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1、下图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某次重大历史事件的领导人群像,他们从左起分别是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和刘伯承。这座群像最有利于纪念(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南昌起义C.红军长征胜利D.湘赣边秋收起义2、中国共产党某次会议指出:党的现实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地在广大区域内准备农民的总暴动。会议决定调派最积极的、坚强的、有斗争经验的同志,到各主要省区发动和领导农民暴动, 组织工农革命军队,建立工农革命政权,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A.开始认识到农民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B.通过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探索革命道路C.准备发动全国起义,推
2、翻国民党的统治D.找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3、有学者指出:南昌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武装斗争的开始,在认识与实践上还存在不足,由于这些不足,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 这里的“不足”应指( )A.右倾思想严重影响领导者决策B.共产党没有掌握革命领导权C.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D.共产党没有创建革命军队4、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但南昌起义高举的仍然是“国民革命军”的旗帜。其主要目的是( )A.国共关系尚未彻底破裂B.起义主力是国民革命军C.为了免受国民党的“围剿”D.争取国民党左
3、派的支持5、在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的三湾改编中规定:党支部建在连上(此前营、连、排没有党组织),排设党小组;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决议案(一九二九年十二月)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上述规定旨在( )A.确立党指挥枪的建军原则B.明确革命军队的政治任务C.把发展党员定为中心工作D.强化革命军队的军事纪律6、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斗争实践中得出的认识是(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B.必须把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C.必须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D.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7、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
4、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8、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B.找到井冈山的革命道路C.遵义会议的召开D.长征胜利完成9、1930年10月, 共产国际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在暂时还不是苏区的地方,发展农民运动.发展游击
5、战争”,中共的干部工人骨干才开始按共产国际的要求向农村地区转移。这表明当时( )A.中共始终以农民运动为革命的重心B.井冈山道路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认可C.土地革命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开展D.中共党内关于革命道路的分歧消失10、江西这片红色的土地拥有“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革命的摇篮”“共和国的摇篮”的美誉,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B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建立C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形成D湘赣边秋收起义、红军长征、遵义会议11、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
6、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B.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C.工农红军万里长征D.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12、“回顾历史,遵义会议必须看成为一次政治会议而非一场军事政变严格来说,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是史无前例的但不管怎样,它是中共党史上和毛泽东上升到权力顶峰之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中共党史上的“里程碑”是指( )A.从大革命过渡到土地革命B.结束右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C.中共提出联共抗日的主张D.党从幼稚状态开始走向成熟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啰咳挖野菜那个也当粮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
7、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啰咳干稻草那个软又黄哟咳啰咳金丝被那个盖身上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心里暖洋洋暖洋洋咳啰咳依呀依吱呀呀哟咳呀呀依吱哟依呀依吱呀呀哟咳依呀依吱哟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哟咳啰咳反围剿那个斗志旺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天天打胜仗打胜仗打胜仗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啰咳挖野菜那个也当粮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啰咳上述歌词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某一时期丰富的历史信息。请根据相关信息确定两个历史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简要阐述。(要求:主题关键词选用恰当,阐述清晰,史论结合)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九三年一月五
8、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到来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后来这种理论和党内“左”倾错误进行了数次斗争。一九三年六月十一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的决议中强调:“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这次“左”倾错误在党内统治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党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
9、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一次是从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1.对比指出材料一中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主张,并分别分析这两种革命道路在中共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阐述经过这两次大的反复,中国的民主革命道路是如何实现转折的.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云消雾散霞光闪,捧出红日照山川。毛泽东,伟大的领袖,英明的舵手,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遵义城头霞光闪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0、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材料三 长征一结束,新局面就开始了。毛泽东请回答:1.材料一中“云消雾散”指什么?毛泽东成为“舵手”指什么? “拨正船头胜利向前”又指什么?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3.结合历史背景,分析长征结束后,开始了怎样的“新局面”?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注意把握关键信息:“20世纪20年代”、“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和刘伯承”,联系已学史实可以判断出该重大历史事件应该是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中共人士和贺龙领导,1927年8月1日,
11、中国江西南昌,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因此B符合题意。 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根据农民的总暴动”“工农革命军队”“工农革命政权” 土地问题”可知这次会议是八七会议。无产阶级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所以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信息组织工农革命军队.建立工农革命政权发动和领导农民暴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可知, 党准备通过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的方式来进行革命.所以B项正确发动全国起义”与材料信息不符.与史实也不符.C项错误;八七会议上.中共决定通过发动武装起义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据此毛泽东领导r湘赣边秋收起义,但攻打长
12、沙受到挫折.说明八七会议没有找到革命的正确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毛泽东结合实践和理论,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D项可排除。 3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南昌起义。材料没有涉及右倾思想,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时,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不足,仍以夺取城市为目标,遭到敌人的封堵,可见中国共产党当时还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C项正确;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排除B、D项。 4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时,国共关系已经彻底破裂,故A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南昌起义是中国
13、共产党领导并联合国民党左派发动的一次起义;当时起义必然会受到国民党的“围剿”,故C项错误;当时国民党左派主张与共产党合作,打倒军阀、列强,争取民族独立,南昌起义高举“国民革命军”的旗帜的主要目的是争取国民党左派的支持,故D项正确。 5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材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注重党 的领导地位,故选A项。 6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A项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运动之后得出的教训; 南京起义和秋收起义都以攻打大城市为目标,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秋收起义失败后,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C项是由于秋收起义过
14、程中出现了背叛局面,因而在三湾改编时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7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土地革命,意在考查考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 题的能力。近代中国革命的目标是反帝反封建,土地革命就是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发动土 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的实质是消灭封建土 地所有制,B项正确。A、C两项是土地革命的目的,不属于“实 质”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无法从材料中得出,D项错误。 8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材料中“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指的是1927年,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
15、众。“孵出小鸡”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开始发动武装起义,创建人民军队,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故选B。 9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井冈山道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工作重心不同, 故A项错误;井冈山道路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材料中共产国际主张在暂时还不是苏区的地方发展农民运动.发展游击战争说明井冈山道路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认可.故B项正确;C项错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D项错在分歧消失故C、D两项错误。 10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革命军队的摇篮是指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并且创建了人民军队;革命的摇篮主要是指当时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
16、革命根据地;共和国的摇篮主要是指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故选B项。 1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从“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分析可知,“大迁移”是指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12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它是中共党史上和毛泽东上升到权力顶峰之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结合所学可知,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
17、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因此“里程碑”是指党从幼稚状态开始走向成熟,故D项正确。A项错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就开始土地革命了;B项对应的是八七会议;C项不是遵义会议的内容。点睛:本题考查遵义会议的相关知识,需要对遵义会议意义的理解和识记。解题时注意抓住关键信息“它是中共党史上和毛泽东上升到权力顶峰之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结合遵义会议的意义解答即可。 13答案及解析:答案:主题一(政治上):农村革命根据地军民反围剿。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多次取得反“围剿”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 主题二(经济
18、上):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在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给农民,极大地提高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奠定了根据地的物质基础,巩固了红色政权。 主题三(理论上):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鉴于以城市为中心革命受挫的教训,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其他如: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共产主义乐观精神、官兵平等民主、军民艰苦奋斗等主题,言之有理均可解析:依据材料“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哟咳啰咳,反围剿那个斗志旺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天天打胜仗打胜仗打胜仗”,可以
19、总结主题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军民反围剿,结合1927年至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反围剿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阐述即可。依据材料中“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啰咳,挖野菜那个也当粮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啰咳”可总结出主题二, 共产主义乐观精神,进行经济建设等。 14答案及解析:答案:1.不同主张:毛泽东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左”倾者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历史地位: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最初党中央犯“左”倾错误,否认其正确性,后来全党接受其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最初
20、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在其指导下中共推行的冒险主义政策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后来该道路被放弃。2.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使中国革命逐渐走出低谷。博古等人犯“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主干力量,使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战争的前沿阵地,获得了战略转移的落脚点和开创革命新局面的出发点,为中国革命实现由内战向民族抗战的转折奠定了基础。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是走乡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还是以城市为中心的争论;第二小问结合中国探索革命道路的史实来分析。2.根据材
21、料所述“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来回答。 15答案及解析:答案:1.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2.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3.冲出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保存了革命的力量。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纠正了“左 倾错误,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解析:1.注意抓住关键信息,即“遵义城”,在遵义会议上糾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由此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使中国革命形势转危为安。2.从材料二即可以看出作者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结合历史背景来看,长征前革命处于一种危险被动局面,而长征结束后则实现了战略转移,保存了革命力量, 同时也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