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实战演练:第二单元 8八 周而不比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83092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实战演练:第二单元 8八 周而不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实战演练:第二单元 8八 周而不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实战演练:第二单元 8八 周而不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实战演练:第二单元 8八 周而不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实战演练:第二单元 8八 周而不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实战演练:第二单元 8八 周而不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实战演练:第二单元 8八 周而不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实战演练:第二单元 8八 周而不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实战演练:第二单元 8八 周而不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实战演练:第二单元 8八 周而不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基础知识 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矜而不争(jn)人焉廋哉(su)B友便辟(pin p) 唯仁者能好人(ho)C友便佞(pin nn) 事君数(shu)D忠告而善道之(do) 毋自辱也(w)解析:选C。A.廋(su),B.辟(b),D.毋(w)。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小人比而不周(团结)君子矜而不争(庄重自持)B观其所由(经历)人焉廋哉(隐藏)C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等到)友直,友谅(谅解)D友便辟,友善柔(谄媚逢迎)友便辟,友善柔(和善温顺)解析:选B。A.比:勾结;C.义:涉及,谅:诚信;D.善柔:假装和善。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不以言举人

2、君子以文会友B观过,斯知仁矣朋友数,斯疏矣C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躬自厚而薄责于人D人之过也,各于其党久而敬之解析:选B。A.介词,因为/介词,用,拿;B.连词,那么,就;C.介词,被/介词,对;D.结构助词,的/代词,他。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小人比而不周B群而不党C晏平仲善与人交D友直,友谅,友多闻解析:选C。A项,“比”、“周”,形容词作动词。B项,“党”,名词作动词。D项,“直”、“谅”,形容词作名词。下列句子中,属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君子不以言举人B何以报德C躬自厚而薄责于人D毋自辱焉解析:选B。B项“何以报德”中的“何以”应是“以何”。A、D两项是一般句式。C项

3、,为状语后置句。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15.15)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14.34)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15.23)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5.17)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4.26)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12.2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译文:(2)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译文:答案:(1)君子不因为言论可取就选用一个人,也不因为人不可取就拒绝

4、他的言论。(2)侍奉君主烦琐无度,就会遭到羞辱;与朋友相交烦琐无度,就会遭到疏远。孔子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请你据选文分点概括晏平仲的交友之道。答:答案:(1)严以律己,宽以待人;(2)以直报怨,以德报德;(3)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4)适度交往,保持距离;(5)忠告善道,适可而止。请你谈谈你对“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这句话的理解。答:答案:对待朋友的错误,要坦诚布公地劝导他,推心置腹地讲明利害关系,但他坚持不听,也就作罢。这是交友的一个基本准则,是对别人作为主体的一种承认和尊重。如果朋友不听,你一再劝告,就会自取其辱。(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端木赐,卫人

5、,字子贡。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问曰:“汝与回(颜渊)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田常欲作乱于齐,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子张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遂行,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田常曰:“善。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说曰:“臣闻之,千钧之重加铢两而移。诛暴

6、齐以服强晋,利莫大焉。名存亡鲁,实困强齐。智者不疑也。”吴王曰:“善。虽然,吾尝与越战,栖之会稽。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子待我伐越而听子。”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越王大说,许诺。遂行。报吴王,吴王大说,以告子贡曰:“越王欲身从寡人伐齐,可乎?”子贡曰:“不可。君受其币,许其师,而辞其君。”吴王许诺,乃谢越王。于是吴王乃遂发九郡兵伐齐。子贡因去之晋,谓晋君曰:“修兵休卒以待之。”晋君许诺。子贡去而之鲁。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果以

7、兵临晋,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杀夫差而戮其相。破吴三年,东向而霸。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回也闻一以知十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B去而之吴 辍耕之垄上C吴王许诺,乃谢越王 陈涉乃自立为王D利莫大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解析:选A。A.前者为连词,后者为介词;B.动词,去,往;C.连词,于是,就;D.兼词。下面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表现子贡“利口巧辞”的一组是()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臣闻之,千钧之重加铢两而移子待我伐越而听

8、子君受其币,许其师,而辞其君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ABC D解析:选B。是吴王的话;是游说的结果。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虽常被子贡辩得理屈词穷,但对他的才智是极为了解的。当齐国的田常准备讨伐鲁国时,子路、子张等弟子都请命,孔子惟独派子贡出行。B在齐国,子贡指出,如果攻打鲁国,对田常并没有什么好处;他又赶到吴国,鼓动吴王夫差去北伐齐国,并提出自己可以出使越国,以解除吴国的后顾之忧。C子贡赶往晋国,提醒晋君如果吴国战胜齐国,必将威胁晋国,让晋国早早做好迎战的准备。D子贡以杰出才智在五国间周旋,结果是保全了鲁国,同时影响到此后十年间五国的

9、政局。解析:选A。A项“黜”理解有误,“派子贡出行”有误。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译文:(2)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译文:答案:(1)我怎么敢指望跟颜回相比呢?颜回听知一个道理,能够推知十个道理,我听说一个道理,也不过推导出两个道理。(2)所以,子贡这一出行,保全了鲁国,扰乱了齐国,灭掉了吴国,使晋国强大而使越国称霸。端木赐,是卫国人,字子贡。子贡口齿伶俐,巧于辞令,孔子常常驳斥他的言辞。孔子问子贡说:“你和颜回比,谁更加出色?”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指望跟颜回相比呢?颜回听知一个道理,能够推知十个道理,我听说一个道

10、理,也不过推导出两个道理。”田常想要在齐国叛乱,转移他们的军队去攻打鲁国。孔子听说这件事,对门下弟子们说:“鲁国,是祖宗坟墓所在的地方,是我们出生的国家,我们的祖国危险到这种地步,诸位为什么不挺身而出呢?”子路、子张请求前去救鲁,孔子不答应。子贡请求前去救鲁,孔子答应他。子贡就出发了,来到齐国,游说田常说:“您攻打鲁国是错误的,不如去攻打吴国。假如攻打吴国不能取得胜利,百姓死在国外,大臣率兵作战朝廷势力空虚,这样,在上没有强臣对抗,在下没有百姓的非难,孤立国君专制齐国的只有您了。”田常说:“好。虽然如此,可是我的军队已经开赴鲁国了,现在从鲁国撤军转而进兵吴国,大臣们怀疑我,怎么办?”子贡说:“

11、您按兵不动,不要进攻,请让我为您出使去见吴王,让他出兵援助鲁国而攻打齐国,您就趁机出兵迎击它。”田常采纳了子贡的意见,就派他南下去见吴王。子贡游说吴王说:“我听说,在千钧重的物体上,再加上一铢一两的分量也可能产生移位。讨伐强暴的齐国,用来镇服强大的晋国,没有比这样做获利更大的了。名上保存危亡的鲁国,实际上阻扼了强齐的扩张,这道理,聪明人是不会生疑的。”吴王说:“好。虽然如此,可是我曾经和越国作战,越王退守在会稽山上栖身。越王自我刻苦,优待士兵,有报复我的决心。您等我攻打越国后再按您的话作罢。”子贡说:“越国的力量超不过鲁国,现在,保存越国向各国诸侯显示您的仁德,援助鲁国攻打齐国,施加晋国以威力

12、,各国诸侯一定会竞相来吴国朝见,称霸天下的大业就成功了。大王果真畏忌越国,我请求东去会见越王,让他派出军队追随您,这实际上使越国空虚,名义上追随诸侯讨伐齐国。”吴王特别高兴,于是派子贡到越国去。越王非常高兴,答应照计行动。就走了。子贡回报吴王,吴王听了非常高兴,把(文种的话)告诉子贡说:“越王想亲自跟随我攻打齐国,可以吗?”子贡回答说:“不可以。你可接受他的礼物,允许他派出军队,辞却他的国君随行。”吴王同意了,就辞谢越王。于是吴王就调动了九个郡的兵力去攻打齐国。子贡因而离开吴国前往晋国,对晋国国君说:“整治好武器,休养士卒,等着吴军的到来。”晋君依照他的话做了。子贡离开晋国前往鲁国。吴王果然和

13、齐国人在艾陵打了一仗,把齐军打得大败。果真又带兵攻打晋国,晋军迎击吴军,大败吴军。越王听到吴军惨败的消息,就渡过江去袭击吴国。杀死了吴王夫差和他的国相。灭掉吴国三年后,越国称霸江东。所以,子贡这一出行,保全了鲁国,扰乱了齐国,灭掉了吴国,使晋国强大而使越国称霸。子贡一次出使,使各国形势发生了相应变化,十年当中,齐、鲁、吴、晋、越五国的形势各自有了变化。三、语言表达仿造下面的示例,以“语文”为话题,再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一致,修辞得当。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答:答案:(示例)语文是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语文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动容。

14、下面的漫画,内涵深刻、丰富。请拟写一个能揭示其内涵的标题(不超过6个字,不得以“无题”或“写字”为标题),然后说说理由。(1)标题:(2)理由:答案:(示例)(1)进步与倒退(或:科技的两面性/双刃剑)(2)科技虽能满足人类需求,给生活带来便利,为人类造福,具有正面价值;但它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的危机、隐患,甚至产生负面的影响。四、高考突破(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16题。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答:答案: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正直、诚实和博学多闻。从交友有益的角度来说,你

15、认为孔子弟子中哪些人比较适合做自己的朋友?请举一例并说明理由。答:答案:颜回。颜回虽然家境贫寒,缺衣少食,生活艰苦,却能忍受困苦,不为物质所累,自得其乐,始终保持心境的恬淡和安宁。以颜回为友,能够让自己也拥有一颗淡然的心,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快乐地生活。(以孔子其他弟子为例亦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_原则。答案:适中交往(适度交往、中庸)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竞争,

16、孔子却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矜而不争”,你同意孔子的看法吗?简要说明理由。答:答案:同意。孔子提出的“矜而不争”,是认为君子要有“仁德”之心,强调不争强好胜,与人交往时不斤斤计较,不为私利与他人争执,更不是一味追名逐利。这个观点与现代社会的竞争要求不仅不矛盾,反而能促进社会的良性竞争。(若不同意,言之成理也可)(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题。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请用一个熟语概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意思。答:答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孔子提倡仁爱,却不同意“以德报怨”而主张“以直报怨”,谈谈你对这一主张的理解

17、和看法。答:答案:(示例1)赞同孔子的观点。用恩德来回报仇怨是一种美德,但不应当用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别人的过失,而应该以公正、正直的原则正确对待有负于你的人和事。(示例2)不赞同孔子的观点。善良的人,我以善意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意对待他,结果就会使他也变得善良。“以德报怨”,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人们向“善”的心理。(四)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或曰:“以德报怨,何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的洒脱周国平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譬如说论语,林语堂把它当作孔子的闲谈

18、读,读出了许多幽默,这种读法就很对我的胃口。近来我也闲翻这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这两个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是说他没出息,这是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也确实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自嘲说,那么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罢。其实,

19、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还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中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唯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了若干大小朋友,到河里游泳,在林下乘凉,一路唱歌

20、回来。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点想的一样。”圣人的这一叹,活泼泼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圣叹”,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悠闲自在,岂非胜似一切?学界大抵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于什么是“仁”,众说不一,但都不出伦理道德的范围。孔子重人伦是一个事实,不过他到底是一个聪明人,而一个人只要足够聪明,就决不会看不透一切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所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这句话竟出自孔子之口,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也就不足怪了。有人把“仁”归结为忠恕二字,其实孔子决不主张愚忠和滥恕。他总是区别对待“邦

21、有道”和“邦无道”两种情况,“邦无道”之时,能逃就逃(“乘桴浮于海”),逃不了则少说话为好(“言孙”),会装傻更妙(“愚不可及”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其本义不是形容愚蠢透顶,而是孔子夸奖某人装傻装得高明极顶的话,相当于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他也不像基督那样,当你的左脸挨打时,要你把右脸也送上去。有人问他该不该“以德报怨”,他反问:那么用什么来报德呢?然后说,应该是用公正回报怨仇,用恩德回报恩德。孔子实在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有常识,知分寸,丝毫没有偏执狂。“信”是他亲自规定的“仁”的内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说:“言必信,行必果”,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径(“硁硁然小人哉”)。要害是那两个“必”字,毫

22、无变通的余地,把这位老先生惹火了。他还反对遇事过分谨慎。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这句话也出自论语,只是孔子并不赞成,他说再思就可以了。也许孔子还有不洒脱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有这一面毕竟是令人高兴的。研究孔子,如果顾及他的全人,对他的哲学或许也会有些新的认识吧。赏评对于如何读论语,作家独辟蹊径,以自己独到的眼光读出了“孔子的洒脱”,他认为这“洒脱”二字,主要体现在“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和“对于伦理的态度颇为灵活”两个方面。文中还指出孔子读书方面的看法: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此外,文章并没有就此止笔,还指出孔子“不洒脱”的一面,告诉我们研究孔子要“顾及他的全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