自然、自然资源永不枯竭、市场可以无限扩大、个人有权任意支配自己的财产、市场竞争能够自主调节生产等;国会通过泰勒放牧法,将未被占用的8000万英亩草地交给联邦政府管理,永远禁止拓殖。摘自高国荣美国大平原的荒漠化:缘起及其治理材料二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严重的环境问

8、题。有报告显示,在部分人口密集的重工业区和采矿区,其环境退化成无法恢复的“严重受害区”。苏联生态灭绝杂志说:“当历史学家最终剖析苏联和苏维埃共产主义时,他们也许会因为生态灭绝而做出死亡判决。” 20世纪80年代,环境主义运动演变成了反苏维埃统治的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这个判决的执行者。摘自包茂宏苏联的环境破坏和环境主义运动(1)根据材料一,说明促成美国大规模垦殖大平原的主要事件是什么。美国治理荒漠化的措施有哪些特点?由此反映出美国在经济发展方式上有何变化?(2)根据材料二,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分析造成其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生态灭绝杂志所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该观点的

9、认识。(3)通过上述各国环境污染与治理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你得到哪些启示?14历史研究过程注重史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从中推导出合理的历史结论。以下是一些史料的整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1年11月20日,辛亥革命尚在进行之时,天津(清政府控制下)的大公报进行了一次征文评比,主题是“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民众参与程度超过了大公报预想,因此增加了获奖名额,获奖结果统计如下:类别主张君主立宪主张民主立宪未表明态度篇数1123材料二2006年,俄罗斯的尤列瓦达咨询分析中心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带来什么?”作了调查,统计如下:态度持相应态度的人数比例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3

10、0%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0%阻碍了社会的发展10%是一场灾祸16%其它14%材料三19491960年中国人口变化的相关数据年份人口增长率及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19491620195817.2411.981960负增长25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哪些合理的历史结论?(2)根据材料二,指出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的基本态度。结合19171991年苏俄(联)的史实,分析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指出19491960年中国的人口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专题限时集训(十一)1D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知识迁移能力。依据材料中“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可知,当时俄国处在沙

11、皇专制统治之下,十月革命和七月事件发生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时期,排除A、B项。罪恶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痛苦,这反映了二月革命前的俄国状况,故选D项。3月18日革命是指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革命,排除C项。2B解析 本题考查布尔什维克党在革命中的作用,关键是理解材料。依据材料可知,布尔什维克党改变策略制定武装起义,改变俄国革命的发展方式。因此意在说明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中起领导作用。其它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3D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十月革命的总体认识。依据材料可知,学者认为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一战以及俄国历史密切相关,因此D项符合题意。其它选项只能反映材料的一部分而

12、不是全部。4A解析 依据标题和题干内容表述可知,该景象发生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当时是苏俄进行的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B项是斯大林时期,C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D项是新经济政策的背景。5D解析 本题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积极影响。通过材料的表述可知,政府收受的粮食税额减少,从而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缓和了矛盾,因此D项符合题意。新经济政策并没有涉及土地制度的变迁,因此A项不符合题意;B项和C项发生在斯大林时代。6D解析 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社会主义过渡失败后,列宁调整经济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外国资本发展苏俄的经济,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条件。7A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数据可知,苏

13、联大规模从西方进口机器来发展本国的工业。依据时间“1931年”“1932年”可知正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期,因此A项符合题意。新经济政策此时期已被取消,B项不正确;C项不符合材料;材料不能体现“互相帮助”,D项错误。8C解析 本题考查苏联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注意本题属于否定型选择题。依据材料中的时间是19281937年,此时期苏德战争还没有爆发,因此C项不符合题意。9C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依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科学的规划”和“避免了生产的无规划性以及由此造成的混乱和浪费”可知,这是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评价,即对斯大林体制的评价。10C解析 依据材料中“苏

14、联农业产量大大低于它的中国邻邦”可知,苏联农业的改革效果不明显。这主要因为没有“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程度”,即改革并未突破旧的农业体制。A项时间不符;当时两者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B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11D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本质”。A项虽符合材料,但不是本质;B项不能全面地体现材料;C项不符合材料;无论苏联的新经济政策还是美国的“新政”、欧美的“福利国家”等都是从实际出发,因此D项符合题意。12D解析 勃列日列夫改革的前期,成效明显,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和国力大为增强,D项符合题意。中后期问题很多,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

15、,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A项错误。他的改革没有冲击斯大林模式,B项错误。C项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措施。13答案 (1)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国家干预;转变观念;立法保护;综合治理。变化:国家加强对社会经济领域的管理;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原因: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严重破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只关注计划,不关注民生、不注重资源的节约与保护。观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认识:环境问题影响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给民众生活带来威胁,导致社会矛盾尖锐;苏联解体有着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环境问题不是导致其解体的唯一因素。(3)可从

16、经济体制与环境治理、经济发展方式与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与民生幸福、国际合作与环境保护等方面作答。14答案 (1)大公报进行君主立宪问题的征文,说明清政府的控制放松了;民众参与程度比较高,说明参与政治的积极性高;获奖作品多为主张君主立宪的文章,说明大公报倾向于君主立宪政治;革命时期人们的政治主张有多样化倾向。(答出两点即可)(2)持肯定态度的明显高于持否定态度的,整体看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是基本肯定的。肯定因素:十月革命后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工业化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超级大国;俄罗斯民众的大国心理。否定因素:未能注重经济比例协调发展;政治上高度集权,民主程度不高;斯大

17、林体制带来了巨大的弊端,导致苏联的解体。(3)变化:19491958年,自然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原因:新中国成立,结束了社会动乱局面,政局稳定;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一五”计划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变化:19581960年增长率下降,死亡率上升。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自然灾害。解析 本题以史料搜集为切入点考查重大历史事件。第(1)问,首先提炼材料中信息,要从多角度来分析和论证。如从清政府、民众、大公报等方面来说明。第(2)问,考查学生对十月革命的认识。第一小问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答案;第二小问即论述苏联的成功与失误。第(3)问,考查我国人口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第一小问依据数据分两个阶段,即19491958年和19581960年来回答;第二小问结合不同时代发生的重大事件对人口的影响来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