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练习:第四单元 拓展作业(一)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74940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练习:第四单元 拓展作业(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练习:第四单元 拓展作业(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练习:第四单元 拓展作业(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练习:第四单元 拓展作业(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练习:第四单元 拓展作业(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练习:第四单元 拓展作业(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拓展作业(一)一、基础考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_的迁徙盛举。冬季来临,天气寒冷,食物短缺,很多动物选择集体逃离,待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再一起回来。动物迁徙是有确定路线的。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_。对于动物究竟如何确定自己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好奇。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都有独特的“助航设施”,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得方向。也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

2、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到目前为止,关于动物迁徙路线确定的问题,科学家仍在_地进行探究,我们期待着更加_的故事出现。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波澜壮阔随波逐流宵衣旰食引人入胜B波澜壮阔 随遇而安 全力以赴 引人入胜C声势浩大 随遇而安 宵衣旰食 娓娓动听D声势浩大 随波逐流 全力以赴 娓娓动听解析:选B。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波澜壮阔:比喻声势浩大或规模宏伟。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大。语境中说的是动物迁徙场面很盛大,两个词都适用。第二空,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

3、见,随着潮流走。随遇而安: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文中说“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所以是“不是随遇而安”。第三空,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投入进去。语境中说的是科学家努力探究,应选用“全力以赴”。第四空,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爱听。语境中说的是动物迁徙的秘密,它们的故事具有的特点,应选用“引人入胜”。答案为B。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明方向。B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C它们以海岸

4、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析方向。D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识方向。解析:选B。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回到原文,分析画线句,可通过划分句子成分发现句子的问题。“它们”是主语,“利用”“获得”是谓语,“嗅觉和听觉”“方向”是宾语,“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是状语,“特殊的”是定语。分析可以看出,“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存在问题,“以为参照”和“通过”句式杂糅;“获得”和“方向”动宾不搭配。那么,就可以联系上下文确定此处的意思,然后对句子进行修改。分析四个选项可以发现,A、D两项没有解决句式的问题,C项“辨析方向”不搭配,排除A、C、D三项。3下列在文中

5、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迁徙的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B它们已经从上一代遗传了迁徙的方向感C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D上一代已经遗传给了它们迁徙的方向感解析:选C。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语境。括号前介绍科学家发现乌鸦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括号后说它们天生就知道怎么迁徙。括号前用“也就是说”领起,可知括号内容是对前面描写的总结概括。A项本身“被遗传”不合乎语言规范,排除A项。B项和D项,主语分别是“它们”和“上一代”,不符合此处强调突出“方向感”的表述,故排除。C项最恰当,故选C。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中华文明源远流

6、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难道中国传统建筑就是不如西方吗?此言差矣。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或材料短缺。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

7、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的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中

8、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重道轻器由是成为中国人精神上的一抹浓重的底色。在传统文化里,精神远比物质更受尊崇。国人向来不求物质之长存,即便建筑,也和世间万物一样都有新陈代谢、自然生灭。儒家倡导“卑宫室”,往往把“大兴土木”等同于“劳民

9、伤财”,更抑制了对建筑规模的奢华追求。纵观世界历史,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至关重要。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时百年,这样的不计人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为神而非人服务的。中国则不然,“敬鬼神而远之”。老百姓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现世为重。连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寺庙布局从以佛塔为中心渐渐演变为以殿堂为重,似乎暗示着人们更倾向于在现实营造佛国净土;中国的重楼式佛塔,在全世界更是独一无二,比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塔,逐层登临更显亲近;到后来竟至“此心即佛”,已无需以建筑或其他物质的渲染来吸引信徒了。由此观之,中国古建筑的貌不惊人其来有自,完全不必妄自菲薄。

10、传统文化真正的精髓,不正在于精神的包容与意境的博大吗?(节选自周飞亚建筑的“中国脸”与“中国心”,2016年11月8日人民日报)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与诗书礼乐、钟鼎彝器相比,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令人遗憾。B中国古建筑少用砖石而多用土木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C中国古人对建筑采用的是“实用主义”态度,重视建筑的实用价值而轻观赏价值。D西方古建筑是为神服务的,故高大耸立;中国古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故横平舒展。解析:选B。A项,“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不正确。原文指的是“保存下来的古建筑”。C项,“轻观赏价值”于文无据。D

11、项,强加因果;且“西方古建筑”扩大范围,原文为“一座哥特式大教堂”。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中华文明说起,顺势提出“中国传统建筑就是不如西方吗”的问题,并当即予以否定。B文章主要从建筑材料、文化地位、宗教信仰等方面将中西古建筑进行对比,以揭示两者差异。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大大增强了说服力。D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模式,材料翔实,逻辑严密,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优于西方。解析:选D。“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优于西方”的说法错误。文章认为,中国传统建筑并非不如西方,两者各有特色。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2、)A中西方古建筑在形式和质料上的差异,看似审美偏好,实为文化选择,这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B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但是在中国,文字才是文化的载体,建筑只不过是物质器用。C中国传统文化重精神轻物质的理念,儒家“卑宫室”的观念,影响到古建筑的规模与华丽程度。D佛教传入中国后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从这个事实中可见百姓追求现世幸福,建筑也以现世为重。解析:选A。“这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于文无据。三、语言表达7下面是一首名为“理想”的小诗的前两节,请你再续写两节。要求:内容要连贯,句式须相同。我想成为一支笔,描绘出色彩斑斓的世界。这只是个愿望,无端的理想。我想成为一滩墨,挑染出黑白相间的社会。这便是期

13、望,无边的理想。答:解析:从示例看,要按照“笔、墨、纸、砚”的顺序,以拟人的手法写“理想”,关键点是句式的选用要与例句相同。答案:(示例)我想成为一张纸,呈现出光彩照人的人生。这就是渴望,无序的理想。我想成为一台砚,研磨出多姿多彩的生活。这才是盼望,无涯的理想。8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志愿者对其志愿行为意义的认识(多项选择)年龄段选项1825岁2640岁对职业履历有帮助,尤其是体现在个人简历上82%69%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了某些技能72%23%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志愿服务让自身才干得以充分发挥74%65%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拓展了社会关系35%

14、6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同:异:解析:本题是要求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所谓“同”,就是找共性,这需要高度概括,因为信息的细节是有区别的,要求求同存异。所谓“异”,就是分别看两个年龄段的人,在认识上的取向差异,这要求综合来看,找出方向上的不同来。此外,组织语言一定要概括,这是硬性的要求,一般不要出现具体的数字。答案:(同:)两个年龄段中多数人认为志愿行为对职业履历有帮助,能让自身才干充分发挥,对职业发展有益。(异:)1825岁的多数人更认同在志愿服务中获得技能而不是拓展社会关系,2640岁的多数人则更认可在志愿服务中拓展社会关系而不是获得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