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复习课 第六单元 时空串联体系构建 主题考向素养提能 考向一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与近代物理学的进展 1.经典力学的特征:(1)注重实验,揭示客观现象和实验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得出重要的结论。(2)数学化,自然的数学结构是科学家先驱们深信不疑的真理。(3)注重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宏观世界。2.经典力学的历史地位:(1)把自然界中一切力学现象囊括在力学体系中,成为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总结与概括。(2)形成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3)牛顿力学和热力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4)牛顿用数学方
2、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打击了神学,促使人类思想不断解放。【素养特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7世纪中期,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摘自宇宙探险 材料二 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为,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以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恩格斯(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经典力学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等科学成就对当时的欧洲思想界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3、(2)依据材料二回答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17-18世纪的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哥白尼”“伽利略”式的科学家,试结合中国当时的经济、思想文化状况进行分析说明。【解析】第(1)题,要结合17世纪中期的时代背景来分析。第(2)题,结合材料分析条件,结合时代背景从经济和思想领域方面分析说明。答案:(1)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人文精神不断发展。影响: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2)重要条件:不盲从权威,敢于创新。分析说明:经济:小农经济仍然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思想文化:程朱理学和科举制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考向二 杰出科学家身上所体现的共同优秀品质 1.挑战权威的创新
4、精神。如李四光两次否定“洋神话”;牛顿则在“巨人的肩上”大胆创新,做出了辉煌的科学成就;爱因斯坦则大胆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念,创立了相对论。2.正确的科研方法。(1)独立思考是科学创新的首要条件,是科学思维的必备品质。(2)重视实践调查,考察(李四光),归纳总结(牛顿),理论分析(爱因斯坦),科学实验以及科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是科学研究基本的方法。(3)坚持不懈,勤奋探索。3.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科学的价值观。杰出科学家无一例外地生活简朴,看轻物质享受,淡泊名利,有自知之明,对自身价值有正确的认识,有关注国家民族、全人类生存兴衰的强烈责任感,以工作为快乐,以成功为享受,如爱因斯坦的快乐主
5、张就很有代表性。4.艰苦奋斗的精神。牛顿则终身未婚,把生命完全献给了人类的科学事业。【素养特训】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适用于天上的星球,揭示了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使人们豁然;原来自然界也是按照某种法则运行着。这就动摇了经院哲学中将宇宙秩序归结为上帝安排的说法,神学必须再给科学划分出一大部分地盘。任世江著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清政府邮传部也感到十分振奋邮传部批准免费将车票分送各界,票上书明:“自九月十日起,至月底止,不拘何日,得免费乘车来回一次。”在此期间,自丰台至张家口,往来客商,无论从何处上车,一概免收车票,既运送货物,亦不取车价,以留为中
6、国自款造路之大纪念。詹天佑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历史意义。(2)“中国自款造路之大纪念”指的是何事?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的历史意义。【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题第一问,据材料二可以判断这一事件是京张铁路的建成;第二问,可以从京张铁路的建成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中国自筹款项,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为中国科技界在国际上争得了一席之地,为中国铁路事业的自主发展开创了新的方向等方面回答。答案:(1)方法:将实验作为得出科学概念的主要途径。意义:牛顿是第一个充分使用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人,
7、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2)事件:京张铁路的建成。意义:京张铁路的建成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中国自筹款项,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为中国科技界在国际上争得了一席之地,为中国铁路事业的自主发展开创了新的方向。2.(2020合肥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道:“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则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唯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材料二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现代
8、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1)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2)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简要分析其成因。(3)爱因斯坦作为伟大的科学家,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政治家,两人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共同价值取向是什么?【解析】第(1)题可以从材料中提炼出二人的观点。第(2)题注意抓住“科学作用”这一角度分析。第(3)题注意从“共同价值取向”来总结。答案:(1)爱因斯坦:科学可以制造战争,也可以制止战争,关键取决于人类本身。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2)爱因斯坦侧重于科学与战争的关系(或科学对战争的影响);邓小平侧重于科学与生产之间的关系。成因:20世纪30年代人类面临战争的威胁;两极格局解体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3)科学应造福于人类的和平发展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