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必修3:文学的繁荣(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84839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文学的繁荣(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必修3:文学的繁荣(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必修3:文学的繁荣(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必修3:文学的繁荣(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必修3:文学的繁荣(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必修3:文学的繁荣(新人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必修3:文学的繁荣(新人教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必修3:文学的繁荣(新人教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必修3:文学的繁荣(新人教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必修3:文学的繁荣(新人教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必修3:文学的繁荣(新人教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必修3:文学的繁荣(新人教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必修3:文学的繁荣(新人教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必修3:文学的繁荣(新人教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必修3:文学的繁荣(新人教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必修3:文学的繁荣(新人教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2课 文学的繁荣相关素材文学潮流和文学创作方法文学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它是用语言来创造艺术形象的,所以称为语言艺术。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毛泽东同志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文学作品描绘的生活画面和客观存在的生活原貌不同,它是经过人类大脑加工改制再现出来的艺术形象,其中融进了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他的理想、愿望和感情。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真实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帮助人们认识社会生活。作家要正确地反映社会生活,塑造典型形象,就得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先进世界观的指导。在进入具体创作的过程时,他还必须运用一定的创

2、作方法和艺术技巧。文学史上产生过各式各样的创作方法,但主要的有两种: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从一开始就有以描写现实为主和以表现理想为主的两种倾向,这在古代歌谣和神话中就表现得十分明显。随着时代和文学艺术的发展,这两种创作方法逐步形成和成熟。至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名称,则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才出现的。在世界文学史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优秀作家的创作具有不同的风格。但是,处于同一时代的作家在文学风格上比较相似。文学的流派,就是一定历史时期里,在思想倾向、艺术倾向和创作风格上相近似的作家所形成的文学派别、文学潮流。当然,我们不能把文学流派、潮流简单地理解为作家风格的单一化,而只是异中有同而已。

3、我们也不能把文学流派和创作方法这两个概念混同起来。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创作方法是作家反映生活、表现生活、塑造形象的艺术方法,它对文学流派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一个文学流派、潮流的形成,并不仅仅取决于创作方法上的相同。文学流派、潮流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反映着一定阶级、阶层的政治倾向和艺术观点。因此,我们要了解某一文学流派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原因,不考察其社会根源,不从阶级关系的变化之中去求解释,便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反过来,我们从文学潮流的盛行中,也可以了解到阶级斗争形势的变化和社会的演变。古典主义古典主义产生于17世纪的欧洲,以法国发展得最完备,也出现于英国、德意志、俄罗斯等

4、国,在欧洲曾居支配地位。古典主义是商业资本发展时期的产物。在政治上,它服从于当时绝对君权的统治,是绝对君权政治在文学上的反映。1718世纪正是绝对君主政体的巩固时期,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割据的残余、为建立统一集中的民族国家的斗争中与王权暂时联合起来。因此古典主义也是当时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对封建王权暂时的妥协、让步的一种表现。古典主义以歌颂君主专制,赞扬绝对君权为基本主题,重视宣扬个人对社会和国家的绝对服从,强调文学的社会教育作用。在哲学上,古典主义是与唯理主义相适应的。笛卡尔提出的一切诉之于理性的原则,奠定了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古典主义有时也被称为文学上的唯理主义。在创作中推崇理性,反对个人感情的自

5、由表达,大量采用古希腊、罗马文学中的题材,经过艺术加工,塑造成明朗、崇高、合理的形象,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它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年代的产物,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由于作家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不同,因而浪漫主义形成两大对立的派别: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批判社会的黑暗,矛头针对封建贵族,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因素,

6、同时对资产阶级本身所造成的种种罪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寄理想于未来,有的作家则赞成空想社会主义。消极浪漫主义者留恋过去,美化中世纪,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寻找精神上的安慰和寄托。在教材中介绍的都是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浪漫主义的积极、消极之分,主要是根据作家和作品的政治态度和社会理想区分的,但作为同一文学思潮,又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如注重抒情,善于运用大胆的想像和夸张的手法,执意塑造非凡的人物,等等。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欧,现实主义是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这一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也是西欧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及确立政治统治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一般说来,凡是在形象中能充分表现现实生活的典

7、型特征的,都可叫做现实主义作品。它除了在细节上要求真实外,还要求如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欧洲,现实主义的形成,一般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是历史的继承和现实的创新,成为现实主义成熟的标志。批判现实主义这一术语是后人概括出来的。法国的普鲁东(18091865)在艺术的社会使命中,最早作出“现实主义是批判的”论断。正式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给它下定义的是高尔基。高尔基指出:“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19世纪3040年代,批判现实主义继浪漫主

8、义之后,成为欧洲文学的主要潮流。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发源地,司汤达以小说红与黑为这种文艺思潮奠定了基础,巴尔扎克创作的人间喜剧把批判现实主义推向高峰。欧美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都能注重对生活的观察,善于选取典型的生活画面,重视人物形象的艺术概括,提供人物发展的历史,使人物的行为、心理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但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们对现实的批判,是以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为基础的,他们不能正确地指出社会发展的前途。雪莱雪莱(17921822)是英国诗人。生于贵族家庭,曾在牛津大学学习,因宣传无神论思想而被开除。政治上支持爱尔兰民族独立,赞扬法国大革命。他的诗音调优美,节奏明快,想像丰富。西风颂、致

9、云雀等举世闻名。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一部积极浪漫主义的典型作品。剧中主人公普罗米修斯因反抗天神朱庇特对人类的专制残暴,被铁链锁在高加索岩石上,身受百般摧残,却绝不向暴君屈服,最后终于依靠大自然的力量获得解放。雪莱通过这一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颂了坚贞不屈的反抗精神,表达了对未来美好世界的向往。雨果雨果(18021882)是法国作家,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在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等方面均有建树。1830年,雨果的剧本爱尔那尼的成功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1831年,雨果发表小说巴黎圣母院,揭露中世纪教会的黑暗和罪恶,同时宣扬仁慈与爱情创造奇迹的人道主义思想。18611869

10、年创作长篇小说悲惨世界。这是一部杰出的世界文学名著,它从人道主义思想出发,描写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为维护有产者的利益、与人民为敌的本质。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创作于1830年7月,1831年出版。主要故事情节是:在巴黎圣母院前欢度宗教节日之际,美丽纯洁的吉卜赛姑娘爱斯梅哈尔达带着一头会耍杂技的小羊正在进行精彩的表演。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对她起了邪念,指使敲钟人加西莫多绑架她,但国王护卫队队长法比斯救了她。从此,少女爱上了法比斯,把他当作理想的情人。克罗德忌恨在心,他在爱斯梅哈尔达与法比斯幽会时,刺伤了法比斯,却嫁祸于爱斯梅哈尔达,使她被判

11、处死刑。行刑之日,加西莫多将她救出,把她安置在圣母院的顶楼。克罗德想得到她,遭到拒绝后,他将她交给了官兵,在圣母院顶楼看着她被绞死。加西莫多在愤怒中将克罗德推下顶楼,然后找到了爱斯梅哈尔达的尸体,死在她的身边。爱斯梅哈尔达是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是欧洲文学史中不朽的女性形象之一。她美丽善良正直,宁死不屈。加西莫多是作品中另外一位备受奴役与摧残的底层人物。他奇丑无比,驼背、跛足、独眼,后来又因巴黎圣母院巨大的钟声震破了耳膜,成了聋子,好像天底下所有的不幸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他淳朴率直,正义勇敢,知恩图报,爱憎分明。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浪漫主义小说的典范。为了营造突兀离奇的艺术氛围,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作

12、者运用丰富的想像,采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色彩浓烈的社会图景。悲惨世界悲惨世界(1862)是雨果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全书共分五部,讲述苦役犯冉阿让非同寻常的人生历程。冉阿让原是个修剪树枝的工人,由于偷了一块面包而服了19年苦役。刑满后他被米里哀主教感化,成了一个乐善好施的人。他化名马德兰,勤劳致富,并被推为市长。但由于他的苦役犯身份暴露,加之警官沙威作梗,再次被捕入狱。逃出来后,他从无赖德纳第处救出已故女工芳汀的孤女珂赛特,隐居巴黎,继续行善,但仍不断遭到沙威的追缉。1832年他参加共和起义战斗,在街垒战中释放了俘虏沙威,抢救了负伤战士马吕斯。后来,他成全了珂赛特和马吕斯的婚姻,这对青年夫

13、妇却因误会而疏远了他。临终前,误会消除,他躺在青年夫妇怀里安然去世。悲惨世界是一部以史诗笔法写成的现实主义杰作。它从滑铁卢战役揭开序幕,着笔于波旁王朝时期和七月王朝初期的社会生活,战场、贫民窟、修道院、法庭、监狱、新兴的工业城市、巴黎大学生聚集的拉丁区、硝烟弥漫的街垒等等,展示了一幅蔚然壮观的19世纪初期法国社会历史画面。在所有的描写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了艺术上的最大特色。唐璜诗体小说唐璜是拜伦后期的代表作,被歌德称赞为“绝顶天才之作”。全诗16000余行。诗人预计写24章,因赴希腊而辍笔,故仅得16章及第17章的开头数节。尽管如此,它仍不失为一部完整的作品。主人公

14、唐璜原是中世纪西班牙传说中无恶不作的登徒子形象。拜伦改造了传说中唐璜的形象,把他描写成18世纪末天真、热情、善良的贵族青年。小说写唐璜因为在国内和贵妇人恋爱,被父母打发出国旅行。航行中遇风暴而沉船,飘到希腊一个荒岛上,为海盗的女儿海蒂所救。两人相爱要秘密结婚,海盗却把他带到奴隶市场上出卖。土耳其苏丹的王妃把他买下,扮成妇女带进后宫。唐璜经历了一些风流冒险后逃了出来,参加了围攻土耳其伊斯迈尔城的俄国军队。因作战有功被派到俄国去见叶卡捷琳娜二世,受到女皇宠爱,留身穿阿拉伯服装的拜伦在宫中,后又出使英国。他绕道德国、比利时到伦敦,成为贵族社会的宠儿。正当唐璜在一个贵族的“哥特式”城堡又面临新的“哥特

15、式”冒险之际,长诗中断。据拜伦的书信透露,主人公还要“经历各种围攻、战役和冒险”,最后参加法国大革命而献身。不难想见法国大革命应是长诗的高潮。唐璜绝不只是描写唐璜,而更在于广阔而深刻的社会讽刺,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揭露、谴责和批判。在艺术上唐璜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如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同时把不同生活领域里的丰富语汇掺和使用,大大增强了表现力。海涅海涅出生于一个犹太商人之家,曾先后在波恩大学、柏林大学和哥廷根大学学习,1825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831年以后定居巴黎。在大学期间,海涅就开始写诗。他早期诗作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激情,中晚期则贯穿着民主革命的理想,放射出现实主义的光辉。

16、此外,还写了一系列关于政治、宗教、哲学、文学、绘画、音乐的评论。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844)是海涅诗歌创作的桂冠,共分27章。写的是他从巴黎返回祖国探望病中的母亲时,沿途的所见所闻和主观感受。诗人用冬天的严寒、荒凉、昏暗来比喻德国的现实,对普鲁士反动政府的黑暗统治,教会的伪善,资产阶级市侩的自私贪婪、尔虞我诈给予无情的嘲讽和鞭挞,同时以坚定的信念预示着美好生活的到来。诗人采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将历史事件、民间传说、童话、梦境融入到对现实的描绘之中,从而构成了长诗独特的艺术风格。比喻、夸张、象征、梦幻等手法的运用,增强了长诗的讽刺力度。巴尔扎克巴尔扎克(17991850)是1

17、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出生于法国图尔市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8161819年,他在法科学校学习法律,并先后在诉讼代理人和公证人事务所当见习生。通过形形色色的案件,他洞察了社会的丑恶,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大学毕业后,从事文学创作。1829年,巴尔扎克第一次用真名发表的舒昂党人,揭开了长篇巨著人间喜剧的序幕。开始陆续发表欧也妮葛朗台(1833)和高老头(18341835)等作品。欧也妮葛朗台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刻画了一个贪婪、吝啬、狡诈的资产阶级暴发户葛朗台的形象。葛朗台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三个吝啬鬼的典型,他一生以追求金钱为目的,只要看到金子,“连眼睛都是黄澄澄的,染上了金子

18、的光彩”。临死前还交代女儿把钱财保管好,将来到阴间向他交账。他一年四季都穿一双呢袜,手套要用一年零八个月,领带永远是黑的;晚上一家人只点一支蜡烛,严冬只许在规定的时间生火,甚至妻子病了也怕出钱找医生他把“他所有的情感都集中在吝啬的乐趣上”。巴尔扎克通过这个形象写出了资产阶级罪恶的发家史和金钱关系的罪恶。巴尔扎克的一生是在勤奋的创作中度过的,从1829年到1848年不到20年的时间里,他创作了91部小说,这些小说共同组成了人间喜剧,包括2400多个人物。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以现实主义笔触,通过一系列资产阶级典型形象的塑造,真实地展示了他们的罪恶历史。他常常每日伏案工作10小时以上,并经常工作1

19、8小时。当他文思如泉涌,或为了赶稿子时,甚至一连几天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写作。他“工作!总是工作!灯火通明的夜晚紧接着灯火通明的夜晚,思考的白天紧接着思考的白天!”除包括91部小说的人间喜剧外,他还写过六部剧本和一部笑林。莫泊桑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是19世纪下半叶法国文坛的一颗巨星,举世公认的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自1871年开始创作,深受福楼拜等人的影响。1880年,短篇小说羊脂球问世。在此后的十年里,莫泊桑写了300多篇中短篇小说、6部长篇小说、3部游记和3卷报刊专栏文章。1891年精神错乱,治疗无效,1893年病逝于精神病院。司汤达与红与黑司汤达(17831842)是法国19世

20、纪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之一。原名亨利贝尔,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城的一个律师家庭。1799年,年轻的司汤达来到巴黎,在拿破仑军中任职。拿破仑帝国覆亡后,来到米兰,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1814年开始,他发表了海顿、莫扎特和梅达斯泰斯的生平等作品。1821年,意大利烧炭党人失败,他被当作烧炭党分子驱逐出境。回到巴黎。此后,发表了文艺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在浪漫主义的旗号下提出了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部理论著作。1827年,司汤达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阿尔芒斯。不久,完成了小说红与黑。1835年,他创作长篇小说吕西安娄凡(又译红与白),此后,他又通过口述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巴马修道院(1

21、839),完成这部作品,仅用了52天时间。这是他生前惟一受人称赞的作品。红与黑是司汤达对复辟时期的社会生活作了长期的观察,对时代的矛盾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具备了丰富的写作经验后的产物。它写的是木匠的儿子于连索黑尔的故事。于连是一个聪明并有上进心的青年,从小受启蒙思想的影响,19岁那年到市长家当家庭教师,和市长夫人发生暧昧关系,被迫离开小城,到贝尚松神学院学习。后因神学院的派系斗争迫使他来到巴黎,给木尔侯爵当私人秘书,他的才华得到侯爵的赏识,并获得了侯爵小姐玛特尔的青睐。正当他沉醉在30岁当上司令的幻想中时,市长夫人的一封揭发信使他一切成为泡影。他恼羞成怒,向市长夫人开枪,被判处死刑。事后得知揭发

22、信是市长夫人在忏悔神甫的威逼下写的,痛悔不已。他拒绝营救,从容就死。他死后三天,市长夫人怀抱孩子、离开了人间追他而去。小说以于连的生活经历为经,以波旁王朝时期的社会生活为纬,展示了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政治色彩。小说原名于连,出版时作家改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与黑。红与黑有个副标题是1830年纪事。红与黑作为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狄更斯狄更斯(18121870)是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1833年开始文学创作,一生创作了14部长篇和百余篇中、短篇小说以及大量杂文、特写、游记、剧本等,代表着英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

23、成就。1850年完成的大卫科波菲尔是代表作,这是作家最喜爱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狄更斯的思想和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始终坚持人道主义思想,对英国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反对一切形式的暴力和流血;改良主义色彩浓厚;特别善于塑造“小人物”形象;善于用儿童的眼光观察社会,赋予平凡事物以奇异的色彩;幽默与感伤的情调交替出现,人物描写喜用夸张手法,情节富有戏剧性。普希金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1820年,写成长篇童话叙事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首创性地把民间故事和民间语言引入诗歌,成为俄国文学中第一首积极浪漫主

24、义诗歌。1824年,普希金因他诗歌的广泛流传而被沙皇政府派遣到南俄任职(实为流放)。1823年,开始创作叶甫盖尼奥涅金。1828年,普希金在莫斯科的一次舞会上遇到了娜塔丽娅冈察洛娃。次年,他向这位“莫斯科第一美人”求婚,遭到拒绝。1830年再次求婚,获得成功。1830年后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而且以别尔金的署名发表了五个短篇,为俄国短篇小说创造了典范,成为俄国现实主义散文小说的开端。1831年,普希金结婚后定居彼得堡,并重回外交部任职。此后,完成了上尉的女儿杜勃罗夫斯基黑桃皇后波尔塔瓦青铜骑士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死公主和七勇士的故事等作品。1836年,创办现代人杂志,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开辟了重要的

25、理论阵地。1837年2月,诗人在决斗场中受伤,两天后去世。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的代表作,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20年代。彼得堡贵族青年叶甫盖尼奥涅金感到贵族生活空虚无聊,为继承伯父遗产来到乡下。经友人连斯基介绍,认识了女地主拉林娜的女儿达吉亚娜。达吉亚娜给他写信吐露爱情,被他拒绝。不久,在达吉亚娜的命名日聚会上,他恶作剧地调戏连斯基的恋人、达吉亚娜的妹妹奥尔加,引发了连斯基与他决斗,他打死了连斯基。事后他去国外飘泊。归国后遇到成为将军夫人的达吉亚娜,他疯狂追求她,却遭到拒绝。他于是又外出旅行了。主人公奥涅金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形象,他的两重性概括了20年代俄国贵族先进青

26、年的典型特征。女主人公达吉亚娜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完美的俄罗斯女性典型。小说为俄国文学首创了描写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典范,第一次展示了整个俄国生活的真实画卷。作品的语言完全突破古典主义戒律和感伤主义俗套,使俄罗斯语言第一次显示出灵活、丰富、准确、优美的特色。果戈理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18091852)是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文学史上杰出的讽刺作家。出生于乌克兰波尔塔省农村。1828年中学毕业后,来到彼得堡,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831年,他结识普希金。1835年,果戈理出版了中篇小说集密尔格拉得,内含4篇小说,它标志着果戈理现实主义创作的进一步发展。此后他发表了许多作品

27、。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小说作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戏剧作家,是俄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奠基人之一。1835年底,他创作完成了5幕讽刺喜剧钦差大臣。这部作品于1836年4月19日在彼得堡首次上演,即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不久,旅居国外。1841年完成了长篇小说死魂灵。1848年春,他回到莫斯科定居。代表作死魂灵创作时间长达6年,以精湛的现实主义艺术技巧,广泛地反映了19世纪上半叶俄国社会的现实生活,具有史诗般的规模。死魂灵叙述的是主人公乞乞科夫到俄罗斯各地收购“死魂灵”的故事。“死魂灵”指的是那些已经死去了,但在政府农奴花名册上尚未注销的农奴。沙俄政府每10年登记一次农奴数,10年内即使农奴死了,仍要由农奴主继

28、续为他们交纳人头税。农奴逃走了,也是如此。这无疑成了农奴主的一个负担。乞乞科夫瞅准了只花几个戈比就能买到一个死魂灵的机会,想“趁新的人口调查没有进行之前,买进1000个死魂灵,再到救济局去抵押,每个魂灵200卢布,足可以赚20万!”但就在他到N市办理抵押手续时,有个地主告发了他,他不得不狼狈出逃。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18631869年)共4卷,130万字。它以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以19世纪头25年的俄国社会为描写对象,再现了俄奥联军同法军在奥斯特里齐的会战,法军入侵俄国,波罗金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法军溃退等重大的历史事件。小说有两条线索,一条线索就是1812年的卫国战争,这条线索与

29、作品题目中的“战争”对应。一条线索是包尔康斯基、别竺豪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家大贵族的家庭纪事,这条线索与作品题目中的“和平”对应。在战争与和平中,作者将卫国战争与贵族家庭纪事穿插起来,每一卷写一个核心事件。第一卷写奥斯特里齐战役,第二卷写纳达莎与安德烈的恋爱史,第三卷写波罗金诺大会战,第四卷写彼尔被俘。次要事件紧紧围绕在核心事件周围。所以,作品虽情节复杂,人物众多,但结构却有条不紊,完整统一。在塑造人物方面,作者采用了心理分析、内心独白的手法,并把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同历史环境的发展变化结合起来,人物形象丰满、真实。另外,作品在对照手法的运用、景物描写和夹叙夹议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易卜生

30、易卜生是19世纪后期挪威杰出的剧作家和诗人。是欧洲戏剧史上继莎士比亚、莫里哀之后的第三个高峰,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1849年后,致力于文学创作。此后在奥斯陆的15年间,他除先后在卑尔根剧院和首都剧院担任编导外,还创作了不少具有革命激情的诗歌和10个剧本。1864年后,旅居国外,1年后回国。1906年5月23日,易卜生与世长辞,挪威国王为他举行了国葬。易卜生在长达50年的笔耕生涯中,除创作了20多个剧本外,还写了大量的诗歌。代表作有1879年发表的玩偶之家等。马克吐温马克吐温(18351910)是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用纯粹美国口语写作的作家,有人称他为“

31、美国文学之父”。幼时家境贫寒,先后当过印刷厂学徒、报童、排字工人、矿工、水手和领港员。他的笔名马克吐温就是水手的术语,意思是水深两寻,即水深12英尺,表示航船可以安全通过。1863年,马克吐温来到弗吉尼亚市,被聘为企业报的记者,开始写幽默小品,并使用马克吐温这个笔名。1865年任晨报记者。同年在纽约一家杂志发表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作品生动诙谐、幽默风趣,风行一时,马克吐温也因此全国闻名。代表作有竞选州长(1870)、汤姆索耶历险记(1876)、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884)等。约翰克里斯朵夫约翰克里斯朵夫(19021912)共4集10卷,是罗曼罗兰一生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品。作家以第一次世界大

32、战前二三十年间的欧洲生活为背景,描写了生活在这一时期的音乐家克利斯朵夫一生奋斗的经历。克利斯朵夫出生于德国莱茵河一座小城的穷乐师家庭,他从小就既富有音乐天才又富有反抗精神。德国社会容不得他,他逃亡到法国巴黎。法国社会和文化界同样腐败,他横冲直撞地进行反抗,但到处碰壁。在一次“五一”示威游行中,他的好友奥里维被警察打伤致死,他出于自卫打死了一个警察。事后不得不逃往瑞士,在阿尔卑斯山区隐居多年,潜心进行音乐创作。晚年他成了誉满欧洲的音乐家,但内心十分平静,避世孤居罗马,专心致志于宗教音乐的创作,一心追求精神上的“清明高远的境界”。作品的最大成就在于塑造了克利斯朵夫的形象。这一形象概括了20世纪初西

33、方整整一代进步知识分子的思想特征和精神面貌。它也开拓了有别于19世纪传统的现实主义的新途径。美国的悲剧美国的悲剧以20世纪初期美国一个普通青年克莱德格里菲斯的经历为主线。克莱德是堪萨斯市一个贫穷牧师的儿子,他从小跟着父母沿街卖唱布道,一家人靠听众的施舍过日子,潦倒不堪。敏感的孩子在旁人轻视的白眼下痛苦万分,时时意识到自己的卑微屈辱。长大后在旅馆当茶房,每天在旅馆里出现的贵妇勾引青年,阔老玩弄少女的丑剧,燃起了他放荡邪恶的情欲。他掉进美国生活方式的大染缸,一天天堕落下去,形成了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一切只顾自己。他的堂兄委任他管理一批女工,他偷偷玩弄善良诚挚的女工洛蓓达。在一个偶然的机缘里,当地

34、另一家百万富翁的女儿桑特拉芬琪雷对克莱德发生了兴趣,将他引进上流社会和社交界。克莱德喜出望外,乘机向桑特拉大献殷勤,梦想通过桑特拉走向荣华富贵的天地。他把已经怀孕的洛蓓达诱惑来到寂静偏僻、人迹罕至的大湖中,使她落水淹死。洛蓓达的尸体刚刚发现,验尸官哈特马上敏感地想到,可以趁机捞取政治利益。哈特和他的密友区检察官梅逊,都是共和党党员。6个星期后即将举行选举,从各方面的情况判断,梅逊注定要落选,政治失意的暗淡前景逼人而来,除非办一件轰动全国的大案子才能摆脱危机,青云直上。如果抓住眼前的女尸案大做文章,“现任的区检查官不只可以提上名,而且还可以当选为任期6年的法官”,整个共和党也能赢得政治资本,骗取

35、大量选票。因此,梅逊听到哈特的报告后,迅速地行动起来,倾注全力,要求在11月选举之前侦破此案,将克莱德定下死罪,从而一举击败民主党。在破案审案的过程中,梅逊公然造伪证,偷偷将死者的头发塞进克莱德的照相机中,加重案情。由梅逊搜罗出庭作证的人竟多达127人,陪审团的成员也由他选定。后来,克莱德被处死。美国的悲剧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老人与海老人与海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它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小说开头写道:“他是个独自在湾流里一只小船上打鱼的老头儿”,这就是老渔人桑提亚哥。他接二连三背运,一个多月没有捉到一条鱼,但他的“硬汉性格”令他不服输,坚持与命运抗争,第八十五天

36、终于捕到了一条18英尺长的大马林鱼,经过两昼夜的生死搏斗才降服马林鱼而胜利返航。可是在归途中又遇到一大群鲨鱼尾随而来,大口啃食他的捕获物,于是老汉又与鲨鱼展开顽强的搏斗,利用鱼叉、刀子、木棍袭击鲨鱼群,终因寡不敌众,力量对比悬殊而失败。当他靠岸时,人们看到的就只有一副巨大的马林鱼骨架了,但他坚韧不拔,敢于与大自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给二战后死气沉沉的美国乃至欧洲精神界吹进了清新的复活剂。第二十二条军规1955年,海勒以18条军规为题在新世界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小说,这就是后来的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年这部小说出版后成为60年代美国的畅销书之一。这是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性作品。大

37、致情节是:二战临近结束时,地中海沿岸一美国空军基地,德军和美军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飞行员都笼罩在幽灵般的死亡的恐怖之中,小说的主人公尤索林上尉也是其中的一个。尤索林要么装病在医院,要么谎称话机有毛病半道返航。但逃离战争只是一个梦想,在这个部队里只有疯子,才能准停飞行。有一次尤索林的朋友死了,开追悼会的时候他为了逃避战场,装疯一丝不挂躲在一棵树后边,人们都以为他真的疯了,便把他送进了医院,逃避过了战争。不久他的同伴克莱文格和内特利双双死亡,内特利的女友认为尤索林杀死了他,和妹妹一起找他复仇,结果尤索林受了伤,但更多、更危险的任务等待着他,最后尤索林终于逃出虎口,安全到达中立国瑞典。很明显,第

38、二十二条军规是描写战争的,但是作品所展现的与其说是战争的惨状,不如说是所谓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荒唐和反战、厌战情绪。小说在结构、艺术表现、语言等方面都表现出黑色幽默文学的各种特征,成为我们了解黑色幽默文学的最好作品之一。母亲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光辉的地位,列宁称它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许多工人都是不自觉地、自发地参加革命运动,现在他们读一读母亲,一定会得到很大的益处。”小说真实地描写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运动的结合过程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觉醒过程。小说分两部。第一部以巴威尔为中心描写工人阶级的成长和斗争过程。主人公巴威尔的父亲米哈依尔

39、符拉索夫就是一个人性受到严重扭曲的人物。他虽然是一个优秀的钳工,但却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在外面,每逢假日,他总要打人;在家里,他经常喝酒,动不动就打骂儿子,打骂妻子。在这个家庭里,空气是沉闷的、紧张的,看不到一点生活的乐趣。巴威尔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克服困难,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他身上体现了俄国工人阶级从自发斗争到自觉斗争的成长过程。巴威尔是无产阶级文学中最早出现的高大的工人革命家的形象,高尔基通过这一形象成功地概括了20世纪初俄国革命者成长过程和无产阶级整个阶级的成长历史。母亲的第二部,通过巴威尔的母亲尼洛夫娜以及雷宾等人的革命活动,着力描写了革命运动的深入和发展,从而揭示了广大革命群众的觉醒

40、过程。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1828年8月28日生于莫斯科以南200公里的贵族庄园雅斯纳斯波良纳。1844年求学于喀山大学,三年后退学回家经营庄园。1852年从军高加索,同年发表处女作童年(与后来发表的少年青年合成自传体三部曲),开始文学活动。1856年发表塞瓦斯托波尔故事,开创了俄国文学描写战争的现实主义传统,为作者赢得了名声。托尔斯泰的主要创作活动,是在从1861年农奴制改革到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进行的,这正是俄国社会大变动时期。18631869年,他完成了史诗性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18731877年完成了第二部著名长

41、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18891899年完成了集中体现他晚年的思想和艺术特征的长篇小说复活。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最光彩夺目的杰作之一的战争与和平是一部描写拿破仑入侵时期,俄罗斯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的史诗。全书以包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库拉金四个豪族作主线,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中,展现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生活的无数画面,描绘了559个人物,上至皇帝、大臣、将帅、贵族,下至商人、士兵、农民,反映了各阶级、各阶层的思想情绪,提出了许多社会、哲学和道德问题。小说成功地把大规模的战争场面和多方面的和平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描绘了19世纪最初20年纵横俄国城乡的广阔画面。在小说中人民被描写成决定俄

42、国命运的伟大力量,但他又认为历史事件都是命定的,表现了宿命论思想。安娜卡列尼娜从贵族婚姻和家庭关系这个角度,描绘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生活的广阔画面,反映了贵族社会的深刻危机,反映了俄国从封建制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书中的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70年代带有个性解放色彩的贵族妇女的形象。她的爱情悲剧是时代的产生,是个社会性的悲剧。正是以政府部长卡列宁为首的上流社会的虚伪冷酷和渥伦斯基所信奉的“金钱至上”,才造成追求个性和爱情自由的安娜的最后悲剧卧轨自杀。由于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深刻反映了从1861年农奴制改革到1905年俄国革命期间俄罗斯的社会现实,列宁认为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宁说:“作为一个发

43、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的时候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托尔斯泰富于独创性,因为他的全部观点,总的说来,恰恰表现了俄国革命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的确是一面反映农民在俄国革命中的历史活动所处的各种矛盾状况的镜子。”(见列宁选集第2卷,第371页)。罗曼罗兰罗曼罗兰(18661944),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生于法国中部的古老小城克拉姆西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自幼喜爱音乐和文学。1886年,考取了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又被送到法国设在罗马的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回国后,

44、在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音乐史,并从事文学创作。罗曼罗兰主要作品有戏剧、小说和名人传记。18931898年,创作了信仰的悲剧,包括圣路易艾尔特和理性的胜利三个剧本。此后,又创作了以18世纪法国大革命为题材的革命剧:群狼(1898年)丹东(1899年)7月14日(1902年)。20世纪的头十余年间,是罗曼罗兰创作高潮时期,他相继写出贝多芬传(1903年)米开朗琪罗传(1905年)托尔斯泰传(1911年)等名人传记,还创作了他最优秀的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年)。在这部长达十卷的小说里,作家塑造了一个个自我奋斗的知识分子形象,反映了他们对帝国主义时代德、法黑暗腐朽社会的反抗,以及

45、他们个人奋斗道路必然失败的悲剧。作者因这部小说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20世纪20年代,罗曼罗兰写了甘地传、长篇小说欣悦的灵魂。1939年,创作了著名悲剧罗伯斯庇尔。德莱塞西奥图德莱塞(18711945),20世纪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生于印第安那州一贫苦移民家庭。中学未毕业,12岁便自谋生计。当过报童、农场杂工、洗碗工、收账员、挖煤工,对美国下层社会状况十分熟悉。1888年,得到小时候的女老师的资助,读了一年大学。1892年,当了新闻记者。1897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00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描写了在金钱至上的美国社会里一个出身于劳动家庭的纯洁少女嘉莉,走上堕落道路的悲剧。

46、1911年发表第二部长篇小说珍妮姑娘,描写了工人家庭的姑娘珍妮的悲惨遭遇。1912年发表长篇小说金融家,它和巨人(1914年)、斯多葛(1947年)合称欲望三部曲,深刻揭露了美国大资产阶级巧取豪夺的罪恶。1925年,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问世,使作者一跃而成为全美最有名的作家。这部小说是德莱塞最优秀的作品,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的美国青年在腐败的社会风气影响下,追求“上等人”的生活,堕落成为杀人犯的故事。在这部小说里,德莱塞集中地批判了美国的生活方式,深刻地揭露了美国社会制度的罪恶。1945年,德莱塞以74岁的高龄,加入了美国共产党。海明威E.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1954年诺贝尔文学

47、奖获得者。1899年出生于芝加哥一个医生家庭,1917年中学毕业后就当报社记者,上过意大利前线。1925年出版第一部重要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第二年出版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一举成名。他喜欢滑雪、斗牛、打猎,这些往往都是他作品的背景。20世纪40年代,曾来中国报道抗日战争。二战以后,移居古巴,创作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1952年普利策奖。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是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小说中的渔夫桑提亚哥在同象征着厄运的鲨鱼的斗争中虽然失败,但他坚忍不拔,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取得了胜利。小说中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桑提亚哥这个孤军奋战的形象是

48、海明威20、30年代创造的“硬汉性格”的继续与发展。它的艺术概括程度更高,达到寓言和象征的高度。1954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海明威以诺贝尔文学奖金,以表彰他“精通现代叙事艺术”。他在授奖仪式上的书面发言中指出:“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到达的领域的一个起点。他应该永远尝试去做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或者没有做成的事情。”古巴革命后,回到美国。1961年,因精神忧郁自杀。海明威的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逼真的记述、简约的文体、细致入微的心理剖析和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使他成为开创一代文风的巨匠。其他作品还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准而鸣死在午后非洲的青山有的和没有的等。特别是

49、前两部作品描写两次世界大战,成为现代世界文学名著。海勒J.海勒,美国作家,1923年出生于纽约一个犹太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美国驻欧洲空军服役。194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后在牛津大学做研究工作。19501952年曾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英语。他还做过时代和展望杂志的广告撰写员。作品有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出了毛病像戈尔德一样好天晓得和剧本我们轰炸新避难港。高尔基高尔基(18681936),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今高尔基城)。父亲是木匠。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

50、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练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对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活的体验和深切了解成为他创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1892年,以马克西姆高尔基(意为最大的痛苦)这个笔名,发表了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高尔基早期作品中,最有名的浪漫主义短篇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描写流浪汉生活的代表作切尔卡什,都是在1895年发表的。1899年,高尔基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1901年,高尔基因参加彼得堡的示威游行而被捕。著名散文诗海燕就是他参加这次示威游行后写的,他以

51、这篇豪情洋溢的革命檄文,迎接了20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同年,他写了第一个剧本小市民,其突出成就是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革命无产者(革命工人尼尔)的形象。1902年,写了剧本在底层,它是作者20年观察流浪汉生活的总结,是高尔基戏剧的代表作。在1905年革命形势高涨的岁月里,高尔基作为战士参加了革命运动,他的住宅成为1905年莫斯科武装起义的据点之一。1906年,高尔基最优秀的代表作母亲发表了。在世界文学史上,它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的历史时期。同年,在美国写了描写工人暴动的剧本敌人,它是高尔基最优秀的剧作之一。19061913年,高尔基因沙皇政府的迫害,侨居意大利,成为

52、一个政治流亡分子。1907年春,参加了在伦敦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从此,他和列宁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和深厚的友谊。19111913年间,写了故事集意大利童话。1913年高尔基创作了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童年。1913年高尔基回到祖国,主持真理报文艺栏,从事文化组织工作和文学活动。1916年,发表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二部在人间;1922年发表第三部我的大学。十月革命胜利后,1925年发表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1936年写的长篇史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高尔基的最后一部巨著,这部史诗是高尔基最杰出的艺术成就之一。1934年,在高尔基主持下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高尔基

53、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尼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无产阶级作家。出生于工人家庭,幼年时在教会小学读过几年书,后为谋生做过杂工、发电厂的司炉工。1919年,红军解放了他的家乡乌克兰,他加入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奔赴前线。第二年,因负重伤退伍,转入铁路工厂任助理技师。1924年加入共产党,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领导工作。几年后,由于劳累过度和旧伤复发,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不得不终日卧床。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拼搏在病榻上开始了文艺创作。19301934年,用了四年时间,写出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描绘了乌克兰第一代共青团员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为保卫苏维埃

54、政权、建设社会主义而英勇奋斗的历程。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展示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如何从一个普通工人子弟成长为无产阶级钢铁战士的过程。小说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早在1942年我国就出版了中文译本。1934年,作者加入了苏联作家协会,并开始创作第二部长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但终因病情恶化,只完成第一卷便于1936年12月去世,年仅32岁。爱伦堡爱伦堡(18911967),苏联俄罗斯作家、社会活动家。1910年开始发表诗作,并陆续出版了几本诗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他曾担任了军事记者,到法德前线采访。1917年回国。十月革命后,曾参加苏维埃政府部门的工作。对十月

55、革命,他一开始并不理解,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一定的怀疑和恐惧。1921年春起,以苏联报纸记者身分长期驻在国外。1922年发表的哲理性长篇小说胡里奥胡伦尼多及其门徒奇遇记,受到了列宁的注意,这部小说描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革命时期欧洲和俄国的生活,对资本主义世界作了尖锐的讽刺和批判,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矛盾复杂的思想。20年代末30年代初,爱伦堡的思想发生了变化。1931年他周游了欧洲各国,目睹了法西斯主义的猖狂活动,回国后参观访问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业建设基地,受到了鼓舞,增强了对苏联国家前途的信心。这个时期写出了反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新人成长的长篇小说第二天。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他在法国,目击了法

56、国的沦陷,以此为题材创作了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获得1942年度斯大林奖金。卫国战争时期,在国内报纸上发表了许多政论性文章,揭露法西斯主义,呼吁世界各国人民奋起斗争。这些政论性文章使他赢得了世界的声誉和影响。战争结束后,他完成了两部长篇小说:一篇是描写战时生活的暴风雨(获1948年度斯大林奖金),另一篇是写战后生活的九级浪。50年代中期发表的中篇小说解冻和各种形式的文艺论文,60年代发表的回忆录人岁月生活,都在苏联文艺界引起激烈的争论。1954年,爱伦堡发表的小说解冻,写的是1953年冬至1954年春的一个工厂中发生的事。在作者的心目中,这个工厂的厂长菇拉甫辽夫是斯大林时代“官僚主义者”的典型,

57、他思想保守、僵化,没有人情味,不关心工人生活,只追求生产指标。这个厂长最后因工厂发生事故而被撤职,他的妻子也因厌恶他而离开他。小说借书中一个人物之口说:“解冻的时候到了。”这部小说通过斯大林时期人与人之间关系、人的心理变化,来说明斯大林的统治是“冰山”,被统治的人也是冷酷无情的,暗示斯大林的逝世会使长期冰冻的江河解冻。解冻一书一问世,便受到西方的重视,被认为是苏联“解冻文学”的先声,它反映了当时苏联社会的变化。但这篇小说当时在苏联国内曾受过批判。萧伯纳和他的代表作苹果车萧伯纳(18561950)是英国戏剧家。他的母亲靠唱歌和教授音乐谋生。在母亲的熏陶下,他也培养起对音乐的爱好,为一些报刊写音乐

58、评论和剧评,并从事新闻工作。萧伯纳的世界观十分复杂,在他接触社会主义思想的同时,也受到当时欧洲流行的叔本华、尼采等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但他对帝国主义的反动政策和资本主义社会虚伪的宗教、伦理等方面抱着批判的态度。1885年萧伯纳开始戏剧创作,到1949年为止,共完成剧本51部。苹果车是萧伯纳后期的重要作品。这是一出政治讽刺剧,以英国的议会制为攻击的对象,以内阁会议为主要情节。剧中的国王马格纳斯和首相卜罗塔斯相互较量,看谁是英国的真正统治者。国王表示要退位,并将作为平民竞选下院议员,如果他被选进国会,他将组织一个政党,他的刚接任的儿子罗伯特国王很可能会让他组阁。首相意识到即使自己目前取得权力,未来

59、也将败在国王手下,于是他不得不宣布危机已经过去,一切照旧。剧中还有一个插曲:美国大使宣布美国将同大英帝国重新合并,企图吞并大英帝国。在这个剧本里,萧伯纳表达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指出了以英国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制的缺陷。马格纳斯的内阁声称他们是按人民的意志办事,其实他们并不负多少责任,负责任的倒是国王本人。国王行使的否决权,防止了极端民主化。在萧伯纳的戏剧作品中,社会问题剧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些戏能启发观众去思考问题,他的戏能引人发笑,始终抓住观众的兴趣和注意力。此外,他还能以丰富和引人入胜的语言,表现了独特的机智和幽默。贝克特爱尔兰戏剧家、小说家。1906年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市一个犹太人家庭。学生

60、时代去巴黎游历时,遇到乔伊斯,当过他的秘书。1927年在都柏林三一学院毕业,1928年至1930年在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担任英文讲师,并与人合作把乔伊斯的作品翻译成法文。其间,回到都柏林工作。1938年开始定居巴黎,德军占领巴黎期间,曾参加抵抗运动,后因组织暴露隐居乡下,写了长篇小说瓦特。1945年以后改用法文写作,1946年至20世纪50年代初是创作的高峰期,主要作品是1952年创作的两幕剧等待戈多,主要情节是两个瘪三在荒凉的乡间土路上无聊地等待戈多的情景,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剧中都未作交待。此外还写了三部曲小说马洛伊(1951年)、马洛伊之死(1951年)和无名的人(1953年),其

61、中,马洛伊曾被一些评论家称为20世纪的杰作之一。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主要是“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并且他的戏剧“具有希腊悲剧的净化作用”。等待戈多剧照等待戈多创作于1952年,是贝克特成名作,也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品, 196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该剧由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两位流浪汉的对话组成,他们一直在等待一位叫“戈多”的神秘人士的到来。此人不断送来各种信息,表示马上就到,但从来没有出现过。两位流浪汉设想了种种站不住脚的假设,认为他们的存在一定有某种意义,希望戈多能带来解释。但戈多是谁,他代表什么,剧中只有些模糊的暗示。全剧没有完整连

62、贯的情节和明确的时间、地点,结尾是开端的重复,终点又回到起点,可以周而复始地演下去。 等待戈多泰戈尔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现代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1861年5月7日出生在加尔各答的一个富有的婆罗门种姓地主家庭,他的家庭是当时加尔各答知识界的中心。1881年,他出版了第一本诗集黄昏之歌。1892年写的摩珂摩耶,1898年写的献祭,从不同角度揭露和抨击了封建婚姻制度和种姓制度的危害,是泰戈尔早期短篇小说的代表作,20世纪初期,泰戈尔写了一系列中、长篇小说,广泛反映了印度现实社会中最迫切的问题。其中以长篇小说沉船(1906年)和戈拉(1910年)最为著名。戈拉是泰戈尔的

63、长篇小说代表作,是一部集中体现泰戈尔反殖民主义反封建主义思想倾向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优秀作品。小说的主人公戈拉原系居留在印度的爱尔兰人所生,其父母在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中死去。戈拉从小被印度的一个中产家庭收养。小说的中心内容是描写戈拉思想性格的成长和发展,塑造了戈拉这一印度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泰戈尔诗歌的代表作品有两亩地(1894年)、戈宾德辛格(1886年)、吉檀迦利(1912年)、生辰集(1941年)等。吉檀迦利题意是“献诗”,是一部颂神诗集,共收诗103首。吉檀迦利的问世给泰戈尔带来世界荣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马尔克斯G.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著名作家,1927年出生

64、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省的阿拉卡塔卡镇一个医生家庭,18岁入大学学法律,后辍学,从事新闻工作和文学创作。1955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落叶。长篇小说百年孤独1967年发表,引起西班牙语文学界的广泛注意,奠定了他在文学界的地位。小说写布思迪亚上校一家七代人的经历,描绘了加勒比海沿岸某国小城马孔多百余年的历史。作家在写这几代人的遭遇中反映了当地的政治、历史以及神话、传说、宗教习俗,形成幻景和现实交织的画面,这种方法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作者企图使读者思考造成马孔多(实际上是拉丁美洲的缩影)一百年孤独的原因,以及打破这种状态的途径。作者因这部小说获得198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其他作品还有长篇小说家长的

65、没落(1975年)恶时辰(1961年)和短篇小说集格朗德大娘的葬礼(1962年)等。插图说明安娜卡列尼娜插图安娜卡列尼娜作于18751877年。主人翁安娜卡列尼娜是19世纪俄国上流社会的贵妇人,住在彼得堡。她的丈夫卡列宁比她大20岁,是一位宫廷高官。由于丈夫整天忙于公务,安娜每天只有同儿子在一起打发时间。由于家庭不和,安娜来到莫斯科,在车站,她遇到了“花花公子”渥伦斯基。渥伦斯基立即被安娜的美貌吸引住了,开始追安娜。在渥伦斯基的猛烈进攻下,安娜坠入爱河,还跟渥伦斯基有了孩子。安娜未经丈夫同意便和他离婚,然后同渥伦斯基去欧洲旅游。三个月后,他们回到了俄国。安娜去见和卡列宁生的儿子谢辽沙,险些与卡列宁遭遇。安娜和渥伦斯基回国后,住在莫斯科。上层社会的社交界不欢迎她,由于卡列宁的拒绝,她又无法正式离婚。她的朋友很少,于是怀疑渥伦斯基对自己的爱情,但渥伦斯基不理解。有一天,渥伦斯基没有及时回来,她去车站接渥伦斯基,等了好长时间也没等到渥伦斯基,她感到非常绝望,跳下月台,自杀身亡。这部小说的另一根线索是安娜的娘家嫂子杜丽和杜丽的妹妹吉提,吉提本来是渥伦斯基的恋人,后来,她和哥哥的同学列文结婚了。结婚后,列文一度觉得生活并不像想像得那样幸福,后来他从上帝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