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20年4月份高三思想政治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无需打印车票,刷身份证或手机二维码就能进站验证、验票乘车继首批45座车站启用电子客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于2019年11月20日启动第二批电子客票应用,上海虹桥等车站告别纸质车票,迈入电子客票时代。电子客票的推广应用提升了乘客出行效率,提高了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将完全取代纸质车票,我国进入乘车凭证无纸化时代减少了现金使用和流通中的货币量,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推进铁路与科技融合发展,使铁路迈向智能化、现代化A. B. C. D
2、. 【答案】B【解析】【详解】:电子客票的推广应用提升了乘客出行效率,提高了人民生活的幸福感,也能推进铁路与科技融合发展,使铁路迈向智能化、现代化,符合题意。:“完全取代纸质车票”说法错误,我国尚未进入乘车凭证无纸化时代,排除。:电子客票仅仅是车票更新升级的一种方式,并没有减少现金使用和流通中的货币量,排除。故本题选B。2.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政策支持影响,为满足需求,非口罩生产企业纷纷布局口罩等医用物资生产,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但口罩等医用物资仍供不应求。若用供求曲线来反映这种状况,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非口罩生产企业纷纷布局口罩等医用物资生产,不断加大投
3、入力度”意味着口罩供给增加,“口罩等医用物资仍供不应求”意味着口罩等医用物资需求增加。此时,均衡价格会提高。A:A图显示,S1和S2重合,意味着供给不变,A不符合题意。B:B图显示,D1和D2重合,意味着需求不变,B不符合题意。C:C图显示,P1变为P2,意味着均衡价格降低,C不符合题意。D:D图显示,S1变为S2,意味着供给增加,D1变为D2,意味着需求增加,P1变为P2,意味着均衡价格上涨,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点睛】解答曲线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结合文字背景,明确曲线呈现的原因,以及曲线表达的主旨。第二步,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复
4、合型曲线可以拆分为单曲线,明确曲线表达的经济信息。第三步,对比文字信息、曲线信息和题肢选项,找出正确答案。3.2019年,我国灵活运用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工具,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举措,加大对民生等重点领域的财政支出保障力度,为支撑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稳定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不考虑其他因素,加大财政支出作用的传导路径是促进实体经济稳定增长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加大重点公共设施建设 带动有效投资扩大 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加大对民生等重点领域的财政支出保障力度,为支撑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稳定起到了明显的作用”,这意味着促进实经济
5、稳定增长、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是最终目的,排尾位。:“加大财政支出”与“企业融资成本”没有关系,排除。:加大对民生等重点领域的财政支出保障力度,这会直接加大重点公共设施建设,排首位。:“加大重点公共设施建设”,这会带动有效投资扩大,排后。:加大对民生等重点领域的财政支出保障力度,通过“加大重点公共设施建设”,“带动有效投资扩大”,增加社会总需求,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排后。故本题选B。【点睛】推导排序选择题一般由题干(题目要求)、备选内容和备选项(内容组合)三部分构成。其特点是要求学生把一些事件、现象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方位、或按因果关系等加以排列,选出正确答案。此类题型可以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比
6、较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最常用的方法:“首位判断法”或“尾项判断法”,即找出事件、现象关联中的第一位或最后一位。对于较复杂的排序选择题无法用“首位判断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时,通常采用“首尾两端结合判断法”进行解答。第一步,先看“首”,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第二步,看“尾”,即对剩余项的“尾”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哪个尾项正确。排序选择题的设计无论内容和形式怎样变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充分运用解题技巧,注意备选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4.独角兽企业是指成立10年以内、估值超过10亿美元、获得过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的企业。为了促进独角兽企业的发展,Q市出台了Q市培育和奖励隐形冠军
7、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实施方案(2019-2022年),提出组建Q市优势高成长企业培育库,建立健全分层孵化体系,构建企业从瞪羚到独角兽的成长培育机制。该机制旨在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有效地引导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拓展创业创新的空间,增强国际竞争力 提高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控制力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组建优势高成长企业培育库,建立健全分层孵化体系,构建企业从瞪羚到独角兽的成长培育机制,这会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也有利于拓展创业创新的空间,增强国际竞争力,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企业所有制类型,材料中的机制旨在促进
8、独角兽企业的发展,而不是引导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符合题意。:我国要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而不是提高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控制力,错误。故本题选B。5.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从京津冀到长三角,从黄河到长江,从西部到中部,跨越东西南北。如果将这些考察线路连接起来,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党中央对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精心谋划、缜密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求 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合理流动和配置 不同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正确处理好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关系 大规模进行工业化、城市化开发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对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精心谋划、缜密布局,这需要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合理流
9、动和配置,不同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关系,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进行工业化、城市化开发的问题,排除。故本题选A。6.为了加强网络生态治理,维护良好网络秩序,保障公民、法人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构建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2019年9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网络生态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举措 有利于保障广大网民在网络虚拟空间的充分自由 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创新了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 有利于提高公民维护良好网络生态的自觉性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充分自由”说法错误,
10、网络虚拟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公民在网络虚拟空间的言论自由也受到法律的约束,排除。:为了加强网络生态治理,维护良好网络秩序,政府问政于民,这一举措能够提升政府在网络空间管理过程中的公信力,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有利于提高公民维护良好网络生态的自觉性,正确。: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并不是新的政治生活参与方式,错误。故本题选D。7.政府投资条例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确保政府投资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明确政府投资的主要原则和基本要求;规范和优化政府投资决策程序,确保政府投资科学决策。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将政府投资纳入法治轨道,有利于推进依法行政政府是重
11、要的市场活动主体,应直接参与市场经营活动政府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应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政府投资条例对政府投资进行方方面面的规定,这有利于将政府投资纳入法治轨道,有利于推进依法行政,也说明应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符合题意。:政府是国家机关不能直接参与市场经营活动,错误:政府投资条例规范的是政府的行为,不是指向市场,“政府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8.2019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修立并举的立法触角,驰骋于依法治国方略全面
12、升级的道路。审读下边一图读懂2019全国人大重大立法事项,你可以获得的信息有我国形成了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国人大依法行使审议权、立法权和决定权全国人大加强立法为依法治国奠定基本前提体现了坚守核心价值、呼应时代变迁立法设计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仅仅阐释人大重大立法事项,不能说明我国形成了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排除。:全国人大没有审议权,人大代表才有审议权,错误。:材料显示全国人大坚持修立并举的立法触角,驰骋于依法治国方略全面升级的道路,制定、修订相关法律,这说明全国人大加强立法为依法治国奠定基本前提,也体现了坚守核心价值、呼应时代变迁的立法
13、设计,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9.2019年4月,清华大学授予俄罗斯总统普京名誉博士学位;6月份习近平主席访俄,同普京总统共同宣布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时代;12月中俄天然气管道开通,两国的能源合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19全年中俄总的贸易额突破1100亿美元,成为史上创纪录的数据。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俄加强全面战略协作有利于结成战略同盟共同应对新挑战表明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意味着多边主义已经取代单边主义有利于维护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国际秩序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中国坚持独立自主,不与任何国家结盟,“结成战略同盟”说法错误,排除。:中俄
14、经贸成果表明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俄加强全面战略协作表明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有利于维护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国际秩序,符合题意。:当今世界,有的国家奉行多边主义,有的国家奉行单边主义,“多边主义已经取代单边主义”说法不符合事实,排除。故本题选C。10.鲁泉同学准备参加“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举办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以下是参赛要求。以下内容能正确解读参赛要求的是从参赛对象看,文创产品的设计灵感主要来自作者的兴趣爱好从参赛主题看,文化创新要把握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从作品要求看,坚持正确指导思想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从征集范围看,征集范围的广泛性体现出文化的区域性特征A. B
15、.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来源,文创产品的设计灵感来自作者的社会实践,错误。:参赛主题充分体现了山东灿烂历史文化与时代新风新貌,这说明文化创新要把握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符合题意。:参赛作品要求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说明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符合题意。:材料中,文创产品征集范围的广泛性主要是内容与形式的广泛性,未涉及文化的区域性,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1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16、;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2如何进行文化的创新:(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必须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既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又要做到海纳百川。(4)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文化创造要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5)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历史
17、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6)要推动文化内容、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11.2019年2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亲切复信美国犹他州卡斯卡德小学学生。习近平在复信中表示,中国和美国一样,是很大的国家。中国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一样热情好客。汉语是世界上十几亿人使用的语言,通过学习汉语你们可以更多了解中国历史文化。这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文化交流正在消融世界文化差异性汉字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载体 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汉语是世界上十几亿人使用的语言,通过学习汉语你
18、们可以更多了解中国历史文化。”,这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也说明汉字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载体,符合题意。:文化交流不会消融世界文化差异性,错误。:材料没有揭示“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2.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下列选项中,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万事皆备于我”与“物是观念的集合”“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A. B. C
19、. D. 【答案】C【解析】【详解】:“万事皆备于我”、“物是观念的集合”,二者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未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不符合题意。:“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体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符合题意。“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反映了发展的普遍性,“天不变道亦不变”反映了相对静止,二者体现的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而未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不符合题意。:“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体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
20、立,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点睛】哲学的基本派别:1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局限性: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进步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不彻底性)(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的科学
21、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2唯心主义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观念、感觉、经验、心灵夸大为唯一实在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概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哲学史上的斗争;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所以从基本派别来看,只有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13.2019年中国科学家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并提供了利用LAMOST巡天优势寻找黑洞的新方法。这颗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远超理论预言的质量上限,颠覆了相关认知,有望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这表明 任何认识都是真理和谬误统一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直接创造新的联系 实践发展能为认识深化提供新的条件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真理和谬误有严格的界限,错误。:中国科学家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
23、星级黑洞,这颗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远超理论预言的质量上限,颠覆了相关认知,有望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这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符合题意。: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直接创造新的联系,错误。:中国科学家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郭守敬望远镜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并提供了利用其巡天优势寻找黑洞的新方法,这表明明实践发展能为认识深化提供新的条件,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点睛】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获得认识的途径: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学习获得间接知识。)实践是认识发展
24、的动力。(实践中产生新问题,推动人们研究,认识手段(科学技术、工具)的发展,认识能力的提高)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性的认识是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2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真理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和谬误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生的。真理是有条件的,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3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
25、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14.漫画这事太难做了蕴涵的哲理是A. 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B. 坚持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 矛盾特殊性总是寓于普遍性之中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答案】D【解析】【详解】D:“如果不愿做,扶起油瓶也成了一件很难的事。”体现了难和易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符合题意。A: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这体现的是实践的社会历史性,A
26、不符合题意。B:漫画的寓意不涉及坚持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排除。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C错误。故本题选D。【点睛】巧解漫画类选择题,可采用“口诀”法解答。考生应牢记下列口诀:图画要看全,褒讽弄明显,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图画要看全”是指要看漫画中的人和物,把握人、物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注意漫画中的文字,注意漫画中的人、物与文字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漫画的寓意。“褒讽弄明显”,我们先弄清是褒还是贬,这对于选择有导向作用。“题旨是什么”,是指要在分析漫画的基础上,真正弄清漫画的寓意和主旨。弄清“题旨”要通过分析与综合,实现从现象到本质、从表意到寓意的飞跃。“联系课本选”,是指在
27、具体做题时,应将题干、题肢和书本主干知识相联系,不能脱离课本知识。15.2019年11月26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意见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依法维护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从唯物史观角度看, 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表明社会发展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表明我国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 是对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巩固和完善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社会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错
28、误。:“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对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巩固和完善,符合题意。: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而不是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错误。故本题选C。【点睛】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2)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状况不同,对经济基础反作用
29、的性质是不同的。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
30、律。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5分。16.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S市贯彻人才下乡政策,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重点贫困村,解决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的科技需求。该市的W县是茶叶生产基地,技术人员帮助茶农引进黄金芽品种并指导种植技术,使茶农比原来每年增收20万元。该地的老茶叶品种产量高,但销售状况不好,茶农收入不高。在技术人员帮助下把老茶叶品种改良加工成受市场欢迎的扁直型茶叶,原本只能卖到40元一斤的茶叶,摇身一变能卖到100多元甚至200多元一斤,实现了效益翻番。近五年来,S市共派出70多名专业人才,帮助
31、重点贫困乡村重点发展了规模种养业、特色农业等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病虫害防治、农机作业服务、农产品流通、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业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村绿化美化等生活性服务业等。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平台,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发展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形式,培育产权清晰,利益共享、机制灵活的创业创新共同体。同时科技特派员还实施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计划、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等。截止到2019年,该市的贫困村脱贫率达90%以上。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列任务:(1)有人认为,只要扩大农产品生产规模就能增加农民收入。结合材料,对这一观点加以
32、评析。 (2)依据材料,分析人才下乡对脱贫攻坚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意义。【答案】(1)在市场需求旺盛、农产品供应不足情况下,扩大生产规模,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在农产品品种低劣、市场供过于求、生产成本过高等情况下,扩大生产规模,会造成“丰产不丰收”;增加农民收入不能仅依靠提高农产品供给数量,还要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产品质量、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品结构、创新生产经营模式等。(2)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优化农产品结构;加快农村服务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创新农产品生产经营体制和经营模式,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素质,为兴农、富农提供智力支持。【解析】【分析】本题以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为话题设置
33、试题情境,以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工作的部署为材料,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组织两个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辩证思维的能力,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对“只要扩大农产品生产规模就能增加农民收入”这一观点加以评析。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对题中观点予以分解:扩大农产品生产规模能否增加农民收入,在什么情况下能增加农民收入,什么情况下不能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是不是只有扩大农产品生产规模,考生对这些问题逐一分析,整合,形成试题答案要点。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依据材料,分析人才下乡对
34、脱贫攻坚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意义。考生依据材料信息,提炼答案要点:材料信息:帮助重点贫困乡村重点发展了规模种养业、特色农业,提炼答案要点:有利于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优化农产品结构。材料信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村绿化美化等生活性服务业,提炼答案要点:有利于加快农村服务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材料信息: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平台,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发展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形式,培育产权清晰,利益共享、机制灵活的创业创新共同体,提炼答案要点:有利于创新农产品生产经营体制和经营模式,发展现代农业。材料信息:科技特派员还实施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农村青年创业致富“
35、领头雁”计划、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等,提炼答案要点: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为兴农、富农提供智力支持。【点睛】第(1)问,本题属于“评析类”主观题,考生可对题中观点意义上分层,找出辨点,分层设问,逐一分析,整合作答。第(2)问,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以“的意义”的形式呈现。考生可从材料信息中挖掘“意义”,“意义”的解答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一般用“有利于”的句式或者动词(促进、推动、增强、保障,等等)引领的句型表达。解答时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并具有调动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17.
36、2020伊始,我国突然爆发新冠肺炎疫情,有30个省份宣布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迅速形成了万众一心、群防群控的态势和局面,经过艰苦努力,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1月25日至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连续五次召开会议,统一部署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全力以赴救治感染患者,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了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根据党中央部署,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要求分区分级做好疫情防控;全国人大常委会发挥立法职能,及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为疫情防控提供及时、有效的
37、法治保障;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迅速做出司法解释,严厉打击危害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集中资源, 驰援湖北、武汉,12天先后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增加新冠肺炎定点医院40余座,改建大型方舱医院10余座,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基层党员始终站在一线,挑重担,走在前,成为全国抗疫防疫的中坚力量;农村、城市社区和各单位,在基层党支部组织带动下,守土有责,人人参与,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疫情防控工作是如何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
38、优势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科学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立法,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坚持了民主集中制组织活动原则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各地坚持全国一盘棋,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基层党员冲在一线,基层党支部局地守责,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解析】【分析】本题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全国上下一心、共同防控疫情为材料,从政治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
39、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疫情防控工作是如何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紧紧抓住试题设问的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确定答题的思路,党的领导、民主集中制、集中力量办大事、党员和党组织的作用。考生整合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党的领导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科学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民主集中制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我国实
40、行民主集中制。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立法,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坚持了民主集中制组织活动原则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集中力量办大事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各地坚持全国一盘棋,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党员和党组织的作用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基层党员冲在一线,基层党支部就地守责。【点睛】本题属于分析说明题。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第
41、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细化知识要点并确认)。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18.2019年12月以来,世界不少国家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世界卫生组织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疫情报告称,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其他已知在蝙蝠中传播的冠状病毒存在关联;2月24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
42、家考察组介绍考察情况以及对中国及全球疫情防控的建议;3月,世卫组织将全球新冠肺炎传播风险和影响风险级别上调至“非常高”,世卫组织将继续提供循证指导,帮助各国和个人评估和管理风险并做出决定。3月1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电话。习近平强调,中国人民的艰苦努力为世界各国防控疫情争取了宝贵时间,作出了重要贡献。中方愿同有关国家分享防控经验,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并正在向出现疫情扩散的一些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中方支持联合国、世卫组织动员国际社会加强政策协调,加大资源投入,特别是帮助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做好防范和应对准备。中国已经宣布向世卫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支持
43、世卫组织开展抗击疫情的国际行动。(1)结合材料,分析世界卫生组织在当今国际社会的作用。(2)结合材料,评述中国在抗击疫情国际行动的积极作为。【答案】(1)世卫组织是政府间世界性专业性国际组织。在这次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履行自身职责,秉持客观科学公正立场,为协助各国应对疫情、推动国际抗疫合作发挥了中心协调作用。(2)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支持世卫组织在全球抗疫合作中发挥领导作用。中国人民作出巨大努力和牺牲,为世界各国防控疫情提供了信心、争取了时间、摸索了经验,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为促进全球公共卫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一个负责任
44、大国的担当。【解析】【分析】本题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世界卫生组织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为材料,从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世界卫生组织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分析世界卫生组织在当今国际社会的作用。考生应先回忆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知识,然后运用这一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知识角度:写出主干知识:世卫组织是政府间世界性专业性国际组织。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在这次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履行自身职责,秉持客观科学公正立场,为协助各国应对疫情、推动国际抗疫合作发挥
45、了中心协调作用。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评述中国在抗击疫情国际行动的积极作为。考生认真研读材料,对材料分层次,然后结合相关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中国人民的艰苦努力为世界各国防控疫情争取了宝贵时间,作出了重要贡献。中方愿同有关国家分享防控经验,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并正在向出现疫情扩散的一些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说明中国人民作出巨大努力和牺牲,为世界各国防控疫情提供了信心、争取了时间、摸索了经验,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为促进全球公共卫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中方支持联合国、世卫组织动员国际社会加强政策协调,加大资源投入,特别是帮助公共卫生
46、体系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做好防范和应对准备。”、“中国已经宣布向世卫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支持世卫组织开展抗击疫情的国际行动。”说明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支持世卫组织在全球抗疫合作中发挥领导作用。【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知识要点的考查隐含在材料信息中,考查考生由感性材料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能力,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试题难度中等。19.“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
47、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98页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答案】人类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人类必须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而不能盲目凌驾于自然规律之上;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够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解析】【分析】本题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节选资料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组织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
48、决问题的能力。【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考生研读材料,对材料划分层次,揭示每个层次蕴含的哲学道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说明人类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说明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人类必须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而不能盲目凌驾于自然规律之上;“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揭示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够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点睛
49、】本题的解答关键在于考生的知识材料整合能力,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考生从材料的每一层次上挖掘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其中主要是自然界的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意识的能动作用。试题难度一般。20.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医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蕴含了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扁鹊提出“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孙思邈提出的“大医精诚”,是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李时珍的名著本草纲
50、目不仅在中华医学宝库中是一颗灿烂的明珠,而且被世界医药学者所重视,并誉称为“东方巨典”;屠呦呦及其科研团队率先从大量中医古籍中筛选出青蒿作为抗疟首选药物,让中国医药拯救了全世界数百万人的生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学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 中医药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习近平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1)结合材料,运
51、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意义。(2)运用一个哲学原理,谈谈你对“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理解。【答案】(1)传承中医药文化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弘扬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2)答案示例一: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是“扬弃”,中医药发展要遵循规律,传承精华;更要立足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实现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答案示例二: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守正”与“创
52、新”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守正”强调坚持中医特色,遵循中医发展规律;“创新”强调抓好理念、工艺、产品、方法等创新,二者强调的方向和侧重点各有不同。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有明确的立场和指向;不断“创新”,“守正”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和动力根基,二者是统一的。答案示例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一方面要加强中医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另一方面要在有效保护基础上推动中医药在理念、工艺、产品、方法等方面的创新,不断实现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解析】【分析】本题以中医药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
53、中医药学的发展、国家推动中医药学发展的举措为材料,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组织两个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意义。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弘扬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其中“弘扬中华文化”可以从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等方面分析,“弘扬民族精神”可联想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
54、意义等方面分析。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运用一个哲学原理,谈谈对“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理解。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考生可抓住试题设问的关键词“创新”联想到辩证否定观,抓住试题设问的关键词“守正”、“创新”联想到矛盾的对立统一,也可从“守正”、“创新”联想到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试题具有选择性,选定一个哲理即可,但要结合试题设问与试题材料分析。【点睛】第(1)问,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以“的积极影响”的形式呈现。考生应简要分析试题设问指向的理论依据,即知识要点可简写,或不写,“意义”的解答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一般用“有利于”的句式或者动词(促进、推动、增强、保障,等等)引领的句型表达。解答时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并具有调动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第(2)问,政治学科主观题,特别是材料分析题,往往都要解决三个逻辑:材料逻辑、知识逻辑、整合逻辑。材料逻辑就是对材料进行解读,一般是提取关键信息或者对材料进行意思上的分层;知识逻辑就是搜寻解答问题所需的相关联的知识点;整合逻辑就是将知识点和材料的解读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好这三步,问题也就基本迎刃而解。- 21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