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狱中杂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理清作者写作思路,体会散文“杂而不乱”的行文特点。2、引导学生认清清朝司法机构的黑暗和封建制度腐朽。【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清清朝司法机构的黑暗和封建制度的腐朽。【教学难点】 理清作者写作思路,体味散文“杂而不乱”的行文特点。补充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 重点字词检查 1、文言实词及虚词的用法余叩所以(原因) 别置一所以羁之(所:处所; 以:连词)春气动,鲜不疫矣(少) 余感焉(兼词,于此)吾生若(使活) 竟行之(最终)2、通假字:少有连,必多方钩致。“少”通“稍”,稍微 矢溺皆闭其中:“矢”通“屎”傥仁人君子为上昌言。“傥”通“倘”,倘若 止主谋一二人
2、立决:“止”通“只”3、 词类活用贫者席地而卧 意动用法,以为席 牖其前以通明 牗(窗户)名词作动词,开一个窗洞 贫则面与之 名词作状语,当面 予我千金,吾生若 生:使动用法,4、 一词多义 要 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之 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 张良出,要项伯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二、教学设计 了解杂记这种文体 “杂记”,是古代散文中一种杂文体,因事立义,记述见闻,记载杂项的笔记和零碎的笔记。杂写所见、所闻、所感。课题狱中杂记中的“杂”字,这个“杂”字的含义是什么呢?繁杂、繁多、作者为何采用“杂记”的形式来记录狱中情形?本文中材料错综复杂,人物众多,但繁多一定就是无序的吗?本文以“杂记”名篇
3、,材料繁富,错综复杂,人物众多,写作者因南山集案被关押在狱中的所见所闻,文章涉及到几十个人和几十件事,材料丰富,头绪纷杂,作者善于选择典型事例重点描写,“杂”而有序,散中见整,中心突出。如用方苞提出的古文“义法”来衡量,繁富的材料就是“义”,即“言之有物”;井然有序的记叙就是“法”,即“言之有序”。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方苞为桐城派创始人,为文主张一种“义法”,要求做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提倡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并讲求词语的“雅洁”。这些主张在当时很有影响。问题探究一 活动设计(理清文章层次,把握文章结构) 文章题目为狱中杂记,作者从哪些角度来介绍狱中情况的?作者
4、记了哪些人和事情呢? 两年多的牢狱生活作者亲身体验、观察和了解到哪些黑暗现象?(小组探究,分组讨论)导读提示:方苞因受戴名世的牵连而被捕入狱,他亲身体验、观察和了解到清王朝刑部监狱的种种黑暗现实,以严肃、质朴的文笔描写了牢狱的恶劣环境,揭露了狱吏的贪赃枉法、滥用酷刑和囚犯中的无辜者含冤蒙屈、痛苦无告的不幸遭遇。1、刑部狱死者众多及原因2、行刑者、主缚者、主格扑者的残酷虐害3、老胥偷梁换柱,使杀人犯逍遥法外4、奸民与胥吏勾结狼狈为奸,牟取暴利。(一)细读文章,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刑部大狱,了解狱中内幕(学生自由诵读,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牢狱)环境黑暗:此疫作也 旁四室无牖,系囚常二百余矢溺
5、与饮食之气相薄(迫)方夜中,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无可旋避;不通光、不透气、瘟疫流行、拥挤污秽。写刑部狱中瘟疫流行情景,揭露造成瘟疫的原因。 (狱吏)贪赃枉法: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方钩致;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 ;(禁卒)乱施酷刑:行刑者(极刑,绞缢,大辟质其首) 主缚者(先折筋骨,至西市伤于缚,或竟成痼疾);主梏扑者(骨微伤,伤肤,即夕行步如平常) (胥吏)偷梁换柱:家藏伪章,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更改)之,增减要语 (奸民)内外勾结: 以矜疑(可矜、可疑)减,随遇赦;与胥卒表里,颇有奇羡(赢余)从不同角度、各个环节,全方位地反映清代监狱的黑
6、暗与腐败。从环境之黑暗写到人心之黑暗,狱吏写到禁卒再写到奸民,条理层次清晰有序。文笔细腻,文风质朴,一字一句,表露真情。看似平静,却暗流涌动。通过画面的展示,群体画像、个体特写暴露丑恶,展现隐藏的激越之情。问题探究二 活动设计(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散文的主线,指导学生在朗诵中体会作者情感。)本文中材料错综复杂,人物众多,那么作者是怎样把那些人和事情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的呢?提示:以“皆利系者之多”为线索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揭露清王朝司法机构的黑暗,教学板书设计(明确本节内容的整体构架)狱中杂记利之所系官吏: 株连、折磨禁卒:勒索、虐待 犯人老胥: 舞弊、偷梁换柱 奸民: 威胁、敲诈秉笔直书,
7、揭露黑暗课堂总结以“金钱”为中心线索,选材组材,有一般叙述,有具体描写;有问题揭发,有材料印证;有逐层深入,有条不紊有重点铺叙。“杂记”记叙过程中爱憎感情也就表现出来。(叙事方式)作者对狱中含冤负屈的受难者怀有深厚的同情,对为非作歹的狱吏抱有强烈的憎恨,其爱憎关注于对客观事实的具体记述之中。布置作业 1、 预习下一篇课文陶庵梦忆序,尝试着从“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角度来解读这篇课文,小组内充分讨论,推选代表走上讲台自主赏析。2、尝试在平时的作文中使用此法。 活动设计 继续探究“散而不乱”的散文特点教学反思1、 文言散文的学习,对字词句段的掌握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熟练翻译课文,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 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时,要围绕重难点,问题设计要精练,能够紧扣重点难点。3、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对学生活动的评价应以鼓励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