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44665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 分;命题人:张会永)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差叙自公卿以下,至于郎吏,功德材行所任。茂同郡护羌校尉(官名)王琰,前数为郡守,不名为清白。而琰子嘉(即王琰之子王嘉)仕历诸县,亦复为通人(学识渊博通达的人)。嘉时还为散骑郎(官名),冯翊郡(地名)移嘉为中正。”该材料主要表明中正官()A以严格的考试作为录用标准 B大多在中央官员中选置产生C从各郡现任官员中选拔兼任 D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2.官僚集团以皇帝为首,他们的决定最后要得

2、到皇帝的认可,才可实行。一次汉文帝出行,有人惊了他的马,这个人被送交廷尉治罪,廷尉张释之只让他交纳罚金,文帝认为处罚太轻。张释之说,假如你当时把这个人杀了也就算了,现在在我这里,那就得依法办事,最后文帝只好让步。这表明A廷尉做到了依法治国 B官僚集团的抗衡制约了皇权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D皇帝不受规章制度的约束3.文献通考载:“宋代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互以他官典领,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 事之所寄,十亡二三。至于官入授受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材料表明()A宋代完全沿袭了唐代官制 B宋代实行官称与职掌分离便于控制C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 D宋代

3、官制更完备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4. 旧唐书载:“长庆、大和中,(狄兼谟)历郑州刺史,以治行称,入为给事中(中央官职)。开成初,度支左藏库(掌管财政的机构)妄破渍污缣帛等赃罪,文宗以事在赦前不理。兼谟封还敕书,文宗召而谕之日:“嘉卿举职,然朕已赦其长官,典吏亦宣在宥。然事或不可,卿勿以封敕为艰。”由此不能看出() A给事中隶属于门下省 B给事中可以否决皇帝旨意 C体现了皇权独尊的地位 D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5.有史书记载某朝代政治制度时说:“计财之任虽三司之职,日生烦务、常程计度、薄书期会,则在有司:至于议有系于郡国之体、事有关于安危之机,其根本在于中书、枢密院,非有司可得而预也。”材料反映了该

4、朝代() A中枢部门根据行政的程序环节分工设立 B中书、枢密院掌控国家最高决策权 C三司、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权力相互掣肘 D职能分工明确且国家政务各有侧重6.“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 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 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 B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 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 D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7.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萧功秦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在平民与精英之间以及在社会精英的三大主要阶层(地主、士绅和官僚)之间,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就传统官僚专制社会所具有的社会流动程度而言,

5、中国可以说是人类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具阶层开放性结构的社会。”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的主要因素是 A卖官鬻爵 B土地自由买卖 C科举取士 D农民起义改朝换代8.“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材料中的“此制” () A.选拔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 B.发掘人才也埋没了其它方面的杰出人才 C.人才由地方官考核后任命官职 D.是一种公平、公正的用人制度9明朝的监察制度具有动态机制,采取定期与临时相互交替的巡按方式对地方官员进行考察监督。这一

6、“动态机制”A保证了监查部门的独立性 B有利于防止监察机构腐败C完善了民意的舆论监督 D破除了官官相护的陋习10.通典记载:汉武帝时“以(御史)中丞督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督司直,司直督刺史”。到了东汉初年,朝廷举行朝会时,司隶校尉可以与尚书令和御史中丞专席独坐。司隶校尉地位的变化说明 A中央监察机构更加精简高效 B专制皇权受到了更多的制约 C三公的权力被进一步削弱 D中央放松了对地方政治的监察11明朝在北京、南京两座城市设置五城兵马司,其“职专防察奸宄,禁捕贼盗,疏通沟渠,巡视风火”,规定一旦发现街道损坏、沟渠壅塞或城墙坍塌,就要立即通知有关部门修缮;如遇火灾,还要立刻领兵救灾。据此推断

7、,明代重视京城的 A民生建设 B市政管理 C 危机管控 D社区自治12. 下列属于用分割相权的手段加强皇权的措施是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 宋朝设置三司使 明朝设置殿阁大学士 清朝设置军机处 A B C D 13.“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将上年夏间凶惨案内所有承认获咎之各外省官员,分别惩办”。“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这些无理要求出自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4.中共中央对全国宣告:本党“愿为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取消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取消苏维埃政府,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8、“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其目的是 A.推动国民革命发展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纲领 D.保障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5.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由此可知 A.耆英为其签约出卖国家主权的行为辩解 B.清政府对鸦片战争的长远危害认识不清 C.系列条约的签订达到了抚靖羁縻的目的 D.清政府以签约展

9、示天朝上国的外交诚信1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三次灾难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 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的开放是由内地向沿海扩展的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17“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 A.“灭洋”与“扶清” B.反帝与反封建 C.爱国与保守 D.

10、正义与非正义18.2013年2月中国新闻网美日在美本土举行联合登陆演习 模拟夺岛作战报道:“此次联合演习于上月 22日开始,2 月中旬结束有观察人士认为,美国通过军演来训练日本登陆和夺岛作战的能力,有为钓鱼岛局势埋下伏笔的可能此次是日本一个月内的第三次目标性极强的军演。”历史上美日勾结以针对中国的事件是 A.1894年日本悬挂美国国旗突然发动黄海海战 B.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 C.七七事变后美国继续保持与日本的贸易往来 D.二战后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9.“太天国曾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冲击了一个衰迈的王朝,但历史限制了超越历史的要求。”这表明平太平天国 A.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B.提出发展

11、资本主义的方案 C.未脱出旧式农民战争轨迹 D.揭开近代民主革命序幕20.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着深远影响,而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的“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 ) A.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的需要 B.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牵制国人思想 C.理学家们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 D.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21. 明代陈献章在学术上“舍彼之繁,求吾之约”,追求“自然,自得”,被誉为“真儒复出”。其主要

12、针对 A道教思想 B佛教思想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22.清政府“预备立宪”期间批准的各省咨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规定,咨议局“钦遵谕旨,为各省采取舆论之地”。而主导各省咨议局的立宪党人则认为“咨议局为决议机关,与督抚立于对等地位”。二者的分歧反映了 A统治者革命与改良之争 B资产阶级内部的政体之争 C咨议局职权大小之争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23.有学者认为, 11世纪,是中国“文艺复兴”的开始。因为此时“中国精英界的人物与其唐代的先驱们之间的区别,就如同文艺复兴时代的人物与中世纪的人物之间的差异一样。”对 中国“文艺复兴”的解读可能正确的是A雕版印刷术的出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B对儒学的反思

13、和批判是其重要表现 C中央集权的弱化促进了学术自由化 D程朱理学的兴起发展为其重要内容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24.科学革命不仅改变物质世界,也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受右图这部著作影响而产生的是A人和人性开始从宗教和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B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理性分析人类社会成为潮流C主张“优胜劣汰”的达尔文主义广泛流传D微观粒子世界的探索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25.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保障向社会主义的顺利过渡”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26.希腊智者克里底亚提

14、出:“当人们还不会安排生活,只象野兽一样听任暴力的支配之时,当善无善报、恶无恶报之时,我想人们才诉诸惩罚性法律,使公正的裁判主宰一切,抑止暴力并给罪犯以惩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的约定是制定法律的基础 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和正义的作用C.社会契约论起源于智者学派 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27.导致现代科学空前大发展,使一向被视为天经地义的基本原理受到怀疑和重新审查的科学理论是 A.自由落体定律 B.经典力学体系 C.生物进化论 D.相对论28阅读I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B科技成就都以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为基础

15、 C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D.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29法国史学家朗格诺娃和瑟诺波斯所著的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30.“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的”上述思想主张的代表是 A

16、.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普罗塔戈拉 D.卢梭31.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表明 A.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B.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 C.改良蒸汽机问世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32.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所谓“汉朝的革命”主要是指:A“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 B血缘国家到地域国家的转变C世亲世禄到选贤举能的

17、转变 D分裂割据到中央集权的转变33.元朝行省有权参与议定路府州县所掌的赋税数额、征收方式,也拥有对路府州县赋税额高低上下、此增彼减的调整权。镇戍与淮河以南的汉军诸万户及新附军等,则直接由行省管辖。材料表明元朝行省制度下A地方成为自治单位 B形成了以行省为单位的割据势力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D地方权力被严重削弱341943年1月,国民政府通过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大西洋宪章的签订 C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 D中国军民的坚持抗战35.“在启蒙精神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些

18、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那些被“毁灭性批判”的观点不包括 A.“上帝是宇宙主宰,君权来自上帝” B.“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C.“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D.“只有君主才有思考、决策的权利”36.有学者指出:“一部中国近代史,便是一部中国文明转型史,而这个转型运动是有其明显的阶段性的。甲午战争便是一极重要的阶段它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阶段的开始。那便是由四化进入五化。没有五化,则四化往往是徒劳。”这里多出的“一化”是指 A工业化 B科技现代化 C政治民主化 D国防现代化二、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7题16分,第38题16分,第39题14分,共46分。)37.

19、(16分)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阶层被称为“士大夫”。近代,传统士大夫逐步向新型知识分子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的“礼坏乐崩”是“百家争鸣”的前奏。中国知识阶层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孔子并已努力给他贯注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要求它的每一个分子士都能超越他自己个体和群体的利害得失,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1)相对于西周的“士”而言,春秋战国时期的“士”有何新发展?(2分)材料二:就宋代士大夫心目中的政治理念而言:一,致力于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下尊卑名分井然的理想社会政治秩序;二,为保证理想政治秩序的建立,必须“致其君为尧舜之君”。 北京大学中国

20、古代史讲义材料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士大夫精神的来源与特点。(6分)材料四: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3)材料四中,陈独秀是如何对待西方文明的?这给新文化运

21、动带来什么影响?(6分)你认为在当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该如何正确对待东西方文明?(2分)38.(16分)新华网北京10月13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3日下午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汉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免上述之弊。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

22、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得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 钱穆国史大纲(1)有学者认为“三省六部制具有民主色彩”,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4分)材料二:权力监督,在中国古已有之。西周就有过所谓做诗、诵诗的舆论监督,当时还创造了“三监”制度,并成为以后秦汉时的监察御史和刺史制度的渊源。此后中国各朝代都建有权力监督制度,西汉中期开始建立多重监察制度。如御史的监察、丞相司直的监察、司隶校尉的监察等。西汉还发明了中国最早的举报箱。唐、宋、元、明、清的监督制度都有不同程度发展。忽必烈曾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

23、”这些制度虽有一时一地之效,但并不能对贪官保持持久的威慑力。 蒋德海为什么说权力制衡比权力监督更重要(2)根据材料二,概括出中国古代权力监督的特点。(6分)材料三: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3) 材料三中,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计?(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观点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39.(14

24、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王安石日:“夸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夸先急务。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 摘编自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去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主张所要调节的矛盾及对应的变法措施。(6分)材料二:管仲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易治,民贫难治也。曷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矣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管子治国材料三:宋代实施茶叶专卖制度,商贩不得私自

25、贩茶;后来政府无力经营,于是委托大商人进行专卖,这就导致了大商人对茶叶的垄断,伤害了小茶商的利益。王安石主张废除茶榷法,让茶商自行买卖,政府只需从中抽税,“况关市(茶易交易的税收)之入,自足以侔日之利乎”,又设立“市易法”,由官府控制市场,调整物价,以防止大商人垄断市场,并扶持中小商人。 陈竹试析北宋时期的重商思潮及其影响请回答:(2)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管仲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4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主张废除茶榷法的意义。(4分)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3) 对待:完全肯定西方文明。(2分)影响: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但使运动带有偏激性,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4分) 对待: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有益地借鉴西方文明。(2分)38(1)理解: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可以防止大臣专权;设政事堂由三省长官共议国事,形式上带有民主色彩,但其实质是封建君主专制。(4分)39.(1)矛盾:调节政府、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2分)措施:免役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1分,写出一点即可)矛盾:调节政府、商人和农民之间的矛盾;(2分)措施:市易法。(1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