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州市2008届高三摸底检测历史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06年10月19日,2000余名海内外彭氏宗亲汇聚江苏徐州彭祖园,举行“祭拜彭祖大典”仪式。中华民族这种尊祖敬宗的习俗源自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2.下面是某人观察汉画像砖牛耕图后的感悟,正确的是A.汉代农用动力发生根本变化B.汉代耕犁更有利于调节耕作深度C.汉代精耕细作技术有了提高D.中国传统步犁形状基本定型3.对比图2与图
2、1,中国古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图1 图2A.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打破 B.“草市”盛行,集镇兴起 C.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D.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取消4.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儒家思想是人身修养的重要内容 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养成 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A. B. C. D.5.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发海外渡航证明书(见右图)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中国商人经济安全 B.加强外航海船管理C.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 D.打击海上走私活动6.林则徐是道光时期一位很有见识的大臣。他高于同代官僚之处,除主张
3、严禁鸦片外,最重要的是他A.为官清廉正直B.关心人民疾苦C.坚决抗击外来侵略D.主张开眼看世界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内容是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C.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D.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8.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史实从本质上说明了A.慈禧对汽车的好处了解不够 B.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C.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 D.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 9.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4、我国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理论探索成就的是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A.B.C.D.10.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这里的“共识”主要是指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海峡两岸实现“三通”C.反对国际反华势力和“台独”分子 D.进一步扩大两岸交流与合作11.在下列地区性国际组织中,中国发挥主导作用的是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上海合作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东南亚国家联盟1
5、2.“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这段材料意在说明A.罗马人完全依靠法律征服了世界B.法律最终带来了罗马疆域的扩大C.完善的法律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基础D.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订产生了深远影响13.右图是一幅世界名画,对它的解读和评价,不准确的是A.人物形象典雅、庄重,充满古典美B.歌颂了人对现世生活的追求C.展现了人文主义风貌D.刻画了人体的健美和力量 14.新华网快讯:英国首相布莱尔2007年6月27日正式向英国女王递交辞呈。英国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
6、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手中接受御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下列对英国女王、首相、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国家名义的象征,统而不治B.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C.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实际掌握着国家大权D.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只能辞职并解散内阁15.“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对恩格斯这段关于18世纪后半期西方社会状况的表述,正确的理解是 A.启蒙运动没有产生实际效果 B.资本主义制度充满矛盾走向腐朽 C.表达了人们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 D.合乎理性的社会不可能存在16.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
7、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 A.是在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基础上直接建立的 B.推动了第一国际的成立 C.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历史舞台 D.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17.2007年9月8日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澳大利亚悉 尼举行,18年后APEC重回故乡澳洲。下列对APEC的说法,正确的是 APEC成立于1989年,澳大利亚是APEC的创始国之一APEC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 中国于2001年成功举办了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APEC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重要表现A. B. C. D.18.二战后,对两极格局构成冲击的因素包括 欧
8、洲的联合 日本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中国的振兴A. B. C. D.19.右图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A.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B.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C.区域经济集团化D.经济全球化20.海王星的发现是根据 A.哥白尼日心说的推算 B.牛顿力学的推测 C.法拉第学说的计算 D.爱因斯坦对时间、空间属性的揭示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本大题共5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2分,第25题12分,共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
9、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元史材料三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经世大典叙录官制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后在 朝议”如何管辖地方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种意见?
10、这两种意见的最主要分歧是什么?(4分)(2)材料二表明,元初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存在着怎样的争执?其实质是什么?(3分)(3)材料三表明,元初地方行政设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意义?(3分)(4)以上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什么?(2分) 22.在近代中国,维新派和革命派都为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下关于两个派别关系的表述,只有一组是准确的,请加以判断,并结合两派的思想主张和实践活动来论证你的判断。(12分)第一组针锋相对、势不两立第二组齐心协力、相得益彰第三组异曲同工、殊途同归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
11、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那么,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到“社会主义究竟是
12、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3分)(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谁?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3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采取的重大举措。(4分)(4)上述三则材料从本质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简要指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及本质区别。(2分)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782年,华盛顿一位过去
13、的部下刘易斯尼古拉上校,给他写了一封长达7页的信,列举了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将原因归咎于共和制度,然后劝华盛顿担任“国王”。他回信道“我很难设想我有什么行为竟会鼓励你写这样的一封信,在我看来,这封信包含可能降临到我国头上的最大危害。如果我还有一点自知之明的话,可以说你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讨厌你的计划的人了。”材料二列宁说:“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请回答:(1)材料一中华盛顿对尼古拉上校劝他担任国王的态度说明了什么?(2分)(2)拿破仑是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
14、典型代表。作为法国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他是怎样建立个人独裁的?他采取的哪些措施和活动体现了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的相融性?(6分) (3)就华盛顿和拿破仑对个人独裁表现出的不同态度,谈谈你的认识?(4分)25.阅读下列材料: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请回答:张之洞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得与失的评价是否客观,请简要说明理由。(12分)要求:先就张之洞对三次变法(或改革)得失的论述作出评
15、价。然后任选其中一个变法(或改革),从背景、措施、影响等角度进行说明。徐州市2008届高三摸底检测历史参考答案1.C2.C3.A4.A5.C6.D7.C8.B9.D10.A 11.B 12.C 13.D 14.D 15.C 16.D17.B 18.D 19.D 20.B21.(1)行分封,还是行郡县。(2分)哪一个更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或实现国家长久稳定)。(2分)(2)旧俗与汉法之争。(1分)文明(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冲突与交融。(2分)(3)行省制度。(1分)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后世。(2分)(4)中央集权逐步加强。(2分)22.第
16、三组:异曲同工、殊途同归。(1分)“异曲”:维新派主张改良,实行君主立宪;(2分)而革命派主张革命,实行民主共和制。(2分)“同工”:都主张学西方;反对君主专制,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2分)“殊途”:维新派开展了自上而下的维新变法运动;(1分)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2分)“同归”:都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但最终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分)23.(1)新经济政策。(1分)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2分)(2)罗斯福。(1分)国家干预经济(或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发挥)。(2分)(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设立经济特区;开
17、发开放浦东;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其它言之有理亦可。答任意四点,4分)(4)同:都把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1分)区别:社会制度不同(或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同)。(1分)24.(1)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不慕权势,坚决捍卫民主制度。(2分)(2)雾月政变夺权;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2分)对内:采取了政治、经济、法制和文化教育等一系列措施巩固了革命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2分)对外战争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大革命的成果。(2分)(3)独裁与否取决于各自的国情和不同的时势。(2分)其结果都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2分)25.(1
18、)北魏孝文帝改革:较为客观公正;商鞅变法:符合事实,有一定的道理;王安石变法:存在偏见,失之片面。(3分)(2)答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北魏统一北方,民族融合趋势加强,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3分)措施:实行新制(均田制和租调制)、整顿吏制、革除旧俗(易服装、讲汉语、改汉姓等)。(3分)注重学习汉人先进的制度和文化,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和民族大融合。(3分)答商鞅变法:背景:战国处于动荡、变革时期,秦国落后于六国。(3分)措施:通过实行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军功,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等措施,(3分)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秦国成为强国;但是轻视教化,实行什伍连坐制度等严刑峻法,剥削沉重,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是后来秦朝迅速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3分)答王安石变法:背景: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出现了积贫积弱的局面,面临着严重边患。(3分)措施:通过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将兵法等理财和军事措施,(3分)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增强了军队战斗力,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变法中也存在着因用人不当和过于激进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3分)(学生若回答两个或三个变法(或改革),按第一个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