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检测(六)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多选)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下列方法中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5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C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之间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D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槽码的个数答案:ACD2.小明同学在学习了DIS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平齐,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小明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实验次数不同的挡光片通过
2、光电门的时间/s速度/(ms1)第一次0.230 440.347第二次0.174 640.344第三次0.116 620.343第四次0.058 500.342则以下表述正确的是()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的宽度最小。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的宽度最小。四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四次实验中,第四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ABCD答案:D3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平板(光滑)、小车等器材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即将释放小车之前的实验装置图。该装置图中有3处明显错误,它们分别是:(1)_;(2)_;(3)_。解析:打点计
3、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所用电源为交流电源,因此题图中接直流电源是错误的;细线和平板应平行,而题图中细线和平板不平行,故需要调整它们的位置;实验开始时,小车应紧靠打点计时器,以保证在纸带上打足够多的点,有利于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而题图中小车离打点计时器的距离太远,所以此处是错误的,也应该进行调整。答案:(1)细线与平板不平行(2)打点计时器接的是直流电源(3)小车离打点计时器的距离太远4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周期为0.02 s的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
4、为毫米的刻度尺,零刻度线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d1、d3、d5。(1)读出距离:d11.20 cm,d3_ cm,d5_ cm;(2)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大小v2_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由毫米刻度尺的刻度可知d35.40 cm,d512.00 cm。(2)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可用计数点“1”“3”间的平均速度表示,则v20.21 m/s。(3)小车通过计数点“4”的瞬时速度v40.33 m/s,则小车加速度大小a0.60 m/s2。答案:(1)
5、5.4012.00(2)0.21(3)0.605光电计时器是一种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滑块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出滑块的挡光时间。现有一滑块在斜面上滑行,先后两次通过光电门1和2,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是t15102 s,t23102 s,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所经历的总时间t1.5 s,用分度值为1 mm 的刻度尺测量小滑块的长度d,示数如图乙所示。(1)滑块的长度d为_cm。(2)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1、v2分别为_m/s、_m/s。(3)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解析:(1)由题图可知d8.42 cm4.00 cm4.42 cm。(2)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10.88 m/s,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21.47 m/s。(3)滑块的加速度a0.39 m/s2。答案:(1)4.42(2)0.881.47(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