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安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38942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安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省安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省安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北省安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北省安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河北省安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河北省安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河北省安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河北省安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河北省安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安平中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单项选择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西周所立地方封国的人口由周宗室贵族、周贵族率领移民以及土著居民构成;地方封国不仅拥有作为国家的权利,而且负有作为更大的西周国家积极参与者应履行的义务。这说明在西周()A.以分封为纽带形成政治架构 B.中央集权体制面临挑战C.政治统治依赖于周王的权威 D.异姓诸侯政治地位较低2.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这说明当时A.君主专制政体不

2、够完善 B.原始民主遗存尚有影响C.公众舆论决定国家事务 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3.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中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皇权至上C.官员众多,政务繁忙 D.选贤举能,唯才是用4.廷议又称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议事制度。秦朝是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唐代设政事堂议事,程序规范,秩序井然;宋代设置了廷议的固定场所设有掌管廷议的监议御史。廷议形式的变化反映了A.决策失误逐渐减少 B.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C.宦官专权现象严重 D.君主

3、权力的不断强化5元世祖末年,行省逐渐演化为常设的、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但是终元一代,行省官名义上一直属于中央机构官员,其代表中央分驭各地的使命依然如故。这说明元代的行省制度()A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平衡 B削弱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C实现了地方政府完全自治 D具有决策地方事务的最高权力6.明朝,中央派大臣外出处理地方军政事务,分别给予总督或巡抚两种头衔,总督的全称是“总督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巡抚的全称是“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由此可知,明朝的总督和巡抚()A.各司其职且相互制约 B.主要监察地方行政官员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是正式的省级行政机构7.宋朝经过摸索,创

4、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A.旨在扩大宋朝疆域 B.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C.打破了市坊的界限 D.有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8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C有利于建立民主政府 D是清统治延长的根源9.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经历了秦汉时期郡县制、魏晋时期州郡县

5、制、唐代道州县制、宋代路州(府)县制、元明清省州(府)县体制的演变调整。这种调整的主要原因是()A.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B.国家疆域不断扩大C.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 D.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演变10古代希腊城邦形成初期,往往只有贵族或具备一定财产资格的人才能成为公民;下层平民在城邦民主比较发达时才获得公民权;当战争危机或公民人数不足时,还吸收外邦人和被释放奴隶加入公民团队。由此可见,古代希腊()A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B公民范围有一定的扩大C直接民主等级色彩浓厚 D经济实力影响政治地位11古希腊各城邦在其国境四周,都有一条不可侵犯的神灵界石线,这是各城邦宗教及神的四至,界石之外,是其他城邦神力所辖。

6、这样,在地理上邻近的两个城邦间有也着很难逾越的界限,各自维持着自己的政治和文化。这表明()A城邦自治是民主政体产生的温床 B信仰的分歧妨碍了城邦的融合C独立的宗教信仰孕育了人文精神 D希腊地理环境导致了城邦林立12.伯利克里说:“在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这段话表明古代雅典()A.保护雅典人合法权利 B.尊重雅典公民个人意志C.遵循法律至上原则 D.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13. 罗马不允许相距甚远的城市选举代表到罗马参政;投票只在罗马进行,边远地区的人民也很少肯到罗马投票;罗马也从未允许外省选代表到罗马参加公民大会或进入贵族院。

7、材料反映出()A.古代罗马交通的落后 B.共和国衰落的必然C.罗马政治制度的弊端 D.奴隶制民主的局限14.1215年,因国王约翰随意征税,贵族起兵反抗,迫使约翰签署大宪章。大宪章规定,不经臣民同意,国王不得在规定的贡款之外征税;由25名贵族组成委员会,监督大宪章的执行;国王若违反规定,可对其进行制裁。这段材料主要说明大宪章()A.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B.保护了贵族和教会权益C.体现了王权受限的原则 D.体现了自由平等的精神15历经多次流血和动荡后,“政治上成熟的英国人决意尝试一下新政体的实验”。托利党和辉格党议员联合起来,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选择”。詹姆士二世的女婿、捍卫欧洲新教

8、思想的荷兰的威廉亲王受邀前往英国,经过“一场几乎未流血的战斗,信仰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不得不放弃王国”。从英国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个“选择”更大的意义在于()A推翻了君主制度 B促进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C催生了民主共和政体 D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主张16法国宪政之路由大革命肇始,以人权宣言为基准,1875年之后,宪政制度逐步得到广泛认同。法国式宪政道路的基本特征是()A无成文宪法却有稳定的宪政制度 B宪法行二百年而基本体制不变C启蒙思想影响下宪政坚决彻底 D在各种政治力量角逐中曲折前进17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总统解散众议院须得到参议院同意;内阁由总统任命

9、并对议会负责。这表明法国()A实现了孟德斯鸠的理想政体 B事实上确立了总统共和制C民选立法机构获得充分权威 D共和派取得了彻底的胜利18.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演说中说:“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这一演说词体现的原则是()A.中央集权原则 B.自由平等原则C.分权制衡原则 D.司法独立原则19.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作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A.立法服从于政治 B.行政服从于司法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民

10、主政体臻于完善20“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民主性、革命性。”文中的“革命性、民主性”是指()A规定“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B形式上具备了现代宪法的雏形C规定了当时国家的根本任务 D有利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21.政治方面,孙中山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以革命确立民主政制,通过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步骤循序渐进,实现民主建政,然后以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作为建设国家的方略,“把中国造成一个新世界”。材料主要说明孙中山()A.建设国家的方略已经很成熟 B.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己任C.不断地贯彻落实三民主义 D.丰富完善了其改造中国的

11、政治方略22下表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北地区民主代议机关名称的变化。这一变化源于()开始时间代议机关名称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陕甘边区苏维埃代表大会1936年3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陕北省苏维埃代表大会1937年5月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议会1938年11月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参议会1945年10月陕甘宁边区下辖县(乡)将参议会改为人民代表大会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性质的认识C国共两党阶级斗争的推动 D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23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道:“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

12、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抗日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24“在这样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上,中国在选择政党制度时必然要寻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符合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新中国“符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主集中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5以下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目录和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目录,目录的变化体现了()1954年宪法序言第一章 总纲第二章 国家机构第三章

13、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85条第103条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1982年宪法序言第一章 总纲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33条第56条第三章 国家机构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A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备 B人民民主的法律保障进一步加强C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完善 D“实行依法治国 ”被正式写入宪法二、非选择题:第26题20分, 第27题15分, 第28题15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

14、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材料二: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中央)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中央)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注:被统治者指当时美国诸州);其次要强制(中央)政府控制自己。“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形成了什么政治体制?近代英国是如何逐步实现对王权的有效控制的?(6分)(2)1787年宪法是怎样解决材料二中“最大的困难”的?(8分)(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的优越性。(6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周恩来曾说:“党派的存在与否,不取决于任

15、何政党或个人的主观愿望,而是由客观的历史发展所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国人民救国会认为已经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任务,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于1949年12月宣布自行结束。当时,中国民主促进会、九三学社、中国民主同盟等也打算解散。1950年2月中旬,毛泽东从苏联访问归来,听说救国会解散的消息,十分惋惜地说,救国会是进步团体,不应解散。当他得知九三学社等党派也要解散时,当即表示异议,并由中央有关领导转达他的意见。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劝阻下,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没有宣布解散,继续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了70多年,并将继续“长期共存”下去。材料二:毛泽东还曾指出:“对民主人士,我们要让他们唱对台戏,放

16、手让他们批评。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就有点像国民党了。”关于请民主党派唱对台戏的意义,陈云指出:“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哪里有唱对台戏的,哪里有反对派,那里的工作搞得就好,否则,工作就搞不好。有民主人士监督我们,对工作有好处。如果革命胜利后,长时期没有反对派,只有一派人讲话,听不到不同的意见,那么工作就会出毛病。”(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的因素。(8分)(2)材料二中,陈云在讲到“反对派”这个词的时候加上了引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7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两千年社会的集权与分权 (15分) 摘编自鞠佳变革之路一中国历朝改革得失结合中国历史

17、的所学知识,从上述简表中相互关联的事件中提取一个观点并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一、选择题:(单项选择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5 ABBDA 6-10 CDBDB11-15 BCCCB 16-20 DCCAA21-25 DDBDB1.【解析】选A。材料中体现出在分封制下,封国具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说明西周以分封制为纽带构建政治架构,故选A。2.【解析】选B。根据材料“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可知体现的是一种原始的民主色彩,说明这一时期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结合所学可知,商周时期原始民主传统尚有影响,对君主的权力

18、有制约作用,B符合题意。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是在秦朝,A错误。C公众舆论决定国家事务的说法错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错误。3.【解析】选B。题干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中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反映出九卿中的部分官员是为皇帝或皇室服务的,深刻体现了“家天下”的特点,故选B。4.【解析】选D。依据题干信息可知,廷议形式的变化反映了对官员的权力进行制约,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故D正确。廷议可以减少决策失误,而不是廷议形式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故A排除;廷议本身并不一定能提高行政效率,故B排除;宦官专权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故C排除。5【解析】.A根

19、据材料“行省逐渐演化为常设的、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但是终元一代其代表中央分驭各地的使命依然如故”可知行省兼具中央派出机构与地方最高官府的两重性,体现了中央与地方势力平衡,故选A项;材料“其代表中央分驭各地的使命依然如故”说明行省制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地方受到中央的节制,排除B、D两项;材料“代表中央分驭各地”说明代表中央管理,排除C项。6.【解析】C根据材料“总督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可知明朝的总督和巡抚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总督和巡抚的相互制约,故A项排除。根据材料可知总督和巡抚掌管地方的行政、经济及军

20、事,没有监察职责,故B项排除。总督和巡抚是中央的派出大臣,不是正式的省级行政机构,故D项排除。7.【解析】选D。材料“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有利于更有效地控制地方及官员,从而解决藩镇割据现象,故D正确。8【解析】B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但与材料“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不符,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军机处实现了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表明军机处的设立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B项正确;近代以来中国才开始借鉴西方民主制度,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9.【解析】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在不同朝

21、代多次调整的主要原因就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是为了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是中央与地方权力演变的结果,故D项正确;A、B、C三项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10.B材料“当战争危机或公民人数不足时,还吸收外邦人和被释放奴隶加入公民团队”表明古代希腊公民范围有一定的扩大,B项正确;A、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1【答案】B【解析】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独立自治的城邦民主制和贵族制最为流行,城邦自治不一定产生民主政体,故A项错误;据材料“在地理上邻近的两个城邦间有着很难逾越的界限”是因为“古希腊各城邦在其国境四周,都有一条不可侵犯的神灵界石线,

22、这是各城邦宗教及神的四至,界石之外,是其他城邦神力所辖”,也就是两个城邦间难以融合的原因是因为信仰不同,故B项正确。独立的宗教信仰孕育了人文精神材料没有涉及到,故C项错误,希腊地理环境导致了城邦林立与材料“界石之外,是其他城邦神力所辖”不符,没有涉及到地理环境,故D项错误。12.C从材料“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可以看出古代雅典遵循法律,“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说明法律至上的原则在雅典社会生活中得到体现,故C项正确。13.CA、B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公民大会是罗马直接民主的主要体现,材料“投票只在罗马进行”“从未允许外省选代表到罗马参加公民大会或进入贵族院”反映出直接民主制度

23、的弊端,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奴隶制民主的特点,故与奴隶制民主局限无关,故D项排除。14.C大宪章的制定体现了王权受限,故C项正确;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故排除A项;大宪章是贵族迫使国王签署的,防止国王擅自征税,其中未体现出对教会权益的保护,故排除B项;大宪章是对王权的限制,不能体现出自由平等精神,故排除D项。15.B材料反映的是英国的“光荣革命”,明确了国王权力来自议会,建立了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专政(议会控制下)的新政权,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保障,促进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故选B项;“光荣革命”保留了君主,排除A项;“光荣革命”催生了君主立宪制度,而不

24、是民主共和,排除C项;宗教改革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主张,排除D项。16.D法国在将近百年的民主建设过程中有过成文宪法,但出现帝制与共和制的反复更替,宪政制度不稳定,故A项错误;法国革命过程中帝制与共和制反复更替,宪法也不断变化,故B项错误;法国社会有浓厚的封建残余,宪政道路并不坚决彻底,故C项错误;法国大革命后共和制与帝制反复斗争,最后建立了民主宪政,故D项正确。17【答案】C【解析】据材料“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总统解散众议院须得到参议院同意;内阁由总统任命并对议会负责”可知立法机构获得充分权威,故选C项;孟德斯鸠的理想政体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而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排除A项

25、;材料强调立法机构的权力而不是说法国的政体是什么,排除B项;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是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的产物,不能说共和派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这时君主派的力量还很强,排除D项。18.C材料“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体现了美国分权制衡的原则,三权分立有利于权力的制衡,故C项符合题意;华盛顿告诫的对象是政府部门领导,并非中央与各州,与中央集权原则无关,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提到部门权力,与自由平等原则无关,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提到政府领导要在宪法范围内行事,不要干涉其他部门,并未涉及司法独立原则,故D项不符合题意。19.A根据材料中从“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到“对总

26、统权力作出严格限制”,结合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的背景分析,目的是防止袁世凯的独裁,可见立法服从于政治的需要,故A项正确;行政服从于司法的主张在材料未体现,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可见并未实现从人治走向法治,故C项错误;这时民主共和政体刚刚确立,因此臻于完善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20.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其“革命性”指的是反对封建专制,体现“主权在民”的思想;“民主性”指的是采用“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故选A项。21.D材料信息是孙中山在提出确立民主政制的方法、步骤的基础上,以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作为建设国家的方

27、略。这说明孙中山丰富完善了其改造中国的政治方略,故D项正确;材料只是说明孙中山提出了建设国家的方略,不能说明已经很成熟,故A项错误;孙中山一生致力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出贯彻落实三民主义,故C项错误。22.D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北地区民主代议机关名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来调整代议机关的名称,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熟的表现,19371945年处于全民族抗战阶段,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这一时期代议机关叫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议会或者参议会,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内容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无必然关系,故A项排除;从184

28、01949年中国一直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项排除;19371945年期间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故C项排除。23.B“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说明这项政策是指“三三制”,即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提下,在政权建设中共产党员、非共产党员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应占三分之一,这适应了抗日战争新形势的需要,故B项正确。24.D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符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D项正确;A项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不是政党制度,排除;民主集中制度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不是政党制度,排除B项;C项是民族制度,不是政党制度,排除。

29、25【答案】B据材料1982年宪法和1954年宪法相比,调整了第二章和第三章内容的次序,凸显了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地位,表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更加体现人民民主,故选B项;宪法内容的调整不能推断法律体系的完备,排除A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材料中的目录未涉及基层民主政治相关内容,排除C项;1999年“实行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5分,共50分。26.(1)政治体制:君主立宪政体。(2分)控制:通过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权力;责任制内阁形成,君主变为虚君。(4分)(2)“控制被统治者”: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行使

30、国家主权,拥有最高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控制自己”:中央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与平衡。(8分)(3)有利于保障民主,防止专制独裁;避免权力过渡中的暴力冲突,实现社会安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6分)27. 参考答案(1)客观因素:各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历史进程中形成,并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主观因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劝阻民主党派解散的目的十分朴实,就是想听到不同的声音,让民主党派监督中国共产党。(8分)(2)民主党派提不同意见不是与中国共产党分庭抗礼,而是帮助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里的“反对派”不是反对党,而是诤友、挚友。(7分)28

31、.(15分)【答案】示例一:观点:坚持集权、适度分权本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论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是一组基本矛盾,加强中央集权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势。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如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西汉“汉承秦制”出现封建社会第一个最盛时期。地方权力过于分散极易导致国家分裂,如唐朝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导致藩镇割据;明清的权力过于集中结果政治腐败,地方缺乏灵活性,影响社会进步。结论:集权分权要适度,既要有利于发挥中央的领导力又要保持地方的活力,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示例二:观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极力防止重臣擅权。论述:明代朱元璋鉴于宰相权重,威胁君权废除了宰相制,并且不允许以后再设丞相一职;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内阁并非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只是皇帝的辅政机构。清朝设立的军机处,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这些都是明清最高统治者为防范大臣权力膨胀而采取的措施,使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得到了高度强化,并发展到顶峰。结论:中国古代自秦朝建立开始,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不断重演此消彼长的状态,到明清时期,最高统治者采取措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