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一语文 古典诗词鉴赏练习试题.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7343 上传时间:2025-10-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一语文 古典诗词鉴赏练习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一语文 古典诗词鉴赏练习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一语文 古典诗词鉴赏练习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一语文 古典诗词鉴赏练习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一语文 古典诗词鉴赏练习试题【模拟试题】(一)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根据2002年春季招生试题改编)村 行 王禹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性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它的四联分别叫什么名称? (2)有人说,这首诗抒发的是诗人观赏山村美丽景色时悠然自得的心情;有人说,这首诗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对美丽幽静山村的由衷赞美与向往;还有人说,诗中通过情绪的陡然转折,表达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怀乡之情。你同意以上的哪种说法?请简要分析说明。(二)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问

2、题(2002年春季上海卷)小 重 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蛩(qing):蟋蟀 (1)下列各句中为岳飞所写的一句是( ) A.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B.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C.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D.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答:( ) (2)词中说的“心事”指_ (3)这首词的主旨句是_ (4)有人评岳飞词说:“一种壮怀能慰藉(含蓄而不显露),诸君细读小重山。”请结合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谈

3、谈你的理解。 答:_ 。(三)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一) 苏轼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制藤梢步步迷。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 问题: 本诗浅易如话,毫不雕琢,又写了粗俗的“牛矢”。但读起来使人感到不是浅显而是雅,不是粗丑而是美,请分析其中的原因。(四)浣溪沙 姜夔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禁持:摆布) 问题: (1)词中写“画船愁过石塘西”,从上下文看,此处为何着一“愁”字? (2)词的上片写雁怯重云、画船载愁、风浪打头,境象惨淡,笔触沉重;词的下片写春浦渐绿、小梅长枝

4、、灯火催归,笔致优美,心情欢愉。通读全诗,你所理解的诗人营造的意境是怎样的呢?(五)苦 昼 短 李贺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惟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独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 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是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问题: (1)诗中有“惟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句,一个“煎”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后人评此诗,有“此诗佳处,不在景致,不在藻饰,而纯以意胜”的看法。请结合诗句,给这种看法以具体的诠释

5、。【试题答案】(一)(1)这首诗是七言律诗,四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这首诗前六句是写美景的。至尾联一问之后,一答收场,意思陡然一转,“惆怅”袭来,悲从中来。可以说是“乐景哀情”的典范。(二)(1)C (2)希望抗金报国 (3)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4)此词表现了立功不易、苦无知音的沉郁情怀,实质是与作者通常表现的豪迈雄健、慷慨激昂的精神相一致,(三)诗篇浅易如话,豪不雕琢,又写了最粗俗的东西,但读起来使人感受的不是“浅俗”而是雅,不是“粗丑”而是美。论其原因:第一,写得新鲜。现实生活中某些可写的事物,以前没有敢写,没人写到,诗人第一次大胆地把它写出来了,自然使人感到新鲜。第二

6、,写得真实。诗人写的是他的一次真实的生活经历,并非出于想象。这种真实,出之于生活经验,宋黄庶宿赵屯诗:“行逐羊迹,始识入市路。”写到类似情况,只是不敢用“矢”字;现在有经验的人深山中找寻村落,碰到岔路无人可问时,还常凭“牛矢”辨路,因为有“牛矢”的路必然可以走到有居民的地方。情景真实,文字真实,必然会使人们感到亲切。第三,诗中具有与庸俗、丑恶截然相反的高尚情操,这是最重要的。诗人以曾官居清贵、才高一世的身份来到儋州,和当地的居民能结下深切的友谊;走在布满藤刺的荒地上,住在牛栏西面的泥房中,不是自伤自怜,而是充满乐观自得的感情,这不能不说是高尚的。第四,作者的诗功深。他把朴素内容写得生动富有风趣

7、,一片行云流水、毫不经意的活泼姿态,确是大家风格。苏轼此诗,可以说明一个问题:文学作品的“雅”与“俗”是相对的;只要作者情愫高,功力深,写作时能从真情实感出发,能大胆创新,任何“俗”的题材都可以创造“雅”的意境,使它显得美,显得有味。(摘引自宋诗鉴赏辞典陈祥耀文)(四)(1)“画船愁过石塘西”,次句写出自己。石塘,苏州之小长桥所在。词人乘着画船,迢迢归家,已过石塘,又至吴松,好不急切也。句中著一愁字,便似乎此一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又妙。即归家,又何愁?原来是:“打头风浪恶禁持。”歇拍展开水面。头指船头。恶者,甚辞,猛也、厉害也。禁持,摆布也,禁,念阴平。此皆宋人口语。满河打头风浪,把船猛

8、烈摆布。人间,有风浪猛打船头。天上,有重云遮拦鸟道。天地间事,多不如意呵。又怎得令人不愁!(摘引自唐宋词鉴赏辞典邓小军文) (2)此词显著艺术特色,是兼以哀景、乐景写欢乐,倍增其欢乐之手法,营造意境。上片极写雁怯重云,画船载愁,风浪 打头,境象惨淡,笔触沉重,心情亦沉重之至。下片则极写春浦渐绿,小梅长枝,灯火催归,俨然而为一片新天新地,笔致优美空灵,心情则欢愉无已。上片愈是写得愁苦哀感,便愈反突出下片之欢欣鼓舞。上片是衬托,下片才是重点。此种意境之营造,实反映出词人之身世心态。平生飘泊江湖,心境常是愁苦。一旦得以还家,其心上之欢愉,生生而无已,自必升居优势而压倒平常之愁苦。便何况此行途中,时近

9、除夕,临近其家,由平常之愁苦转为还家之欢愉,此时此际,最为典型。独具一格之意境。(出处同上)(五)(1)诗人酬君报国的壮志不能实现,深深感到年华流逝是在消耗人的生命,一个“煎”字,表现出对生命的可贵和虚度光阴的痛苦。(摘引自唐诗鉴赏辞典张燕瑾文) (2)此诗佳处,不在景致,不在藻饰,而纯以意胜。诗韵随内容而转换,每一部分的最后一韵既完成本部分的意思,又承上启下,衔接浑成,文思缜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幻想,创造了独特的诗的意境。不仅包笼天地,役使造化,而且驱遣幽明,把神仙鬼魅都纳入诗行。诗人把“食熊则肥,食蛙则瘦”等日常生活现象,同若木、烛龙一类神话传说结合起来,用了“食”、“嚼”等带有

10、人间烟火味的生动贴切的艺术氛围。再加上青天、黄地、黄金、白玉、碧驴等五色陆离的色彩,真是“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杜牧李长吉歌诗叙)而诗人的议论、诗人的感情,全部寄寓于这些瑰诡的形象之中,使诗人对生活的认识,似虚而实,形疏而密,让读者置身于这神奇的艺术王国,体味诗人的感情,领会诗人的倾向。尽管诗人对神仙长生之说的批判深透尽致,却又能留有余意,让人玩味无穷。诗歌以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呼号句开始,以“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这样的感叹句结束,中间叙述句与反问句交替使用,造成感情上的波澜起伏,回旋跌宕;随着感情的变化,语句长短不拘,参差错落,随意变态而颇有情致。方拱乾昌谷集注序说:“所命止一绪,而百灵奔赴,直欲穷人以所不能言,并欲穷人以所不能解”,李贺正是调动了一切艺术手段,以他独特的艺术方式,来表达他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独特认识的。(出处同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