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97993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第卷(75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 新冠病毒(gun) 恪守(k) 訇然(hng) 左仆射(sh)B. 逸兴(xng) 咨嗟(ji) 坼裂(ch) 酣畅(hn)C. 鱼凫(f) 彘肩(zh) 玉玦(ju) 木屐(zh)D. 飨士(xing) 卮酒(zh) 目眦(z) 戍边(s)【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新冠病毒”的“冠”应读gun,“左仆射”的“射”应读y;C.“木屐”的“屐”应读j;D.“戍

2、边”的“戍”应读sh。故选B。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秦兵逼肥水而陈 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B. 若属皆且为所虏 为之奈何C. 沛公则置车骑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D.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道芷阳间行【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陈:通“阵”,作动词,摆开阵势/陈:通“阵”,名词,交战时队列,阵势。B.为:介词,与“所”一起组成“为所”,表被动/为:介词,对。C.置:动词,放弃,丢下/置:动词,放置。D.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故选D。3.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3、项是( )A. 尔来四万八千岁 尔:那,指开国之初B. 渚清沙白鸟飞回 回:回旋C. 满座重闻皆掩泣 泣:眼泪D. 寻声暗问弹者谁 暗:悄悄【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文言文的根本在于平时的诵读和积累,从而形成提升文言阅读的素养。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根据词语的偏旁部首和在句子中的位置及所作的句子成分等进行分析。A.项,尔来四万八千岁: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了吧。尔来:从那时以来。四万八千岁:极言时间之漫长,夸张而大约言之。B项,渚清沙白鸟飞回: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

4、舞盘旋。回:回旋。C项,满座重闻皆掩泣: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掩泣:掩面哭泣。泣:哭泣。D项,寻声暗问弹者谁:寻着声源轻声询问弹琵琶的是谁?暗:悄悄。故选C。【点睛】文言实词释义题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第五种: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第六种: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第七种: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4.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5、 )A. 本纪是纪传体史书中帝王传记的专用名词。项羽没做皇帝,但司马迁认为他实际上有着和天子等同的地位和作用,故将其列入本纪。B. 古代的很多地名和现在是不同的,如关中,它是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的地区。C. 在古代,人们常用“晦、朔、望、既望”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记日。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晦”,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朔”。D. 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识记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能力。C“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晦每月最后一天叫朔”错,说反了,应该是:

6、农历每月的末一天叫“晦”,每月第一天叫“朔”。故选C。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假日里,走进山的怀抱,目观壮丽山色,耳闻风声鹤唳,我们的身心得到了极大放松。B. 就在昨日,主管干部工作的张部长严厉的指出,我们的干部在在无人监督的场所,对于诱惑更要做到秋毫无犯,要始终做到洁身自好C. 只要我们大家能够齐心协力,三人成虎,就一定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D. 官府的横暴和百姓的苦难,深深刺激着杜甫的心灵,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的“三吏”、“三别”,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能力。A.风声鹤唳:形容人在非常害怕时听到

7、一点声音,就十分恐慌紧张。与后文“身心得到了极大放松”不相符,不合语境。B.秋毫无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百姓利益。此句使用对象是“我们的干部”,不是军队,对象误用。C.三人成虎:意思是说,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讹传一再重复,就可能以假充真。此句是说大家齐心协力,有劲往一处使,就是一定能克服眼前的困难。不符合语境。D.悲天悯人: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符合语境。故选D。二、现代文阅读(24分)(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疫灾的发生,既受社会规律制约,也受自然规律制约。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口密度不

8、断提升,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不仅疫灾流行的频度越来越高,而且疫灾流行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同时,随着人类干扰自然和破坏自然程度的加深,疫病种群不断增多,疫灾的破坏性不断增强。从自然规律看,寒冷期气候变化大,疫灾相对频繁;温暖期气候较稳定,疫灾也相对稀少。同时,有的病原体具有自然疫源性,这类疫病所导致的疫灾流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如鼠疫、血吸虫病等。还有的病原体存活需要较严格的生态环境,这类疫病也有一定的地方性,如疟疾、黑热病、霍乱等。从春秋战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720 年间,我国至少有 893年为疫灾流行之年。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疫灾频度为 20.99%,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疫灾高峰期;北宋

9、以来,疫灾频度不断上升,明清疫灾频度高达 78.34%,是第二个疫灾高峰期。在中国古代,每当疫灾发生,政府蠲免租税,赈济钱粮,施医给药;下罪己诏,祭祀神灵,请求上天宽宥。民间则捐钱捐粮,施医给棺;行巫道术,驱逐厉鬼;抬神巡游,求神保佑。民国时期,疫灾的应对渐渐步入科学的、制度化的轨道。但是,当时公共卫生体系毕竟处于草创阶段,社会又动荡不安,疫灾流行之时,政府和民间的应对效率,总体而言仍然非常低。(摘自疫灾的历史地理学思考,有删改)材料二:“新冠肺炎”具有强大的人传人特性,从很大程度上说,普通民众的行动决定了这场战“疫”的成败。关注普通民众在这场重大公共危机中的行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

10、,在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民众的“等、靠、要”思想会比较严重,被动等待政府的“上门服务”,与国家、政府对应的社会能动性不强。但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广大民众主动建群、加群来交换信息,并动员自有资源、协调行动,自主解决了很多问题,充分发挥了各种正式、非正式社区组织的功能。这为全能型政府背景下社会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样本。为了防疫需要,封城、封路等隔离手段,客观上给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但城乡民众高度配合政府的统一指挥,没有出现大面积的物资哄抢、恐慌式的大量出逃,没有出现对管制政策的对抗。整个城市,运行井井有条。这不仅节约了宝贵的疫病防控资源,而且为疫病防控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11、在这次疫情中,最初几天出现了一些谣言,这完全符合谣言产生与传播的规律,但这些谣言很快就因政府特别是知情民众主动辟谣而消失,后续几乎没有产生传播范围较大的谣言。这次新冠肺炎各种谣言的消失,除了政府及时披露相关信息的影响外,主要还是与广大民众知识的增长、判断力的提升有关。但民众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显然不是提前储备的,而是海量的民间科普在短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在舆情的内容上,建设性的批评逐渐取代了泄愤式的批判,客观的监督行动取代了情绪性的破坏;在应对舆情的行动上,广大民众一改初期的狂躁,非常冷静、谨慎地接受、转发、发表相关信息与言论,以及基于冷静的反思。与此同时,在较多细节的披露和媒体

12、的引导下,民众开始设身处地地思考一线工作人员的处境,不再盲目指责,社会包容度显著提升。虽然广大民众表现出了巨大的进步,但我们仍然需要冷静、客观地关注和反思与普通民众进步不匹配的一些问题。民众参与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缺乏制度支持,渠道仍需拓宽。同时,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疫情信息由于种种原因披露不及时、细节不够,才酿成后续的疫情危机和舆情事件。这是我们以后在应对各种危机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摘自新冠肺炎战“疫”中普通民众的转变与进步,有删改)材料三:2019 年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此次疫情可谓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随着收入和学历的不断提高

13、,人们越来越注重提高安全、健康、智识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而长期以来在这些方面的投入欠账和重视不够,需要尽快扭转。特别是要转变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民生公共服务的投入和管理。与此同时,要加强跨地区、跨层级和跨部门的价值共享,实现国家治理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有力。目前我国国家治理制度体系基本健全,但是在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还有待补足相关制度。要加快弥补这些领域的制度盲点和制度漏洞,避免由此可能诱发的潜在风险。与此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增强制度的权威性,避免制度停留在纸面上,使制度真正发挥预定作用。此次疫情应对,广大医护人员、领导干部

14、、基层人员和每一个中国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都展现出了巨大的集体意愿,使全政府和全社会的防控策略得以奏效。但是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明显跟不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比如,湖北等地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乃至一问三不知现象,暴露出责任意识、专业知识和治理能力的明显欠缺。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使其在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上能够适应国家治理的新需求。此次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必将在各个方面加快国治理转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摘自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有

15、删改)6.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疫灾的发生与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既有人类社会原因,也有自然生态原因。B. 受社会规律的制约,疫灾大多发生在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的地区和自然疫源地地区。C. 从自然规律看,疫灾流行受气候变化的制约,同时,有些类型的疫灾具有地方性特征。D. 近三千年来,中国疫灾频度总体呈现增高趋势,平均 3 年左右的时间就发生 1 次。7.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从科学角度看,古代部分防疫措施带有迷信色彩,甚至有些结果会适得其反,使疫病流行速度更快。B. 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民众的社会能动性不强,疫情中城乡基层社区

16、组织的做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C. 广大民众不断丰富疫情的相关知识,提升判断力,主动辟谣,就能够完全阻止谣言更大范围的传播。D.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转变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8. 材料三指出“此次疫情可谓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在这场“大考”中,政府在哪些方面尚需改进和完善?【答案】6. B 7. A 8. 应更加重视在医疗、教育、文化等民生公共服务的投入弥补和管理;加强价值共享,实现国家治理的协调统一。弥补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制度盲点和漏洞;提高对制度的执行力,增强制度的权威性。提升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增强责任

17、意识。【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受社会规律的制约,疫灾大多发生在自然疫源地地”错,疫灾大多发生在“自然疫源地地区”,这一点应属于“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疫情中城乡基层社区组织的做法”只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样本”,不能理解为“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C.“完全阻止”表述绝对,由原文“这次新冠肺炎各种谣言的消失,除了政府及时披露相关信息的影响外,主要还是与广大民众知识的增长、判断力的提升有关”可知,民众知识的增长、判断力的提升只是阻止谣言的一个主要原因。D.“需要转变注重经济增长的

18、发展理念”错,需要转变的是“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选项缺少“单纯”的限制。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本题要求概括“在这场大考中,政府在哪些方面尚需改进和完善”,答题语境主要在材料三。由“特别是要转变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民生公共服务的投入和管理。与此同时,要加强跨地区、跨层级和跨部门的价值共享,实现国家治理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有力”可知,应更加重视在医疗、教育、文化等民生公共服务的投入弥补和管理;加强价值共享,实现国家治理的协调统一。由“但是在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还有待补足相关制度。要加快

19、弥补这些领域的制度盲点和制度漏洞,避免由此可能诱发的潜在风险。与此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增强制度的权威性,避免制度停留在纸面上,使制度真正发挥预定作用”可知,应弥补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制度盲点和漏洞;提高对制度的执行力,增强制度的权威性。由“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明显跟不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使其在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上能够适应国家治理的新需求”可知,应提升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增强责任意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隐瞒石磊中午时分,忽然,一辆宝马名车停在我的铺门口,下来一位四十多岁的贵妇人。这人我

20、认识,住在我的楼上,叫尚海英。海英一进来就对我说:“老王,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好的牙多少钱?差的又是多少?”“海英,好的牙有五千多,也有六千多的,那差的一两百元。”我回答海英说。“老王,你看这样行吗?我想给我妈镶一两百元的,你当她的面说是五千多元的。”海英对我说。我看了看海英,非常不解地问:“海英,你家有的是钱,干吗这样做?”“老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妈已六十多岁,镶那么好的牙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海英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我知道她后面想说的是什么话。我用有点鄙视的眼光看了她一眼,很不情愿地说:“好好吧!”“老王,就这么说,咱们是好邻居,你可得替我隐瞒。下午,我带她来做牙模。”海英说完

21、就走了。海英走了不久,住在我楼下的夏玉莹骑着一辆单车来了。玉莹笑着问我说:“王医生,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我妈这人真是的,怎么叫她,她都不来。好的牙多少钱?最差的又多少钱?”我看了看玉莹心想,你也和海英一样?但我转念一想,玉莹一家不容易,夫妻都是小学教师,两个儿子都在读大学。于是,我还是很和气地说:“夏老师,好的有五千多元,差的有一百来元。”“王医生,妈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每次看到她吃东西,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你帮我镶一口最好的牙给她吧,我妈很心疼钱,但你得跟她说是一百来元的,要不,她肯定不镶。”玉莹十分认真地对我说。我听到玉莹这话,内心很是感动,但故意用海英的话对她说:“夏老师,你妈不都七十多

22、岁了吗,镶那么好的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玉莹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不满地说:“王医生,你怎么说这话?”我知道我说错了,歉意地对她说:“夏老师,我是跟你开玩笑的。”玉莹走时,又郑重对我说:“王医生,这事就拜托你了,千万别让我妈知道。她要是知道了,她是不会来的。”真是无巧不成书。几天后,尚海英带着妈妈来了,夏玉莹也带着妈妈来了。尚海英的妈妈叫她尚妈妈,夏玉莹的妈妈叫她夏妈妈。因为是同一栋楼,彼此都认识。尚妈妈问夏妈妈:“大姐,你镶多少钱的牙?”“我我我本来不想镶牙,都七十多了,还镶什么牙,可玉莹就是不肯。”夏妈妈回答说。“我是问你镶多少钱的?”尚妈妈又问了她一句。“一一百多块的就行了,都这把

23、年纪了。”夏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说,她不是钱少不好意思,是怕媳妇在他们的面前没有面子。“什么?一百多块的?一百多块的还不跟纸糊的一样,我的儿媳妇就给我镶五千多的!”尚妈妈颇为得意地说。海英有点用质问的口气,对玉莹说:“夏老师,你怎么给夏妈妈镶这种牙,你要是没钱,跟我说一声。老王,你说是不是?”海英的话,我装着没有听见。玉莹理了理刘海,有点尴尬地说:“将、将就一下吧。”我自言自语说了一句:“真作假时假作真。”海英婆媳走了,夏妈妈却安慰儿媳说:“莹,她们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她家有的是钱,咱们一百元要相当她们的五十万元。”我想了很久,也不知道对她们婆媳说什么好。我精神十分集中,想把这口牙镶好,不然

24、,我就对不起玉莹的那份孝心。一个星期后的中午,天下着雨,我在房里休息。尚妈妈和夏妈妈到我家来跟我的妈妈聊天。聊来聊去,她们聊起了牙。尚妈妈问夏妈妈说:“大姐,你的牙好使吗?”“哎呀,我的牙好得很,跟年轻时的牙齿一样。”夏妈妈喜形于色地说。“这就怪了,你一百多块的牙那么好,我五千多元的牙却差得很。会不会给小王搞错了?”尚妈妈有点怀疑地说。“让我给你看一看就知道了。”我妈妈对尚妈妈说。妈妈一看到尚妈妈那口牙,就肯定地说:错了,这牙是便宜的牙。妈妈说完又对夏妈妈说:“你的牙,我也看一下吧。”妈妈一看到夏妈妈的牙又说:“你这口牙可是好牙,搞错了,搞错了。”妈妈走进我的房里,把我叫了出来,当着她们的面质

25、问我:“她们的牙是怎么回事,会不会搞错了?”我本想为她们继续隐瞒,现在看来,不说出实情不行了。于是,我只好把真相告诉她们。三位老人听后,都十分吃惊9.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以朴实的语言叙述了两个儿媳妇各为自己的婆婆镶牙的故事,表现了儿媳妇对婆婆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B. 小说善于通过人物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虽然海英和玉莹的言语有些地方是相似的,但表达的内心情感却完全不同。C. 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印证了真是无巧不成书这句话,文中的几次巧合,增加了小说情节的真实性,使故事情节顺理成章。D. 我本想替海英和玉莹永久地保存秘密的,但妈妈当着两位

26、老人的面质问我原因,我只好违背着自己的良心说出了真相。10. 小说中的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11. 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并简要分析。【答案】9. D 10. 小说中的我是小说的叙述者与情节的连接者,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推动情节发展。小说都是从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而展开的。有助于展示人物性格特点。我的心理和语言能揭示人物心理,揭开事情的真相。 11. 海英和玉莹出场的对比。海英是开着宝马来的,玉莹是骑着单车来的。海英和玉莹做法的对比。海英有钱而给婆婆镶便宜的牙,玉莹没钱却给婆婆镶贵的牙。海英和玉莹心灵的对比。海英让我帮忙隐瞒真相是想骗婆婆高兴,是自私的表现;而玉莹让我帮忙隐瞒

27、真相是想让婆婆愿意镶牙,是孝心的表现。【解析】【9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D项,说“我本想替海英和玉莹永久地保存秘密的”是无中生有,说“只好违背着自己的良心说出了真相”错,从文章看,说出真相并没有“违背着自己的良心”。故选D。【10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次要人物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我”在文章中的作用分析作答。考生可从人物形象、情

28、节、主旨等角度入手,根据原文内容概括总结。本题中,从全文内容来看,“我”贯穿全文始终,起着线索作用。线索人物就是这个人贯穿整个故事始终,可以引出故事或者主要人物,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从文章“我看了看海英”、“我想了很久,也不知道对她们婆媳说什么好”等内容可看出,小说是从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展开的,可增强文章的真实性与可信度;同时,“我”的做法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而文中海英、玉莹等人物的性格特点都是通过“我”的眼睛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展现的。【11题详解】本题考查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解答本题,应先找到文中用到的手法,再结合情节和描写具体分析手法的运用,最后点明效果。本题中,小说全篇都是围

29、绕着海英和玉莹的言行而展开对比的,可通过她们的动作、语言、心理等进行对比分析。如文中写道“中午时分,忽然,一辆宝马名车停在我的铺门口,下来一位四十多岁的贵妇人。这人我认识,住在我的楼上,叫尚海英”、“海英走了不久,住在我楼下的夏玉莹骑着一辆单车来了”,这是用她们开的车子进行对比,体现二者物质上的差距。“老王,你看这样行吗?我想给我妈镶一两百元的,你当她的面说是五千多元的”、“王医生,妈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每次看到她吃东西,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你帮我镶一口最好的牙给她吧,我妈很心疼钱,但你得跟她说是一百来元的,要不,她肯定不镶”,这是海英和玉莹做法的对比,由此可见:海英自私,玉莹有孝心,这是她们

30、之间心灵的对比。三、古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1、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二)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

32、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周生:汉时的儒者。重瞳子:目中有两个眸子。五诸侯:指齐、魏、赵、韩、燕五国后人。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B.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C. 自

33、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D.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1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沛公”就是刘邦,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号称“沛公”。B. “亚父”是项羽对项伯的尊称,意思是尊敬他仅次于对待父亲。C. “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意思是拜两次。D. “竖子”是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这里指项羽。14. 下列对两则文段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沛公城府很深。不管是对

34、属下还是对敌对阵营,沛公都表现出超于常人的谦卑。B. 项王没有杀沛公的决心。如果以沛公离席等为借口,挑起战争,项王胜算很大。C. 张良和陈平忠心耿耿。沛公能顺利从鸿门脱身而去,张良与陈平二人功不可没。D. 文段(二)中对项羽的一生做了总的评价,既赞扬了项羽的灭秦之功,又指出他“自矜功伐”等方面的过错,显示了司马迁评价历史人物实事求是的公正态度。1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答案】12. D 13. B 14. C 15. 做大事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行大礼不

35、必讲究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是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何必告辞呢?项羽的军队驻扎在鸿门,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相距四十里。刘邦丢下随从的车辆、人马,独自骑马离开。【解析】【分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本题,“私智”意为自己的能力,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卒”在

36、句中是“最终”的意思,其后不能断开,排除B项。故选D。【13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B项,“是项羽对项伯的尊称”,错。“亚父”是项羽对范增的尊称。故选B。【14题详解】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

37、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题,C项,理解错误,陈平当时是项王的部下,被派出去召沛公无果,不能说忠心耿耿。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细谨,细枝末节;辞,讲究;方,正;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判断句;为,呢。第二句关键点:军,驻扎,

38、名词动用;去,距离;置,丢下。【点睛】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要点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参考译文:(一)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

39、叫刘邦。刘邦说:“现在出来,还没有告辞,这该怎么办?”樊哙说:“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告辞干什么呢?”于是就决定离去。刘邦就让张良留下来道歉。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刘邦说:“我带了一对玉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送给亚父。正碰上他们发怒,不敢奉献。你替我把它们献上吧。”张良说:“好。”这时候,项王的军队驻在鸿门,刘邦的军队驻在霸上,相距四十里。刘邦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独自骑马脱身,和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四人拿着剑和盾牌徒步逃跑,从郦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走。刘邦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

40、罢了,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你才进去。” 刘邦离去后,从小路回到军营里。张良进去道歉,说:“刘邦禁受不起酒力,不能当面告辞。让我奉上白璧一双,拜两拜敬献给大王;玉斗一双,拜两拜献给大将军。”项王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项王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亚父接过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敲碎了它,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刘邦回到军中,立刻杀掉了曹无伤。(二)太史公(司马迁)说:我听周先生说“舜的眼睛好像是双瞳孔”,又听说项羽也是双瞳孔。项羽难道是苗族(舜)的后裔吗?(要不)怎么兴起

41、得这么快呢!秦王朝政治失策,陈胜首先发难,(之后各路)豪杰蜂拥起义,一起争夺(天下),不可胜数。而项羽没有一尺一寸土地,乘着这形势(也)在田野中(乡间)起义,三年后,就率领五路诸侯消灭了秦王朝,把天下分封给各路王侯,(所有)政令(都)从项羽那发出,(他)号称为“霸王”。(他的帝)位虽然没有最终的结论,(他也是)近古以来未曾有过的(人物)啊。等到项羽怀念楚国离弃关中(回到楚国),放逐了楚怀王而立自己为王,(却要)怨恨王侯们背叛自己,难啦。(他)自己炫耀自己功勋,彰显他自己的能力却不效法古人,称其为霸王的伟业,想用武力征伐管理天下,五年(内)最终亡了他的国家,自己死在东城,还不觉悟,也不自责,(这

42、都是)过错啊。竟然说“天亡我(啊),不是(我)用兵的罪过啊”,这岂不是谬误啊!(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绿绮,古代著名的琴。流水,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霜钟,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钟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16.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这位琴师是来自峨眉山,一个“下”

43、字写出了琴师的气派,也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之情。B. 颔联正面描写蜀僧弹琴。“一挥手”是描摹弹琴的动作,表现琴师演奏时动作的潇洒遒劲。C. 颈联的“流水”,是说自己的心像被流水洗过一般畅快明净。“霜钟”点明时令,与尾联的“秋云暗几重”照应。D. 尾联写听完蜀僧弹琴后感觉,举目四望,青山已暮,秋云灰暗,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惆怅、沉重起来。17. 本诗在音乐描写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16. D 17. 比喻。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比喻琴声之清越宏远;把乐声比喻成流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好像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侧面描写。通过描写诗人听琴时的感受,衬托琴师技艺的高超、音乐的魅力。用

44、典。运用“高山流水”的典故,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余响入霜钟”也是用典,写琴音与钟声交响,兼寓知音之意。【解析】16题详解】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D项,“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惆怅、沉重起来”错误,尾联两句写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这是以感觉时间过得快来表现听者沉浸于琴声达到入神的状态,衬托出弹者技艺高超。故选D。【1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颔联两句“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正面描写蜀僧弹琴。这两句用大自然万壑松涛之声比喻琴音的清越宏远,生动传

45、神地表现出琴声极其铿锵有力的特点。颈联两句写听琴的感受。前句“客心洗流水”,就字面讲,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好像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把乐声比喻成流水。同时此句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衬托出琴师技艺的高超和音乐的魅力;这一句还包含着一个古老的典故,即列子汤问中“高山流水”的典故,借它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下句“余响入霜钟”也是用典。“霜钟”出于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此句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余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这句诗写琴音与钟声交响,也兼寓有知音的意思。尾联两句写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

46、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这也是侧面描写的手法,以感觉时间过得快来表现听者沉浸于琴声达到入神的状态,衬托出弹者技艺高超。18.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_,_。(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这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琵琶声在达到高潮并戛然而止的震撼效果。(3)出师表中,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_,_”,从而阻塞忠臣的进谏之路。(4)锦瑟中_,_,诗人抒发“此情”的无尽怅惘,别说现在追忆,就是当时就已经无尽的怅然若失了。(5)杜甫一生长年漂泊,老年病苦孤愁,他的登高诗中有

47、两句对其生活状况作了生动的概括:“_,_。”【答案】 (1). 峰峦如聚 (2). 波涛如怒 (3). 曲终收拨当心画 (4). 四弦一声如裂帛 (5). 不宜妄自菲薄 (6). 引喻失义 (7). 此情可待成追忆 (8). 只是当时已惘然 (9). 万里悲秋常作客 (10). 百年多病独登台【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拨、画、裂帛、菲薄、喻、惘、作客。第卷 表达题(共75分)四、语言文字应用(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影偶道具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在白色幕布后面,艺人们

48、操纵影偶,同时兼顾乐器伴奏和道白配唱,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控七八个影偶。由于皮影戏中的车船马轿、奇妖怪兽都能上场,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劈山倒海都能_19_,还能配以各种皮影特技和声光特效,所以大型神话剧演出的奇幻场面之绝,在百戏中_20_。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传至西亚和欧洲。皮影戏在中国流传地域广阔,它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_21_了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等的精华,( 22 ),例如沔阳皮影戏、冀南皮影戏、海宁皮影戏、阿宫腔、弦板腔等。不仅它为我国民众所喜爱,也为许多外国人所迷恋,亲切地称它为“中国影灯”。2011年,中国皮影戏_23_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49、作名录。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表现 独树一帜 吸收 当选B. 浮现 独领风骚 接收 入选C. 表现 独领风骚 吸收 入选D. 浮现 独树一帜 接收 当选20.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使众多各具特色的流派形成B. 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流派C. 众多各具特色的流派形成D. 从而形成众多流派且各具特色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仅它为我国民众所喜爱,也为许多外国人所迷恋,被亲切地称为“中国影灯”。B. 不仅它为我国民众所喜爱,也为许多外国人所迷恋,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国影灯”。C. 它不

50、仅为我国民众所喜爱,也为许多外国人所迷恋,亲切地称它为“中国影灯”。D. 它不仅为我国民众所喜爱,也为许多外国人所迷恋,被亲切地称为“中国影灯”。【答案】19. C 20. B 21. D【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表现”,表示出来;故意显示自己(含贬义)。“浮现”,(过去经历的事情)在脑子里显现,出现。根据所填词语“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劈山倒海都能 ”的语境分析此处的语意是“表示出来”,故选“表现”更合适。“独领风骚”,形容超群出众,没有谁可与之相比。“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此处是说皮影戏大型神话剧演出的奇幻场面在百戏中没

51、有可与之相比的,故用“独领风骚”更合适。“吸收”,物体把外界的某些物质吸到内部;特指机体把组织外部的物质吸到组织内部;物体使某些现象、作用减弱或消失;组织或团体接受某人为成员;吸纳。“接收”,收受;根据法令把机构、财产等拿过来;接纳。此处是说皮影戏吸纳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等的精华,故用“吸收”更合适。“入选”,中选。“当选”,选举时被选上。此处说的是中国皮影戏被选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用“入选”更合适。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具体分析,括号前语句的主语是“它”,指代皮影戏,根据主语一致性原则,首先排除C项。再根据后文列举的一些流派,可知括

52、号内所填语句强调的是流派众多,因此以“众多各具特色的流派”衔接下文,与下文联系更紧密。故选B。【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关联词位置不当,关联词语“不仅”应放在主语“它”的后面;二是偷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前面主语应该是“它”,后面主语应该是“外国人”,应该在“亲切”前面加上“被”。可将“亲切地称它为”改为“被亲切地称为”,使前后主语一致。A“不仅它为我国民众所喜爱”语序不当,联词语“不仅”应放在主语“它”的后面;B“不仅它为我国民众所喜爱”关联词位置不当,关联词语“不仅”应放在主语“它”的后面;另外,偷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前面主语应该是“它”,后面主语

53、应该是“外国人”,应该在“亲切”前面加上“被”。可将“亲切地称它为”改为“被亲切地称为”,使前后主语一致。C“亲切地称它为中国影灯”主语残缺,可将“亲切地称它为”改为“被亲切地称为”,使前后主语一致。故选D。22.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数字人民币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以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尚未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简单来说,人民银行数字货币就是人民币电子版。央行数字货币不计付利息,可用于小额、零售、高频的业务场景,与使用纸币差别不大。“可以不开立银行账户或支付账户,只要装有数字货币钱包就可以使用央行数字货币了。”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

54、聘研究员董希淼介绍说。央行的数字货币使用最新的双离线技术,即使在没有手机信号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使用,只要将手机与收款设备直接触碰即可。专家表示,未来央行数字货币会替代一部分的现金,但不会全部取代纸币。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是从替代流通中的纸钞和硬币入手,假设现在流通的货币是一百元,央行的数字货币将等价替换这一百元。(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2)请根据上述材料归纳“数字人民币”的使用特点。【答案】(1)示例:数字人民币开始内部封闭试点测试。(2)示例:不计付利息;使用场景与纸币差别不大;使用便捷,触碰付款,不受网络、信号限制;同人民币等价替换。【解析】【分析】【详解】(1)本题考

55、查学生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根据新闻材料结构,第一段文字为该新闻材料的导语,要拟写新闻标题,抓住导语部分即可,于是可以从导语中提炼出如下关键词:数字人民币、内部封闭试点、测试。将提炼出来的关键词予以连缀即可,比如“数字人民币开始内部封闭试点测试”,或“数字人民币在部分地区开始测试”。(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提炼内容要点的能力。根据新闻材料结构,第二段文字重在介绍数字人民币的基本情况,包括其基本特征和使用特点。要特别注意,本题只需要概括其“使用特点”,那么锁定本段第三句话及其后面的文字即可,加以归纳概括,可以得出数字人民币如下一些“使用特点”:不计付利息;与纸币差别不大,可多场景使用;可双离线触碰

56、付款,使用更便捷;同人民币等价替换,未来会替代部分现金等。四、写作(60分)23. 根据要求写作。主角不只是影视作品中的主要角色,不只是纵横赛场的体育明星,不只是改革大潮里的风云人物。一次精彩的表演、一场激烈的比赛、一次难忘的军训你都可能是当中的主角。请以“这一次,我是主角”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符合记叙文的文体规范。(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这一次,我是主角站在舞台中央,头顶的追光照射在脸上,炫目的有些刺眼,恍惚了我的视线。脸颊微微发烫,手心微微出汗,我能清晰地感到腿部肌肉不停地颤抖。听见熟悉的背景音乐在我身后响起,听见自己的声音从麦克风传到场内的每个角

57、落,感受到自己紧绷的大腿放松下来每一幕画面在脑中闪过,清晰的连每个细节都分毫不差,只因为那一次,我是主角。艺术节前夕,各班都在忙着准备自己班的节目,就在某个下午,我突然被召唤至年级组,看见老师笑眯眯的递过一个红色的夹子,听见老师温和的声音响起:“这次艺术节,你来当主持。”直至我走出年级组,混沌的思路才微微捋清楚。老师的话语仍在耳畔回响:“主持人是舞台上的主角。他们支撑起整场演出,使每个节目顺利进行。我相信你没问题。”主角啊自小到大,我在班中的角色顶多是在台下默默鼓掌的无名观众,与站在台上光鲜亮丽的“主角”相差十万八千里。可老师的信任又不能辜负我陷入了沉思。自此,每天放学后,学校内便多了一个身影

58、:或是倚在窗边放声诵读,或是伏案疾书更改串词,亦或是面对着镜子调整表情在年级组中,也无形多了一抹影子:或是和老师一同商量语言如何能更加漂亮,加重哪个词的语音,是上扬话语还是以淡淡的伤感结尾。我一手托着夹子,一手握笔,随停随改,随讲随练,直至稿子上凌乱的字迹铺满纸张,带着些“面目全非”的味道。“我是主角,”我暗暗告诉自己,“所以要坚持下去。”日子一天天过去,硬件工作备足,软件工作逐渐提上日程形体姿态。挺胸抬头收腹展肩,对于我这个常年“佝偻”来说是最难受的滋味。同时还要面带微笑流利地说出话语,则更是难于上青天。无奈,只好每天回家都靠墙“罚站”,同时面对镜子不断调整眼神、笑容直到笑的肌肉抽搐、肩膀麻

59、木无感为止。“我是主角,”我不断鼓励自己,“所以要做到最好。”终于,到了最后一天。换上最漂亮的裙子,在掌声雷动中走上舞台。站在舞台中央,头顶的追光照射在脸上,炫目的有些刺眼,恍惚了我的视线。脸颊微微发烫,手心微微出汗,清晰地感到腿部颤抖。我轻呼一口气,告诉自己:“我是主角,我可以的。”然后缓缓举起麦克风,扬起最标准的笑容,挺直身板,听见自己的声音回响在场内,余音不绝。这一次,我是主角,我成功地做到了。【解析】【分析】【详解】审题: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这一次,我是主角”,是命题作文,题目要求写一篇记叙文。要结合考生自己在人生成长历程中的事件,从与自身生活紧密相连的事件中去选择写作的原生素材;

60、“主角”限定了作文的立意:所选择的“这一次”要对自己的成长,自我意识的觉醒起到关键性作用。结合题目所给的文字材料,这个题目引导学生去思考成长,反思自我,发现、挖掘生活中有利于自我成长的积极因素,关注人生,关注自我成长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中引发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注意作文要求“说真话,抒真情”,取材要真实,记录自身真实的成长经历,抒发真情实感,文体应该写成记叙文或者是叙事类的散文;其次要巧妙选材,敏感地去捕捉生活,从生活中撷取有意义的人和事作为素材,做到以小见大;三要注意多角度思考,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感悟和在生活中所得到的启示。“这”所指代的内容可以是具体的,如

61、:一件事,一个场景,一项活动也可以是抽象的,如:某个追求,某种生活方式,某种情感,某种品质“我是主角”,重在表达出“我”作为主角时的独特认识、情感体验、思想动态参考立意:1、做生活的“主角”;2、我的青春我做主;3、难忘的军训。素材:1、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主角。但成为主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为关键是勇气。我明白当团队陷入困境,无法突围时,领导的人也是最重要的人,要站出来指引路的方向,带领团队前行。那么烈日的暴晒击垮不了我们的意志,大雨的倾盆涣散不了我们的队伍,挥洒的汗水淹没不了我们心中的信念,全身的疲惫击败不了我们心中的斗志。这一次,我是主角。2、阔大的操场上响起庄严的国歌,同学们对国旗

62、行着礼,眼中尽是骄傲和庄严,随着国歌声的落下,国旗升到了旗杆顶,我徐徐走到国旗下,心中满是初次在国旗下演讲的慌张,身子像是压着块大石头,手心也一直冒着汗,我不知结果会是怎样,心中涌起了想要放弃的念头,同伴却在这时握起了我的手,对我微笑着点头。我知道了!我不能放弃!这是我的荣誉!我坚定地目视前方,举起话筒开始演讲。我顺畅地演讲完了,台下想起了阵阵掌声,我知道,我赢了,我,就是主角!3、我从小便爱极了山中的一片绿荫。许久没有回外婆家了,那美景给予我的感动却依旧充斥着我的内心。那是外婆家后山的一小片林子,好似从未发现过,那青碧的小潭映照着万物的清亮,松树高而粗壮,一只松鼠在树间欢快地跳跃着,一转眼就不见了。鲜嫩繁多的野花点缀着单一的草地,第一次到这里,便被这里的景致所吸引,我选取了一块石头坐下,闭上眼睛。没有车声萧萧而过的喧闹,没有菜市场大妈的喊叫,只有那潺潺的流水声萦绕耳畔。吸鼻,进入鼻翼的,是泥土伴随落花的芳香,清新怡人。我缓缓睁眼,映入眼帘的自然美景围绕着我,好似我就是那主角,在自然中肆意歌唱,享受世间的一切美好,倾听着世间万物的呢喃低语。自然润心永不悔,这一次,我是主角!结构:文章采取倒叙开头,再回忆参加演讲比赛的过程,以成功的完成演讲比赛做结,首尾呼应,结构精巧。题材紧扣题意,再加上有细致到位的心理描写,表达出了真切的成长体验和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