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云南省二模》201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物理 WORD版含详解及质量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3451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云南省二模》201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物理 WORD版含详解及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3云南省二模》201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物理 WORD版含详解及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3云南省二模》201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物理 WORD版含详解及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3云南省二模》201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物理 WORD版含详解及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3云南省二模》201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物理 WORD版含详解及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2013云南省二模》201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物理 WORD版含详解及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2013云南省二模》201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物理 WORD版含详解及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2013云南省二模》201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物理 WORD版含详解及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2013云南省二模》201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物理 WORD版含详解及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2013云南省二模》201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物理 WORD版含详解及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2013云南省二模》201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物理 WORD版含详解及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2013云南省二模》201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物理 WORD版含详解及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2013云南省二模》201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物理 WORD版含详解及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2013云南省二模》201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物理 WORD版含详解及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2013云南省二模》201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物理 WORD版含详解及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2013云南省二模》201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物理 WORD版含详解及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2013云南省二模》201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物理 WORD版含详解及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云南省2013年高三统测质量分析报告物 理一、考试的基本情况(1)全省考试情况表1. 分数段情况物理110100999089807966655049403930290实考人数最高分平均分及格率(%)6961956357295582249921612226092603810854011044.0214.54图1 (2)考试抽样情况表2.基本情况样本数满分值平均分难度标准差及格人数及格率%最高分最低分106011050.640.4620.4126124.621100表3.分数段分布全卷分数段29以下30-3940-4950-6566-7980-8990-99100-110人数15920119124

2、816054378图2二、试题分析14在研究电场和磁场时,用公式定义电场强度,用公式定义磁感应强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q为产生该电场的电荷B只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C表明磁感应强度B与电流I的大小成反比D中磁感应强度B与电流I、导线长度L均无关题号满分值答案平均分难度区分度标准差满分人数满分率第14题6D4.380.730.482.6777473.02【分析】本题属于容易题,选A选项的占4.72%,B选项的占11.7%,选C选项的占5.85%,确实反映了一些学生对电场强度定义式和磁感应强度定义式不理解。同时,题干指导语中已明确是单选题,但仍然有近6%的学生多选,值得教学中关注。15一物块

3、从t=0时刻开始受外力作用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所受的合外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在05s内物块1234t/sF/N2-405A2秒末速度最大B3秒末离出发点最远C4秒末回到出发点D5秒末回到出发点题号满分值答案平均分难度区分度标准差满分人数满分率第15题6B3.250.540.442.9957454.15 【分析】本题属中等难度试题,学生作答情况比命题者预期的要好一些,有可能是学生较为适应这种类型的题目。学生错选A选项的占21.23%,说明学生没有认真进行过程分析,而简单认为物体从加速到减速转换时,速度达到最大,忽视了物体减速后还要加速,会达到一个更大的速度。学生错选C选项的占14.

4、72%,可能是学生没有注意加速与减速的加速度是不同的,盲目出错。vovoab16如图所示,a、b两小球分别从半圆轨道顶端和斜面顶端以大小相等的初速度同时水平抛出,已知半圆轨道的半径与斜面的竖直高度相等,斜面底边长是其竖直高度的2倍。若小球a能落到半圆轨道上,小球b能落到斜面上,则Ab球一定先落在斜面上Ba球一定先落在半圆轨道上Ca球可能先落在半圆轨道上Da、b不可能同时落在半圆轨道和斜面上题号满分值答案平均分难度区分度标准差满分人数满分率第16题6C4.090.680.332.7972268.11【分析】本题属中等难度试题,学生作答情况比命题者预期的要更好,命题者以为学生可能会陷入计算比较的错

5、误方法中,但学生可能还是有分析估算的思维习惯。学生错选A选项的占9.62%,错选B选项的占5.28%,错选D选项的占14.91%,属正常情况,也暴露出少数学生不能想到把半圆轨道和斜面轨道重合画在一起来进行思考,特别是错选D选项的,就是想不到有重合点。17如图所示,A、B、C、D为真空中矩形图形的四个顶点,AB长为3cm,BC长为4cm,在矩形顶点A、B、C三处各放置一个点电荷qA、qB、qC,其中qA、qC为负电荷,qB为正电荷。已知它们的电荷量大小之比为qAqBqC6412527,点电荷qA产生的电场在D处的场强大小为E。则D处的合场强大小应为ABDCA1.25EB2E C0D2.5E 题号

6、满分值答案平均分难度区分度标准差满分人数满分率第17题6C2.80.470.47349546.70【分析】本题属中等难度试题,学生作答情况基本正常,学生错选A选项的占24.62%,错选B选项的占13.21%,错选D选项的占13.58%。求D处的合场强大小,就是求点电荷qA、qB、qC分别在D处产生的电场的叠加,审题时要能觉察到qA、qC为负电荷,qB为正电荷有可能计算中有技巧,便能尽快得到答案,错选的学生可能都是缺乏分析思考的方向,盲目计算,而计算能力又不强,导致错误。45ABP18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一端系在竖直放置、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顶点P,另一端连接一套在圆环上且质量为m的

7、小球,开始时小球位于A点,此时弹簧处于原长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之后小球由静止沿圆环下滑,小球运动到最低点B时速率为v,此时小球与圆环之间压力恰好为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小球过B点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mgB小球过B点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C从A到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D从A到B的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的功等于小球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题号满分值答案平均分难度区分度标准差满分人数满分率第18题6AB2.480.410.62.4828626.98【分析】本题属于中等偏难试题,考试情况与命题者的预计较为吻合。学生选A选项的占13.49%,选AB选项的占26.98%,选B选项

8、的占15.28%,合计得到结果。学生错选C选项的占11.42%,说明对小球与弹簧系统内部,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小球的动能间的转化关系不掌握。错选D选项的占5.54%,说明重力对小球做的功与小球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以及重力势能间的关系不掌握,错选后两项的学生知识缺陷上有共性。当然本题中“此时小球与圆环之间压力恰好为零”的内涵是解题的关键(隐含条件),学生应清楚的知道,此时小球所受重力与弹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19我国将于2013年下半年择机发射“嫦娥三号”卫星,该卫星将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行的周期为T;卫星还将在月球上软着陆。若以R表示月球的半径,忽略月球自转

9、及地球对卫星的影响。则A“嫦娥三号”绕月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为B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C物体在月球表面自由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D由于月球表面是真空,“嫦娥三号”降落月球时,无法使用降落伞减速题号满分值答案平均分难度区分度标准差满分人数满分率第19题6BCD2.680.450.41.47403.77【分析】本题属于中等偏难试题,学生作答情况正常,全选对的占3.77%,错选A选项的占8.40%,可能是对“嫦娥三号”绕月运行”这句话不理解,以为是在月球表面环绕导致错误。大量的学生只能选对一个选项,只选B的占10.38%,只选C的占17.05%,只选D的占24.18%,表明学生并不完全理解“嫦娥三号”卫星的

10、运动模型,有的学生对“第一宇宙速度”不理解,有的学生对自由下落的加速度不理解,特别是不选D选项的学生,没有最为基本的视野和科学常识,即“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值得教学反思。abBBR20如图所示,一轨道的倾斜部分和水平部分都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且磁场方向都与轨道平面垂直,水平轨道足够长。一质量为m的水平金属棒ab,从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运动过程中金属棒ab始终保持与轨道垂直且接触良好。金属棒从斜轨道转入水平轨道时无机械能损失。关于ab棒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tvOvtOvtOtvOBCD题号满分值答案平均分难度区分度标准差满分人数满分率第20题6CD2.780.460.6

11、2.3228226.60【分析】本题属于中等偏难试题,学生答题情况比命题者预期要稍好一些,完全答对者占26.6%,说明学生对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安培力运动的模型大体上掌握还是不错。错选A选项的占16.04,错选B选项的占8.58%,反映了对这类综合题一部分学生确实不能作答,也属正常。本题的关键要能分析导体棒在斜面上运动受重力和安培力作用,重力恒定,而安培力与速度成正比,是变力,所以大体上可以判断导体棒作变加速运动,到了水平面上重力与弹力平衡,只受安培力作用也是变加速运动,仅从答题的角度看,结合“多选题”的要求,马上就能作答,但要真懂,还要想到,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与安培力有可能平衡,才会C、D两种选

12、择。21水平桌面上从上到下整齐地叠放着1、2、3、4四本完全相同的物理课本,已知课本与课本之间、课本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现用手指压住课本1,并将课本1水平向右移出(课本与手指之间无滑动)。则A手与课本1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课本1与课本2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B如果手指力量足够大,课本2也可能向右滑动C课本1、2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课本2、3之间的摩擦力大小D课本4对课本3的摩擦力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同题号满分值答案平均分难度区分度标准差满分人数满分率第21题6AC1.170.20.271.83716.70【分析】本题属于难题,完全答对者只占6.70%,只选A选项的占11.6%,只选C

13、选项的占14.15%,而错选B选项的占34.62%,这是命题者预期的错误,错选D选项的占10.38%,有些出乎意料。本题求解的两个关键点,其一是能够滑动,一定是作用力大于阻力,其二是不能够滑动是作用力等于阻力,因为静摩擦力是被动力,随主动力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当讲清楚这两点后相对多数做错的学生能够“恍然大悟”,这也充分说明该题的设置对于检测学生的问题大有裨益。22(6分)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测量阻值约为几百欧的电阻Rx。(1)实验中所用多用电表有1、10、100、1K四个倍率,其刻度盘如图所示,则应该选择_倍率比较合理。(2)以下给出的是实验中进行的部分操作步骤,合理顺序应为_。(填各步骤的字母

14、序号)A将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对准刻度盘上欧姆档的零刻度,断开两表笔B将两表笔分别连接到被测电阻的两端,读出Rx的阻值后,断开两表笔C将选择开关转到欧姆档合适的倍率上D将选择开关置于“OFF” 档或交流电压量程最大档题号满分值平均分难度区分度标准差及格率满分率第22题63.080.510.542.2629.9129.91【答案】(1)10 (2)CABD【分析】本题应该属于容易题,但是答题情况说明实测为中等难度的题目。(1)学生的主要错误是把倍率选为100和1,有的学生只写“10”,说明学生不理解多用表的使用原理,最为重要的是指针大致应该在什么位置合理,“合理”的物理意义不知道,

15、然后是盲目乱答。(2)学生的错误自然是实验步骤顺序不对,显然是学生对多用表测定值的使用不熟悉,几乎可以判断学生没有做“使用多用电表”实验,至少可以认为,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认真做该实验。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小车 砝码 钩码 轨道23(9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装置右侧部分没有画出,轨道倾角可调。(1)他们提出了如下实验方案:用钩码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绳拉小车,使小车产生加速度。第一次用质量为10克的钩码拉小车,小车上放质量为40克的砝码;第二次用质量为20克的钩码拉小车,小车上放质量为30克的砝码;第三次用质量为30克的砝码拉小车,小车上放质量为20克的砝码

16、。每次实验都保证小车与砝码总质量M和钩码质量m之和不变。关于同学们提出的实验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无需平衡摩擦力B无需考虑Mm的条件C做实验时应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2)下图是某次实验中打出的纸带的一部分,纸带上的点是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测得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若在此次试验中,所用钩码质量为20g,车上放入的砝码质量为30g,取g=10m/s2,则实验中所用小车质量为_g。0126.32单位:cm7.12(3)下面的图1、图2分别是甲、

17、乙两个同学根据自己所测数据作出的aF图像。甲同学所做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 ,乙同学所做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 。F/Naa/ms-2aO图1F/Naa/ ms-2aO图2题号满分值平均分难度区分度标准差及格率满分率第23题93.670.410.622.3125.195.47【答案】(1)B (2)0.80; 200 (3)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摩擦力平衡过度【分析】本题属于中等难度试题,也是教材中一个传统实验方案的创新。学生的主要错误为:(1)少数学生选A、C,说明学生对原来的实验原理掌握的不好,特别是选C选项的学生,打点机器的基本使用常识都不知道,可以肯定实验没有做,

18、或者没有认真做。(2)数值错误;有效数字不对,写成0.8的较多,大约20%;多数学生空,少数学生求得220g。学生没有弄清楚实验过程是连接体问题,要联立方程求解。(3)较多学生直接答为“未平衡摩擦”和“平衡摩擦过度”,少数学生能表达类似的意思,说明教材中“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基础打得较为扎实。少部分学生两问回答都是“未平衡摩擦”,或者“平衡摩擦过度”,这是不理解原因,死记硬背所致。24(14分)如图所示为一滑草场的示意图,山坡AB、BC可视为斜面,AB长25m,BC长97m。一滑行者从山坡顶端A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在AB段下滑时加速度大小为a1=2m/s2,进入BC段下滑时加速度大小为a2

19、=1m/s2,从斜面AB滑上斜面BC时速度大小不变。滑行者在离C点适当距离处开始以大小为a3=2m/s2的加速度制动减速后,恰好能停在C点,求滑行者从A到C所用的时间。ABC题号满分值平均分难度区分度标准差及格率满分率第24题147.840.560.614.3535.5725.94【解答】解:滑行者在AB段下滑过程,据运动学公式可得: 解得: 设滑行者在D点开始减速,从B到D的过程,据运动学公式可得: 从D到C的过程,据运动学公式可得: 据题意: 解得: 从A到C的时间:=16s 【分析】(1)写运动学规律表达式时,加速度不分角标,如:如写: xBD=vBt+at22/2,又写:xDC=at3

20、2,说明学生对物理过程分析不清晰,有乱套公式之嫌。(2)绝大部分学生计算错误。特别是t2、t3计算不对,进一步说明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习惯有问题,当然也有可能是时间紧导致。(3)部分学生代入数据写方程,但结果不对,丢了大量的分数,还是应该让学生先用物理量写方程,然后再代入数据,尽量减少丢分的概率。(4)有少部分同学用动能定理求解,也不能得到正确结果,这是因为本题求解的关键还在于加速度不同。25(18分)如图所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区域ABC内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AB、BC、AC为磁场边界,AC边长为3l,。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AB边上距A点为l的D点垂直于磁

21、场边界AB射入匀强磁场。取,求:(1)要使粒子从BC边射出磁场区域,粒子速率应满足的条件;DABC(2)粒子能从BC边射出磁场区域,其在磁场中最短的运动时间。题号满分值平均分难度区分度标准差及格率满分率第25题184.780.270.694.9613.871.98【解答】解:(1)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DABCEO1R1设粒子速率为v1时运动轨迹与BC边相切,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解得:R1=1.5 l 则: 设粒子速率为v2时运动轨迹与AC边相切,则切点为C点,由几何关系可得:R2=BC=BD=4l 解得: DABCR2因此粒子从BC边射出时速率满足的条件是 (

22、2)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周期为 由粒子运动轨迹可知,粒子从C点射出磁场所用时间最短,最短时间 解得: 【分析】本题属于传统意义下的物理压轴题,考试情况属于正常。(1)部分学生能够找到与BC边相切轨迹的半径,找不到与CA边相切轨迹的半径,只有少数学生能够找到两边的半径,从而知道范围。说明学生对求解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问题的关键步骤找圆心,定半径,在具体的情景中灵活应用还是存在问题。(2)对两个极端位置的速度值范围不理解,表述有问题,主要错误表述有:和(3)不清楚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找不到角度关系,甚至就没有思路,完全是猜和懵,一方面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应用不掌握,另一方面可能是时间过紧

23、,加之“压轴题”的作用,一些学生没有完成的信心。33物理选修33(15分)(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温度越高,水的饱和汽压越大 B气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C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D能量耗散说明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但可以凭空消失E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2461230P/atm4V/LAB(2)(9分)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在A状态时,其温度TA=300K,让该气体状态沿图中线段AB所示缓慢地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求:气体处于状态B时的温度;从A到B的过

24、程中气体的最高温度。题号满分值平均分难度标准差及格率%最高分33-164.280.712.2669.38633-295.340.593.5145.009【答案与解答】(1)ACE(2)解:对A、B两个状态,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得:解得: 体积为Vx时的气体压强可表示为 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得: 由上式可得:当时,Tx最大。 解得Tx的最大值为: 【分析】(1)本题属于容易题,0.71的难度系数比较合理,学生错选D选项的较多,说明学生对“能量耗散”的概念不理解,对能量守恒定律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也不到位。学生能够正确选出C选项的较多,说明学生对热量转化的方向性有较好的理解。(2)本题属于中等

25、难度试题。学生第一问回答较好,表明气体状态方程的简单应用,学生掌握较好。第二问相对较难,主要在于求最值需要一定的数学技能,一部分学生受阻。但是由于本题的温度最高值点是图像中的一个特殊点,所以部分学生逆推,得出结果,降低了本题的难度。34物理选修34(15分)ABCOP(1)(6分)某简谐波在介质A中的波长为0.5m,传播速度是20m/s,则该波的周期为_s,该波进入介质B后,波长变为1.2m,该波在介质B中的传播速度为_m/s。(2)(9分)如图所示,ABC为一直角三棱镜的横截面,顶角A为30。若光线PO垂直AB面入射,从AC面射出时相对于入射方向改变了15角,现使光线PO绕入射点O在ABC平

26、面内顺时针转动一角度后,从O点入射的光线经AC面反射之后能垂直BC面射出,求转过的角度值。题号满分值平均分难度标准差及格率%最高分34-165.210.871.6178.86634-293.150.353.4824.929【答案与解答】(1)0.025;48评分标准:本题共6分,每空2分。(2)光线垂直AB入射时,光路图如图1所示。ABCoPi1r1图1由几何关系可得: 据折射定律得: 解得: ABCoPi2r2图2i3当经AC面放反射之后垂直BC射出时,光路如图2所示,据几何关系可得: 据折射定律得: 解得: 【分析】(1)本题属于容易题,0.87的难度系数说明本题确实容易。错答的同学主要原

27、因是计算错误,当然还有少量学生纯属不知道。(2)本题命题者预计应该是一个中等难度的试题,但考试结果的难度系数为0.35,多少还是有些出乎意料,进一步说明几何光学始终是学生的一个学习难点。其中有近一半的学生不能正确、规范的作出完整的光路图,正确作出光路图的学生大都能够得出正确的结果。有一部分学生把题中“相对于入射方向改变了15角”的角度误以为是折射角,代入,进行计算导致错误。35物理选修35(15分)(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B轻核聚变时释放能量,重核裂变时吸收能量C太阳辐射出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应D卢瑟福根据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E 衰变

28、释放出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产生的(2)(9分)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质量为M的货车与静止于前方质量为m的小汽车追尾并推着小汽车向前滑行,交警测得碰撞前货车刹车滑行的距离为x1,碰撞后共同向前滑行的距离为x2,若货车刹车后及与小汽车碰后的运动过程中,货车和小汽车所受阻力均为自身重力的倍,求货车刹车前的速度大小。 题号满分值平均分难度标准差及格率%最高分35-163.190.532.2648.86635-293.680.412.8531.119【答案与解答】(1)ADE(2)解:货车与小汽车碰撞前,对货车据动能定理得: 货车与小汽车碰撞过程,动量守恒 两车碰撞后,对货车和小汽车组成的系统

29、,据动能定理得: 解得: 【分析】(1)本题属于容易题,从绝对难度上看,命题者认为与34(1)题相仿,但是实际测量数据远低于34(1),难度系数仅为0.53,可能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原子物理的有关问题,学生容易犯错。错选C选项的同学较多,说明学生并不掌握太阳内部进行着强烈的聚变反应,还以为只有裂变反应才放出能量。(2)本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物理过程清晰,规律应用明确,多数学生能够写出碰撞过程的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大量的学生习惯用动力学方法进行求解,而少有应用动能定理进行求解。一些学生在写方程时,过程量(功)与状态量(动能)不对应,说明对象选取不正确,还有部分学生虽然写对方程,但不能正确求解,推

30、理运算的能力太差,十分可惜丢了不该丢的分。三、教学建议距离高考的时间非常近,学生学业成绩的大局已定,教学中所能做的工作已十分有限,总的指导思想是关注细节,减少失误。具体意见如下:1.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提高学生阅读试题的能力。(1)仔细阅读试题“指导语”。每道试题都有一定的“指导语”,今年高考考试大纲说明中已明确说明,物理试题的选择题会在指导语中明确,那些题目是单选,那些是多选,本次检测试题中,已在指导语明确1417题为单选,1821为多选,但考试中有近10%的学生把单选作为多选,造成无为的丢分,也许高考题中还会有其它新的指导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这一问题的解决。(2)审题要细致,不可

31、盲目。一些题目的选项非常简单,但往往让学生疏忽大意,导致错误。比如,嫦娥三号要在月球上降落,不能使用降落伞,这是科学ABC,但由于学生粗枝大叶,导致错误。2. 克服思维定势,精细化分析问题,提高分析能力。(1)坚决克服思维定势。一些题目和情景,可能是推陈出新,也可能就是学生司空见惯的问题,但命题者肯定经过一定的变形,或者挖了些陷进,要让学生明白,遇到这样的问题时,要谨慎,要靠分析,找到求解的方法和路径,而不是把过去熟悉的模型和方法直接去套。(2)多角度思考问题。做多选题时,有的选项需要学生多角度思考,比如,18题中,弹簧的弹力是被动力,可以从动力学角度去分析,也可以从弹簧的弹力的定义求解,两种

32、方法求得的表达式是不一样的。考试时有的学生只从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必然导致丢分。实际还不仅限于多选题。因此,教师要提醒学生同一个结论有不同的表达式,要仔细辨别。3.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1)提高实验的基本技能。本次监测考到多用电表和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暴露出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不过关,最后阶段,教师不妨把学生带到实验室,对基本仪器的使用,如螺旋测微仪、游标卡尺、电流表、电压表、示波器等,重新走一遍,不需要费多少时间,也许磨刀不误砍柴工。(2)强化推理运算能力。本次监测中,反映出一些学生往往思路对,方程对,但结果就是不对,教师们兴许可以找一些典型推理问题,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如求解完全弹性碰撞问题中动量守恒与动能守恒联立方程,又如,求解连接体问题,电表改装运算,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表达式求解等等,把学生求解问题的心静下来,必然会有效果。诚然,最后的冲刺阶段,还要提高学生的信心,适当降低试题难度,用新情景的试题,有利于学生知识活化。还要进行生物钟训练,调节学生的兴奋周期,确保学生正常发挥,就是最好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