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高二地理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县(市、区)、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第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018年2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关中平原城市群覆盖陕西、甘肃、山西三省的西安、宝鸡、咸
2、阳,渭南,商洛,铜川,平凉、庆阳、临汾、运城等城市,面积10.71万平方千米。培育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有利于引领和支撑西北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纵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下图为关中平原城市群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下图体现的区域特征是呼包鄂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 )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综合性A. B. C. D. 2. 作为区域,关中平原城市群具备的特征有( )一定的面积和形状没有明确的边界明确的区域特征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A. B. C. D. 【答案】1. B 2. C【解析】【1题详解】考察区域的特征:读图可知,该图含有多个城市群,不同的城市群具有差异性,正确;图中城市群间连线反映了不
3、同城市群之间具有联系,体现了区域的开放性,正确。故选B项。【2题详解】据材料可知,关中平原城市群由若于城市组合而成,每个城市都具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明确的边界,正确,错误;区域都具有区域特征,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正确。故选C项。【点睛】本题考查区域的内涵以及特点分析,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能力,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图甲为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洪水村的金字形茅草屋(以藤条为架、以黄泥为地、以稻草粘土为墙,以茅草为顶),图乙为山西省忻州市河头村黄土高原民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金字形茅草屋屋顶的两端用藤条搭成不封闭的网格,目的是( )A. 防止蛀虫B. 抵御台风C. 美观大方D.
4、通风透气4. 甲、乙两地民居景观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气候类型不同B. 距海远近不同C. 海拔高度不同D. 生活习惯不同【答案】3. D 4. A【解析】【分析】【3题详解】金字型屋顶的两端用藤条搭成不封闭的网格对防止蛀虫作用不大,A错误;金字型茅草屋的房屋结构本身不能抵御台风的侵袭,故两端用藤条搭成不封闭的网格对抵御台风意义不大,B错误;美观大方不是其考虑的主要因素,C错误;图甲民居地处海南,气候潮湿闷热,故用藤条搭成不封闭的网格主要是加强空气流通,使居住条件更加凉爽舒适,D正确。故选D。【4题详解】由于两地地理位置不同,导致气候不同,热量条件不同,为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两地民居产
5、生了不同的特征,A正确;距海远近、海拔、生活习惯等均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故选A。【点睛】民居具有空间性,是人们在适应改造大自然的漫长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与当地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面总结一些传统民居与环境的关系。黄土高原窑洞的特点:冬暖夏凉,节省建筑材料。反映的环境:冬季寒冷,夏季高温,降水较少,黄土直立。北方民居的特点:屋顶较平,门窗少且小,墙较厚。反映的环境特点:冬季寒冷,降水较少。新疆平顶屋的特点:屋顶平,墙厚窗小。反映的环境特点:气候干燥,多风沙,太阳辐射强。蒙古包的特点:便于拆卸,架设和搬运。反映的环境特点:冬季寒冷,草地广阔,居民以游牧生活为主。江南民居的特点:屋顶倾斜(降水较多
6、,便于排水),门窗多且大,墙较薄,便于通风散热。反映的环境特点:湿热的环境。云南傣族竹楼的特点:通风散热,防潮和防虫。反应的环境特点:湿热、爬行动物、虫类多。青藏高原碉楼的特点:平顶,门窗少,墙厚。反映的环境特点:高寒、光照强。东南亚民居的特点:屋顶倾斜,门窗多且大,多木桩支撑,且密集排列(类似于我国的吊脚楼),具有通风散热、防潮的优点。反映的环境特点:湿热、河流密布、多沼泽。因纽特人冰屋的特点:防寒保暖,节省建筑材料。反映的环境特点:终年寒冷的寒带环境。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
7、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背着陆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洛杉矶(118.3W,34.1N)夕阳西下B. 1月3日的范围占全球3/4以上C. 悉尼(151.2E,33.6S)烈日当空D. 巴黎埃菲尔铁塔影长达到最大6. 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后一个月内( )A. 地球绕日公转速度逐渐加快B. 上海日出时间一天比一天提前C. 北京白昼长度逐渐变小D. 京沪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加大【答案】5. C 6. B【解析】【分析】【5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背着
8、陆时是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20E的地方时)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洛杉矶(118.3W,34.1N)位于120E以西238.3个经度,即晚约15小时53分,此时洛杉矶地方时应约为18时33分,此日直射点在南半球,洛杉矶昼短夜长,此时早已日落,不是夕阳西下,A错误;东八区区时为1月3日10时26分,则西二区为0时26分,西二区向东至日界线为1月3日的范围,占14.5个时区,占全球不到3/4,B错误;悉尼(151.2E,33.6S)位于120E以东31.2个经度,即早约2小时5分钟,因此悉尼地方时约为12时31分,正值正午附近,因此烈日当空,C正确;而巴黎埃菲尔铁塔影长达到最大应是正午
9、太阳高度最小时,巴黎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背着陆时为1月3日,已经是冬至日过后,D错误。故选C。【6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背着陆时是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后一个月内,应是1月3日至2月3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位于近日点时(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因此1月3日以后一个月内,地球绕日公转速度应由最快逐渐减慢,A错误;1月3日至2月3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位于北半球的上海白昼时间增长,因此上海日出时间一天比一天提前,B正确;1月3日至2月3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位于北半球的北京白昼长度逐渐变大,C错误;由于京沪两地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因此两
10、地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全年不变,等于两地的纬度差,D错误。故选B。【点睛】夏至日(6.22)至冬至日(12.22):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白昼缩短,南半球大部分地区白昼增长。冬至日(12.22)至夏至日(6.2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白昼增长,南半球大部分地区白昼缩短。2019年4月17日,山东沂蒙山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沂蒙山是岱崮地貌的命名地,菌群簇集,形态典型,蔚为壮观。读岱崮地貌地质剖面示意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 崮基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及岩石类型是( )A. BB. DC. ED. A8. 形成固体部分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正
11、确的是( )A. 外力沉积地壳陷落外力侵蚀B. 外力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C. 岩浆喷出外力侵蚀外力沉积D. 岩浆侵入外力沉积地壳抬升【答案】7. A 8. B【解析】【分析】【7题详解】由图示物质循环可知,图示沉积物经过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岩D ,沉积岩D经过重熔再生形成新的岩浆E, B是变质岩经过重熔再生作用形成新的岩浆E,岩浆E经过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A;图示崮基岩石是片麻岩,片麻岩是变质岩,是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对应正确的是B。选A正确。【8题详解】图示崮体部分是有层理构造的沉积岩,是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作用发生在低洼的海洋,随着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再经外力侵蚀形成现在的地貌。选B正确。【
12、点睛】岩浆经过冷却凝固作用转化为岩浆岩;各类岩石可以经过变质作用到变质岩;各类岩石可以经过外力作用到达沉积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经过重融再生作用到岩浆。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玄武岩;常见的沉积岩有:石灰岩、页岩、砾岩;常见的变质岩有:大理岩、板岩、片麻岩。下图示意我国福建省南部局部沿海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海岸变迁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 全新世以来海岸变迁的状况是( )A. 一直向陆地方向后退B. 一直向海洋方向推进C. 先向陆地后退,再向海洋推进D. 先向海洋推进,再向陆地后退10. 对海岸线的变迁影响较弱的地质作用是( )A. 河流堆积作用B. 地壳升降运动C.
13、风力侵蚀作用D. 海浪搬运、堆积作用【答案】9. C 10. C【解析】【分析】【9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自早全新世至中全新世,古海岸线向陆地方向后退;自中全新世到现代,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故选C。10题详解】海岸线的变迁与河流堆积作用、海浪搬运、堆积作用以及地壳升降运动等密切相关,如:河流堆积作用强,海浪的堆积作用强,陆地地壳上升明显,则海岸线可能向海洋一侧推进;陆地地壳下沉明显,且陆地地壳下沉速度快于河流堆积速度,则海岸线肯向陆地一侧推进,ABD不符合题意;风力侵蚀对海岸线的变迁影响很弱,故选C。【点睛】本题组难度一般,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判断即可。另外,在高中地理中,常以河口三角洲区域
14、的堆积物等去考查海进海退现象,因为这里受入海径流流水作用和海水顶托作用双重作用影响。河流入海口海岸线的变化主要以下受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1、自然原因:(1)内力作用: 陆地和海洋的上升或下沉 ;(2)外力作用: 河流作用(侵蚀和堆积)、海水作用(侵蚀和堆积)。 2、人为原因:(1)围海造陆;(2)上游修大坝或者改变植被状况等。读某地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完成下面小题。11. 图示天气系统为( )A. 北半球的冷锋B. 北半球的锋面气旋C. 南半球的暖锋D. 南半球的锋面气旋12. 有关图示天气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的风力比d地大b地的气压比c地小d地的风向为偏北
15、风e地附近有暖锋活动A. B. C. D. 13. 下列各地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 )A. a和cB. b和eC. c和dD. d和e【答案】11. B 12. D 13. B【解析】【分析】【11题详解】将图中数值相等的点连线会发现,图示中心为低压中心,气流向中心汇聚;根据风向推断,风向右偏,故此图为北半球;图中有三条低压槽线,其中,e附近为暖锋,故此图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选B。【12题详解】根据图示判断,a地的等压线较d地密集,故a地风力比d地大;b地比c地距低压中心远,b地气压介于1000-1004hpa,c地气压介于996-1000hpa之间,故b的气压比c地大;d地位于气旋东部南侧,
16、风向为偏南风;e地位于北半球气旋的东部,其附近有暖锋活动,据此分析对,本题选D。【13题详解】本图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气旋的西部为冷锋,东部为暖锋;冷锋的锋后、暖锋的锋前多降水天气,图中b位于冷锋锋后,e位于暖锋锋前,据此分析本题选B。【点睛】常见的天气系统:读沿20E经线的地形剖面和某季节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南部海域常年惊涛骇浪B. 乙丙两地自然带相同C. 丁海区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D. 该大陆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15. 此季节( )A. 甲地温和多雨B. 乙地草木繁盛C. 丙地森林茂密D. 丁海区风浪较大【答案】14. A 15. A【解析】
17、【14题详解】考察区域地理特征分析,根据图中地形剖面图以及经度判断,该大陆为非洲,甲处南部位于西风带,在西风的影响下,甲南部的海域常年惊涛骇浪,A正确;乙丙两地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不同,B错误;丁海区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C错误;该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相对向北移,应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甲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乙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丙为北半球热带沙漠气候、丁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此季节甲地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A正确;乙地草木枯黄,丙地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C错误;丁地为地中海气候,此时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D错
18、。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区域地理分析以及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以及成因。读某地逐月累计降水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6. 下列四幅气候统计图中,能反映该地气候状况的是( )A. B. C. D. 17. 如果该地位于北半球,则有关该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布在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B. 雨热同期,适合亚热带水果生长C. 12月受冬季风影响降水较少D. 68月累计降水量曲线平缓是受副热高气压带的影响【答案】16. D 17. D【解析】【16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地降水总量在700毫米至800毫米之间,夏季降水量累积速度较慢,表明夏季降水相
19、对较少,冬季降水累积速度较快,表明冬季降水较多,最可能为地中海气候。 A选项表示热带草原气候, B选项表示温带季风气候, C选项表示热带雨林气候, D选项表示地中海气候,故选D。【17题详解】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如果该气候位于北半球,则该气候应位于北纬30北纬40的大陆西岸,A错;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降水较少,降水累积速度较慢,累积降水曲线平缓,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雨热不同期,BC错,D正确,故选D。【点睛】气候类型的判断总结如下:下图为某河段汛期和枯水期河流水位及潜水位(指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水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
20、下面四幅图,能反映该图中水体相互关系的是() A. B. C. D. 19. 该河段最可能位于()A. 长江下游B. 湄公河中游C. 密西西比河上游D. 黄河下游【答案】18. A 19. D【解析】【18题详解】读图可知,该河段汛期和枯水期河流水位都高于潜水位,即河流水总是补给地下水;而图中四个选项中,表示河流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表示地下水总是补给河流水,只有表示河流水总是补给地下水。A对。【19题详解】黄河下游河段为“地上河”,河流水位总是高于两岸的潜水位,故河流水总是补给地下水。故D对。下图为世界某大洋边缘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该海域存在一个势力较强的洋流,它对沿岸气候有着重要影
21、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 该海域可能位于( )A. 北半球大陆东岸附近B. 北半球大陆西岸附近C. 南半球大陆东岸附近D. 南半球大陆西岸附近21. 该洋流对沿岸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利于雾的形成降水增多加剧沿岸的干旱延长河流结冰期A. B. C. D. 【答案】20. D 21. A【解析】分析】【20题详解】图中海水等温线大致自北向南递减,由此判断该海域应位于南半球,排除AB;洋流流向与海水等温线弯曲方向相同,由此可知,图中洋流由海水温度较低的海域流向海水温度较高的海域,属于寒流,南半球大陆东岸附近属于暖流,大陆西岸附近为寒流,C错,D正确,故选D。【21题详解】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洋
22、流位于南半球大陆西岸附近,应属于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西岸的寒流,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加剧了沿岸气候的干旱。同时,该洋流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域,海水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海域上空空气湿度较大,洋流降温有利于海雾的形成。中低纬度海域沿岸地区河流无结冰期。综上分析可知,正确,错,故选A。【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对渔场分布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以及上升补偿流附近,底层营养物质上涌,藻类以及浮游生物丰富,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加快且节省燃料;寒暖流相遇附近海雾较多,北极地区的冰山随洋流南下,都会影响海洋航行安全。对污
23、染物的影响:一方面加快了污染物的净化速度,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污染物的影响范围。读某大洋局部大洋环流和气压带、盛行风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2. 有关图示海域大洋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洋流流向受中纬西风影响B. 洋流流向受东南季风影响C. 洋流加剧了沿岸地区的荒漠化D. 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23. 由图示信息可知( )A. 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B. 图中气压带控制区盛行上升气流C. 该大洋环流以副热带为中心D. 盛行风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答案】22. D 23. B【解析】【分析】【22题详解】读图可知,图示海域盛行风由南部的东南风变为北部的西南风,应是南半球东南信风向北越过
24、赤道右偏形成西南季风,在西南季风等盛行风推动下形成顺时针流动的大洋环流,因此该海域应位于北印度洋海域,其中为西南季风推动下形成的季风洋流,A错误;为东南信风推动下形成的南赤道暖流,B错误;洋流位于热带海域,沿岸多热带雨林,该洋流属于暖流性质,不会加剧沿岸地区的荒漠化,C错误;洋流受当地离岸风的影响,形成上升流,属寒流性质,因此对该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D正确。故选D。【23题详解】读图可知,南半球东南信风可以向北越过赤道,说明此时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图中气压带位置偏北也可说明),因此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A错误;图中盛行风向越过图中纬线气流偏转方向明显发生变化,说明图中纬线应为赤道,图中气压带
25、应为赤道低气压带,受其控制区应盛行上升气流,B正确;由前面分析可知,该大洋环流以赤道为中心,不是以副热带为中心,C错误;图中盛行风为西南季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错误。故选B。【点睛】世界洋流分布规律:中低纬度海区:形成副热带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为逆时针方向流,大洋东侧为寒流,大洋西侧为暖流。赤道附近信风作用形成赤道洋流;中纬度海区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题。24. 该山
26、地南坡属于( )A. 阳坡和背风坡B. 阴坡和背风坡C. 阴坡和迎风坡D. 阳坡和迎风坡25. 图中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A. 高山草甸B. 高寒荒漠C. 针阔叶混交林D. 高山针叶林【答案】24. D 25. B【解析】本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带性的分布规律影响雪线分布的因素及自然带的判断。【24题详解】本题考查山雪线分布的规律及影响因素。一般情况下,迎风坡雪线较低,背风坡雪线较高;阳坡雪线较高,阴坡雪线较低,据图可知,图中显示该山地南坡雪线分布的海拔较低,则南坡为迎风坡;同时南坡月等温线分布的海拔较高,则南坡为阳坡。因此南坡为阳坡和应风坡,D正确,ABC错误,故选D。【25题详解】根据图中
27、的数据分析,线是7月的3等温线,线是雪线,其温度是0度,所以和之间的温度在0-3之间。根据海拔高度可知,和之间的海拔大约是在4800-6000米之间,靠近雪线处气温低,降水少,为高寒荒漠。因此图中的之间可能是高寒荒漠带。故选B。第卷(综合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第卷共5道题,共50分。2第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2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图甲为某时刻的等日照时间图,OA、OB为日期界线,P点纬度为70。材料二 图乙表示该日正午时刻广州市(237N)和海口市(20N)楼房影子(阴影部分)分布状况。此后的几天广州
28、市正午时刻影子逐渐缩短。(1)此时,全球太阳高度最大地点的地理坐标是_;当点影子朝向正北时,北京时间为_时,O点的太阳高度是_。(2)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图中,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用阴影标出极夜范围。(3)说出此后的三个月内,广州市楼房影长变化、海口市的昼夜状况及昼长变化情况。【答案】(1)(20N,135W);17;20(2)下图所示。(3)广州:影长先变短,后变长。海口:昼长夜短;昼先变长,后变短。【解析】【分析】【详解】(1)据图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此时70N日照时间为24小时,说明70N为极昼,太阳直射点为20N;日期分界线为180经线和0点经线,而OA、OB为日期界线,OB为
29、180经线,所以OA为0点经线,即45E此时为0点,所以地方时12点经线为135W,全球太阳高度最大的地点是太阳直射点位置,即(20N,135W);当P点影子朝正北时,即45E(东三区)地方时为12点,此时北京时间(东八区)为17点,O点是北极点,其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数值相同,故O点的太阳高度为20。(2)注意图示中极夜的范围为70S-90S,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20N,135W),太阳光线要与晨昏线垂直,A点(0,45E)要在赤道上(如下图):(3)根据材料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海口与广州两城市之间,之后广州市正午时刻影子逐渐缩短,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移,广州市楼房的影子先逐渐缩短,随
30、着直射点达到北回归线广州市的楼房影长将达到最短,随后直射点南移,广州市的正午太阳高度减小,楼房影长开始逐渐增长。三个月内随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后向南移,海口昼长先变长,后变短,但整体上都是昼长夜短。【点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
31、23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每1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
32、再用90-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2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的的喀喀湖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被称为“高原明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湖面海拔达3821米,湖水面积约8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40180米,最深处达280米,平均水温13。材料二 钦查群岛主要由3个干旱的花岗岩岛屿组成,岛上主要的“居民”是海鸟,海鸟种类多数量大,这些海鸟每天吃掉的鱼虾多达1000吨。附近流传有“水肥必有鱼,鱼多鸟便众,鸟众水更肥”的说法。(1)说明图中平行山脉的形成原因。(2)分析的的喀喀湖终年不冻的原因。(3)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水肥必有鱼,鱼
33、多鸟便众,鸟众水更肥”的道理。【答案】(1)由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2)地处低纬地区;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地热丰富;周围群山环抱,阻挡冷空气侵入;湖泊面积大,水深,湖水量大,不易结冰。(3)群岛附近海域受上升补偿流影响,营养盐类上泛,浮游生物繁盛,饵料丰富使得鱼类密集;鱼类为海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吸引众多海鸟;海鸟的鸟粪落入海水中,又为浮游生物提供营养物质,间接地为鱼类提供了饵料。【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板块构造学说、湖泊水温的影响因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运用。【详解】(1)图中平行山脉地处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
34、块的消亡边界附近,受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挤压碰撞形成。(2)本题本质是考查影响湖泊水温的因素。首先,读图可知,该湖泊所处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较强;其次,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湖泊所在区域地处板块交界附近,地热资源比较丰富,地热为湖泊提供了热量来源,使得湖泊水温相对较高;再次,根据图文信息可知,该湖泊四周群山环绕,高大的山地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最后,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湖泊面积大,湖泊深度大,所以湖泊水体量大,不易结冰(可以理解为:湖泊水体量大,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多,蕴含的热量大)。(3)首先解释“水肥必有鱼”,该海域位于南美洲低纬度大陆西岸地区,受离岸风的影响,盛行上升补偿流,海水上泛的过程中,将海洋
35、底层营养物质带至海水表层,使得浮游生物及藻类丰富,鱼类的饵料充足,从而使得鱼群密集;其次解释“鱼多鸟便众”,鱼群密集,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从而吸引了众多的海鸟;最后解释“鸟众水更肥”,大量海鸟集聚,海鸟的粪便落入海水,从而为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及藻类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藻类和浮游生物丰富,又为鱼类提供了饵料。【点睛】2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杭州王先生暑假自驾游路线图材料二 拉萨,杭州各月平均降水量柱状图与平均气温曲线图材料三 王先生自驾游过程中微信聊天的截图(1)王先生从杭州到敦煌,沿途观赏到的自然带变化规律是_,分别写出杭州、敦煌的地带性植被类型。(2)比较杭州,拉
36、萨两地夏季气候特征的差异。(3)分别对王先生10:45、10:50两段微信聊天内容做出合理性解释。【答案】(1)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荒漠(2)杭州比拉萨气温高,降水多;或拉萨比杭州气温低,降水少(3)10:45唐古拉山海拔高,气压低;氧气含量少,人容易出现高原反应,感觉气喘不过来。10:50地势起伏大,桥梁隧道多,道路弯曲【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气候特征的比较、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以及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内容较为基础,需要加强对图文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调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即可。【详解】
37、(1)从杭州到敦煌,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水份逐渐减少,自然带逐渐由森林过渡为草原,再过渡到荒漠,这体现了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也称为经度地带性),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敦煌地处内陆,降水稀少,地带性植被类型应为温带荒漠。(2)气候特征可从气温、降水两个角度进行比较。就气温而言,读图可知,杭州夏季气温高于拉萨(注意两图中纵坐标数值);就降水而言,读图可知,杭州夏季降水较拉萨更多。(3)10:45的聊天信息显示,王先生到达唐古拉山,海拔5231米,气喘不过来,需要休息一会儿。唐古拉山海拔高导致气压低,同时氧气含量少,人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因此气喘不过来,需要休息。1
38、0:50的聊天信息显示,王先生尚未经过金沙江,原因是公路限速路段比较多,车子开不起来。金沙江所在区域地处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地势起伏较大,公路曲折。同时,桥梁隧道较多,需要限速,以保证行车安全。【点睛】29.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属于大陆性气候,该国中东部地区形成了许多沙漠和盐沼。盐沼是指含有大量盐分的湿地,位于中北部的卡维尔盐沼,多泥沼洼地,荒无人烟,面积达77000平方千米。伊朗卢特荒漠地表被黑色的火山熔岩覆盖,曾经测量的最高气温高达71,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地球表面温度。材料二 伊朗区域图(1)简述该国的地形特征。(2)分析卡维尔盐沼的形成原因。(
39、3)说明地球表面最高气温出现在卢特荒漠的原因。【答案】(1)以高原、山地为主(沿海,沿湖有狭窄平原);(地势南,北较高)中部地势较低;南部、北部地势起伏大(中部地势起伏小)。(2)盐分随河流汇入低洼地;泥沼洼地,地表水难下渗;大陆性气候,干旱,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分在洼处不断积累形成盐沼。(3)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晴天多,太阳辐射强;谷地热量不易扩散;地表被黑色的火山熔岩覆盖,容易吸收太阳辐射,升温快。【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地形特征的描述从地形类型、地形类型分布及地势高低说明,结合图示等高河流分布说明。盐沼的形成可从盐份来源、气候、地
40、形,结合水循环环节进行说明。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大气状况、下垫面状况等,结合当地位置、地形、地面状况等说明。【详解】(1)地形特征的描述从地形类型、地形类型分布及地势高低说明,结合图示等高河流分布说明;图示该国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周边地区等高线密集,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沿海、沿湖地区海拔低,有面积狭小沿湖平原;地势南、北较高,中部地势较低;南部、北部等高线密集,说明地势起伏大,中部等高线较稀疏,中部地势起伏小。(2)盐沼形成可从盐份来源、气候、地形,结合水循环环节进行说明。盐分随河流汇入低洼地;泥沼洼地,地表水难下渗;大陆性气候,干旱,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41、盐分在洼处不断积累形成盐沼。(3)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大气状况、下垫面状况等,结合当地位置、地形、地面状况等说明;该地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谷地地形热量不易扩散;地表被黑色的火山熔岩覆盖,容易吸收太阳辐射,升温快。【点睛】3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荷兰有“低地之国”之称,为了生存和发展,荷兰人竭力保护国土。荷兰有“风车之国”之称,矗立海边的风车可碾磨谷物可抽排海水也可发电。材料二 荷兰和江苏省简图(1)比较荷兰与江苏省地理位置的异同。(2)说明荷兰风车景观形成的自然地理背景。(3)荷兰和我国的江苏省都经历了从围海造
42、田到退耕还海的过程。说明围海造田的目的和退耕还海的生态意义。【答案】(1)相同点: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北温带),亚欧大陆沿海地区。不同点:荷兰位于大陆西岸,江苏位于大陆东岸(或荷兰西邻大西洋,江苏东临太平洋)。(2)荷兰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影响,风力资源丰富。(3)围海造田:可以解决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扩大耕地面积或陆地面积)。退耕还海:可增加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解析】【分析】本题涉及的思路为:分析自然地理特征说明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可持续发展对策,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综合能力。【详解】(1)地理位置的描述包括半球位
43、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相关位置;由经纬度及海陆位置可知,荷兰与江苏省地理位置的相同点:都在北半球、都地处中纬度(北温带)、都位于亚欧大陆;不同点:二者地理位置的不同点表现在海陆位置上。荷兰位于欧洲,亚欧大陆西岸,西临大西洋(北海);江苏省位于亚洲,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黄海),两地海陆位置不同。(2)分析荷兰风车景观的形成原因,应从该国风力资源丰富入手,主要考虑大气环流、地理位置。荷兰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影响,所以风力资源丰富。(3)围海造田的目的主要从扩大耕地面积角度考虑,荷兰约四分之一土地位于海平面以下,为了增加可耕农田面积,满足国民粮食需要,荷兰人与海夺地,围海造田,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我国江苏省地窄人稠,人均土地面积少,围海造田有助于扩大耕地和建筑用地面积。退耕还海的生态意义从保护角度考虑,退耕还海可增加湿地面积,沿海湿地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