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实录(片段).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9026 上传时间:2025-10-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实录(片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实录(片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实录(片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实录(片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实录(片段)师:自由读第三节,想想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生物?用“”画出,然后向同桌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生物。(生读、画、说)师:谁来说说自己喜欢的生物及喜欢的原因。生:我喜欢海参,因为海参很多,到处都是。生:我也喜欢海参,因为海参爬得很慢很慢,懒洋洋的,真可爱。生:我喜欢珊瑚,因为珊瑚颜色很美,形状也很美,像盛开的花朵,像美丽的鹿角。师:大家想了解的珊瑚知识吗?请快速阅读拓展材料。(课件出示)大海退潮了。海面上露出了美丽的珊瑚,有红的,有白的,还花的。它们一丛一丛,有的像鹿角,有的像扇面,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树枝。人们看到珊瑚的色彩这样美丽,形状这样奇怪,以为

2、它们是生长在海底的植物。其实它们不是植物,是珊瑚虫发泌出来的石灰质。珊瑚虫是浅海里的一种小动物,它们生活在海底洁净的岩石上,只有几毫米大,它们不断地分泌石灰质,这些石灰质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美丽的东西珊瑚。经过几万年,它们遗留下来的石灰质就成了珊瑚礁,再经过几万年,有的珊瑚礁露出海面,就是珊瑚岛。我国的西沙群岛,就是由许多珊瑚岛组成的。师:通过刚才的阅读再联系录像画面,还想说说珊瑚吗?生:珊瑚有红的,有白的,有花的,五颜六色,异常美丽。生:珊瑚有的像盛开的菊花,有的像一座宝塔。生:珊瑚有的像美丽的扇面,有的像交错的树枝。生:我喜欢大龙虾,因为大龙虾的样子很威武,划过来,划过去,威风极了。

3、师:大龙虾全身披甲,样子又这样威武,它像什么?生:像一位去作战的大将军。(师指导学生读描写海参、珊瑚、大龙虾的句子)师:谁来说说鱼?生:我喜欢鱼,因为有的鱼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生:我喜欢鱼,因为有的鱼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样子真逗人。师:想像一下,头上长着一簇红缨的鱼儿像什么?生:像一位美丽的公主。生:像一位威武的大将军。师:那么身上长着彩色条纹,又像什么呢?生:身上长着彩色的条纹,像穿着一件五颜六色的衣裳。生:身上长着彩色的条纹,像挂着一道道彩虹。生:身上长着彩色的条纹,像穿着一件迷彩服。生:身上长着彩色的条纹,像画着一道道斑马线。师:大家真会想像,把鱼想像如此美丽。大家除了欣

4、赏鱼的美丽之外,还喜欢鱼的什么呢?生:我还喜欢鱼的种类繁多。生:鱼多才说明西沙群岛物产丰富。师:找出鱼多的句子读一读,体会鱼得多,体会西沙群岛得富饶。(生有滋有味地读)师:鱼多得数也数不清,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生:不计其数。(师板书:“不计其数”,指导学生用不同方法入情入境地读课文第三节)师:这一节共写了四种生物,作者是什么方法来写的呢?生:并列的方法。师:这四种生物,作者用并列的方法向大家作了介绍,但没有用连接句,现在请你选择最喜欢的两种生物写一写,要求中间用上连接句。(生写,然后交流反馈)生:海底各种颜色的珊瑚,有的像盛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有的像交叉的树枝。最美的要算海里的鱼了。

5、他们有的身上长着彩色的条纹,像穿了一件迷彩服;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像一位威武的大将军;有的浑身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生: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着。海里的鱼了。一群群的鱼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不计其数。生:教学评析阅读心理告诉我们:要使语言文字升华为自我感受,必先将语言文字具体内化为可感形象,然后借助形象感悟进行理性提升。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更是个遥远、模糊、神秘的地方。如何让三年级的小学生也走近西沙群岛,与西沙群岛进行零距离的对话呢?案例告诉我们,拓展是一种有效手段。本教学开放了教学时空,课前让学生收集相关信息,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多渠道交流了信息。感知文本前,学生欣赏形声同步的课文录像,视听结合,眼界大开。原本对西沙群岛模模糊糊的认识一下子变得清晰明朗起来,心中也油然升腾起对西沙群岛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学珊瑚时,既感知文本,又跳出文本,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字材料,学生看着读着新的材料,对珊瑚有了真真切切的感受。教学鱼时,教师让学生想想这么多的鱼可用什么成语来概括,这样借助文本语言,又及时补充新的成语,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拓展,让学生走进了文本,获得了感知,学到了新的语言和表达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