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材概述:这是一篇洋溢着孩子对母亲对家庭从内心发出的一种真挚的理解和关心的文章。文本讲述一位母亲在“六一”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带孩子去商场买药给生病的父亲,而孩子在一个玩具柜台前驻足欣赏着心爱的汽车。可是因为家庭条件的缘故他却执意不要母亲买。而在场的人都为孩子的这种懂事与对家庭和家人的理解深深感动着。文本从一场场对话中让人感受这个孩子对家人深深的关爱和其中多个人物的不同美德,是一篇洋溢着浓浓情感的文章。教学时间:一课时学习者特征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默读,再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是否已粗知大意。然后引导他们在朗读感悟对话的过程中感受小男孩的品质,感受母亲对孩子的爱。教学目
2、标:1. 认识“具、柜、芒、售、货、药、品、兵、咱、抢”等11个生字。2. 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3. 通过课文的学习,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教学重难点:(一)重点:认识“具、柜、芒、售、货、药、品、兵、咱、抢”等11个生字。(二)难点:默读课文,通过自读自悟感受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好品质。教学资源:(一)利用多媒体的辅助,在多媒体教室中进行。(二)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二年级下册。(三)教师专为本课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3分钟)1. 小朋友你们的节日是哪一天?“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商场里可热闹了,我们去那里的玩具柜台前看一看。如果你见
3、到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玩具,你会怎样做呢?(学生谈话)而今天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位小朋友,他的做法也许会出乎你的意料。(板题)2. 观察说话: 出示课文幅图。引发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设计意图: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读书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观察思维能力。】二、整体感知,自主识字(7分钟)1自由读课文,借助课文的拼音读准生字词,标上自然段序号。2.出示生字,学生自助拼读。说一说识字方法。3.认读词语,练习造句。4.练习:连线搭配阿姨 看玩具汽车 闪着 妈妈的手 妈妈 售货 抢着 说 小兵 买药 拉着 光芒【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的
4、基础上,识记我会认的生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会认生字;师生互动,学习生字,要求会认、会组词造句。】三、品读课文,升华感情(10分钟)1.深入研读课文,分组研究讨论:小男孩那样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2.师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对话进行体会。3.分角色朗读第2-12自然段,结合着对人物心里的深刻理解,读好对话,加深 对文章中蕴含情感和道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4.启发学生谈话:从对话当中,你体会一下,每个人的心里是怎样想的?你读了有什么样的感受?5.自读13-14段。结合插图,启发学生想象小男孩不接受阿姨礼物时的心理活动。售货员阿姨会把女儿准备的礼物送到小男孩手上吗?说说自己的
5、理由。6.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小男孩的优秀品质。7.小结: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小男孩是一个懂的关爱父母的好孩子。)【设计意图:结合课文内容,抓住“为什么喜欢却不买”这个核心问题,统摄文章的主体部分。利用对话较多的行文特点,从读中理解、感悟。学生在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过程中,避免了繁琐的分析,提高了教学效益。强调自读自悟,引发学生的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增强学生的感悟,丰富学生体验,并从中受到人物优秀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四、快乐拼读,拓展阅读(10分钟)1. 出示阅读要求,学生自主阅读。2集体交流阅读收获。【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
6、速度,拓展阅读知识面。】五、确定主题,练习写作(9分钟)1.出示写作要求:你准备做怎样一个懂事的孩子呢?请把你的打算写一写。2出示老师写的一段话,学生参考、模仿。【设计意图:练习写话,是对所学字词的巩固,同时提高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六、点评反馈,交流总结(1分钟)针对学生的习作,做适当的评价,对部分字词句作一定的指导和修正。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
7、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设计意图:鼓励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板书设计】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盯着小汽车不让妈妈买 关爱父母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
8、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
9、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阿姨买不要教学反思:马上快过“六一”儿童节了,而24课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正好在这时学习。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我想现在孩子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常常以哭闹来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且现在的孩子对玩具也很迷恋,这一课可以对孩子在获取六一礼物时的做法进行进引导。所以
10、,上课开始,我说:“你们喜欢玩具吗?马上该六一儿童节了,你们想要礼物吗?你站在过玩具柜台前吗?说一说你站在玩具柜台前的样子。”孩子们先是沉默着,好像在回想着什么?马上又都兴奋起来,情不自禁地说起来。有的说:“我一动不动地盯着里面的飞机。”有的说:“我看到我喜欢的玩具两眼放着光。”当你家长给你买你喜欢的玩具时,你又怎样了?有的说:“我高兴的的直叫。”当你家长没有满足你的愿望时,你又怎样了?哭过吗?蹦过吗?闹过吗?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只是引导,提出关键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比如:看看他在玩具柜台前,遇到心爱的小汽车是什么样的神情?快到课文中找一找,边读边画。“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
11、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你认为这里的哪个词用得好?说一说?“只要、马上、目不转睛、盯着、闪着、兴奋的光芒。”你就是那个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快来演一演。这么心爱的小汽车,他让妈妈买了吗?为什么?“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因为他知道,爸爸常年病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着,家里生活不富裕,还得给爸爸买药,他懂懂得心疼妈妈。你被感动了吗?售货员阿姨也被感动了,阿姨做了什么?可是,她再也没看到那个小男孩。在学生自己寻找答案的同时学生也被课文中的小男孩感到了。我们带着感动来读课文,孩子们的情情不自禁地外露。最后,我说:“今后你打算做一个这样懂事的孩子吗?”孩子们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