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讲义:第一单元 3 读《鲁滨孙漂流记》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76402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讲义:第一单元 3 读《鲁滨孙漂流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讲义:第一单元 3 读《鲁滨孙漂流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讲义:第一单元 3 读《鲁滨孙漂流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讲义:第一单元 3 读《鲁滨孙漂流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讲义:第一单元 3 读《鲁滨孙漂流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讲义:第一单元 3 读《鲁滨孙漂流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讲义:第一单元 3 读《鲁滨孙漂流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讲义:第一单元 3 读《鲁滨孙漂流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讲义:第一单元 3 读《鲁滨孙漂流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讲义:第一单元 3 读《鲁滨孙漂流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讲义:第一单元 3 读《鲁滨孙漂流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讲义:第一单元 3 读《鲁滨孙漂流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讲义:第一单元 3 读《鲁滨孙漂流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讲义:第一单元 3 读《鲁滨孙漂流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讲义:第一单元 3 读《鲁滨孙漂流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讲义:第一单元 3 读《鲁滨孙漂流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讲义:第一单元 3 读《鲁滨孙漂流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读鲁滨孙漂流记诗海拾贝金 陵 驿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赏析】这首诗先以“草合离宫”与“孤云飘泊”相对,道出国家与个人的双重不幸;接着,用依然如故的青山绿水反衬经战争摧残后城垣的颓坏、人民的离散死亡,揭露出战乱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深重灾难,反映出诗人心系天下兴亡、情关百姓疾苦的赤子胸怀;然后又以“满地芦花”和“旧家燕子”表达了家国沧桑之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最后化用典故,既表达了对山河破碎、国家灭亡的悲痛,又表达了对故国山河土地的眷念,还表达了虽九死而无悔的殉国之志(或以死报国的决心

2、)。此诗触景生情,景中寓情,将诗人的亲身感受、金陵的历代兴亡、前人的咏叹等交织在一起,抒发了诗人深沉而复杂的内心情感,外柔内刚,沉郁悲壮,柔婉含蓄但又淋漓尽致。这种以鲜血和生命写出来的诗篇,值得珍视。语林撷英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名言1.世间万物,只有有用处,才是最可贵的。任何东西,积攒多了,就应送给别人;我们能够享用的,至多不过是我们能够使用的部分,多了也没有用。2.我已学会多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光明面,少看看生活中的黑暗面;多想想自己所得到的享受,少想想所缺乏的东西。这种态度使我内心感到由衷安慰。 3.在不同的环境下,人的感情又怎样变幻无常啊!我们今天所爱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恨的;我们今天所追求的,

3、往往是我们明天所逃避的;我们今天所希冀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害怕的,甚至会吓得胆战心惊。4.等待大难临头比遭难本身更令人痛苦,尤其是无法逃避这种灾难而不得不坐等其降临,更是无法摆脱这种担惊受怕的恐惧。5.通过长期努力达到的现状是世界上的最高水平,最适于称为人类的幸福,与人体的机械活动部分的劳累和痛苦毫无关联,也不会因人类中上层社会的自豪、奢侈、野心、嫉妒而感到难堪。6.人在恐惧中所做出的决定是多么荒唐可笑啊!凡是理智提供他们保护自己的种种办法,一旦恐惧占了上风,他们就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办法了!作者卡片姓名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卒年18821941国别英国相关材料英国女作家和女权主义者,在两次世界大战期

4、间,她是伦敦文学界的一个象征。她于1905年开始以写作为职业。刚开始是为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写作。她的第一部小说远航在1915年出版。大家普遍认为伍尔夫是引导现代主义潮流的先锋;她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同时也是现代主义者。她在小说中尝试意识流的写作方法,试图去描绘在人们心底里的潜意识。知识链接书评,即评论或介绍书籍的文章,是以“书”为对象,实事求是地、有识见地分析书籍的形式和内容,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从而在作者、读者和出版商之间构建起信息交流的渠道。书评是应用写作的一种重要文体。一、字音辨识1单音字衬托(chn)萎缩(wi)庇护(b)驯养(xn)炫耀(xun)侍

5、候(sh)秩序(zh)瓦罐(un)鹦鹉(yn)(w)不妨(fn)烘烤(hn)2多音字模模特(m)勾勾勒(u)模子(m)勾当(u)瓦瓦片(w)混混乱(hn)瓦刀(w)混蛋(hn)似似是而非(s)弄嘲弄(nn)似的(sh)弄堂(ln)二、字形辨认 三、词语辨析1卑微 卑劣卑微:指地位低下。卑劣:指卑鄙恶劣,是贬义词。2装饰 妆饰装饰:用于使自身或器物更美而加以点缀。这些点缀与实用无关,仅是为了好看。妆饰:打扮,包括涂脂抹粉、梳头、戴首饰以及衣着等,多用于妇女的打扮。“妆饰”多用于人,而“装饰”多用于物。四、词语积累1我行我素: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还是照我本来的一套去做。2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6、3朝夕相处:天天、时时在一起。4秩序井然:有条理、不混乱。1你怎样理解“小说家的透视法”?我的理解小说家把人们常见的个人、人群、大自然以及在这些之上的那种力量描写出超乎常人的视觉和想象,给读者以震撼。无论是处理的方式,还是比例感上都超出常人的思维,这就产生了读者的争议、痛苦、快乐等。2本文的题目是“读鲁滨孙漂流记”,但作者开篇并没有直接写这篇小说的内容,你认为第一、二两个自然段是否多余?我的理解我认为这两个自然段不多余。因为第一、二两个自然段是写小说家创作的方法,而这种方法正是作者分析鲁滨孙漂流记的钥匙,也是作者谋篇布局的主线。作者从“小说家的透视法”入手,使鲁滨孙漂流记作为一个例子出现,由面

7、到点,水到渠成。3文脉梳理1文中开头说“末了总有一场孤独的战斗在等待我们”,这场“孤独的战斗”指什么?怎样才有可能打赢这场“战斗”?我的理解文中说“孤独的战斗”指的是“我们必须独自爬到这位小说家的肩上,通过他的眼睛观察”。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作品的语言了解作品的内容,然后独自对作品进行感悟体会。由于不同的作家采用的表现手法不同,即使同一时代的作家和读者之间也不可能完全沟通,再加上我们固有的偏见和经验,就十分容易在这场战斗中被打败。所以要打赢这场“战斗”,即真正了解作品的内容,体会作家通过作品要告诉我们的生活“本质”,只有放弃我们固有的偏见和经验。2如何理解“大自然必须收起她那灿烂的紫色,她只是

8、干旱和水的赏赐者;人必须贬为奋斗的自我保护的动物;上帝萎缩为行政长官,他那实在的,还有点硬的宝座,在仅仅稍高于天边的地方”这句话?我的理解对于鲁滨孙而言,荒岛没有大自然的“灿烂的紫色”浪漫情愫,左手是干旱,右手是水源,鲁滨孙在大自然的两手之间疲于奔波。而鲁滨孙自己,头顶上中产阶级的光环悄然遁失,从人到动物,为生存而奔命,成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法则之下的自我奋斗的动物。这便有了悲情的意味。全知全能的上帝“萎缩”了,他的宝座在仅仅稍高于天边的地方,这就暗示我们,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上帝会随着生存困难程度的增加而逐渐淡出主人公的视野。宗教信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冷酷的生存法则。3“于是,笛福重申

9、前景只有一个普通的瓦罐”到“它为什么不能同样圆满地满足我们的要求,有任何理由吗”这段话中的“瓦罐”指什么?我的理解瓦罐只是一个象征物,它是作者笔下所描绘的世界的一个真实浓缩,多角度透视瓦罐,观察它的质地、土质、硬度,其实就是观察我们身处的世界的方法,要真实、简练、精致地还原万象。一旦掌握了这个透视法,哪怕重重烟树、浩浩云山,星辰下、涛声里,我们也不会有迷失方向之感,反而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顿悟。这段话启迪读者在用正确的方法欣赏作品的同时,如果掌握了这种透视法,也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和感受诉诸笔端。4“普通的瓦罐”这一意象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我的理解“普通的瓦罐”,代表的是笛福小说

10、创作所坚持的透视法(描写事实、追求真实感)中的对象世界。我们可以理解为笛福要观察和描写的个人、人群、大自然以及上帝,也可以理解为他平淡的语言风格、求实的写作精神。课文多次使用它有助于阐释观点,有助于读者的理解,起到了形象、直观、易懂等作用。反复出现意在强化务实意识,它既是小说主人公的落脚点不虚无地奋斗,也是作家的创作理念写实,让事实产生美。所以“瓦罐”既是作者对小说解读的主线,也是表达观点的媒介。5作者认为笛福在小说的叙述方式上存在着怎样的特点?我的理解作者认为笛福在用世界上最平淡的叙事方式向我们展示故事情节,文中详细列举了这种写法对小说产生的影响,比如中产阶级的鲁滨孙来到岛上透过自己的眼睛来

11、观察世界,他在小岛上所创造的每一天生活等等,就连描述也是让人难以忘怀的,小说中用“灰蒙蒙的早上”就生动地描绘出一个有风的黎明,传达出一种荒凉和许多人死亡的感觉。所有这些都体现出笛福叙述方式的高超。6作者提出了“透视法”这一文学创作的手法,结合文本说说“透视法”的具体内涵。我的理解所谓“透视法”,是指在笛福笔下,鲁滨孙的孤岛奇遇是由许许多多丝毫不是奇遇的具体事件和平凡细节组成的,他只是从容道来,丝毫不加渲染,一切都好像是事情自己在那里发生着。他的叙事语言朴实、准确,宛若自然天成,因此极有力量,使我们几乎不可能怀疑他所叙述的事情的真实性。与我们自己设想的完全不同,也与我们期望得到的完全不同。在本文

12、中,伍尔夫提出了用“小说家的透视法”解读文学作品的观点,你同意她的看法吗?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如何解读文学作品。我的理解(示例1)同意。伍尔夫以“小说家的透视法”作为解读鲁滨孙漂流记的基本切入点,深入探讨并分析了这部小说的意象内涵及主题,为我们解读小说提供了一把新的钥匙,这对于我们走出传统的解读小说的路子,更好地探究作品的内涵及意义,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帮助作用。(示例2)不同意。仅仅运用“小说家的透视法”来解读文学作品还是不够的,应该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来进行作品的解读。我们知道,一个小说家对文学世界的构造与处理,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的特点与他本人的思想认识,如

13、果一味地强调运用“小说家的透视法”来解读文学作品而忽略其他方面是有失偏颇的,也是不能很好解读原作的内涵和精神的,只有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来深入探讨解读作品,才能正确而深入地解读原作的精神,从伍尔夫对鲁滨孙漂流记的解读过程中我们就可看到这一点。议论文结构法之一顺序解释性结构写法指导这是初学议论文写作的同学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往往是先提出观点,再解释这个观点,最后说明为什么。如本文,先指出“作家们可以生活在同一时代,看见的东西却不一样大”,接着引出“透视法”,再解释“透视法”的妙用。顺序解释性结构是为了保证论证的层次性。论证的层次包括纵式和横式两种基本方式。横式就是并列组合的方式,这是一种并列

14、地组织分论点或若干论据的结构布局的方式。在论证时,几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分别从几个侧面来证明观点的正确。纵式是一种层进的方式,将审题、立论时分解出的几个有递进关系的分论点,在本论部分按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关系安排层次,这种布局叫作层进式,以这种结构方式论证,由此及彼,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观点的解释要具体客观,不要以偏概全,分论点之间不要重复,相对独立,不能是包含关系。范文示例谈 意 气意气,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人要有意气,要有自己的意志

15、和气概,要意气风发。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钱伟长的两次“NO”1939年7月,钱伟长在昆明考取公费留英资格,由于当时英德宣战,他改去加拿大。1940年1月钱伟长办齐手续后登上英国船舰,发现护照上竟有日本领事馆的签字,因当时日本正发动侵华战争,而船经神户港,没有日本领事馆的签字会有麻烦。“NO,我们不去了!”钱伟长等留学生一起把二十几本护照扔给了那个英国人。半年后,他们重办护照,再次登程前往英国。1943年,钱伟长获多伦多大学博士,不久去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喷气推进研究所任工程师,后

16、又当上了领导六百多人的“洋官”。抗战胜利后,他甘愿放弃优厚的待遇回国,拖家带口在北平的几所大学兼课勉强糊口。1947年,美国的那个研究所又邀请他去,表格上有一句话: “一旦美中宣战,本人绝对效忠美国。”他当即写下了大大的“NO”。适用话题鲁滨孙:笛福笔下的布道者铁蝶不必再介绍鲁滨孙是谁,相信许多人也曾被那个在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独自生活了二十八年的英国人的神奇故事倾倒。最早知道这个好汉的时候,我只有十二三岁,不知有多少回,我在无人处捧着一本与鲁滨孙漂流记同名的连环画痴痴发呆。那时,没人告诉我笛福是谁,也没人告诉我加勒比群岛在哪里,更没人告诉我造物主或上帝是谁。鲁滨孙克罗索,这个从不安分守己的冒险

17、家,野心勃勃的实干家,这个体格健壮的男人,根本就是一个少有善恶观念的家伙。年轻时,他违抗父命离家出走,自称“八年以来,我毫不间断地过着水手的罪恶生活,并且一直跟一些和我一样罪大恶极、不信上帝的人混在一起”“从不曾记得有一次想到上帝,或者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可是,现在这个死里逃生的家伙病了,在他头疼发热,疟疾闹得厉害的时候,却开始连声地呼唤:上帝,保佑我吧!上帝,可怜我吧!上帝,救救我吧!在虔诚的教徒看来,鲁滨孙的祷告是有效的,小说的情节发展支持那些有神论者的观点,即鲁滨孙不仅获救,最后还发了大财。那么,看看鲁滨孙的日记是怎么写的吧,“在发热和良心的谴责下,我才勉强发出几句类似祷告的话,虽然这

18、些话并不算是一种出于至诚的祷告,只能说是一种恐惧和受难的呼声”。这就是一个不信上帝的人,却向上帝求救的缘故,而在此之前,“上帝”只是他赌咒骂人的词汇。就像甘于寂寞并认真思考大问题的哲学家一样,不得不寂寞的鲁滨孙也开始静心思考形而上的大问题了:我和一切其他动物是什么?大海,大地是什么?有人性的与无人性的是什么?这一切又是从什么地方来?显然,这个没有多少知识的家伙,最终的答案只能是:这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于是,鲁滨孙找出一本圣经并如饥似渴地阅读。一个落难的人,最希望什么?是获救。在绝望岛上的鲁滨孙翻开圣经看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在患难之日求告于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荣耀我。”果然,随着阅读的深入,当

19、“新约”也被他早晚读上一回的时候,这个海难的幸存者,这个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环境恶劣的孤岛上顽强地生活了一年的男子汉,却越发感到过去的生活可憎可怕,且越发觉得自己蒙恩于上帝而不是靠自己的本领和毅力才活了下来。他怀着感激和惶恐的心情大喊:“耶稣,你被上帝抬举的君王和救主啊,赐给我悔改的心吧!”就这样,在圣经的陪伴下,在一个人的伊甸园,我们的朋友以国王的身份平静地生活了十多年,他几乎成了绝对服从上帝意志的亚伯拉罕第二。然而,有一天,鲁滨孙在他的王国里发现了另一个人的脚印,这位过惯了独居生活的圣徒竟然吓得险些丢了魂儿。“恐惧的心理驱走了我的全部宗教上的希望;我从前因为亲身受到上帝的好处而产生的对上

20、帝的信仰,现在完全消失了,就仿佛他过去虽然曾经用神迹赐给我饮食,现在却无力来保护他所赐给我的那些粮食似的。”敢情他信奉上帝的理由仅仅是为了得到好处!这个好处究竟是什么?而人们信奉上帝的理由又是什么?为使不安的灵魂得以宁静,还是给小小的心灵寻找一个寄托?是真心按照上帝的法律来完善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抑或是为达到自己的某种私利来获取利益?我想,这些只有教徒们自己知道,但据我观察,以投靠上帝来指望获取利益的伪教徒大有人在。他们向上帝付出情感、精神上的投资,并不是真心听到上帝的召唤,而是奢求动荡不安的心灵得到一些可怜的抚慰,以及更多的其他好处。这实在是一个为博取高利息的回报的预谋。而鲁滨孙此时的表现,就

21、好比一个与上帝讨价还价的且以为亏了本钱的生意人。事实上,通过数年以来,他悉心分析自己的处境时,并注明了“借方”“贷方”的账本式日记,我们不难发现:他一直就是一个精打细算的投资者。我们谁都不缺乏爱,只是不肯献出爱;这就像我们谁都拥有神的品质,只是未曾发现或不愿发现。人们都渴望得到神的青睐,只是习惯求助上帝而忘了自身的潜能;这就如同我们的朋友鲁滨孙自身就有着强壮的体魄、不屈的精神、对生命的渴望和绝不向厄运低头的豪情,却总以为这一切均是仁慈的上帝的恩赐。然而,此时他却对上帝产生了怀疑。怀疑加恐惧的直接结果,便是夹杂着焦虑情绪的忏悔,“我既然冒犯过上帝,他当然有权力给我任何惩罚;我应当对他的惩罚采取逆

22、来顺受的态度,因为我对上帝犯了罪”。一连几年,鲁滨孙完全陷入了这种自我拷问式的忏悔。应该说,正是这种长时间反复的悔罪,净化了他的灵魂,使他真心皈依了上帝。当一次他发现岛上的野人烧食同类的遗骨时,先是惊骇,随即眼噙着热泪仰望天空:“感谢上帝把我降生在另外的世界,使我与这些家伙有所不同。”他发誓替上帝收拾这些野蛮的坏蛋,为此他准备了大量的枪支弹药,并设计好如何下手。但是,在做这些工作的同时,他的内心深处也在不断地追问,“我有什么权利来擅自把他们当作罪犯一样地判决和处死呢?”这时候,他俨然成了一位训练有素的道德伦理家,他认为“这伙人并不知道这是犯罪行为,这种事既不违反他们的良心,他们的良知也不会责备

23、他们”“他们不认为吃人肉是犯罪,正如我们不认为吃羊肉是犯罪一样”。进而,他还联想到战事中杀害俘虏的基督徒和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犯下的罪行,最后他豁然醒悟,并深深感谢上帝没有使自己去袭击那些野人。是的,丹尼尔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的确“把一切事迹都联系到宗教方面去了”,但反观这些事迹的脉络,却发人深思:一个孤立无助的人,在没有良知的地方找到像上帝一样的良知,而在有良知的人群中,为什么就不像上帝了?难道人的神性之树天生就是世俗的仇敌,它娇嫩的绿叶总是被人撕扯又扔在地下任其枯萎?有谁发现了它,并把它辛勤栽培?这一切,作家均没有给我们提供答案,他只给世人奉献了一部催人奋进、永不言败的经典作品,只让我们看到一

24、个外在奇美的男子汉。这个好汉更像是能干的生意人,而非犹如基督再生的史怀泽。仅从这个意义上讲,作家的创作初衷,似乎并未实现;或者说,并不清楚宗教的主要任务的笛福,连同他笔下的鲁滨孙,只是布道者,而非身体力行的实践家。赏评这篇文章详尽地论述了鲁滨孙为什么是一位精神的布道者,将体现在鲁滨孙身上的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品质展示出来。告诉我们作为一部催人奋进、永不言败的经典作品,小说却突破传统理念,为我们展示出更深层次的思考的原因,读来令人信服。此外,文章语言朴实而有文采,注重各种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反对性别歧视,我们能做些什么在近日召开的第六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对进一

25、步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提出要求,他指出,要坚决消除就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严厉打击暴力、虐待、性侵、拐卖、校园欺凌等侵害妇女儿童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妇女作为“半边天”,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尊重妇女、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是社会道德提升和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法律与性别休戚相关。缺少性别平等视角的法律必然产生性别不平等问题,反之,具有性别平等视角的法律可以逐步解决性别不平等问题。在漫长的封建历史中,统治阶级和男权阶层通过法律制度剥夺和压制妇女的权益的现象司空见惯,中外概莫能外。从一定意义上说,封建法律是性别压制和维护男权的工具。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妇女解放事业,把男女平等

26、确定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先后制定实施了三轮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出台了大量法律保护妇女的权益,促进性别平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不过我们也得承认,如今,在晋升、教育、就业、创业、生育等日常生活中,性别歧视仍然存在;城乡、区域间妇女发展仍不平衡,基层特别是贫困地区妇女保护和服务资源相对匮乏,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现象时有发生。性别歧视与妇女发展不平衡二者互为因果。这些情况表明,性别歧视在我国仍然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与我国法律规制性别歧视的制度缺失密切相关我国法律迄今没有明确界定性别歧视,也没有一部专门反对和规制性别歧视的立法,在相关保护妇女权益的立法和司法执法中也普遍缺失性别视角,使得我国性别平

27、等仅仅停留在形式平等阶段,妇女也在发展中遭遇了“玻璃门”“弹簧门”和“旋转门”。如何打破这三扇门?法律不能当看客!首先,在法律观念上,要牢牢确立性别平等原则和观念,用性别平等理念指导和解释相关立法,指导法律实施全过程。正确的观念是法律的灵魂。其次,在法律体系中,要尽快制定出台反性别歧视法,弥补法律体系的结构性不足,让规制和预防性别歧视做到有法可依。第三,用性别平等理念和反性别歧视法指导司法机关、政府相关执法部门和社会团体行使法定职权,消除一切性别歧视行为,也让遭遇性别歧视的受害者用法律更有效地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保障妇女拥有与男性平等发展的机会和权益,是社会道德和文明的体现,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

28、体现,是国家法治水平的体现。要将反对性别歧视、实现性别实质平等的工作贯穿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全过程,加强部门联动,促进政府、社会和个人协调配合。反对性别歧视,妇女是主角。如果妇女缺席,权利就会休眠。广大妇女要积极行动起来,身体力行倡导先进性别文化,以提供意见建议、参与听证、通过代表反映等方式推动实现法律的性别评估,推进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要敢于并且善于利用法律武器同性别歧视行为作斗争,维护好自己和姐妹们的正当合法权益,充分展现“半边天”的别样风采。一、基础考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和价值体认,文化认同并非_,也不是_就能形成的。当前,我国发展日新月

29、异,社会不断发生深刻变革,社会思想多元多变,这对增进文化认同提出了新挑战。要正确处理一元指导与多元文化发展的关系,对待多元文化,应保持必要的尊重和包容,但绝不可_。思想文化越是多样,越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则文化建设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要正确处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不竭精神动力,对其认同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增进文化认同,要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下功夫。(),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新内涵。要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在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切忌_,我们不能把差异当成差距,不能把

30、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高级的文化样式而盲目学习模仿。应增强文化自觉、增进文化认同,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同其他世界文化开展交流对话,让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独特魅力。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食古不化只争朝夕放任自流自惭形秽B一成不变一朝一夕放任自流妄自菲薄C食古不化一朝一夕听之任之妄自菲薄D一成不变只争朝夕听之任之自惭形秽解析:选B。第一组:“一成不变”指一经形成,不再改变。“食古不化”指学了古代的文化知识不善于理解和应用,跟吃了东西不能消化一样。第二组:“一朝一夕”指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很短的时间。“只争朝夕”形容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

31、到目的。原句只是强调时间短,应使用前者。第三组:“放任自流”指任其自然发展或行动不加约束或干涉。“听之任之”指(对坏现象)听任它发展,而不加过问。原句的陈述对象是“多元文化”,不是“坏现象”。第四组:“妄自菲薄”指过分看不起自己,形容自卑心理。“自惭形秽”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人而感到惭愧,后也泛指自愧不如别人。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既要大力推广、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又要与时俱进、积极推进文化创新B既要深入挖掘、大力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又要积极推进文化创新、与时俱进C既要深入挖掘、大力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又要与时俱进、积极推进文

32、化创新D既要大力推广、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又要积极推进文化创新、与时俱进解析:选C。括号前面的观点是在“继承和弘扬”上“下功夫”,“功夫”就是“深入挖掘”,目的是“大力推广”,故B、C两项与前面衔接自然;括号后强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新内涵”,所以,应将“积极推进文化创新”放在后面。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积极同世界其他文化开展交流对话,让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独特魅力。B积极同其他世界文化开展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独特魅力。C积极同其他世界文化开展交流对话,让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D积极同世界其他文化开

33、展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解析:选D。画线句的第一处语病是语序不当,“其他”不是修饰“世界文化”的,而是修饰“文化”的;第二处语病是后一句句式杂糅,且表意不明,如使用“让”字开头,应说成“让中华文化在中展现魅力”,如使用“在”字开头,则应说成“在中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或“在中让中华文化展现魅力”。只有D项消除了原句存在的各种语病。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显贵们可怜,穷人也一样;这两种人都不免心神不宁,忧虑不安;处于卑微与显贵之间的中间地位最好;它的优点有节制,中庸,平和,以及健康再好不过。B伟大的作家这位哈代,或这位普鲁斯特不顾私人财产权,仍我

34、行我素;他靠辛苦工作,使混乱状态秩序井然。C仅仅这一暗示危险,孤独,荒岛就足以引起我们的向往,期待着在世界边缘一个遥远的地方;日出和日落;一个同人类隔绝的人,孤独地思考着社会的本质和人们的奇风异俗。D鲁滨孙想到上帝:“有时,我告诫自己,苍天为什么这样完全毁了它的生灵但总有什么东西很快回到我身上,阻止这些想法”。解析:选D。D项,句末句号应放在后引号里面。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圣母的杂耍艺人法法朗士一个穷苦的艺人,名叫巴贝,他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在街头表演杂耍。遇到赶集的时候,他就在公共广场上铺一条非常破旧的毯子,用他从一个年迈的江湖艺人那里学来的本事开始表演。然而,就像大

35、多数卖艺为生的人一样,巴贝的生活处境十分窘迫。他老老实实地活着,他是一个好人,敬畏天主,虔诚地信奉圣母。当他走进一座教堂时,他总要跪在圣母像前,向她祈祷:“圣母,请您关照我的一生,当我死后,让我享受到天堂里的快乐。”一个下雨天的晚上,他夹着用旧毯子包起来的铜球和刀子,想找一个可以让他睡觉的谷仓。在路上,他遇到了一个修士,便很有礼貌地向修士致意。“朋友,”修士问道,“为什么你穿着一身绿色的衣服?你是马戏团里的小丑吗?”“不是的,神父,”巴贝回答道,“我的名字叫巴贝,以卖艺为生。假如靠卖艺能吃饱肚子的话,那它就是世界上最好的职业了。”“巴贝朋友,”修士又说,“我不同意你说的话,没有什么职业比得上做

36、修士,修士的生活是最美好的生活!”巴贝回答道:“神父,我承认我说错话了。我做的事完全不能与您的相比。在鼻尖上顶着一根棍子,既要让棍子上的硬币不掉下来,还要同时跳舞,这很有价值,但它仍然无法与您做的事相比。神父,我很希望像您一样,天天唱日经课,尤其是歌颂圣洁的圣母,我对她特别崇敬。我愿意心甘情愿地放弃我的绝技,来过修士神圣的生活。”修士被巴贝的淳朴感动了,于是对巴贝说:“巴贝朋友,跟我一起走吧,我带你去一家修道院,我是那个修道院的院长。”就这样,巴贝变成了修士。在那座修道院里,修士们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对圣母的崇敬,每个人都使出全部的才能和本领来奉献给她。院长写了厚厚的一本书来赞美圣母。亚历山大修

37、士为圣母画了一些最最精美的画像,可以看到圣母坐在宝座上,4只狮子守护在宝座脚下,7只鸽子在她头顶飞舞。马尔波修士为圣母一刻不停地雕琢石像。他的胡子、眉毛和头发都被石灰粉染成了白色,两只眼睛也一直肿着,但他还是不停地为圣母雕着最美的塑像。这个修道院里还有很多诗人,他们用最美的诗句赞美圣母。看到别人为圣母做了这么多了不起的事,巴贝为自己的无能感到难过。“唉,”他叹着气说,“我不能像别人那样颂扬圣母,这真是不幸,尽管我心中也充满了对她的爱。唉!我是个没有才能的大老粗!圣母啊,我既不会说话,也不会唱歌,更不用说画画和写诗,我一无是处,唉!”巴贝想来想去都想不出一个好办法,一天比一天悲伤。一天早晨,他突

38、然兴奋地醒来,向教堂跑去,独自在那里待了一个多小时。吃完晚饭,他又去了教堂。从此,他每天都要去教堂。这段日子里别的修士正忙着画画、雕刻和写诗,只有巴贝总是待在教堂里,他不再叹气,也不再难过了。如此奇怪的行为让别的修士感到奇怪,他们互相打听巴贝修士为什么经常一个人静修。院长决定去看看巴贝独自一人在教堂里干什么。一天,当巴贝修士像往常一样把自己关在教堂里时,院长带着两个年老的修士,透过门缝看巴贝究竟在里面干什么。他们看见巴贝倒立在圣母的祭坛前面,正用他的6只铜球和12把尖刀玩杂耍。他用他最了不起的杂耍来表达对圣母的崇敬之情。院长和两个年老的修士不明白这个朴实的人是在用自己最大的才能侍奉圣母,生气地

39、大叫起来。他们三个准备把巴贝拖出教堂,狠狠地揍他一顿。就在这时,他们惊讶地看见圣母从祭坛上走了下来,用她蓝色外衣的下摆擦去巴贝额头上的汗珠。院长跪倒在地,嘴里念念有词:“真幸福啊,淳朴的人,因为他将会见到天主!”“阿门!”另外两个年老的修士吻着地面应和道。(摘编自外国短篇小说选)5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每当巴贝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他总是走进教堂,怀着对天主的敬畏和对圣母信奉的虔诚,祈祷圣母关照自己的一生。B巴贝正要被拖出去,圣母走下祭坛,“用她蓝色外衣的下摆擦去巴贝额头上的汗珠”这一细节表明淳朴的人终会感动别人。C尽管巴贝有礼貌地向修士致意,

40、但修士还是对巴贝穿着一身绿色的衣服感到十分不解和不屑,误认为他是马戏团里的小丑。D巴贝每天早出晚归,独自在教堂里面待一个多小时,用自己的方式向圣母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意,这引起了其他修士的猜忌。解析:选B。A项“总是”有误,原文为“当他走进一座教堂时,他总要跪在圣母像前,向她祈祷”。C项“不屑”有误。D项“这引起了其他修士的猜忌”有误,其他修士只是感到奇怪。6文中对其他人赞美圣母的方式的详细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解析:这一情节作用可从小说的主题、情节发展及人物形象塑造等角度进行分析,文中其他人对圣母的赞美行为都是他们所擅长的,这让巴贝得到启发,“重操旧业”来表达对圣母的敬意;在情节发展

41、上可以看出,这为下文巴贝的行为做了铺垫;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使巴贝的前后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更突显出了巴贝的淳朴。答案:从内容主题揭示看,每个人都使出全部的才能和本领来表达自己对圣母的敬意,巴贝也因此受到启发,最终感动圣母走下祭坛,突出了主题。从情节结构展开看,这些描写承前启后,引出了巴贝的懊恼和对自己最大才能的发现,为巴贝用杂耍来侍奉圣母这一情节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从人物形象塑造看,这些描写与巴贝最初的不知所措形成鲜明对比,也使巴贝最后的赞美方式显得出人意料、淳朴可爱。7小说中巴贝说“假如靠卖艺能吃饱肚子的话,那它就是世界上最好的职业了”,而修士却说“我不同意你说的话,没有什么职业比得上

42、做修士,修士的生活是最美好的生活”。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职业的看法。答:解析:探究对职业的看法,需要有一个正确而鲜明的观点,不能把职业只是看作一种谋生手段,要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职业本无高低贵贱之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只要尽心尽力地去做,也总会做出不平凡的成就来的。分析可联系自己的认识阐述。答案:(观点1)职业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要把自己的看法强加于别人。(观点2)每种职业都有自己的价值,喜欢的就是最好的,应该尊重、认可每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和努力。(观点3)有了崇高的精神追求和职业信仰,职业便有了超凡脱俗的价值和意义。(分析略)三、语言表达8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

43、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在我们的心理习惯中,与创新意识最有抵触的是什么呢?是“无争议陷阱”。中国民众长期以来愿意接受一种“无争议”的成果,_,就皱眉存疑,这一点,正好与创新意识水火不容。大家知道任何创新,必然是对既有成果的挑战,_,必然是对公众公认秩序的撼动。因此,也必然会引起一大堆争议,而且极有可能形成包围,构成围猎或者围啄。可以肯定地说,_,如果一种创新一旦现身就远近都接受,那一定是利用了权势,不可能是真正的创新。解析:第处结合前后的“争议”与后面的“就皱眉存疑”可推知;第处从句式上要注意与前后构成排比;第处要结合后面内容来概括。答案:一有“争议”必然是对原定

44、规则的触犯没有争议的创新不叫创新9依次填入横线上的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_。_,_,_。_,_。一阵晨风拂过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声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ABCD解析:选A。根据各句的内容可知,应排在第一位,总结印象中的向日葵的特点,根据“可”“尚”“依然”可知,这几句的顺序应为,据此即可得出答案。10仿照例句形式,运用排比句式,另写一段文字。不要求与原句字数完全相同。例句:旋亮光色柔和的台灯,掀开世界文学的经典;徜徉在章章节节,陶醉于字字行行;吟诵时齿颊生香,掩卷处潸然泪下;流连忘情其间,不知东方既白。答:解析:仿写不但要求形似,更要追求神似。要注意语句的文学色彩。答案:(示例)推开吱吱呀呀的柴门,吹着温暖和煦的春风;漫步于青翠竹林,沉醉于桃李芬芳;凝视时赏心悦目,陶然中怡然自得;往返于竹林之间,不觉夜幕降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