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第二节双基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世界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们的世界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B.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C.人们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形成的D.世界观是个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哲学与世界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世界观通常是自发的、朴素的,哲学则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B.世界观是一般人都有的,哲学只有哲学家才有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一般意义的世界观可以自觉地产生,而哲学知识必须经过总结和学习才能获得3.“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切,仰观宇宙之穷,俯究万
2、类之运动,观古今于须舆,抚四海于一瞬。”这段话说明( )A.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规律B.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C.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D.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知识为基础4.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区别在于(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各门具体科学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B.哲学是关于整个世界最一般规律的学说,各门具体科学是关于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的规律的科学C.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各门具体科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结5.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这
3、就是说( )A.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B.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C.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D.没有哲学,就没有具体科学6.以前,人们一遇大旱,就采取在龙王庙前烧香、祈祷等方法,求雨抗旱。现在人们再遇大旱,则明采用人工降雨等方法抗旱。这从哲学上说明( ) A.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 B.人民当家作主,精神面貌大改观C.世界观不同,方法论各异 D.哲学对实践有积极作用7.有人认为,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及时行乐,从而自甘堕落;佛教认为人生皆是空,从而遁世修行;雷锋则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一生无私奉献。这主要表明( )A.人们的世界观具有差异性 B.
4、人生观支配世界观C.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哲学 D.不同的人生观影响人们的人生选择8.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因为(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B.哲学是推动历史进程的根本动力C.哲学能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二、简答题9.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为人处世。有人认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指望得到神的恩赐;有人认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有认自认为看破红尘,悲观失望,对社会对
5、他人冷淡无情,毫无爱心,无所作为;有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具有崇高理想的远大志向,积极进取,乐于奉献。(1)上述材料所举的一些人的为人处世说明了什么?你赞同哪些人的做法?(2)人的思想观念与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1.D(点拨:注意题干要求逆向选择)2.C(点拨;A项中的“总和”应为“概括和总结”,B项中“哲学只有哲学家才有”说法不对,D项中的“自觉”应为“自发”。)3.A(点拨:哲学的研究对象还包括思维领域即主观世界;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D项不合题意。)4.B(点拨:A项后半句说法错误;C项是讲二者的联系;D项说法错误)5.C(点拨:A项与题意不符;B、D项说法错误。)6
6、.C(点拨:材料中的两种“求雨抗旱”的方法,前一种属于违反科学的,是唯心的,迷信的做法,后一种属于科学的方法,故A、B项理解片面。人们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轮,正是人们对“大旱”的不同的认识,从而出现不同的“求雨”方法,故C项符合题意。不同的性质的哲学对实践有不同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有指导作用,D项表述不科学。)7.D(点拨:题干表明,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导致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不同看法和行动;B、C项说法错误,A项不是题干的主要思想。)8.C(点拨:A、D项与题意不符;B项说法错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9.(1)具有不同思想观点的人,他们在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上就会不同。材料列举的四种人中,第一、三种是消极无为的,不值得肯定;第二、四种人积极进取,应该肯定和鼓励。(2)人的思想观念属于世界观的范畴,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则属于方法化的范畴,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什么样的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不存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世界和方法论是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