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高考政治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挑战真题 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40591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考政治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挑战真题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高考政治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挑战真题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高考政治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挑战真题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高考政治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挑战真题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高考政治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挑战真题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2高考政治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挑战真题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求索真理的历程 挑战真题1.(2010江苏)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2.(2010全国新课标卷)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

2、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A. B. C. D.【解析】人类对木星的探索不只是为满足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这么简单,更直接的动力是加深对自身生存环境的认识,保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观点是不准确的。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未必就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答案】B3.(2010北京文综)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 )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解析】艺术作品源自于客观事物而不是艺术

3、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否则就犯了唯心主义错误,故B项错误;艺术作品取决于主客观条件,而不仅仅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故D项错误;“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强调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C项应选。题中没说明艺术家的生活环境,故A项不符合题意。【答案】C4.(2009安徽文综)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

4、识A. B. C. 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和认识的发展过程,正确。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错误;获得正确认识既可以通过直接经验,也可以通过间接经验,错误。答案为C项。【答案】C5.(2009广东文基)“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表明( )A.书本知识比亲身实践更为重要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D.书本知识要和具体实践结合6.(2009海南)最近,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铍埋藏测年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约在七十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上述考古研究情况表明( )任何

5、具体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局限性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可靠性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会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不同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A. B. C. D.【解析】题干材料体现了虽然不同的具体实践对认识的检验都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却可以推动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故正确。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故不正确;中“必然”的说法太绝对。【答案】D7.(2008广东)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B.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C.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解析】此题考查对真理有关知识的理解

6、。审题时抓住“错误之沟渠中流过”,体现了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故选C项。A项只看到两者对立,不符合题意;B、D两项观点是错误的。【答案】C8.(2008广东)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A.一概而论 B.三人成虎C.百感交集 D.千虑一得9.(2010安徽文综)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安徽”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现

7、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乙同学:上海世博会是低碳世博。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理念贯穿于上海世博会方方面面。如世博会的照明全部采用半导体照明(LED),既不减少亮度又节省能源百分之九十;安徽馆的建筑和装饰大量采用了节能环保产品;安徽将利用世博会推介发展低碳经济的招商项目,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讨论,同学们认识到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低碳世博”。请用实践的观点谈谈你对这一

8、探究活动的认识。【答案】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选择“走进世博、聚焦安徽”这一主题进行探究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文化世博”、“低碳世博”的认识来源于探究活动,对世博会的认识在探究活动中又得到了深化。10.(2010福建文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论述节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孟子尽心下“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唐太宗贞观政要君道“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谭嗣同仁学专家点评:传统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

9、有时代局限性,统治阶级运用民本思想的目的是“治民”、“驭民”。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年3月10日)专家点评: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是立足中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其内涵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结合材料,说明从民本思想到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答案】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

10、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孟子到唐太宗再到谭嗣同对民本思想的演变,直至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提出,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不断变化,从“民贵君轻”到“君存百姓”再到“民本君末”,民本思想的内涵不断变化,“以人为本”的内涵也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以人为本”就是对民本思想的超越和发展,体现了认识的上升性。11.(2010天津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

11、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9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主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结合材料,用哲学中有关认识的观点,说明世博会为什么能“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标准、目的。“展示台”“大课堂”“助推器”等

12、材料分别体现了上述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新驿站”等材料体现了上述原理。12.(2008宁夏文综)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数百位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探讨,先后发布了四个“气候评估报告”。1990年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1995年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可以“被检测出来”;2001年报告认为,“新的更强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气候变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2007年报告强调,“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将这种可能性从

13、2001年的约66%提升到90%以上。结合“气候评估报告”关于地球变暖原因的描述,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围绕“追求真理”问题建立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题目要求回答“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主要是说明怎样追求真理的问题。基本思路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追求真理必须投身于社会实践之中;认识的发展过程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特点,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真理的发展过程就是不同认识相互比较的过程。根据教材中这些基本知识,可以整理出涵盖本题得分点的答案来。【答案】追求和发展真理以实践为基础。关于地球变暖原因的研究课题来源于人类社会实践,“气候评估报告”是科学家在长期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形成并由实践检验而不断发展的,反映了人类解决气候变暖问题、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在不同观点争鸣中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反复过程。人类对地球气候变暖原因的真理性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的。追求和发展真理没有止境。目前人类获得的关于地球气候变暖原因的真理性认识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实践的继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气候变暖原因的认识必然会不断扩展和深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