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笛音李铭本地要排一个戏,投巨资打造,想参加省艺术节的演出,奔着拿奖去的。剧本经过多次打磨,终于可以下排练场排练了。一切都在顺利地往前推进着。音乐在这个戏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剧组从北京高薪聘来一位大咖级别的人物,来负责这个戏的音乐设计。大咖姓吴,其貌不扬,说别的都没精神,一说音乐,眼睛里便马上放射出光芒。大家背后都叫他吴大咖。吴大咖这人很挑剔,有点吹毛求疵,不好接近。吴大咖的挑剔不是表现在生活上,吃住行他都是马马虎虎。工作人员问吴大咖喜欢吃什么,他说随便。工作人员又问
2、喜欢喝什么,他头也不抬地说随便。只有到了工作的时候,吴大咖就不随便了。吴大咖在排练场脾气不好,言辞犀利,不给任何人留情面。只要他认准的事情便非常固执。这个戏是一部宣扬主旋律的农村戏,吴大咖别出心裁非要使用交响乐伴奏,这让其他懂音乐的人有些出乎意料。吴大咖态度很坚决,对反对声音一概置之不理。本地文化官员跟剧组主创进行商量,既然聘请了吴大咖,就应该给予他充分的信任和支持。按照吴大咖的方案,预算是高了些,可是本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还是决定尊重吴大咖的所有选择。音乐录制工作进展不顺,原因是吴大咖要求过于严苛。比如在选拔笛子演奏员的时候,吴大咖简直是“鸡蛋里挑骨头”,多次打断演奏现场。吴大咖不说话
3、,背向后仰,躺椅被压成弓形。吴大咖闭眼,良久睁开,问,你演奏几年了?演奏员被问蒙了,答,十八年,国家二级演奏员。这跟职称没有关系。吴大咖提高了嗓门。换人!吴大咖斩钉截铁地说。就这样,本地非常有名的笛子演奏员被撤换掉了,气得演奏员逢人就骂吴大咖傲慢无礼。后来事情很尴尬,文化主管部门赶紧从省城歌舞团再请来一位最好的笛子演奏员。这演奏员是一个女孩,职称一级,年纪轻轻就已经获得了多项国内国际大奖。吴大咖听完一曲,摇头叹息。人又被他给开了。本地文化官员坐不住了,笛子独奏在整个戏里只占了一分半钟,吴大咖如此挑剔有点儿叫人不能理解。趁着吃饭的时候,本地文化官员委婉地表达了看法。吴大咖听出了话里的弦外之音。吴
4、大咖苦笑一声,这是一段表达乡村恬静生活的音乐,在整个戏中至关重要。没有这一分半钟,整个戏就要减分。前面两个演奏员都是非常棒的艺术家,他们的演奏哪里不好?见吴大咖如此固执,本地文化官员也就直接问了。声音不干净!吴大咖回答。本地文化官员哭笑不得,声音还有干净不干净之说!这真是叫人费解。吴大咖的音乐设计停滞不前,眼看着全省艺术节召开在即,本地文化官员气得索性不再去过问了,让这个怪异的吴大咖自己折腾去吧。反正合同签了,不按时完成看他怎么交代。吴大咖提出要求,要去本地乡下采风。今天这个村,明天那个屯,吴大咖开始深扎生活了。这一天,吴大咖一行人到了本地最闭塞的山村。吴大咖正在村口河边洗脸,突然听到远处传来
5、几声笛音。吴大咖一下子就愣住了,侧耳倾听,然后狂喜地喊,这个笛音真干净!找到一户农家,笛音就是从这家院子里传出来的。吹笛子的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女孩。问了才知道,这失明女孩初学,只会吹一首曲子。吴大咖大喜过望,跟女孩家人商量,要带她回去录笛音。女孩儿父母给孩子买笛子,就是想鼓励从小双目失明的女孩要有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见有人愿意帮助女儿,心里自然欣喜。吴大咖带女孩儿回剧组,指导她练习笛子演奏。两周以后,正式开始录制。女孩儿的笛声一响,现场立刻鸦雀无声。那舒缓的音乐像森林里潺潺的流水,涌进了每个人的心田。吴大咖闭目品味,睁开眼睛时,双眼全是泪花。这个戏大获成功,在艺术节上夺得最高荣誉。吴大咖要走的当
6、天晚上,剧组一起吃饭。吴大咖端起酒杯特意敬了被淘汰的本地演奏员。演奏员询问吴大咖自己的演奏到底差在哪里。吴大咖说,您的演奏技巧娴熟,非常棒。但不是我想要的,您的声音里匠气太重。哦!演奏员明白了,那个获得国际大奖的女孩儿呢,她从业时间短,成绩斐然啊,你为什么也不用?吴大咖说,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欲望。这个从小失明的女孩儿,她看不到人间的丑恶,没有名利的欲望。她的心灵世界都是干净的,这才是我这个戏里需要的笛音。(有删改)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先交代了吴大咖热爱音乐、不留情面、要求严格、坚持自我的形象,这样写给下文吴大咖坚持寻找最干净的笛音的情节做了铺垫。
7、B. 吴大咖临走时特意给被淘汰的本地演奏员敬酒,这一细节与上文本地演奏演员认为吴大咖傲慢无礼形成了对比,使吴大咖的形象更高大、饱满,令人敬佩。C. 小说运用正侧结合的手法描绘盲女的笛音,先将笛音比作流水,描绘其清纯的特点;又用吴大咖听笛音后眼含泪花的情景来衬托笛音的感人力量。D. 生活在“本地最闭塞的山村”的盲女使这个戏夺得最高荣誉,而国家一级、二级演奏员却遭到吴大咖淘汰,这有力地讽刺了文艺工作者追名逐利、不追求艺术真谛的社会现象。2. 小说在结尾处才交代吴大咖否定了前两位优秀的笛子演奏员的原因,请问这样安排有什么妙处?3. 小说为什么以笛音为标题?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答案】1. D 2.
8、这样安排回应了前文否定两位优秀的笛子演奏员的悬念,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这样安排将吴大咖对三位笛子演奏者的看法与评价放到一起,构成对比、衬托,更突出了盲女干净纯正的笛音和清纯脱俗的品质。这样安排运用了卒章显志的艺术手法,使文章呼唤纯净、清除欲望、不慕名利的主题更加突出。 3. 故事情节围绕吴大咖寻找最干净的笛音展开,“笛音”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能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笛音”不仅能表现前两个演员的匠气和欲望及盲女的纯正内心,还能表现出吴大咖对“最干净的笛音”的执著追寻。暗示文章主题,借用“笛音”悠扬动听的意境来暗示文章追求美好的主题,同时使标题具有诗意的美感。【解析】【1题详解】该题属于综合考
9、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D项,“这有力地讽刺了文艺工作者追名逐利、不追求艺术真谛的社会现象”错误,该信息属于无中生有。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小说结尾的作用,就是考查小说结尾情节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结尾的形式特点及表达效果,结尾与环境的关系,和前文情节之间的关系,对于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对于表现小说主旨的作用。本题要求分析小说在结尾处才交代吴大咖否定了前两位优秀的笛子演奏员
10、的原因的妙处。小说结尾写“吴大咖说,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欲望。这个从小失明的女孩儿,她看不到人间的丑恶,没有名利的欲望。她的心灵世界都是干净的,这才是我这个戏里需要的笛音。”从结构上分析,这个答疑解释了前文否定两位优秀的笛子演奏员的谜团,情节上前后照应,这样使文章结构严谨。同时这种结尾也将吴大咖对盲女孩和演奏了十八年,国家二级演奏员和那个年纪轻轻却获得好多国内和国际大奖的女演奏者进行对比,突出了盲女干净纯正的笛音和清纯脱俗的品质。从尾段的表达效果分析,这个结尾表达了呼唤纯净、清除欲望、不慕名利的主题,属于卒章显志,能突显文章的主旨。3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小说标题的作用很多,具体
11、作用要结合文本内容来理解,大致可以从题目反映的内容、人物、情节(线索或在文中推动情节的发展等方面)、主题和题目本身的表达效果等角度来考虑。本题要求分析小说以笛音为标题的作用。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领悟小说的主旨,然后结合文本逐一分析。本文主要的故事情节是本地要排一个戏,想去省里拿大奖,下场排练前需要找人为这个剧配上一分半钟的音乐。他们聘请了一位吴大咖,全文着力写这位大咖花心思去寻找最满意的笛音,“笛音”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从表现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大咖寻找演奏者的过程,主要通过听他们演奏笛子来判断,而大咖评价第一位演奏者匠气太重,第二位演奏者欲望太重,
12、而盲女演奏的笛音“最干净”,能表明盲女内心的纯正。从表现文章主旨的角度分析,小说借用盲女演奏的“笛音”来暗示内心要纯净,要追美好。以“笛音”为题,也能给人以诗意的感受。【点睛】小说标题常见的作用有哪些呢? 1.作为情节线索贯穿全文。标题若是文中出现的某一事物,该事物很可能是文章的线索,有意无意的贯穿情节始终,甚至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2.点明时间、地点,交代故事背景,渲染氛围。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是要向读者提示某方面的信息,而这个信息对读者理解文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小说的标题,有的十分含蓄
13、,如结合社会现实,深入思考之后,会发现它实际上还具有深层的含义,语义双关。4.反映小说的主要内容,寄托作者思想情感,揭示文章中心主旨。标题是小说的眼睛,有的标题直接点出了事件的主要情节,反映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暗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点出小说的主旨。有的标题具有反讽义,体会文章主旨是要结合社会现实来理解。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成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
14、西苑,专意斋醮。延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无敢言时政者。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甚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尝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会帝有疾,烦懑不乐,召阁臣议内禅,因曰:“海瑞言俱是。朕今病久,安能视事。”越二月,帝崩,穆宗立。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瑞锐意兴革,请浚吴淞、白茆,通流入海,民赖其利。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瑞抚吴甫半岁,
15、小民闻当去,号泣载道,家绘像祀之。万历初,张居正当国,亦不乐瑞,令巡按御史廉察之。御史至山中视,瑞设鸡黍相对食,居舍萧然,御史叹息去。居正惮瑞峭直,中外交荐,卒不召。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情,瑞以身矫之。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百司惴恐,多患苦之。十五年,卒官。瑞无子。卒时,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赠太子太保,谥忠介。(节选自明史海瑞传,有删改)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B. 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
16、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C. 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D. 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署,暂时代理某一官职。在文言文中像“权”“假”“领”“摄”等词都有类似的意思。B. 斋醮,一般指斋醮科仪,俗称“道场”,谓之“依科演教”,是一种斋戒祀神仪式。红楼梦里有去清虚观打醮的事,就是道士设坛为人做法事,以求福禳灾。C. 内禅,是古代实行的一种君位传承制度。在世袭制王朝下,君主将君位禅让给本家族里的人,称作“内禅”。D. 视事,
17、指就职治事。如张衡传中“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指的就是到任工作。本文指皇帝临朝听政。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海瑞官清廉,敢于直谏。穿布袍吃粗粮,屋舍简陋,老母祝寿,只买了两斤肉;明世宗不理政务,专意斋醮,群臣无人敢言,独海瑞犯颜上疏。B. 海瑞不畏豪强,锐意革新。巡抚应天十府时,属吏害怕他的威严,贪官污吏全自动离职;他兴修水利,疏通河流,民得其利。C. 海瑞不媚上官,仕途不顺。做南平教谕时,对前来视察的御史不跪拜。张居正掌权时,尽管有内外朝臣的举荐,但他最终也没被召用;皇帝多次想要重用他,也曾遭当政大臣暗中阻止。D. 海瑞一心为公,深得民心。海瑞巡抚吴地半年而
18、要离去,百姓于道路哭泣,家中绘制海瑞像祭祀他;去世时,百姓罢市,穿白衣戴白帽夹岸相送。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2)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答案】4. B 5. A 6. B 7. (1)皇帝接到奏章,非常恼怒,扔到地上,看着环视身边的宦官说:“赶快抓住他,不要让他逃跑了。”(2)(海瑞)一向痛恨大户兼并土地,极力打击豪强,安抚贫穷弱小(的家庭)。被富豪兼并的贫民田地,(他)全都夺回来归还贫民。【解析】【4题详解】此题考查考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
19、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对于本题,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其次分析四个选项,把选项两两分组,根据相同点的多少可知A项、D项为一组,B项、C项为一组,然后分析两组不同之处:“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中主语为“此人”,谓语为“有”,后跟宾语“痴名”,“闻”为动词,后面需要跟宾语“其”。由此可知“痴名”后必定停顿,可排除A项、D项。比较B项、C项,二者不同点有两处“市一棺诀妻子”和“僮仆亦奔散无留者”,语句“僮仆亦奔散无留者”两种断法皆可,重点分析“市一棺诀妻子”,
20、此句中的“市一棺”是海瑞上疏前做的准备工作,“诀妻子”,是海瑞在做了必死的决心后,与妻子儿女诀别,故此处应断开由此可排除C项。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A项,“领”指的是兼任职务,不是“暂时代理某一官职”的意思。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
21、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贪官污吏全自动离职”理解有误,原文“墨者多自免去”意思是“贪官污吏大多自动离职”,对照可知,“贪官污吏”是“大多”自动离职,而不是“全”自动离职。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疏”,奏章;“
22、抵”,扔、掷;“顾”,回头;“趣”,通“促”,赶紧、赶快;“遁”,逃跑。(2)中,“素”,素来、向来;“疾”,痛恨;“摧”,挫败;“穷弱”,形容词用作名词,贫穷弱小的家庭;“率”,全、都;“贫民田入于富室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入于富室者贫民田”,译为:被富豪兼并的贫民田地。【点睛】文言文翻译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把要翻译的语句切分为词;第二步,把语句中的每一个词语都准确翻译出来,这里要关注两点,一是一词多义的词语要根据具体语境确定其意思,二是只能意译的词语要尽可能简洁、准确;第三步,根据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对一一对应翻译的具体内容进行语序调整或增删部分词语等。参考译文: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23、乡试中举,(海瑞)代理南平县教谕。御史来到县学学舍,属下的官吏都跪地拜见,唯独海瑞只作揖,说:“(按规定)在御史台谒见御史,应当用属官的礼节,(可)这个厅堂是师长教诲生员的地方,不应该屈膝下跪。”(后海瑞)升任淳安县知县,在任上穿布衣,吃粗米,让家中老仆种菜自给。总督胡宗宪曾经告诉别人说:“昨天我听说海县令为母亲祝寿,只买了二斤肉。”当时世宗在位时日已久,不再上朝听政,深居皇宫西苑,专心一意斋戒祀神。朝中大臣,自从杨最、杨爵因上疏劝谏而获罪后,没有谁再敢议论时政。嘉靖四十五年二月,唯独海瑞一人上疏。世宗皇帝看了奏章大怒,把它扔到地下,回头对身边的宦官说:“赶紧把他抓起来,别让他跑了。”宦官黄锦
24、在一旁说:“此人一向有痴名。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皇上难免一死,就买了一口棺材,诀别妻子儿女,在朝廷待罪。家中僮仆也都是打发走了没有留一个,这表明他并不打算逃走。”世宗皇帝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皇帝又拿出奏章来看,(就这样)一天之中看了两三次,被感动而叹息,把奏章留在宫中数月不交办。皇上曾经说:“此人可与比干相比,只是我不是纣王罢了。”恰逢世宗患病心情烦躁,闷闷不乐,下召让内阁大臣商议君位传让之事,皇帝就说:“海瑞说的都对,朕现在患病日久,怎能临朝听政。”过了两个月,世宗皇帝死了,穆宗继位。隆庆三年夏天,以右佥都御使的身份,作应天十府的巡抚。属下官吏害怕他的威势,那些有贪污劣迹的官吏大多自
25、动离职。海瑞积极推行新政,革除弊政,请求疏浚吴淞江、白茆浦。使之流入大海,当地百姓由此得利。(海瑞)一向痛恨豪门大户兼并农民土地,极力打击豪强,安抚贫弱。被富家侵吞的贫民的田地,他一概夺回,归还贫民。海瑞治理吴地才半年,百姓听说他将要离任,都挤在路上号哭,百姓家里还画了海瑞的图像来祭祀他。明神宗万历初年,张居正主持国政,也不喜欢海瑞,派巡按御史去查访他。御史到山中探视,海瑞安排鸡和黍米饭(招待他),两人相对而食,海瑞的居舍凄清冷落,御史叹息离去。张居正忌惮海瑞严峻刚直,(尽管)朝里朝外都有人推荐海瑞,但张居正终于没有召用他。皇帝屡次想要召用海瑞,(都遭到)当政大臣的暗中阻止,于是任命海瑞为南京
26、右都御史。当地的官僚一向因循苟且,海瑞到任后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加以纠正。有一个御史偶尔在家中演戏,海瑞打算遵循太祖皇帝立下的法规,给予杖责。百官震恐不安,都憎恨海瑞。万历十五年,海瑞死在任上。海瑞没有儿子。死的时候,商人因悲痛而罢市。灵柩经过江面时,民众穿戴白衣冠夹岸相送,洒酒祭奠挥泪送别的队伍绵延百里不断。朝廷赐予太子太保的官爵,追谥“忠介”。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浣溪沙 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8.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片首句,描写出堤上踏青赏春之人随着画船行走的情
27、形;一个“逐”字,不禁让人想到游人之多、景况之热闹。B. 第三句是写一群少女在绿杨掩映的临水人家的庭院里荡着秋千、怡然自乐的美妙情景,欢歌笑语,让人心驰神往。C. 下片首句中,“白发”当是词人自指。全句通过“白发戴花”这一细节,刻画出词人旷达不羁、乐而忘形的狂态。D. 下片末句作者发出感叹,表达出忘却贬官烦恼、愿在春醪中一醉方休的思想情感;然欢快之中却透出对人生的感慨。9. 这首词在情感抒发上有何特点?请结合全词内容加以分析。【答案】8. B 9. 词的上片是借景抒情。作者以质朴的语言描摹出明媚秀丽的春景:堤上游人如织,湖中春水无边,绿杨楼外秋千悠悠;一片欢乐祥和的情景中,流露出词人赏春时的欢
28、快心情。 词的下片先是以事传情,通过画舫中宴饮情况的描写,表达作者乐而忘忧之情;继是直抒胸臆,进一步表达饮酒之乐。【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B项,“一群少女在绿杨掩映的临水人家的庭院里荡着秋千、怡然自乐的美妙情景,欢歌笑语,让人心驰神往”表述不当。词的第三句“绿杨楼外出秋千”只写到“绿杨掩映的小楼外面有人荡着秋千
29、”,写的荡秋千之人未必全是少女;另外,“欢歌笑语”和“让人心驰神往”略有牵强。故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这首词在情感抒发上有何特点?请结合全词内容加以分析”,要求学生回答整首词在情感抒发上有什么特点。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同时要注意诗歌使用的手法,然后结合内容和手法挖掘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第一,理解全词的内容。此词以清丽质朴的语言,描写词人春日载舟颍州西湖上的所见所感。词的上片“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描摹明媚秀丽的春景和众多游人的欢娱;下片
30、“六幺催拍盏频传”写词人在画舫中宴饮的情况;第二,分析手法。词的上片:“堤上”“游人”“画船”“春水”“四垂天”,词人写堤上踏青赏春的人随着画船行走;也写出了自己所见之景,溶溶春水,碧波浩瀚,天幕四垂,远远望去,水天相接,广阔无垠,生动地道出了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喧嚣热闹的情形,此处是借景抒情。词的下片:“戴”“笑”“催”“传”,词人不自觉融入其中,让丝竹繁奏,将酒杯频传,下片通过几个典型动作来写情,此处是以叙事来抒情;“人生何处似尊前”,看似议论,实是抒情,此处是直接抒情;第三,分析情感。诗人在上片写“游人逐画船”“ 绿杨楼外出秋千”,游人如织,一片欢乐祥和,流露出词人赏春时的欢快心情;下片
31、“白发戴花君莫笑”写出词人自己融入百姓之中的欢快心情,“人生何处似尊前”,看似议论,实是抒情,词人想借眼前之景,忘掉烦恼之情,虽有“不乐”之情,但却被眼前之景消融了。四、文化常识加强练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辟,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如辟召,辟引,辟除。后汉书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B. 郡守,郡的长官,主一郡之政事。秦废封建设郡县,郡置守、丞、尉各一人;守治民,丞为佐。C. 士人,古时指读书人,也是古代知识分子的统称,是国家政治的参与者,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D. 敕,中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如“敕勒川,阴山下”之
32、“敕”。【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项,“如敕勒川,阴山下之敕”表述错误。“敕勒川”为音译名,指敕勒族居住的地方。故选D。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童丱(gun),指童子。丱,丱角,儿童发式。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蛮夷童丱,犹能以学成忠。”B. 簪笔扈从,插笔于冠或笏,以备书写。古代帝王近臣、书吏及士大夫均有此装束。C. 总管,古代官名,为
33、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军事长官或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的职称。D. 河朔,泛指黄河以北地区。“朔”在空间上指北方,在时间上指农历每月的初一,晦日是农历每月三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项,“晦日是农历每月三十”表述错误。晦日,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故选D。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考试的人,即殿试及第者。B. 幕
34、府,古代君王或军中将帅处理政务之地,用帐幕搭建,故称之,也泛指衙署。C. 刀笔吏,指文职官员或掌管文案的官吏,因为古代读书人常用刀和笔修改文字。D. 夷,古代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各族,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统称蛮夷或四夷。【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古代君王或军中将帅处理政务之地”表述错误。应该不包括“君王”。故选B。五、语言文字运用加强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浙江素有“七山一水两
35、分田”之称,生态禀赋良好,许多地方“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的全面推进,造就万千美丽乡村。“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是浙江“千万工程”_的样板村。余村以_的决心来治理污染,先后关停了矿山、水泥厂和一大批竹筷企业,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在如今的余村,远山、竹林、溪水、民居,共同构成美不胜收的画面。村口有一方水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来此取经的人_,看到浙江乡村的变化,大家深受鼓舞,纷纷表示一定_,扎实推进“三农”工作,强基础、补短板,
36、让乡村提颜值、增内涵。浙江“千万工程”从一处美延伸为处处美,一时美变成长久美,让“浙江美”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1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名副其实 壮士断腕 络绎不绝 脚踏实地B. 名不虚传 刮骨疗毒 源源不断 脚踏实地C. 名不虚传 壮士断腕 络绎不绝 实事求是D. 名副其实 刮骨疗毒 源源不断 实事求是14.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的休闲旅游产业链。B. 有序推进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
37、验等活动的休闲旅游产业链。C. 有序推进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形成了以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D. 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以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15.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一块巨石立在水塘边,正面镌刻着十个红色大字B. 水塘边立着一块巨石,正面镌刻着十个红色大字C. 水塘边立着一块巨石,十个红色大字被镌刻其上D. 一块巨石立在水塘边,十个红色大字被镌刻其上【答案】13. A 14. C 15. B【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38、。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第一处,“名副其实”指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名不虚传”指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语境指“余村是样板村”,“样板村”为“名”,是“千万工程的样板”,而“美丽乡村”为其实,所以填“名副其实”。第二处,“壮士断腕”意指指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迟疑、姑息。“刮骨疗毒”是指将深入骨头的毒液用刀刮除,达到治疗的目的。典故来自三国演义中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后来也用刮
39、骨疗毒形容意志坚强的人。此处是表明治理污染的决心,所以填“壮士断腕”。第三处,“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语境为“来此取经的人”,故用“络绎不绝”。第四处,“脚踏实地”意思是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比喻做事踏实,认真。“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参观者要扎实推进三农工作,强基础、补短板”强调做事的态度,故用“脚踏实地”更恰当。故选A。【14题详解】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
40、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本题是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语病分析,辨析时要关注前后语境,先找到这个句子即“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经辨析知这个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不能承接划线前的主语“余村”,应改为“有序推进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这样就可承接主语“余村”;二是结构混乱,“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句式杂糅,可改为“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的休闲旅游产
41、业链。”或“以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这样就排除了ABD三项。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核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语段,初步感知大体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顺序、逻辑顺序,做到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一般用排除法。此类题一般结合排除法进行。题干要求“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题目要求补写的是第二段的句子,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答题。本题还要对选项的句子进行分析,答题时注意逻辑顺序。从照应后文的排列顺序,括号前句子是“村口有一方水塘”,后面最好衔接是B、C两项,可排除AD两项
42、;再注意这句话中的冒号,冒号后面跟着的内容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前面应接“十个红色大字”,由此判断C项衔接不当。故选B。【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
43、法是拆字组词。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鸟的天性是飞翔。在高高的蓝天之上,在烟波浩渺的江河湖海之上,在曲线优美的山脊之上鸟儿不远千里万里地自由飞翔着。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有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森林和清澈的溪流长年累月在山下终年不断流着。秋天的时候,溪流变得更加潺湲。阔大的水面如同深碧的颜料一样透彻清澄,水波闪烁着点点光斑这个时候,数以万计的大雁从山那边、从树林间,从遥远的天际,一只衔接一只,一群簇拥一群,掠过阔大的水面,铺天盖地似的飞过来了!大雁们扇动着翅膀,拍打着晚霞,激溅着水花,然后飞落于清溪,( )。在我的记忆之中,还有那亦近亦远、亦断亦续的群雁飞鸣之声,犹如九天飘散的音乐,如慕如
44、诉如歌,充盈于天地之间。这一切让人怦然而肃然。尽管时间好像流水一样地流过了三十年,可是那雁鸣的袅袅余音,至今不绝如缕。一条清溪,优美地流了千年、百年。现在,它还那样地流淌着吗?群雁飞落清溪的场面还那样的壮观吗?16.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刘禹锡的名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真应得这壮观的场面B. 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真应得这壮观的场面C. 壮观场面,真应得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D. 壮观的场面,真应得刘禹锡的名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45、 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莽莽苍苍的大森林有一大片,山下终年不断流着一道清澈的溪流。B. 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有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森林,山下终年不断流着一道清澈的溪流。C. 天台山被我称作第二故乡,有一片大森林莽莽苍苍,也有一道清澈的溪流长年累月在山下终年不断流着。D. 天台山被我称作第二故乡,大森林有一片莽莽苍苍,一道清澈的溪流在山下终年不断流着。18. 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的两处省略号,作用相同是一项是A. 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B. 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C. 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喊:
46、“指导员,指导员”D. 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答案】16. C 17. B 18. B【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掠过阔大的水面,铺天盖地似的飞过来了!大雁们扇动着翅膀,拍打着晚霞”中“水面”“晚霞”等意象契合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强调秋天并不总是死气沉沉的,而是富有生机的,不合语境,另外“一鹤”与文中“一只衔接一只,一群簇拥一群”
47、矛盾,据此排除A、D两项。是“壮观的场面”应得名句描绘的画面,而不是名句应得“壮观的场面”,据此排除B项。故选C。【17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偷换主语,第一句话中的主语“天台山”还没被陈述完毕,下一句又换成另一主语“大森林”。C项,成分赘余,“长年累月”与“终年”语意重复。D项,“大森林有一片莽莽苍苍”不合逻辑。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要求熟悉标点符号的功能,能正确书写和使用标点符号。一要了解标点符
48、号的分类,掌握并正确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常用标点符号;二要掌握标点符号书写的位置;三要会体会常用标点在句子中的作用。原文省略号为省略同类列举事项。A项,用于引文的省略;B项,省略同类列举事项,省略号作用与文中两处省略号作用相同;C项,表示重复的词语的省略;D项,省略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或重复词语的省略。故选B。【点睛】省略号的作用: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表重复词语的省略;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表静默或思考;表说话断断续续;表语言的中断;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书法的精神美有赖于我们的自觉修为,所以我把
49、它叫作书法艺术的铸魂工程。( )。精神美是需要通过感受来体悟的。所以我们在欣赏一件作品的时候,眼睛看到、传入大脑的是形式、技巧上的表现,让我们有一个审美上的认知,深一层就是心灵的感受和体悟。这种感受是精神上的共鸣。对一幅作品所蕴含的气息、情调、意境产生感受,与作者的心灵沟通。但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精神美必须依托于形式本体的表现,依赖于艺术美而存在,艺术美的深层内蕴是精神美,这要通过作者的自觉修为而实现。从人识字以后,逐步读一些经典的诗文,读哲学、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著作,转变为自己做人处世的准则、规范,接受书中的思想理念。所以我们说书法的精神美是由作者的自觉修为渗透到笔墨中去,通过书法的气
50、、势和用笔、结体、章法、墨法的表现产生的韵味显露出来。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我们可以观察到直观艺术美B. 艺术美是直观的,可以观察到的C. 直观的艺术美是可以观察到的D. 直观的是艺术美,可以观察到的20.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 盲目的“外教崇拜”,会让一些素质不高,甚至在国外劣迹斑斑难以谋生的外籍人士在我国获得赚钱良机。B. 这都足以表明,支撑中国外贸稳中向好的积极因素正在集聚,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贸易运行的“稳定器”。C. 跨国引渡犯罪嫌疑人,挤压了不法分子的生存空间,提高了违法犯罪活动的成本,也释放出“虽
51、远必诛”的强烈讯号。D. 为了宣传即将到来的红米Note7pro,卢伟冰“语不惊人死不休”,再惹网友冷嘲热讽。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从人识字以后,逐步读一些经典的诗文,读哲学、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著作,接受书中的思想理念,转化为自己做人处世的准则、规范。B. 人从识字以后,逐步读一些经典的诗文,读哲学、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著作,转变为自己做人处世的准则、规范,接受书中的思想理念。C. 人从识字以后,逐步读一些经典的诗文,读哲学、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著作,转化为自己做人处世的准则、规范,接受书中的思想理念。D. 人从识字以后,逐步读一些经典的诗文,读哲学、伦理等各个方面
52、的著作,接受书中的思想理念,转化为自己做人处世的准则、规范。【答案】19. B 20. C 21. D【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句子顺序是否合理,话题是否一致,前后是否照应,格式是否一致,音节是否和谐等。根据上句“书法的精神美有赖于我们的自觉修为,所以我把它叫作书法艺术的铸魂工程”与下句“精神美是需要通过感受来体悟的”可以确定补写句子的主语是“艺术美”更合适。语境中,所填句子和下一句“精神美是需要通过感受来体悟的”形成对举照应,只有B项的句式和其一致。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引号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引号的作用。双引号的作用:
53、1.表示直接引用(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或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2.表示特定称谓(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3.表示讽刺和否定(又称“反语讽刺”) ;4.表示特殊含义(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5.表示突出强调,引起注意。本题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引号作用,表示直接引用。A项,盲目的“外教崇拜”的引号作用,表示强调;B项,“稳定器”的引号作用,表示特殊含义;C项,“虽远必诛”的引号作用,表示直接引用;D项,卢伟冰“语不惊人死不休” 的引号作用,表示讽刺;故选C。【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
54、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画线句子存在三处语病,“从人识字以后”淹没了主语“人”,应该改成“人从识字以后”,排除A;“转变为自己做人处世的准则、规范,接受书中的思想理念”中两个动词短语语序颠倒,应该是先“接受书中的思想理念”,再“转化为自己做人处世的准则、规范”,排除BC;“转变”用词不当,排除B。故选D。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师说中写士大夫这类人从地位尊卑的角度为自己
55、不从师学习进行辩解的两句话是:“_,_。”(2)辛弃疾在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最后感叹“_”,这与他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典,借问廉颇“_”所表达的悲怆之情类似。(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_,_。(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_”,“_”。(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写自己谪居偏僻之地,纵然面对良辰美景仍需借酒排遣孤独之情。(6)赤壁赋中“_,_。”两句描写了苏轼与朋友乘着一艘小舟举酒互劝的场景。【答案】 (1). 位卑则足羞 (2). 官盛则近谀 (3). 可怜白发生 (4).
56、 尚能饭否 (5). 俄顷风定云墨色 (6). 秋天漠漠向昏黑 (7). 入则无法家拂士 (8).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9). 春江花朝秋月夜 (10). 往往取酒还独倾 (11). 驾一叶之扁舟 (12). 举匏樽以相属【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羞、谀、拂、扁、匏、樽。【点睛】名句默写题,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