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中检测地理试题本试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组成,考查内容为必修三。其中第I卷选择题60分,第II卷综合题40分,满分100分。作答时间90分钟。 第I卷(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读西北地区主要自然资源潜在价值(统计数未包括宁夏、陕西)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1. 西北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不包括( )A. 距离冬季风源地近B. 植被稀疏、摩擦力小C. 区域间气压差异大D. 距离夏季风源地近2. 该地区土地资源开发过程中带来的生态问题有( )A. 坡地开垦导致水蚀严重B. 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C. 农业结构调整导致湿地萎缩D. 不合理工程建设导致石质荒漠化
2、【答案】1. D 2.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1题详解】西北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摩擦力小;区域温度变化大,气压差异大,风力强;但距离夏季风源地远。D正确。【2题详解】该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蒸发旺盛,土地资源开发过程中带来的生态问题有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B正确。降水少,水蚀问题少,A错误。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湿,湿地面积扩大,C错误。 西北地区多沙漠化,D错误【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3. 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共同成因是( )
3、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植被破坏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A. B. C. D. 4. 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南方少、北方多的主要原因是( )A. 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B. 北方不合理的灌溉和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C. 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D. 人类大量开垦湿地【答案】3. B 4. B【解析】【3题详解】黄土高原上没有大量石灰岩;云贵高原上是酸性土壤,较粘,不会像黄土高原上的黄土一样土质疏松,所以错,正确。故选B。【4题详解】土壤次生盐渍化,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必须具有地下水位高、蒸发旺盛等气候条件。我国北方地区春旱严重,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再加上不合理的灌溉活动使地下水位上升,
4、导致土壤中的盐分滞留于地表出现盐渍化现象。据此分析选B。【点睛】由图可知,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第二级阶梯上。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破坏、流水作用强烈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有关。土壤次生盐渍化,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必须具有地下水位高、蒸发旺盛等气候条件。洞庭湖原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现已退居第二。明清时期,洞庭湖面积最大可达6000km2,现在的洞庭湖面积为2820km2。据此完成下列各题。5. 洞庭湖面积缩小加剧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其原因是( )A. 水资源减少B. 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C. 水土流失加剧D. 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6. 治理洞庭湖萎缩的主要措施有( ) 入湖
5、河流中上游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平垸行洪 洞庭湖区开挖湖泊,扩大湖盆面积入湖河流干流修筑堤坝,加固堤坝A. B. C. D. 【答案】5. D 6. C【解析】【5题详解】洞庭湖面积缩小加剧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其原因是湖泊的面积减小,调蓄洪水的功能降低,D对。水资源总量没有减少,湖泊中蓄积量减小,A错。雨季,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增加,B错。水土流失加剧是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C错。【6题详解】治理洞庭湖萎缩的主要措施有入湖河流中上游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对。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平垸行洪,扩大湖区面积,对。洞庭湖区开挖湖泊,扩大湖盆面积,工程量太大,不是主要措施,错
6、。入湖河流干流修筑堤坝,加固堤坝,不能增加湖泊蓄水量,错。C对,A、B、D错。下图为某农业活动经营模式图,箭头表示“流向”,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7. 图示农业模式主要分布在( )A. 西南地区B. 东南丘陵C. 珠三角D. 我国西北地区8. 从事该农业活动最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A. 土壤盐碱化B. 环境污染C. 土地荒漠化D. 气候变暖9. 要实现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A.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种植业B. 发展生态农业,实施集约化养殖C. 增加牲畜数量,增大饲养面积D. 农林牧副渔相结合,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答案】7. D 8. C 9. B【解析】图示农业模式以天然
7、牧草放牧牲畜,为农家提供畜产品收入,应是我国的草原牧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最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是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发展生态农业,实施集约化养殖。【7题详解】箭头表示“流向”,图示农业模式以天然牧草放牧牲畜,为农家提供畜产品收入,应是我国的草原牧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D对。西南地区、东南丘陵是林区,珠三角是农区,不是我国的牧区,A、B、C错。【8题详解】该农业活动是牧业,从事该农业活动最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是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C对。土壤盐碱化 是不合理灌溉造成,A错。环境污染 主要是工业活动造成,B错。气候变暖是地球上温室气体增多造成,D错。【9题详解
8、】该区域以牧业为主,要实现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发展生态农业,实施集约化养殖,建设人工草场,B对。牧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A错。增加牲畜数量,增大饲养面积,会加重土壤荒漠化,C错。气候干旱,不能农林牧副渔相结合发展,D错。读图“某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该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流水侵蚀B. 风力侵蚀C. 物理风化D. 化学溶蚀11. 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角度分析,图可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区域是( )A. 南方低山丘陵区B. 黄土高原地区C. 云贵高原D. 西北内陆地区【答案】10. B 11. D【解析】【10题详解】读图,该区土地退化类型有风蚀退化
9、、水蚀退化、化学退化、物理退化,其它占比重最大的是风蚀退化,主要原因是风力侵蚀,B对。其它类型占比重较小,A、C、D错。11题详解】图示心风蚀退化为主,外力以风力侵蚀为主,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角度分析,图示为干旱区。可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区域是西北内陆地区,D对。南方低山丘陵区、黄土高原地区、云贵高原地区,以流水侵蚀为主,A、B、C错。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 图中所示河流A. 冬季有结冰期B. 以雨水补给为主C. 年径流量小D. 汛期短13. 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科技发达 水电廉价 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A
10、. B. C. D. 【答案】12. B 13.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和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12题详解】图示河流为珠江流域,地处我国亚热带地区,降水时间长,降水量丰富,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汛期长,年径流量大,最冷月均温大于0,河流无结冰期,B正确。【13题详解】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优势为:有色金属原料丰富、廉价水电(有色金属冶炼需电解,耗能大)、廉价水运,经济和科技并不发达,C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是全球能源战略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图为我国
11、某地区根据本地自然条件制定的“火、风、光多能源互补优化调度模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4. 该地区A. 风力发电日出前后占比低B. 火力发电正午时占比最高C. 深夜是用电需求的高峰段D. 最可能位于我国西南地区15. 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利于当地减轻交通压力 充分利用资源 保障能源安全遏制全球变暖A. B. C. D. 【答案】14. A 15. C【解析】该地区风力发电日出前后占比低。坑口电站是火力发电,火力发电夜晚22时占比最高。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利于当地增加能源种类,充分利用资源。能源种类增多,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14题详解】根据图例,该地区风力发电日出前后占比低,A对。坑口
12、电站是火力发电,火力发电夜晚22时占比最高,B错。深夜是用电需求的低谷时段,C错。根据能源类型,该地区煤炭资源丰富,风能资源丰富,最可能位于我国北方地区,西南地区风能少,D错。【15题详解】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利于当地增加能源种类,充分利用资源,对。不能减轻交通压力,错。能源种类增多,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对。可再生能源是清洁能源,可减少污染,但不能遏制全球变暖趋势,错。C对,A、B、D错。下图是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16. 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A. 市场B. 劳动力C. 原料D. 交通17. 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有A
13、. 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B. 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C. 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D. 实现产业升级,减轻用工数量【答案】16. A 17. B【解析】【16题详解】主导因素就是决定因素,没有它就没有其它活动。从图中可以看到,煤炭开采是整个产业链接核心。箭头指向表示,有了煤炭开采业,才有了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原料,C对。市场、劳动力、交通只是主要因素,起重要影响作用。据此分析选C。【17题详解】由输出煤炭转为输出电力,不是发展新兴产业,仍然是传统工业,当地污染加重,不是优化产业结构,只是延长了产业链。A错。输煤,运量大,运输成本高,输电可以大大降低
14、运输费用,同时缓解交通运输的压力,B对。在当地将煤加工发电,会加重当地的大气污染,生态环境更差,C错。产业结构不能叫升级,仍是传统重工业,D错。据此分析选B。【点睛】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8. 下列关于四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河口农业生产的水利工程量小B. 图中河口三角洲面积不断缩小C. 图中河口三角洲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D. 图中河流径流量稳定19. 下列关于所在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A. 近年来国的宇航、电子产业发展迅速B. 长绒棉、粮食是国的经济支柱C. 国东海岸以高科技产业著称D. 国劳动力指向型产业呈现向内地转移的趋势【答案】18. B 19. D【解析】【18题详
15、解】读图可知,四图所在国分别是孟加拉国、埃及、美国、中国。图中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农业生产中的水利工程量大,A错误;图中尼罗河因阿斯旺大坝的修建,拦截了大量泥沙,使河口三角洲面积不断缩小,B正确;图中河口三角洲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错误;图中河流为长江,受季风气候影响其径流量不稳定,D错误。故选B。【19题详解】据上题分析可知,四图所在国分别是孟加拉国、埃及、美国、中国。孟加拉国宇航、电子产业发展缓慢,A错误;长绒棉、旅游、外汇、运河是埃及主要经济支柱,B错误;美国西海岸是以高科技产业著称,C错误;国为中国,受劳动力成本的影响,目前劳动力指向型产业呈现向内地转移的趋势,D正确。
16、故选D。智慧农业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产业更具有“智慧”。陕西省大荔县已建成全国智慧农业示范园区,该园区内的蔬菜大棚安装了传感器,可以监测空气和土壤的温度、湿度,土壤的盐碱度和 pH 值以及光照变化。农业生产人员可通过监测数据对环境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投放农业生产资料, 并根据需要调动各种执行设备,进行调温、调光、换气等动作,实现对农业生长环境的智能控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0. 大荔县发展智慧农业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拓展农产品市场节约农业生产资料提高农产品产量A. B. C. D. 21. 大荔县发展智慧农业的有利条件是A. 政策支持B
17、. 气候类型多样C. 黑土广布D. 水陆交通便利【答案】20. B 21.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农业可持续发展。【20题详解】大荔县发展智慧农业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科技手段,节约农业生产资料,对。科学管理,提高农产品产量,对。智慧农业不是扩大农业生产规模,错。生产措施不能拓展农产品市场,错。B正确。【21题详解】大荔县建成全国智慧农业示范园区,说明发展智慧农业的有利条件是有政策支持,A正确。气候类型没有优势,B错。该地是黄土广布,C错。水陆交通条件不如东部便利,D错。【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一直是我国最大
18、的食糖生产基地。但到了21世纪初,广西食糖产量下降、企业利润降低,我国食糖进口大幅度增加。近年来,广西加强与巴西等世界主要产糖国交流合作,产糖业正逐步走出困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2. 广西是我国最大的食糖生产基地,主要的原因是A. 市场广阔B. 原料充足C. 劳动力丰富D. 土地价格低23. 与广西相比,巴西发展食糖业的突出优势是A. 生产成本低B. 产品质量高C. 加工技术先进D. 社会协作条件好24. 下列措施有利于广西产糖业走出困境的是扩大甘蔗播种面积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加农药化肥施用量,提高甘蔗单产培育甘蔗良种,提高含糖率A. B. C. D. 【答案】22. B 23. A 24
19、.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经济发展方向,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22题详解】广西位于我国南方热带地区,是主要蔗糖生产地区,其生产食糖基地主要原因为原料充足,故选B。【23题详解】广西各蔗区种植分散,基础设施条件差,难以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生产效率低下,成本居高不下,而巴西多为种植园农业生产、机械化及专业化生产,生产成本低,故选A。【24题详解】广西产糖业的困境是食糖产量下降,企业利润降低,而扩大甘蔗种植面积不利于利润提高,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业化肥使用量,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且对于甘蔗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培育甘蔗良种,提高含糖率,可以降低成
20、本,提高利润,故选D。20世纪90年代,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时期大量的人口流入东莞。现今,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频繁出现了企业“东南飞”的外迁现象。而东莞的制造业也逐渐由“代工厂”向“梦工厂”实现漂亮转身。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25. 影响人口“孔雀东南飞”的主导因素是( )A. 家庭因素B. 气候因素C. 经济因素D. 政策因素26. 企业“东南飞”的目的地是东南亚,那么对东南亚会产生的影响有( )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A. B. C. D. 【答案】25. C 26. D【解析】本题考查20世
21、纪80年代中期以来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企业转移对迁入地的影响;有机地融合了人口和产业两大知识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能力。【25题详解】20世纪90年代,东南沿海受改革开放影响早,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吸引大量人口“孔雀东南飞”。故选C。【26题详解】随着东莞劳动力价格、地价等的不断上升,生产成本也越来越高;东南亚相比东莞,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吸引外来企业落户,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正确;产业迁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正确;就业机会增加,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正确;产业转入带来的污染,不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错。选D正确。“引汉济渭”工程从汉江取水,调入渭河补充西安
22、、宝鸡等城市的给水量。完成下列各题。 27. 影响“引汉济渭”工程修建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河流B. 气候C. 地形D. 资金28. “引汉济渭”水利工程利于( )提高社会对汉江水质的关注缓解西安等城市的饮用水安全 缓解渭河下游地区的土地盐碱化问题提高渭河流域的水运里程,提高运输效率A. B. C. D. 【答案】27. B 28. A【解析】【27题详解】“引汉济渭”工程从汉江取水,调入渭河补充西安、宝鸡等城市的给水量。影响“引汉济渭”工程修建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汉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河流水量大。渭河流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少,流量小,B对。两地都是河流,不是调水原因,A
23、错。地形、资金对调水有影响,不是主要原因,C、D错。【28题详解】“引汉济渭”水利工程利于提高社会对汉江水质的关注,保证调水的水质,对。缓解西安等城市的饮用水安全,保证供水稳定,对。水量增多,不能缓解渭河下游地区的土地盐碱化问题,错。可能提高渭河流域的水运里程,但不能提高运输效率,错。A对,B、C、D错。【点睛】影响“引汉济渭”工程修建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汉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河流水量大。渭河流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少,流量小。利于提高社会对汉江水质的关注,保证调水的水质。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9. 图中西气东输管道没有向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24、)A. 为贫困的山区人民供天然气B. 补充气源C. 节约管道建设成本D. 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30. 上图反映出我国油气资源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A. 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B. 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C. 油气资源消费西多东少D. 油气资源消费东西平衡31. 上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的来源地是( )A. 欧洲B. 俄罗斯C. 新加坡D. 日本【答案】29. B 30. A 31. B【解析】【29题详解】图中西气东输管道没有向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北部与山西,结合图中天然气主要分布区,其主要原因是补充气源,B对。天然气输送市场主要在东部发达地区,A错。绕路,增加管道建设成本,C错。绕
25、路不能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D错。【30题详解】上图反映出我国油气资源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A对,B错。油气资源消费西少东多,东西不平衡,C、D错。【31题详解】上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的石油输入到东北地区,来源地是俄罗斯,B对。欧洲不是石油主要输出区,A错。新加坡、日本石油资源短缺,依赖进口,C、D错。华为作为中国出货量最大的智能手机品牌厂商,近几年一直将其旗舰级智能手机的首发选择在海外市场。华为手机属于华为消费者业务,是华为三大核心业务之一。华为消费者业务在中国、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及印度等地设立了16个研发中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3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对外投
26、资初期选择巴西、印度等欠发达地区,并没有优先选择发达地区的原因是因为发达地区( )A. 优惠政策较少B. 技术水平较高C. 远离原料产地D. 电信设施完善33. 近年来,华为多个型号的手机总是选择在欧洲首发,然后在国内发行,原因最可能是( )全球化战略,欧洲发布有助于品牌建设开拓国际市场研发中心在欧洲国内市场竞争太激烈A. B. C. D. 34. 华为在多国设立研发中心,其中在时尚之都巴黎的研发中心最可能是( )A. 美学研究中心B. 小型化、质量控制研究中心C. 软件、大数据研发中心D. 操作系统、芯片研发中心【答案】32. B 33. B 34.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高新技术产业的
27、发展。【32题详解】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对外投资初期选择巴西、印度等欠发达地区,因为欠发达地区技术水平较低,华为的竞争力较强,发达地区技术水平高,竞争激烈,华为没有优势,B正确。【33题详解】从材料中看,华为手机要进军高端手机市场,与苹果和三星一决高下,由此可见,华为选择在国外首发主要考虑的是市场因素,全球化战略,欧洲发布有助于品牌建设,开拓国际市场对;在欧洲设立研发中心是为了占领市场,不是华为手机选择在欧洲首发的原因,项错误;与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并无太大关系,项错误。B正确。【34题详解】由题干可知,华为在巴黎设立研发中心,能够充分发挥巴黎作为时尚之都的区位优势,A正确。质量、技术和大数据不是巴黎
28、的优势。【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下图为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5. 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主要处丁产业链中的位置是A. B. C. D. 36. 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A. 产品需求童大B. 交通便利C. 劳动力廉价丰富D. 政策支持【答案】35. A 36. C【解析】【分析】考查产业的分工与协作。【35题详解】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主要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主要位于产业链的顶端或者末端,顶端主要在于科技优势,而末
29、端在于市场优势,因此正确的应当是,正确答案选A。相对劣势产业主要集中于劳动力优势,负责组装或者加工等。【36题详解】位置的城市主要集中于劳动力优势,负责组装或者加工等,主要依靠劳动力优势,因此正确答案选C。难度较小,基础知识考查。【点睛】关键是正确判读微笑曲线。图中看出流程越靠近两端.价值越高,中心城市科技水平高,发展价值高。下图为“中国产业转移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7. 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经济区转移B. 海外产业向我国的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区域C. 目前,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D. 目前,劳动密
30、集型产业大量向长三角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转移38. 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造成沿海地区人口外迁B. 促进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C. 对迁出地来说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D. 产业转移必将导致原工业区的衰落【答案】37. A 38.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及影响。【37题详解】由图例不难看出,改革开放初期,产业转移的方向主要是海外发达国家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到20世纪90年代,国外发达国家产业的转移范围扩大到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区,同时还伴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向这些地区的产业转移;进入21世纪,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A正
31、确。【38题详解】产业转移不一定造成沿海地区人口外迁,A错误;促进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B正确;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迁入地在接受了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不是迁出地,C错误。产业转移可促进原工业区产业升级,未必导致原工业区的衰落,D错误。【点睛】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抓住图示信息,调用课本关于产业转移的影响,并选择合适的解题方式可简单解题。某地发生森林火灾,通过对该地卫星影像的分析,绘制出“森林大火燃烧示意图”,t1至t4表示火灾的四个阶段。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39. 绘制森林大火燃烧示意图,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和GISB. RS和GP
32、SC. GIS和GPSD. 数字地球40. 下列叙述中,最为合理的是( )A. a区比e区燃烧时间早B. b区比c区燃烧时间早C. 森林大火至t4阶段结束D. d区有可能是湖泊【答案】39. A 40. D【解析】【39题详解】该图的绘制是建立在“卫星影像”基础上的,要获取卫星影像需要采用遥感技术(RS),而森林火灾示意图等电子地图的绘制及其呈现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故选A。40题详解】读图,a、e两地开始燃烧的时间都是t3,A错;b地区开始燃烧时间为t4,c地区开始燃烧时间为t2,B错;t4阶段a、b、c、e四地仍处于燃烧阶段,说明大火还未结束,C错;d地区离燃烧区域距离近,但始终
33、没有起火,说明d地区可能是水域(湖泊、水库等),D对。【点睛】注意辨析三大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作用:GIS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的空间信息系统,它与其他一般的信息系统的区别在于能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并能进行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RS是指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并通过分析,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GPS是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第II卷(40分)二、综合题41.图甲为黄土高原上某一地区示意图,图乙为华
34、北平原上某一地区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黄土高原上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图甲中的a坡和c坡,土壤侵蚀力大的是 坡,原因是 。(3)若图乙中a,b,c,d四处为工业规划用地,则 处宜建钢铁厂,理由是 。(4)若图乙中a,b,c,d四处为农业规划用地,则 处宜建设以生产蔬菜为主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理由是 。【答案】(1)水土流失 黄土土质疏松,夏季暴雨集中。地表植被遭到人为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2) c 地形坡度大,植被覆盖差 (3) d 位于冬夏季风垂直方向的郊外,不污染城区大气,位于郊外河流沿岸,水源充足 (4)a 位于近郊;有充足的清洁灌溉水源【解析】【详
35、解】(1)黄土高原上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黄土土质疏松,易被侵蚀。夏季暴雨集中,地表径流侵蚀能力强。地表植被遭到人为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加剧了水土流失。(2)图甲中的a坡和c坡,土壤侵蚀力大的是c坡,原因是等高线密集,地形坡度大。植被覆盖差,保持水土能力差。(3)若图乙中a、b、c、d四处为工业规划用地,则d处宜建钢铁厂,理由是位于冬夏季风垂直方向的郊外,不污染城区大气。位于郊外河流沿岸,水源充足。(4)若图乙中a、b、c、d四处为农业规划用地,则a处宜建设以生产蔬菜为主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理由是位于近郊,靠近市场。位于河流上游,有充足的清洁灌溉水源。【点睛】黄土
36、高原上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等高线密集,地形坡度大。植被覆盖差,保持水土能力差。工业布局区位选择,要考虑风向、水流方向,目的是减少对城区的污染。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毗邻港澳。20世纪80年代受惠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后,该地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国瞩目的成就。材料二“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分布示意图”(图甲)和“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产值比重图”(图乙)。(1)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2)根据图乙说明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
37、业结构发生了那些变化? (3)近年来,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粤东、粤西和粤北转移。简述产业转移对产业迁入地的影响。【答案】(1)毗邻港澳地区;水陆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廉价;市场广阔;廉价的土地资源等。(2)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3)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就业机会增加;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等。【解析】【详解】(1)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毗邻港澳地区,利于承接产业转移。该地水陆交通便利,利于对外联系。有国家政策支持,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土地资源等。该地市场广阔。(2)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
38、构,由轻纺工业比重大,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占比重大。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3)产业转移对产业迁入地的影响,主要是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活动增多,就业机会增加。有利于加快迁入地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速了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导致迁入出环境质量下降。4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白银市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境内绝大部分是山区,地貌特征以基岩山地和山间盆地为主,地表基岩裸露。白银市因矿得名、因企设市,是全国唯一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也是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样地,被誉为中国“铜城”。经过50多年的开采,白银市已探明的铜矿资源濒临枯竭,伴生矿产资源也开
39、始萎缩,支柱产业辉煌不再.2008年白银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典型资源枯竭转型城市。下图为白银市的地理位置。(1)推测白银市20世纪50年代开发矿产资源的有利自然条件。(2)说明白银市开发矿产资源对当地的影响。(3)请为白银市这一国家级老工业基地的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大;地表基岩裸露,埋藏浅,开采难度小;临近黄河,水资源丰富等。(2)有利影响: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吸引人口迁入,促进矿业城市的形成;带动与矿产资源开发相关的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经济收入等。不利影响:开挖地表,破坏植被;破坏地下水系统,导致荒漠化的发生频率增多;产生
40、扬尘,污染大气;消耗大量水资源,污染水源,加剧当地用水紧张状况等。(3)加大资金投入,治理和修复当地的生态环境;淘汰落后产能,引进新兴产业;引进高端人才,为产业转型提供技术支撑和管理经验;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大政策扶持等。(答出任意4点)【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意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总体难度一般,基础性强。【详解】(1)白银市20世纪50年代开发矿产资源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矿产、水源等方面分析。由材料可知,“境内绝大部分是山区,地貌特征以基岩山地和山间盆地为主,地表基岩裸露。”,开采难度小。“白银市因矿得名”说明矿产资源丰富。从白银市地理位置图看
41、,黄河流经白银市,为资源开发提供了水源。(2)白银市开发矿产资源对当地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影响进行分析。白银市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生活水平低,就业率较低。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可以促进和带动城市,带来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从不利影响看,由于开发矿产资源,破坏植被。由于该地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说明环境脆弱,存在荒漠化的潜在可能,由于开矿导致地表裸露,荒漠化加剧。由于该地位于西北地区,降水少,开发加工矿产资源,消耗大陆水资源,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3)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要结合所学知识,从保护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及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进行分析。提高资源利用率,治理修复环境,引进新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