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北省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6447 上传时间:2025-10-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汉铁高中高一语文月考试题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中国新诗为何处境“尴尬”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楚骚汉赋、汉魏乐府、隋唐律绝和宋词元曲,可谓灼灼其华,蔚然大观。千百年前的黄钟大吕,至今犹萦绕在苍穹。然而中国新诗在诞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它既没能与国际接轨,又与中华古典诗词曲赋的优良传统脱节、断裂,割断了传承关系,令广大读者望其兴叹,最后只好弃之而去。中国新诗为何会处境“尴尬”呢?首先,是由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造成的。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楚辞、乐府、律诗、宋词、元曲不论其诗体形式怎么演

2、变,但都是讲究韵律的,作品都具有节奏美、旋律美和韵式美。由于白话“新诗”“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胡适谈新诗)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自其诞生以来,便成为其发展的严重弊端和障碍。其次,是由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造成的。诗歌是文学形式美的一种体现,但形式美只是诗歌的美丽外衣而已。过分地强调诗体形式,从而否定主题思想的意义,如近年来所谓的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就像失去了土壤的禾苗一样,必将枯萎。最后,是由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造成的。同古典诗词曲赋相比,当代诗歌在题材内容方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其一,迫于现实社会生

3、存的巨大综合压力和人类因物质文明进步而带来的精神困惑,当代诗歌的内容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正日愈失去处理重大社会题材的艺术能力,这就使得它日愈减少获得公众关注的机会,而只有在少数未被现代社会物质化的心灵当中获得知音。其二,随着诗人们从社会文化中心退却,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诗歌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缘,诗人们成了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奇怪群体,这更加加剧了他们的自闭倾向。其三,当诗人们精神的价值已经从崇高、纯洁、美好、自然过渡到了喧嚣、乐趣、庸俗、时尚的方向,于是平庸困扰着诗歌界,诗歌的阵地越来越虚弱。面对这样的时

4、代背景,中国新诗只有志存高远,发扬其应有的精神文化提升作用,既在主题内容方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方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随时代、社会、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改进,让中国新诗界尽快构建审美规范并早日达成审美共识。这样,中国新诗才能够既有技艺的美感又有时代的气息还有历史文化的内涵,并因此而融入中华诗歌的历史长河之中,从而有机会成为新时期的经典诗歌作品而流传于世。(选自长空诗话,有删改)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在题材内容方面的变化的一项是( )A、中国新诗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很少关注社会问题。B、中国新诗越来越狭隘,不能反映社会的主流。C、近年来出现了技术主义、

5、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等。D、质量上乘的诗歌越来越少,多数诗歌内容平庸。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处境“尴尬”的原因的一项是( )A、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B、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C、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D、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中华古典诗词曲赋曾经有过许多令人骄傲的绚烂与辉煌。B、白话新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作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C、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能忠实地坚守诗歌阵地的人越来越少,诗歌的发展江河日下

6、。D、中国新诗只要注重与时代结合,并继承发扬传统诗词曲赋的艺术,就一定能够改变其“尴尬”处境。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巨鹿之战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巨鹿城。楚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悦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

7、。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且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支吾。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

8、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注:巨鹿城:古县名,治在现在河北平乡西南。卿子冠军:卿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宋义是上将军,在诸将之上,所以称为卿子冠军。承其敝:承,趁;敝,疲惫。支吾:抵抗。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战胜则兵罢罢:通“疲”,疲惫B故不如先斗秦、赵 斗:使相斗C立羽为假上将军 假:假扮D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壁:营垒,军营5、对下列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9、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B、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C、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D、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充分地表现出项羽及其军队的勇猛和超强的战斗力,为后文埋下了伏笔。B项羽认为,虽然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他比不上宋义;但是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宋义比不上他。于是作为次将的项羽心里不服宋义为上将军。C由于宋义不戮力救赵攻秦,拒谏饰非,饮酒高会,“久留不行

10、”,所以项羽杀了他。D项羽军破釜沉舟,抱着必死决心,于是士气大增,无不一以当十,势如破竹地战胜了秦军和诸侯的军队,最后诸侯军“无不膝行而前”地臣服。7、文言文翻译(10分)(1)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4分)(2) 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3分)(3)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3分)(二)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鹊桥仙【元】滕宾斜阳一抹,青山数点,万里澄江如练。东风吹落橹声遥,又唤起、寒云一片。 残鸦古道,荒鸡村店,渐觉楼头人远。桃花流水小桥东,是那个、柴门半掩。【注】滕宾,一名斌,生卒不详,大约宋末元初人。曾任翰林学士,出为江西儒学

11、提举。后辞官弃家入黄安(今湖北红安)天台山为道士。8、词的上阕的前三句有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6分)9、词的下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作简要赏析。(5分)(三)名句默写(6分)10、(1)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2)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 , 。(3)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将消逝的物语:油纸伞李振南每当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季节,深夜里听那淅淅沥沥、时断时续的春雨时,我的思绪便会穿越时空,抵达江南小镇的小巷和它的油纸伞。在我的脑海里,油纸伞是江南最美丽也是最遥远的一个梦了。记得儿

12、时,在滴滴答答的雨帘下,我们撑开油纸伞,一爿爿烟雨葱茏的天地近在眼前,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纷至沓来,让人恍然进入梦境。现在,这个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只有在那些发黄的典籍里,还能依稀看到它们的影子,也只有在以假作真的影视画面里,能模糊地见到它们的赝品。油纸伞,它于何时何地发明,又是哪一个独具慧心的匠人所造,现已无从考证。但我想,油纸伞的出现,一定是在江南,被潇潇暮雨氤氲着的江南,很容易使人产生创造的灵感。于是,一把把油纸伞,从江南仄仄的小巷里走出,伞下的人或是明眸皓齿的女子,或是一袭青衫的书生,静静地在雨中沉思、遐想或踟蹰彷徨,那么宁静,那么典雅。或是两把油纸伞交错磕碰而过,蓦一回首,便擦出

13、了爱的火花,产生了如水的柔情。正像在雨巷里徘徊的诗人,苦苦等待着眼睛里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也正像民间传说中的白蛇传里,是油纸伞演绎了许仙、白娘子的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油纸伞走向乡下,肯定是白蛇传以后的事了。这种竹木结构,用纸糊成的雨伞,都无一例外地散发着桐油的漆味,芬芳但又有一丝刺鼻,那黄黄的颜色,温暖着打伞人的心。记得,小时候乡下农人的家里,多半都是有一把油纸伞的。现在,我想起来,我家也有一把手柄长长的油纸伞,虽然不知道使用了多少个年头,伞面也已破旧,然而孩提时每每撑开,总会有山水的味道,有亲人的味道,在雨中一路追随陪伴。我家的油纸伞属于祖传或是母亲陪嫁过来的,我至今仍不得而知。按照我

14、们这里的乡风,油纸伞是“有子生”的谐音,是吉祥的象征。所以,过去在闺女出阁时,其父母总要送上一把油纸伞讨个吉利。我家门角里的这把油纸伞是不是母亲的陪嫁物,我一直没有问过,那时也不懂得问。过去,乡下的油纸伞,一般是妇女和儿童的用物,成年男人的遮雨工具是箬笠、蓑衣,他们讲究的是实用,不需要诗情画意的伞。我儿时使用油纸伞都是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又大又笨重的油纸伞,它的重量和宽度早已压过我弱小的肩头,有时候需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将它撑开。在斜风骤雨中,油纸伞和人都晃荡在乡间泥泞的土路上,这时,雨模糊了视线,风吹淡了田园的颜色,雨和伞构成一组天然的乐器,雨在伞背叮叮咚咚地敲打着音乐,此起彼落,使寂寥中的行

15、人有了一份乐曲的慰藉。油纸伞仅陪我走过童年和少年的时光,从尼龙雨衣的出现,它便被搁置在每户人家的墙角、厨背而渐渐地破损、霉变,直到永远地消失。如今,油纸伞早已被式样繁多的自动伞、折叠伞所取代,它们做工精细,变化无穷,如五彩的花朵在大街上、小巷里、阡陌中次第开放。虽然我清楚地知道,它们也源于油纸伞的构想,是油纸伞的沿袭,但已缺乏了油纸伞的诗意。因为它们已没有了木质的温润,油纸的芬芳;没有了其张开时的热烈、坦诚和闭合时的羞涩、含情脉脉,已缺失了一个民族的古典情怀。所以,当若诗若梦的油纸伞逝去后,我们就再已无缘读到一首像雨巷那样令人心澄眼热的诗歌和白蛇传那样缠绵绯恻的故事。(摘自中国散文家有删改)(

16、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5分)A“我”现在依稀能看到油纸伞的影子,是在梦境里,是在以假作真的影视画面里。B江南的雨使独具慧心的匠人产生创造的灵感,油纸伞应运而生,沿袭千年而不绝。C追忆小时候在乡下用过的油纸伞,作者印象深刻的是雨和伞敲打出的音乐。这样写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D文中对于油纸伞是母亲陪嫁物的猜测,是虚实结合的写法,说明家里的这把伞在我的心中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E文章最后把油纸伞和自动伞、折叠伞做对比,是为了说明即使现代各式各样的伞更精细更美好,而油纸伞所承载的古典情怀和诗意却是永远无法替代的。(2)文中第三段提到雨巷和白蛇传有什么作用?

17、(6分)(3)为什么作者说“油纸伞是江南最美丽也是最遥远的一个梦了”?“最美丽”“最遥远”体现在什么地方?(6分)(4) 结合文本,探究油纸伞物语的丰富内涵,并简要分析。(8分)第卷 表达题四、 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潮州八景”是潮汕地区著名的风景区。这里湖光山色,风景宜人;游人熙熙攘攘,兴致勃勃。停车场里停满了自深圳、东莞、广州、珠海等地的车辆,在自行车租赁处更是车水马龙。景区环湖绿道长约15公里,花朵姹紫嫣红,是市民踏青赏春的好去处。一路上,大家结伴而行,年轻朋友则三五成群,跑步前沿途行。A、 湖光山色 B、车水马龙 C、姹

18、紫嫣红 D、三五成群1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沁园春 长沙一词是毛泽东在革命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为革命者高声吟唱了一首昂扬乐观的励志之歌。B、 雨巷是戴望舒最早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该诗发表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诗人也因此赢得了“雨巷诗人”。C、 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经典名作。赏读这首诗,我们能够咀嚼出新月派诗歌绘画美的丰富意蕴。D、 不仅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的身世的讲述,抒发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14、下列语句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再别康桥共有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

19、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_,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_,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_,给人以立体感。(1)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 (2)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靠它给带来(3)康河里倒影的是河畔的金柳 (4)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5)把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6)使每一幅画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A、(1)(2)(3) B、(1)(4)(6) C、(2)(4)(5) D、(2)(3)(6) 15、阅读下面这首小诗,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航海人活着,像航海。你的恨,你的风暴;你的爱,你

20、的云彩。结合现实,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16、 为下面的语段补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妥当。(6分)风从水上走过,留下粼粼波纹; ; ; 。啊,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将给社会留下什么?五、 写作(60分)17、请以“心中那道永恒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汉铁高中高一语文月考试题答案1、C(由第段可知C项不是新诗内容方面的变化,是说新诗形式多样,反映新诗注重形式。)2、B(由第段可知,B项描述的只是一个客观背景,主要原因在于在这个客观背景下诗人们的自闭。)3、D(由第段可知,D项中“就一定能够改变”说法太绝对。)4、C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

21、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假:暂时代理。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分析理解B。5、D6、C试题分析:A此句是宋义骂项羽鲁莽的话。B此项是宋义的话,“项羽心里不服宋义为上将军”也是无中生有。D“诸侯的军队”是楚军的盟军,“臣服”也不对。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7、 翻译(1) 披甲胄,执兵器,我不如你,但坐下来运用策略,你不如我。(2) 现在上将军不体恤士兵,却徇私情,这不是国家的大臣。(3) 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8、 上阕出现的意象有:斜阳、青山、澄江。(2分)春日傍晚在一道落日的红光映照下,远处的

22、群山只有山峰依然现出点点苍翠之色,一望无际的长江烟波浩淼,清澄的江流舒展在天幕下,宛如一条素练。(2分)这三句从大处远处着眼,状写黄昏时的江天澄静空阔的景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空阔、幽婉的画面。(2分)(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诗歌的景物形象,要求考生通过对意象的把握,归纳景物的特点。上阕的三句出现了三个意象,斜阳、青山、澄江,作者站在远处,远望夕阳西下的景色,境界开阔,结合上阕后面三句,可知前面寂静,后面以声衬寂。答题步骤,列出意象,对诗歌描绘的画面加以描绘,最后概括画面的特点。)9、 词人在下片前三句描绘了一幅寂静残败的荒村图景,后三句与前面构成对比,有桃花流水小桥,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2分

23、)表现了词人想要从冷寂的境地中寻找可以逃避尘世的喧嚣,以求得内心的安宁的隐逸的情怀。(3分)10、略11、(1)B D(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试题分析:B “沿袭千年而不绝”的说法不准确,油纸伞行将消逝。 D“虚实结合的写法”的说法有误,应属于虚写。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因此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文章,把握主旨,理清结构,研究技法。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 把油纸伞和文学作品相联系,说明了它的历史悠久,

24、是爱情的信物。(3分)丰富充实了文章内容,增加了诗意和浪漫,提升了它的文化内涵。(3分)试题分析:一般情况下,引用诗词可以增加文章的诗意,丰富文章的内涵,有时会使文章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而引用传说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本文引用的白蛇传和雨巷都与爱情有关,也都与伞有关,而白蛇传的故事由来已久,所以这里的引用写出了伞的历史,也写出了伞的浪漫,有丰富文章内容的作用。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3)油纸伞让人联想到烟雨葱茏、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让人恍然进入梦境之中;(3分)但油纸伞只能在发黄典籍和以假乱真的影视画面中才能模糊地看到它们的影子,

25、远离现实生活,行将消失(3分)。(4)(1)由于江南多烟雨,江南人的雅致和悠闲,才有了油纸伞的诞生,并使之成为一种地域文化。(2)油纸伞的轻巧典雅,表现了丁香姑娘的秀美,演绎了许仙和白娘子的爱情故事。油纸伞由此充满文学的诗意和古典情怀。(3)油纸伞在普通家庭具有实用价值和亲情的味道,又是吉祥的象征。(以上观点仅供参考。观点4分,分析4分,分析略。)试题分析:解答本题时,考生可通读全文,梳理出相关信息,然后逐一归纳总结。第一、二段,写出江南多雨,油纸伞是常见之物;第三段,写出了油纸伞的历史,写出了油纸伞是爱情的食物;第四段以后,写出了油纸伞在“家”中的价值,是亲情的体现,寄托了作者的乡思与乡情。

26、考生在组织答案时要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加以分析。注意言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12、B(A项“湖光山色”,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C项“姹紫嫣红”,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D项“三五成群”,三个、五个的人在一起;形容一伙一伙的人,以几个人组成在一起。)13、C(A项句式杂糅,改“了”为“的”。B项成分残缺,句末加“的称号”。D项关联词之成理。位置不当,把“不仅”放到“一诗”之后。)14、B15、这首诗告诉我们,在人生的航程中,要化解心中的仇恨,让爱充满心间。如果让仇恨年积聚,会在航程中形成风暴

27、,掀起滔天大浪,使人生航船在惊涛骇浪中颠簸飘摇,最终船翻人亡。心中充满爱,化解心中的恨,就会阳光明媚,彩云满天。(3点,每点2分)16、骆驼从沙漠走过,留下深深脚印。哨鸽从天空飞过,留下串串欢韵。岁月从林间穿过,留下圈圈轮。参考译文:章邯击败了项梁军队以后,就以为楚国的兵力不足以忧虑,于是引兵渡过黄河攻打赵国,大败赵兵。这时,赵歇作赵王,陈余为大将,张耳任相国,都逃进了巨鹿城。楚王召见宋义,与他议事,非常喜欢他。因此任命他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出兵救赵。其他将领都为宋义部属,号为卿子冠军。行军到安阳,停留四十六天,不再前进。项羽对宋义说:“我听说秦军在巨鹿围住赵王,我们应该

28、尽快带兵渡过黄河,楚军攻打他们的外围,赵军在里面响应,必定可以击破秦军。”宋义说:“不对。现在秦国进攻赵国,打胜了,军队一定疲惫,我们可以趁他们的疲惫之机(攻打他们);打不胜,我们就率领大军,擂鼓长驱西向,必定推翻秦朝,所以不如先让秦、赵相斗。披甲胄,执兵器,我不如你,但坐下来运用策略,你不如我。”于是给军中下达命令说:“势如猛虎,违逆如羊,性贪如狼,倔强不听指挥的,一律斩首。”于是派遣他的儿子宋襄去辅助齐王,亲自送到无盐,大宴宾客。当时天寒大雨,士兵冻饿交加。项羽说:“正当合力攻秦,我们却久留而不前进。今年收成不好,百姓穷困,士卒只能吃芋头、豆子,军中无存粮。况且,(楚王)把全国兵力集中起来

29、交给上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现在上将军不体恤士兵,却徇私情,这不是国家的大臣。”项羽就在宋义的帐中斩下了宋义的头,在军中发布命令说:“宋义与齐国同谋反楚,楚王密令我杀掉他!”这时,诸将都畏服,不敢有异议。于是拥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项羽就引兵全部渡过黄河,把船沉入河中,砸破做饭的锅,烧了住处,只带三天的干粮,用以表示一定战死,不准备再回来(的决心)。在这时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相遇,打了九次战斗,断绝了他们的通道,打败了他们,杀死了苏角,活捉了王离。这时,楚兵为诸侯军中最强大的。在城下的有十余支救巨鹿的诸侯军,没有敢放纵自己的军队的。到楚军进攻秦军时,诸将都在营垒上观看。楚军战士没有一个不是以一当十的,楚兵呼声震动天地,诸侯军没有哪个不恐惧。在这时就攻破了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军的将领,他们进入辕门,没有不跪在地上前行的,都不敢抬头仰视。项羽从此开始为诸侯中的上将军,诸侯都听从他了。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