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时 教 学 设 计 首 页成成中学高三年级历史备课组集体教研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第一章: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课型复习第几课时课时教学目标(三维)1、知识与能力:要求掌握夏商西周时期形成的农耕经济的雏形;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即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世袭制、分封制。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商鞅变法)、经济形式(小农经济)、思想文化(儒家思想)。2、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探究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对古代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以及伦理产生了深刻影响,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源。春秋战国时期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历史阶段,
2、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交替、除旧布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制度、经济形式、思想文化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等制度的内容,影响。商鞅变法。 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主张。难点: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小农经济的产生, 百家争鸣的背景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探究法使用教材的构想通过通史复习的模式让学生对先秦时期的历史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等阶段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去整体感知历史。同时着重讲解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再配合高考试题让学生对早期政治制度有一个整体把握。引导学生从“
3、一个主体、两个角度、三个特点”去理解早期政治文明。从社会变革的角度去理解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理解春秋战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形式、思想文化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 170万年前前2070年 原始社会先 夏:前2070前1600秦 商:前1600前1046 基础 西周:前1046前771 东周 春秋:前770前476 奴隶制瓦解 形成 战国:前475前221 封建制初步确立秦汉:前221220 初步形成魏晋南北朝:221-589隋唐:589907 繁荣宋元:9071368 持续发展明清:13681840(鸦片战争前) 发展迟滞单元概述:先秦指秦统一以前的历史。其时间大致是从距今约170万年前到公元
4、前221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时期。本章的重要知识点包括:一是分封制和井田制,应准确理解二者的含义,并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层面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二是诸子百家的思想,先秦思想为中华文明奠定了基础,是高考的重点内容,教学中注意从哲学、伦理学、治国理念、道德人格等不同角度认识诸子思想对中国的深远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思想是本章的一难点。应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来正确分析诸子思想出现的时代背景,并列表识记诸子思想的内容,把握其不同的思想特征。概念解读先秦:指秦朝统一以前的历史时代,起自产生时期,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为止。方国:商
5、王国时期的国家是一种方国与方国的联合体,有的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方国联盟”,苏秉琦先生对“古国”和“方国”的定义是:“古国指高于部落以上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即早期城邦式的原始国家”,“红山文化在距今五千年以前,率先跨入古国阶段”。“古国时代以后是方国时代,古代中国发展到方国阶段大约在距今四千年前。也有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部族国家”或“早期国家” 。所谓“部族”,是指由原始时代的部落组织衍变而来的、以血缘(族姓)联系为基础的社会集团,它是国家的早期形式。高考瞭望:1、从宗法分封制度的角度,可结合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理解分封宗法制对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也可从宗法制对社会
6、的深远影响及中央集权对国家统一的意义出发命题。宗法制度使中华民族形成“认祖归宗”的民俗,这对中华民族美德的继承、和谐社会的创建对台湾问题的解决和祖国的统一大业产生积极意义。2、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主流传统思想演变是高考重点,注意结合时代特点复习,结合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弘扬儒家思想的精髓。阶段特征: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具体表现:政治上:国家政权产生发展 经济上:农耕经济基本成型思想文化上:华夏文化蓬勃兴起民族关系:“华夷”观念削弱,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中逐渐开始了融合。军事方面:诸侯国在争霸称雄的战争中,在政治、
7、经济、军事方面推行改革,富国强兵,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新旧体制的更替;大国在争霸战争中相互兼并,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 知识梳理:原始社会:氏族-血缘(体现早期政治制度的血缘特性)原 起源:采集种植农 区域:北:旱地;南;水田始 业 特色: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工具:刀耕火种社 手 制陶:彩陶、黑陶、白陶工会 业 纺织业:养蚕缫丝一、政治上:国家政权产生发展(一)夏商西周的政治文明夏朝:第一个国家政权(形成标志),世袭制出现 ,(生产力发展,私有观念出现) 世袭制:继承血缘家天下(最高统治者的家天下,统治集团的家天下-柳宗元公天下的开端) 夏、商时期初步建立了地方的管
8、理制度。商朝:政治上: a:垄断神权,强化王权(占卜、迷信色彩)方国政治(血缘) b:实行内外服制度(建立基础是血缘,具有不稳定性)-商王对外服控制力有限经济上:农 农业生产工具:木、石、骨、蚌(少量青铜器)业 耕作方式:生产力水平低下-集体耕作-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经营方式:井田制手工业:青铜时代-礼器(平民化、生活化-西周)商业:职业商人出现、最早货币出现科技:甲骨文关于日食的记载(为农业服务),甲骨文现存最早的成熟文字。西周:政治上: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这种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政治制度,把国家管理与血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分封制与内外服的关系:
9、分封制建立在内外服的基础上,对内外服的演进和弥补,体现继承和发展性。)分 封 制(地方行政制度)宗 法 制不同点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宗法制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统治的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巩固周王室的统治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特点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于周王,进而分封属下,构成等级秩序。邦国有同姓、异性之分。周王与封国通过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联系在一起。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两者既是家族等级之分,又是政治隶属关系。(家国政治,以血缘为基
10、础)作用形成等级序列,巩固和扩大了西周的疆域,传播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带动了边远地区的进步。但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步失去原有作用,逐渐出现诸侯割据局面。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皇权关系两者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就是分封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宗 法 制的认识:宗 法 制后来与封建礼教“三纲五常”结合,引申出“家长制”的文化观念,使家庭内部有了支配与被支配关系。a. 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对中华民族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一促进作用。b.过
11、分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造成个人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社会的平等、法制精神相违背。.升华认识:宗法制建构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呈现出“家国同构”(夏朝家天下的发展,统治集团的家国同构)的特点。宗法制用感情消解社会法规。宗法制抑制了民主制的产生。宗法制强化了中国社会的松散性。宗法制也造成了中国的院落社会,限制了社会功能的多方面发挥。“单位”的“家族化”,部分地代替社会行使功能,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特点。宗法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礼乐制度:周朝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西周时期政
12、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祭祀)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农业:青铜器更加的生活化、平民化。商业:工商食官(特点:职业世袭、官府统一管理,不鬻于市) 经济制度: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历程:瓦解原因)经济上:考点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1、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体现唯物史观)因为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落后,人们的生活极端困苦,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有限,为了生存时常进行战争有时甚至毁灭整个氏族。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使生产力逐步得到提高,并且保留了生产力中核心要素:战俘不杀,留作奴隶;有了以国家形式的专门社会管理机构;创造了
13、文明的转门部门和专门人才;同时,阶级斗争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之一。“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军事民主制度。“世袭制”是私有制发展的产物。从“禅让制”到“世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认识,是阶级对立的结果,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2、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分析井田制和分封制的关系(l)井田制含义: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内容:A.一切土地属于周王所有;国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B.诸
14、侯要向国王交纳一定的贡赋。C.由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D.那时耕地阡陌纵横,如同井字,称为井田。发展历程:A.它始于商朝;B.盛于西周;C.瓦解于春秋;D.废除于战国。瓦解过程: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出现了私田。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随之而来的是新的剥削方式的出现。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的出现,导致了井田制的瓦解。(2)分封制分封的目的: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
15、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等。分封的作用:巩固了周朝的统治,促进了内地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拓展了疆域,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最终导致王室衰微,列国纷争的后果,逐渐形成诸候割据的状态。崩溃的原因: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它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葵丘会盟,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标志着分封制崩溃。秦朝统一后,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结束。发展历程:西周确立 春秋时期瓦解 战国时期废除(3)分封制和井田
16、制的关系: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其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4)分封制、井田制与奴隶制国家的盛衰分封制和井田制是西周时期完善的奴隶制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分封制起到维系、调整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保证奴隶制国家对奴隶和平民进行统治的作用。是西周奴隶制国家强盛的政治保证。井田制规定了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决定奴隶制经济形态存在、发展和西周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分封制和井田制相互影响,二者的存在成为西周奴隶制国家兴盛的支柱。西周末
17、年以后,王室衰微和大国争霸局面的出现表明分封制的瓦解。在丧失政治保证和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下,井田制在春秋后期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奴隶制度度存在的经济基础最终瓦解,新的封建经济基础随之产生。井田制的瓦解标志着奴隶制度的瓦解。【知识拓展】导致王朝灭亡的一般规律:1.从背景上看都发生在王朝末期;2.从根本上讲是奴隶制的局限;3.从现象上看,统治者素质低下,残暴昏聩,生活糜烂,任用奸佞,造成政治经济上矛盾重重,彻底丧失人心,使外部属国乘机取而代之。(二)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社会大变革(抓住过渡讲)a:分裂走向统一b:奴隶制瓦解和封建制形成c:农耕文明形成d: 民族融合具体表现:经济上:(生产力与
18、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发展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商业:私营工商业开始出现,封建城市的形成(城市的概念)政治上:(旧的制度瓦解-原因、表现;新的制度确立-改革(为何要改,春秋改革和战国改革的比较,影响)争霸(如何看待春秋的争霸战争“春秋无义战”)=改革(比较春秋战国的改革) 井田制的瓦解分封制的瓦解封建等级制度得建立(军事上诸侯争霸)民族关系:民族融合文化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大变革各阶级维护自身的利益士人著书立说百家争鸣(1)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1.生产力的发展:农业:铁农具的问世和使用范围的扩大,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成为私田。
19、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出现,冶铸、纺织、漆器、造船成为主要手工业;商业:私商的涌现打破了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科技:算筹记数法、石氏星表和人工杂交的应用推动了科技的进步。2.生产关系的变化:管仲在齐国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土地私有得到承认。私田主人采用地租剥削方式经营土地,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产生,地主阶级和自耕农阶级形成。小农经济的形成: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业经营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低生产力下的精耕细作;具有不稳定性,易于两极分化。(考点)对
20、于春秋争霸战争的认识(唯物史观)(制度变迁)春秋争霸战争的实质在于相互兼并,为了掠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扩张和掠夺的私欲,因此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痛苦,因此“春秋无义战”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它在客观上有其积极作用。对于结束分裂割据状态,实现区域统一有积极作用。虽以“攘夷”为号召,但对于阻止夷狄等游牧民族的入侵,对于保护华夏进步文化,增强各族间的融合有一定作用。争霸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霸主都曾进行过改革用以增强国力,其统治下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使经济得以发展。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便利了新兴地主势力的增长,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交
21、替,促进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产生。 列宁的表述能够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这些战争的历史影响:“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破坏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对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的比较原因相似:从经济上看,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井田制的逐步瓦解,旧的经济秩序被破坏,一些诸侯国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和变法,增强了国力,这就使各诸侯国的实力对比出现了不平衡。 从政治上看,王室衰微,周天子无力维护分封制的统治秩序。从直接动因上看,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和人民,不断发动兼并战争,春秋战国纷争不已,战火
22、难熄。性质不同:前者是奴隶主贵族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后者是新兴地主阶级之间为完成统一而进行的兼并战争。 影响相同: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他们厌恶割据混战渴望统一。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速了全国统一的步伐。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社会进步,为在争霸或兼并战争中取胜,各大国都进行了富国强兵的改革或变法。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加速了分封制和井田制的瓦解,使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2)战国时期的变法风潮1.兴起的背景:春秋以来经济基础的变化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发展封建经
23、济,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使各国需要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以求生存发展。“士”阶层的兴起和法家学说为各国变法提供了人才和思想理论条件。2.变法的情况:(1)魏文侯任用李悝的变法:内容:“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 作用:使魏国率先强盛起来。(2) 楚悼王任用吴起的变法:内容:限制贵族权力,裁撤冗员、奖励军功、禁私门请托。 作用:使楚国一度成为强国。(3)商鞅变法:背景:同上d.具备改革的有利条件:国君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旧贵族势力相对较弱;民风质朴,讲求实用、功利和尚武,易于接受法家学说;三家分晋,力量削弱;各国人才的流入。概况:秦孝公任命商鞅为
24、左庶长,从公元前356年开始推行变法,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即位,处死商鞅,变法结束。内容:a.经济方面: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b.军事政治方面: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推行县制;建立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制定秦律。c.文化习俗方面:“燔诗书而明法令”;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目的:直接目的是富国强兵,在七雄争战中取得优势。根本目的是废除旧制度,创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即用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政治利益。性质:一次较为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作用和意义:a.废除了旧制度(井田制、分封制、世卿世禄制),创建了新制度(土
25、地私有制,户籍制、县制、秦律、重农抑商、二十等爵制),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初步实现富国强兵。b.为后来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奠定基础,对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局限性:严刑苛法轻视教化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后来秦朝的暴政。3. 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作用:经过一百多年的变法,封建制度得以确立,中国进入封建社会。(考点)春秋战国改革和战国变法的不同及原因春秋改革: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的“初税亩”。 二者实质上承认土地私有制。战国变法:主要由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和秦国的商鞅变法等。(1)不同之处
26、:目的: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改革是为了建立霸业;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制、建立和巩固地主所级专政,进而实现统一。内容: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改革都注意重用人才,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整顿军队;战国时期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废除奴隶主贵族在政治上的持权。奖励农耕和军功;实行县制。建立集权政治,削弱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权力。特点: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改革都没有用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改革维护的都是奴隶主专政的旧制度:战国时的变法废除了旧的奴隶制;确立了新兴地主的统治地位。(2)根本原因: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改革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之所以如此不同,根
27、本原因在于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春秋时期特别是大国争霸的前期,奴隶制经济基础还比较巩固。到了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随着井田制的瓦解,伴随而来的是新的剥削方式的产生,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和发展。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正是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强大之后的必然要求。封建制度的确立;也是顺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二、经济上:农耕经济基本成型1、农业: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结论耕作技术石器锄耕铁器牛耕农业生产力不断改进并趋向成熟土地制度井田(公田)制土地私有制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耕作方式千耦其耘(集体协作)男耕女织(个体农耕)小农经济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水利的兴修: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
28、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现在都江堰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为农耕服务)2、手工业:(1)行业成就:金属冶炼技术进步,主要冶炼青铜、生铁和钢。冶金业商周时期: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已已相当成熟,工艺精湛,器物造型生动展示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春秋时期:铁器时代的到来(春秋冶铁技术的进步:冶炼生铁技术、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炼钢技术,意义:促进了铁器的普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丝织业产生并发展起来(2)经营方式:主要有哪三种经营方式?(家庭、官营和民间)3、商业:商朝,已经出现最早的货币。西周,实行“工商食官”政策。春秋战国,私营工商业的兴起,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士农工商四民
29、兴起,各国纷纷铸造货币;商业繁荣促进城市出现;中原市场开始形成,商业发展下出现重农抑商思想。(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考点)战国商业发展的表现和特征及进一步得到发展的社会原因表现: (1)商品种类繁多,不仅有铁制品、丝麻织品、漆器,而且北方的马匹、南方的象牙、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在中原市场上都可以买到。(2)商业城市兴起,一些诸侯国的都城临淄、邯郸、大梁、郢都有买卖场所。(3)商人活跃,不少大商入获利丰厚,富比王侯。特征: (1)商品种类繁多,但主要是人民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和统治者的奢侈消费品。(2)商品流通地域更广,超出一个诸侯国的范围,并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广大市场。(3)商业中心一般
30、为政治中心,是政治中心的附庸;(4)拥有雄厚资本的大商人占有土地,成为新兴地主。原因: (1)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建立,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商业作为封建经济的一部分和必要补充;也必定得到发展。(2)“重农抑商”政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必然带动了为农业服务的手工业、商业发展。这是不以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的。三、思想文化上:华夏文化蓬勃兴起(一)思想领域: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时代背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时代背景:社会大变革,各阶层维护自己的利益 (2)经济发展:铁器牛耕促进生产力发展,为思想文化繁荣奠定物质基础;(3)政治需要:各国统治者出于治国需要,网罗
31、知识分子,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4)文化因素:当时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有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现象被称为文化下移),致使私学勃兴。(5)科技因素: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2、百家争鸣的概况(1)主要流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代表主要思想影响孔子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渗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孔子被尊
32、为万世师表,历朝历代加封了各种尊号。孔子的思想在古代就传播到国外,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18世纪后儒学传到了西欧。法、德等国先进的思想家们从儒学这个完全不同于基督教的思想体系中得到很大的启发。孟子政治思想“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伦 理 观“人性本善”说。价 值 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仁政”、“民本”思想对约束暴政、缓和阶级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重义”对今天的精神文明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荀子哲学思想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论) “性恶论”(但
33、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政治主张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的观点。思想特点杂取百家,但思想主体继承了儒家学说。 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2)儒家代表及其思想:道家 老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哲学思想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 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 价 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
34、产生了深远影响。 庄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哲学思想“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消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文学成就寓言、散文蕴涵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墨家 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 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力”、 “尚贤”、“节俭”、 评价: 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 结论: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出现大量小生产者,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他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环境来发展生产,故墨家学说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法
35、家 韩非(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 思想主张 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主张依法治国评价: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法家思想适应战国后期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为新兴地主阶级所接受。3、百家争鸣的影响(1)促进了文化发展:百家争鸣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2)推动了社会变革:百家争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二)科技文艺:大都具有浓厚的农耕文明的特色。1、科技文学成就:科技:(1)天文:甘石星经最早的天文学专著;石氏星表世界最早星表。殷商时代的甲骨
36、文中已有关于日食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我国对彗星和哈雷彗星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记录。(2)医学:扁鹊创立望闻问切四诊法。文学: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多年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创造的新体诗歌。离骚是其中的名篇,屈原运用大量象征、比喻的手法,把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山川日月、香草幽花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幅雄奇瑰丽的图画。离骚真挚地表达了诗人遭遇不平之后的哀愁和对楚国与人民的挚爱以及对黑暗政治的强烈愤慨。(风骚,体现人文精神和对现实的批判精神)2、汉字起源演变:脉络:原始的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秦朝)
37、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演变趋势:由繁到简,字形逐步规范化、稳定化。3.战国时期我国的绘画艺术也已从萌芽走向成熟,帛画人物龙风图等表现出很高艺术水平。(考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思想界异常活跃的社会原因第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二、阶级关系的变革、奴隶制的崩溃、封建制度的建立等一系列社会变革,为思想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政治前提。第三、激烈动荡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革,使得思想异常活跃,迫使人们去思索,众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第四、各国统治者基于争霸战争的需要和政治要求,纷纷网络人才,优待知识分子,让其为
38、争霸战争和社会变革出谋划策。这种宽松的环境和优裕的地位,有利于文化繁荣。第五、私学的兴起和讲学之风的出现,造就了一批有知识有才干和敢于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的思想家。第六、民族融合的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扩大,丰富了华夏文化,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2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呈现出思想解放、人才辈出的局面,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罕见的现象。它是我国学术思想的重要发展时期。究其原因:战国时期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社会大变革有利于促进思想文化的繁荣。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的思想家。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战国时期处于历史大
39、变革时期,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阶级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因此各阶级、阶层针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各种方案,宣传自己的主张,于是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实际是经济基础的变革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必然反映。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阶段的文化必然是此阶段政治、经济的反映。战国时期之所以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和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它是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与阶级关系变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3对儒、法、道家思想的综合认识(我国封建时代治国模式的形成认识)儒家、法家和道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
40、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 “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敝,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
41、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4、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也是中华文明奠基的重要时期大变革的表现:(1)经济方面:由于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封建制的生产方式,形成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了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2)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征伐自诸侯”,世卿世禄制被军功制取代,以分封制、宗法制为主要内容的奴隶社会政治制度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取代。(3)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对人的重视在社会上普及开来,学在官府的局面被
42、打破,私人讲学开始,个人著书立说成为风气。适应各种政治派别的需要,出现了各种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4)民族关系方面:“华夷”观念削弱,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中逐渐开始了融合。(5)军事方面:诸侯国在争霸称雄的战争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推行改革,富国强兵,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促进了新旧体制的更替过程;大国在争霸战争中相互兼并,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打破了列国旧的分野,各民族频繁迁徙和交往,推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总体上讲,春秋战国时期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奠基”主要表现可以从民族、农业、工商业、文化、国家等方面来理解
43、:(1) 第一次民族融合形成。(2) (2)农业技术基本定型。(3)手工业分工细致、商业兴盛、封建城市兴起。(4)以黄河流域为主体、中原地区长期领先的经济格局形成。(5)重农抑商政策形成。(6)政治上创立了一系列制度。(7)中华传统文化日趋成熟。 项目检测内容当堂达标检测1.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晋国是姬姓封国 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 B C D2.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
44、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3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
45、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5.“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6.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 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反馈:每题均由学生回答并讲解思路,其他同学纠正或补充,教师点评,学生改正。1.C2.B3.C项3分,B、D项1分,A项0分4.C5.C6.D板书设计第一章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 概念解读 阶段特征 知识梳理 一、政治:国家政权产生发展: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二、经济:农耕经济基本成型 三、思想文化:华夏文化蓬勃兴起 练习巩固教学反思补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