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10民为贵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为丛驱爵者,鹯也B女闻六言六蔽矣乎C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D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解析】A项“爵”通“雀”;B项“女”通“汝”;D项“蚤”通“早”,“施”通“迤”。【答案】C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解释有错的一项是()A诸侯危社稷,则变置(危害)B得天下有道(方法)C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给)D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流传)【解析】D项“传”指书传,文字记载。【答案】D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非人之所能为也B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C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D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解析】C项是动词,到。其他
2、三项都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答案】C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牺牲既成,粢盛既洁B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C苟为不畜,终身不得D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解析】A项“牺牲”在句中指“用来祭祀的牲畜”,B项“然而”在句中指“这样,却”,D项“中国”在句中指“中原地区”。【答案】C5下列句中加点字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其何能淑B虽欲无王,不可得已C不远千里而来D贼仁者谓之贼【解析】A项形容词活用为名词,B项名词活用为动词,C项形容词意动用法。【答案】D6名句默写。(1)贼仁者谓之贼,_。_。(2)民之归仁也,_、_。(3)天子能荐人于天,_;诸侯能荐
3、人于天子,_;大夫能荐人于诸侯,_。(4)善政民畏之,_。善政得民财,_【答案】(1)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2)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3)不能使天与之天下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4)善教民爱之善教得民心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
4、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_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泰誓曰:_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孟子万章上)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谆谆然命之乎
5、命:命令。B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示:显示。C践天子位焉践:登上。D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受:接受。【解析】B项,命,任命,委派。【答案】A8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字在意义和用法上相同的一项是()A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此之谓也B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C谆谆然命之乎夫然后之中国D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解析】B项,都表顺承,“然后”,A项,代词/提宾标志,C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D项,介词“把”/介词“用,凭借”。【答案】B9与“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B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C此之谓也
6、D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解析】D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定语后置句。【答案】D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译文:_(2)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译文:_(3)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译文:_【答案】(1)大夫能把人举荐给诸侯,但不能使诸侯把大夫的封地和人民给这个人。(2)打官司的不到尧的儿子那里去而到舜那里去。(3)天视由我百姓视,天听由我百姓听。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114题。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
7、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孟子梁惠王下)【注】穆公:邹国国君。转:“弃尸”的意思。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邹与鲁哄哄:争斗,交战B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疾:痛恨C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反:背叛D君无尤焉尤:责怪,怪罪【解析】C项,“反”通“返”,返回之义。【答案】C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而民莫之死也有司莫以告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C不同,不同D不同,相同【解析
8、】两个“莫”字都是不定指代词,“没有谁”之义。“之”是动词“到,去”的意思,“之”字是代词。【答案】B13下列各项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邹穆公感到不解的是,面对长官被杀,为什么百姓不愿意去救援,为国家赴死尽节。孟子认为这根本上还是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问题。B在古代,下情想要上达,必须以官员为桥梁,因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有司与百姓的关系。君主要行仁政,让官员勤政,善待人民,百姓才愿意为其赴难。C孟子指出当老百姓灾荒年岁饿死或逃荒时,国家明明是仓廪充实,而官吏却乘机巧取豪夺。这种毫不体恤百姓的贪官污吏,是不可能得到百姓的信任的。D孟子引述曾子的话“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就是要让邹穆公
9、知道,事出必有因,若真要追究的话,那么弃百姓于不顾的官员,才是造成恶果的主要原因。【解析】C项中,“而官吏却乘机巧取豪夺”的说法有误,原文中没有“乘机巧取豪夺”的意思,而是强调官吏在灾年毫不体恤百姓。【答案】C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译文:_(2)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译文:_【答案】(1)饥荒年头,您的百姓,年老体弱的饿死弃尸于沟坑里,强壮的逃散到四面八方的,有几千人。(2)要谨慎啊,要谨慎啊!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反过来怎样对待你。【参考译文】邹国和鲁国发生了战争。邹国国君邹穆公问孟子:“我手下的官吏战死了三十三人,而百姓却没有人为他们的官员而死。要是杀掉他们,又不能杀那么多;如果不杀他们,又憎恨他们看着长官战死而不去救助。对他们怎么办才好呢?”孟子回答说:“饥荒年头,您的百姓,年老体弱的饿死弃尸于沟坑里,强壮的逃散到四面八方的,有几千人;而您的粮仓里却堆满了米,库房里堆满了财物,当官的没有把上述情况向您报告,这是官吏怠慢国君而残害人民的做法。曾子说:要谨慎啊,要谨慎啊!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反过来怎样对待你。老百姓今后会把官吏原来对待他们的态度反过来对待官吏的,您不要去责怪他们。只要您实行了仁政,老百姓自然就会爱戴他们的长官,甘心为长官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