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课时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2概述非特异性免疫。3描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重难点)4举例说出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重点)5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免 疫 及 其 类 型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组成注释具体内容免疫器官包括脾、骨髓、胸腺、淋巴结和扁桃体等,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其中淋巴细胞分布在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2.淋巴细胞的来源(1)起源:造血干细胞。(2)主要类型:分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而成的淋巴细胞,叫做B淋巴细胞。
2、由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而成的淋巴细胞,叫做T淋巴细胞。3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人体免疫的类型类型含义包括内容(三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人体对各种病原体不具有选择性或特异性的防御作用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构成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等特异性免疫人体针对某种病原体由特异性免疫细胞参与的防卫作用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2)人体两种免疫的特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都是人体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非特异性免疫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是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外界物质接触后产生的,主要针对某一特
3、定的抗原起作用。探讨:如何判断不同的淋巴细胞?提示:根据淋巴细胞的“来源”判断其类型,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为T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为B淋巴细胞。探讨:唾液、胃液等各种消化液中所具有的溶菌酶、盐酸等杀菌物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吗?提示:不属于。因为唾液、胃液等各种消化液不是体液的组成成分,而是由黏膜分泌的,属于第一道防线。探讨:皮肤被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如治疗不及时极易发生死亡事件。死亡的直接原因一般不是皮肤受伤,而是皮肤受伤后的机体大面积感染,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提示:皮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对所有病原体都有抵挡作用。皮肤一旦大面积烧伤,病人机体极易受到多种病原体的侵染,使病人
4、处于病危状态。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种类项目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区别来源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对象对所有病原体起作用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特点无特异性、作用弱、时间短有特异性、作用强、时间长基础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吞噬作用、抗菌蛋白和炎症反应等)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联系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两者共同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能2.免疫系统的功能(1)免疫防卫功能:抵御病原体的攻击。(2)免疫监控功能:及时发现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3)免疫
5、清除功能: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抗原清除掉。1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导学号:32570050】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胃黏膜起保护作用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皮肤角质层细胞的屏障作用ABCD【解析】为第一道防线,为第三道防线。【答案】C2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解析】结合有关免疫的知识,逐项分析解答。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其中,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以及它们受抗原刺激后
6、增殖分化形成的相关细胞,故A项错误、C项正确。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进入血液,淋巴液中的淋巴细胞也随淋巴液进入血液,故B项正确。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分泌蛋白,为大分子物质,其出膜方式为胞吐,故D项正确。【答案】A3当细菌、病毒侵入人体组织后,白细胞便经过变形从血液中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去吞噬病原体。下列关于吞噬病原体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导学号:32570051】A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B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与溶酶体的作用有关D属于主动运输【解析】白细胞吞噬病原体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该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中的第二道防线;白细胞处理吞噬到细胞内的病原体时,利用了溶酶体中的水
7、解酶;其吞噬病原体的方式为胞吞,而不是主动运输。【答案】D特 异 性 免 疫1体液免疫(1)过程(2)抗原: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可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3)抗体只能由浆细胞分泌,抗体识别特定的抗原。抗体能与侵入人体的抗原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4)记忆细胞能保持对特定抗原的记忆。同一种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活化、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抗体及时地将抗原清除。2细胞免疫(1)过程(2)针对的抗原:是侵入到宿主细胞内部的抗原。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二者既能独自发挥作用,又能互相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探讨:有人说病毒
8、侵入人体后会缩短某些细胞的细胞周期,你认为有道理吗?提示:有道理。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起B细胞或T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或效应T细胞。探讨:在第三道防线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提示: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探讨:只通过细胞免疫能将抗原彻底消灭吗?提示:不能。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病原体,然后被体液免疫中的抗体清除掉。探讨: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有何不同?提示: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迅速增殖分化。在细胞免疫中,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类型项目
9、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免疫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分泌物质特异性抗体淋巴因子作用对象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作用方式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淋巴因子促进细胞免疫作用作用过程续表类型项目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关系抗原侵入机体后,首先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抗原一旦侵入宿主细胞内部,体液中的抗体就不能与这些抗原直接发生特异性结合,需由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因此两者既各自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又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2.初次免疫反应与再次免疫反应的比较a为抗体浓度变化,b为患病程度(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
10、抗原。(2)再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分化产生新的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再次免疫反应。(3)再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反应快,也比初次反应强,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从而使患病程度大大降低。1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依据此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32570052】A图中为细胞免疫,A为淋巴因子;为体液免疫,B为抗体B与B加工、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CHIV侵入人体后,只对免疫有抑制作用D病毒侵入人体时往往先通过免疫,再通过免疫,才能将其消灭【解析】由免疫产生作用可知
11、为细胞免疫(为体液免疫),在该过程中,由受刺激T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在体液免疫中产生抗体,抗体为分泌蛋白,与其形成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HIV侵入人体后,会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由于T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所以最终会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几乎全部丧失。病毒是细胞内寄生的,因此需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两者相互配合,才能将其彻底消灭。【答案】C2下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虚线所表示的箭头是_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2)图中的“某物质”指的是_。(3)下列细胞中,能处理并呈递抗原的是_,不能识别抗原的是_,
12、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是_(填下列代号)。A吞噬细胞BT细胞CB细胞D记忆细胞E效应B细胞F效应T细胞(4)效应T细胞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生“某物质”,并通过它们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二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最终导致_。(5)效应B细胞产生的免疫物质主要存在于_中,在多数情况下,该物质的作用是与_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_吞噬消化。(6)当SARS病毒侵入人体内后,首先通过_免疫的作用限制SARS病毒的移动,然后通过_免疫将SARS病毒感染的细胞裂解。【解析】(1)图中虚线箭头指的是再次免疫中,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引起的免疫反应。(2)T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3)
13、吞噬细胞可以处理并呈递抗原,效应B细胞能分泌抗体,不能识别抗原。(4)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5)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存在于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外分泌液中,它能与抗原特异性的结合,最后通过吞噬细胞把结合物吞噬掉。(6)病毒进入体内后,首先通过体液免疫抑制其在体内的移动,然后通过细胞免疫把被SARS病毒感染的细胞裂解。【答案】(1)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2)淋巴因子(3)AEBCDF(4)靶细胞裂解死亡(5)血清(或血浆)抗原吞噬细胞(6)体液细胞免 疫 失 调 引 起 的 疾 病1免疫缺陷病(1)概念:因免疫功能不足或缺陷而引起的疾病
14、。(2)类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中文译为“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其遗传物质由两条单链RNA分子组成。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由遗传因素引起,病人免疫力低下,机体对疾病抵抗力差。如B细胞免疫缺陷病。2过敏反应(1)概念: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产生以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为表现的反应。(2)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3)特点:通常反应强烈,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但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4)类型如花粉过敏引起的哮喘、青霉素过敏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等。(5)预防:找出过敏反应中的过敏原并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是预防
15、的主要措施。3自身免疫病(1)概念:当机体出现异常时会将自身物质当做抗原加以排斥或致其损伤,从而引起的疾病。(2)实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4免疫学的应用(1)克服器官移植时免疫排斥反应的问题。(2)预防接种:在预防传染病的过程中,人们把减毒或无毒的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产生对传染病的免疫力的方法。探讨: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如青霉素能杀灭HIV吗?提示:不能。青霉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而病毒无细胞结构。探讨:接种流感疫苗就一定不会患流感吗?试分析原因。提示:不一定,因为流感疫苗只是接种了一种或一类抗原,流感病毒的种类很多,若接种的疫苗和遇到的流感
16、病毒不一致,这样接种的疫苗就不起作用。或者是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寿命较短、流感病毒突变使接种的疫苗不起作用。探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所产生的免疫反应,对人体都是有利的吗?为什么?提示:人体所具有的免疫功能,使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所以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所产生的免疫反应,一般对人体是有利的。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所产生的免疫反应,对人体也会有不利的影响。例如,在器官移植中,受体的免疫系统对供者器官所发生的免疫排异反应,不利于移植器官的存活,因此对人体是不利的。1艾滋病的预防(1)管理传染源:加强检疫,禁止HIV感染者入境。隔离病人及无症状携带者,对患者的血液、排
17、泄物和分泌物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卫生宣传教育,禁止各种混乱的性关系,严禁注射毒品。(3)保护易感人群:加强个人防护,并定期检查,加强公用医疗器械和公用生活物品的消毒。2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比较项目种类抗体抗体分布反应时机反应结果过敏反应球蛋白吸附在皮肤、消化道或呼吸道黏膜、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机体第二次接触抗原时发生使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起过敏反应体液免疫球蛋白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时就发生免疫反应使抗原沉淀或形成细胞集团1下图表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病毒浓度和T淋巴细胞的数量变化曲线。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导学
18、号:32570053】A人体免疫系统不能识别HIVBHIV的增殖速率与T淋巴细胞增殖速率相同C人体一旦被HIV浸入就丧失了细胞免疫功能DHIV对人体T淋巴细胞有攻击作用【解析】HIV侵入人体后,人体免疫系统能识别并消灭部分HIV,没有杀死的HIV潜伏下来并不断增殖,并能攻击T淋巴细胞,使人体免疫功能下降。【答案】D2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会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的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没有淋巴细胞参与B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C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D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即产生适应性免疫
19、应答以保护自身【解析】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已在过敏原刺激下,由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过敏反应也是免疫反应,不过过敏反应是一种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免疫应答反应过强),因此也有淋巴细胞的参与,也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答案】C3免疫接种可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主要有两种方法:注射疫苗;注射抗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导学号:32570054】A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预防一些传染病B接种“甲型流感疫苗”能引起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方法不能提供相应疾病的长期保护,只能保持短暂的免疫力D对易感者接种治愈者的血清进行预防的方法属于主动免疫【解析】治愈者的血清含有相应
20、抗体,对易感者接种治愈者的血清进行预防的方法属于被动免疫。【答案】D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B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C免疫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D免疫分子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解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免疫分子是由免疫细胞或者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答案】B2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 【导学号:32570055】A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B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疫
21、苗后不再患百日咳D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小儿麻痹预防糖丸【解析】体液中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皮肤的屏障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答案】C3下图所示为机体的细胞免疫,a为靶细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b为浆细胞Bb来自胸腺干细胞分裂、分化C若图示机体发生自身免疫病,a是机体异常细胞D图示可表示机体对癌细胞的免疫【解析】图示与靶细胞密切接触的应该为效应T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形成T淋巴细胞,其在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对自身正常组织、细胞进行攻击而引起的一种免疫异常病;癌细胞是异常的细胞
22、,效应T细胞可以与其结合后使其裂解。【答案】D4如图表示某人两次感染同种病原体过程中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分析两次抗体产生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与哪种细胞的作用密切相关()A吞噬细胞B浆细胞CT淋巴细胞 D记忆B细胞【解析】在第一次受到抗原刺激时,B淋巴细胞会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特异性免疫作用。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吞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不能产生抗体。【答案】D5(2016全国乙卷)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
23、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下列问题:(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_。(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_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_,从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到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_(答出两点即可)。【解析】(1)由题干可知,动物乙感染病毒甲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和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使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丧失,特异性免疫受到破坏,免疫功能下降,因此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2)接种的甲疫
24、苗相当于抗原,可刺激机体的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病毒甲)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3)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共同点是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中依靠膜的流动性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答案】(1)免疫功能下降(2)抗原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大量分泌抗体(3)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答出两点即可)课堂小结:网络构建核心回扣1.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2.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3.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4.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5.自身免疫病常见的例子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