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范围:第一章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如图所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太阳系是我们的家园,地球处在一个得天独厚的空间位置上。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 图中所示天体系统的层次共有( )A. 一个B. 二个C. 三个D. 四个2. 地球得天独厚的位置是指( )A. 日地距离B. 地球自转周期适中C. 有大气层的存在D. 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答案】1. B 2.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
2、级别和层次【1题详解】天体间相互吸引和绕转构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读图可知,图示有地月系、太阳系两个天体系统故选B【2题详解】地球位于“得天独厚的位置”是指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自转周期、有大气层的存在、地球质量和体积不是位置。故选A点睛】本题考察天体系统的层次和级别,属于基础题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雾凇景观以吉林雾凇最为有名。下图为吉林雾凇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3. 雾凇的形成,体现的地球圈层数量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
3、构成雾凇景观的核心要素所属地球圈层的主体是()A. 海洋B. 空气C. 岩石D. 植物【答案】3. C 4. A【解析】【3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雾凇的形成体现的地球圈层数量。据图文材料可知,雾凇是空气中的水汽在树木等物体上凝结而成,故雾凇的形成体现的地球圈层有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共3个,C项正确。故选C。【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构成雾凇景观的核心要素及所属地球圈层的主体。据图文材料可知,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所以构成雾凇景观的核心要素是冰晶,属于水圈,水圈的主体是海洋,A项正确。故选A。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
4、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5.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千米深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A. 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B. 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C. 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D. 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6.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A. 传递声音信号B. 进行地质探矿C. 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D. 测量山峰的高度【答案】5. D 6. B【解析】波在固态、液态、气态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横波只能在固态物体中传播,纵波可以在固态、液态、气态物质中传播。波速的巨大变化,反映了该深度上下层
5、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经常利用地震波进行地质探矿。【5题详解】波在固态、液态、气态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 km深度处横波完全消失,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D对。岩浆位于上地幔上部,深度浅,A错。体现了物质组成的差异,不能体现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B错。该深度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与地壳无关,C错。故选D。【6题详解】地震波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经常利用地震波进行地质探矿,B对。传递声音信号的是声波,A错;不能用地震波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测量山峰的高度,C、D错。故
6、选B。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结合图回答下列各题。7. 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A. 地壳B. 上地幔C. 下地幔D. 地核8. 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B. 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C. 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D. 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自上而下明显加快【答案】7. B 8. D【解析】【分析】7题详解】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一般认为是火山喷发物岩浆
7、的发源地,说明这些熔岩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置,其主要分布在上地幔中,B正确。ACD错误。故选B。【8题详解】熔岩位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地幔,题中“所在圈层”是指地幔,因为软流层与地壳不相邻,中间不是一个界面。地幔与地壳之间的界面为莫霍面,A错误。地震波向下传播到莫霍面时,由于物质密度明显增加,地震波中的纵波与横波的传播速度均明显增加,纵波与横波均能够穿过,B错误,D正确。地壳厚度陆地厚、海洋薄,因此莫霍面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小,C错误。故选D。【点睛】地震波向下传播到莫霍界面时,纵波与横波的传播速度均明显增加;地震波向下传播到古登堡界面时,纵波波速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
8、定:2019年9月3日08时47分,台湾花莲县海域(23.71N,121.6E)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7km。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 图中N、C代表的不连续界面和圈层的名称分别是A. 莫霍界面、地幔B. 莫霍界面、地核C. 古登堡界面、地壳D. 古登堡界面、地幔10. 此次地震震源位于A. AB. BC. CD. D【答案】9. D 10. A【解析】【9题详解】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莫霍界面深度约地面下17千米,即图中的M,位于地壳和地幔之间。古登堡界面大约在2900千米深处,即图中的N,位于地幔和地核之间。所以对照图中N、C代表的不连续界面和圈层的名称分别是古
9、登堡界面、地幔。D对,A、B、C错。故选D。【10题详解】地壳的平均厚度是33公里,是地球内部圈层中最上层。从材料可知,此次震源深度7km,此次地震位于地壳层中,A对。B层代表上地幔,C层代表下地幔,D层代表外地核,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读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CO2、O2含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1. 在地质历史时期,出现最早的是A. 蓝藻B. 蕨类植物C. 裸子植物D. 被子植物12. 地球上生物出现后A. CO2的含量一直下降B. O2的含量一直上升C. O2和CO2含量保持稳定D. O2和CO2含量变化呈正相关【答案】11. A 12. B【解析】【11题详解】在不同的地质历史
10、时期,生物出现的种类、时间是不同的。读图可以看出,横坐标表示距今时间,在地质历史时期,出现最早的是蓝藻,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A、由图知,二氧化碳的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故A错误;B、读图可知地球上生物出现后氧气的含量上升,故B正确;C、由图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不稳定,故C错误;D、由图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没有相关性,故D错误;故选B。“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在月球虹湾区成功着陆。它携带的“玉兔”月球车到达月球后,很容易“感冒”(不能正常工作),月夜需转入休眠状态,月午将转入最小工作模式“午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11、 “玉兔号”月球车工作时的能量来自A. 核能B. 太阳风C. 太阳能D. 风能14. 地球有表面适宜温度,是因为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大气中有紫外线和臭氧 与太阳的距离较适中A. B. C. D. 【答案】13. C 14. B【解析】本题考查月球上的能量来源和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13题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玉兔号”月球车装有太阳能发电装备,在月夜无光可用,转入休眠状态;月午采光充电,其活动时间与太阳光照即太阳能密切相关,C对。从材料可知,月球车并没有涉及到核能、风能,A和D错。利用的是太阳辐射能并非太阳风,B错。故选C。【14题详解】地球上存在生命得益于其适宜的温
12、度、大气和液态水的存在。地球上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而适宜的温度一是由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则其温度不高也不低,对。二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周期适中,白天时间不长也不短,这样地球上获得的热量适中,对。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是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的原因,并非温度的原因,错。大气中臭氧层能吸收有害的太阳紫外辐射,给地球提供防护紫外线的屏蔽,也并非是适宜温度的原因,错。故选B。太阳能光热电站(如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 柴达木盆地B. 黄土高原C. 山东半岛D.
13、 东南丘陵16. 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 提升地表温度B. 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 误伤途经飞鸟D. 提高作物产量【答案】15. A 16. C【解析】【15题详解】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是降水较少、晴天较多、海拔较高的地区。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A对。其它三地位于季风区,降水多、阴天多,太阳辐射较少,排除B、C和D。故选A。16题详解】光热电站是依靠光能集聚产生热能制造蒸汽,来推动发动机运转,其反光板产生的强光和高热能可能会误伤途径的飞鸟,C对。反光板铺设在地表,减少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
14、,也就不会增加地表温度和增加作物产量,A和D错。飞机电子导航是用卫星导航,跟地表的光热电站也没有关系,B错。故选C。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观测到了一颗距离太阳系不远的红矮星(恒星)的耀斑爆发,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千次太阳耀斑释放能量的总和,会吹散行星的大气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7. 此恒星耀斑爆发时A. 是一个暗黑的斑点B. 是一个增亮的斑块C. 一定会扰乱地球大气层,造成无线通信中断D. 一定会造成地球上气候的异常18. 此次耀斑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附近行星时,行星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大气层被吹散,表面成为不毛之地其表面温度一定会升高行星上各地都会出现极光行星上可能会出现“磁暴”现象A. B.
15、 C. D. 【答案】17. B 18. D【解析】本题组以一颗距离太阳系不远的红矮星(恒星)的耀斑爆发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耀斑的特征及影响,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17题详解】对照太阳的耀斑爆发特征及影响可知,耀斑不是一个暗黑的斑点,排除A。图中信息表明,此次耀斑爆发释放的能量巨大,因此耀斑是一个增亮的斑块,选项B符合题意。题中信息表明,此次耀斑发生在太阳系之外的红矮星之上,由于距离非常遥远,因此对地球没有影响,排除C、D。故选B。【18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此次耀斑爆发能量巨大,会吹散行星的大气层,行星表面直接受到带电粒子流的影响,可能成为不毛之是,对。带电粒子流到
16、达行星后,吹散了行星的大气层,大气层的保温作用消失,因此其表面温度不一定会升高,错。带电粒子流与大气碰撞产生的辉光在行星的白昼部分会被恒星辐射掩盖,因此不可能行星上各地都会出现极光,错。如果行星上有磁场,带电粒子流会干扰磁场,可能会出现“磁暴”现象,对。综合上述判断,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2015年初,美国科学家宣布最新发现了3亿年前(古生代末期)的食肉动物祖先的化石,命名为Eocasea martinis,科学家认为这一类肉食动物最终进化成为现代的哺乳动物。下图为科学家依据化石恢复的这一古老生物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9. 图示时期灭绝的代表性生物是( )A. 恐龙B.
17、 爬行类C. 被子植物D. 三叶虫20. 对材料中的信息判断合理的是( )A. 生物的进化与环境无关B. 生物进化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C. 图示时期地球上出现了哺乳动物D. 生物不仅可以适应环境,也能主动改造环境21. 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黑子出现在色球层B. 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为21年C. 太阳活动强烈会产生磁暴、极光、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等D. 目前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主要来源于太阳活动【答案】19. D 20. B 21.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演化以及读图分析能力。【19题详解】据材料可知,图示时期是古生代末期,灭绝的代表性生物应是海生无脊椎动物三叶虫
18、,D正确;恐龙是在中生代末期灭绝,A错误;爬行类活跃在中生代,没有灭绝,B错误;被子植物出现在新生代,C错误。故选D。【20题详解】生物的进化与环境有关,A错误;生物进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B正确;据材料知,图示时期地球上出现的是食肉动物的祖先,没有出现哺乳动物,C错误;生物进化论认为适者生存,生物可以适应环境,但不能主动改造环境,只有人类才能主动改造环境,D错误。故选B。【21题详解】太阳黑子出现在光圈层,A错误;太阳活动周期大约是11年,B错误;太阳活动阳强烈会产生磁暴、极光、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C正确;目前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D错误。故选C。【点睛
19、】植物的进化过程: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是:海生无脊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人类。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极”,这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回答下列小题。22. 上海的年平均太阳辐射量高于德国和日本,是因为( )A. 地势高,空气稀薄B. 地面裸露,比热容大C. 纬度偏低,晴天较多D. 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23. 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A. 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B. 上
20、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C. 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D. 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答案】22. C 23. D【解析】【22题详解】上海纬度比德国和日本低,正午太阳高度大;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晴天相对较多;德国全年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均匀,阴雨日多;日本虽为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具有海洋性特征,阴雨日多,C正确;上海地势更为低平,A错误;河湖纵横等地面状况、地表的比热容大小会影响气温,但不会影响太阳辐射,B、D错误。故选C。【23题详解】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短缺,A错误;我国太阳能资
21、源最丰富的地区在西藏西部,而非上海,B错误;太阳能资源具有分散性,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的总量尽管很大,但是能量比较分散,C错误;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最主要原因是上海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D正确。故选D。2017年8月31日,“天健”轮满载风电设备等货物从江苏连云港启航,一路北上,穿越整个北极东北航道,成功到达丹麦和俄罗斯。该“冰上丝绸之路”对北极地区的油气资源进行开发。在北极航线,容易遇到浓雾、狂风、大浪等“拦路虎”,同时也会遇到“从天而降”的惊喜极光。完成下面小题。24. 与极光形成有关的是A.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放射能量B. 太阳大气层中高速旋转的气体旋涡C. 太阳大气
22、层中激烈的能量爆发D. 太阳带电粒子流轰击高层大气25. “冰上丝绸之路”的经济价值是A. 促进国际合作B. 欣赏沿途绚丽极光C. 缓解我国油气资源不足D. 完善沿途基础设施建设【答案】24. D 25. C【解析】【24题详解】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极光是太阳日冕层中的带电粒子进入地球,与极地上空大气摩擦而产生的发光现象,所以D正确。【25题详解】“冰上丝绸之路”东起东亚太平洋沿岸,途径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连接北欧、东欧和西欧地区,比传统的海水航线短,大大节省运输成本,主要经济价值是缓解我国油气资源不足,所以C正确。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完成下面小题。26. 图示地区的地壳
23、厚度( )A. 由西向东逐渐增大B. 由北向南逐渐增大C. 由东向西逐渐增大D. 由南向北逐渐增大27. 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 海平面B. 岩石圈底部C. 莫霍界面D. 软流层中部【答案】26. C 27. C【解析】【分析】【26题详解】从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等值线分布分析,等值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同一经度区南北变化较小,BD项错误;数值自东向西逐渐增大,所以表示地壳厚度自东向西逐渐增大,C项正确,A项错误,故选C。【27题详解】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应表示地壳底部,地壳底部应为地幔与地壳的分界面莫霍界面,地壳厚度是由莫霍面向地表面方向度量的,C正确;海平面以下仍有
24、地壳,A错;岩石圈包括上地幔顶部和地壳,B错;软流层位于上地幔,软流层以上仍有一部分地幔,不都是地壳,D错。故选C。【点睛】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其中内部圈层包括地壳(莫霍界面以上)、地幔(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另外,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属于地球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渡的一个特殊圈层。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25、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8. 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原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海拔高,气候寒冷B. 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能削弱作用小C. 晴天多,日照时间长D. 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29. 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A. 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B. 藏南谷地的地热C. 风能D. 雅鲁藏布江的水能【答案】28. A 29. B【解析】【分析】【28题详解】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但这不能解释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A选项符合题意;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导致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能削弱作用小,使得太阳能丰富,B选项
26、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原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C选项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原纬度相对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故而太阳辐射强,D不符合题意。故选A。【29题详解】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的太阳辐射能,排除A;藏南谷地的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与太阳能无关,B选项符合题意;风能是由大气运动直接形成的能源,而大气运动是太阳辐射能地区分布不均导致的,因此风能形成与太阳能有关,排除C;雅鲁藏布江的水能是水循环过程中产生的能源,而水循环的能量与太阳辐射有关,排除D。故选B。【点睛】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
27、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则少。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5.其它:(1)大气的透明度:如空气中浮尘多时,则太阳辐射强度弱。(2)坡向:阳坡获得多;阴坡获得少。背风坡降水少可能获得的太阳辐射多,迎风坡由于降水多可能获得的太阳辐射少。(3)物体所受的遮挡程度::如乔木下的
28、草本或灌木受太阳辐射弱,绿叶遮蔽中的苹果受太阳辐射少等。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0. 下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A.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31. 关于A、B、C圈层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 B是一个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B. C圈层由地壳和上地幔组成C. A、B、C之间有着严格的界线D. A是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答案】30. D 31. D【解析】【30题详解】按距离地球表面由
29、远到近,地球圈层可分为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其中生物圈占据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结合图示中ABC与大气圈位置可判断A为生物圈,B为水圈,C为岩石圈。D正确,ABC错误。故选D。【31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A为生物圈,B为水圈,C为岩石圈。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A错误。C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的部分)组成,B错误。A生物圈、B水圈、C岩石圈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C错误。A生物圈是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D正确。故选D。【点睛】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最新研究表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
30、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表面。由于地球有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可能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2. 通常情况下火星很难有生命孕育,主要是因为()A. 常年低大气压环境B. 缺乏足够的液态水C. 日温度两极化现象D. 距日距离较远33. 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微生物的存在 水资源充足 光照、温度适宜 适宜的大气环境A. B. C. D. 【答案】32. B 33. B【解析】【32题详解】材料提及“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
31、体可以进化形成”、“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因此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液态水导致火星很难有生命孕育,B正确;常年低大气压环境、日温度两极化现象、距日距离较远不起决定作用,ACD错误。故选B。【33题详解】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公转和自转周期适当,地球表面平均湿度保持在15左右,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和生命过程发生、发展;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地球有液态水;借鉴地球生命现象存在的条件,与三项关系最密切,B正确,ACD错误。故选B。读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4. 图中地层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A. 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B
32、. 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C. 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D 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35. 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A. 干燥,冷热多变B. 炎热,岩浆活跃C. 湿润,森林茂密D. 寒冷,冰雪广布【答案】34. B 35. C【解析】【34题详解】据图可知,该地层含有化石,属于沉积岩。图中含有恐龙化石,恐龙属于爬行动物,含有裸子植物化石煤层,含有鱼类化石,鱼类属于脊椎动物,含有三叶虫化石,三叶虫属于海生无脊椎动物。一般情况下,底层的岩层先形成,上层的岩层后形成,因此可以推测,地层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
33、动物;因此选项B正确,ACD错误。故选B。【35题详解】古代的植物压埋在地底下,在不透空气或空气不足的条件下,受到地下的高温和高压年久变质而形成的黑色或黑褐色矿物煤矿。因此成煤时期的环境特点为湿润,森林茂密。因此选项C正确,ABD错误。故选C。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借助木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36. 示意图中地球在A、B、C三个位置对应的天体类型分别是
34、( )A. 行星卫星行星B. 行星行星行星C. 行星卫星卫星D. 行星卫星恒星37. 地球进入比邻星宜居轨道后,下列推测最可信的是( )A. 比邻星位于河外星系B. 比邻星位于银河系C. 比邻星不会发光发热D. 比邻星绕太阳运动38. 比邻星能成为地球新家园是因为比邻星可以为地球提供( )A. 充足的食物B. 适宜的大气C. 稳定的光照条件D. 大量的液态水【答案】36. B 37. B 38. C【解析】【36题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围绕恒星转动的天体为行星,围绕行星转动的天体为卫星。据图可知,A位置绕恒星太阳转动为行星;材料信息表明,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借助木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由此判断
35、,B位置时的地球并没有被木星捕获,成为其卫星,不然不可能弹射出太阳系,因此B位置时地球仍为行星;C位置绕恒星比邻星转动为行星,综上所述,无论地球运动到哪个位置,都是行星,故选B。【37题详解】据材料可知,比邻星是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所以地球进入比邻星宜居轨道后,仍在银河系,A错误,B正确;比邻星是恒星,会发光发热,C错误;比邻星位于银河系,绕银心转动,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B。【38题详解】比邻星是恒星,能发光发热,所以能成为地球新家园是因为比邻星可以为地球提供稳定的光照条件,故选C。【点睛】比邻星和太阳一样是恒星,比邻星当然可以发光发热(表面温度有2500-5000 绝对温度)。只是由于比邻星
36、是红矮星,而且离地球比太阳远得多,所以我们看到的就不那么亮了。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9. 太阳与人类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下列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A. 极光现象B. 磁暴现象C. 地热资源D. 水能资源40. 人类带着地球在寻找人类新家园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天体运行轨道有( )A. 水星、金星、火星、木星B. 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C.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D. 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答案】39. C 40. C【解析】【39题详解】该题考查太阳辐射与太
37、阳活动的影响。极光现象是太阳带电粒子流冲入两极上空出现的现象,A排除。磁暴现象是太阳活动干扰地磁场产生的现象,B排除。地热资源来自于地球内部,不是太阳活动和太阳辐射产生的现象,C正确。水能资源的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能,D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40题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地球流浪过程实际是飞出太阳系过程,按照距离太阳远近排序,地球处于第三位,因此飞离太阳系的过程中依次是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符合题意的答案为C。【点睛】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二、综合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41. 读“太阳系模式示意”图,回答问题。(1)地球相邻内侧的行星是_(填名称),外侧的行星是_(填图
38、中字母)。除地球及以上两颗行星外,类地行星还有_(填名称)。图中字母B代表的天体是_(填名称)。(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是:公转运动的轨道形状都近似_,轨道面几乎在同一_上,绕日公转的方向_。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3)若地球在D行星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_。(单选)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炽热的 “火球”C.大气层将会消失 D.体积将会变小(4)图示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_,其原因是_。【答案】 (1). 金星 (2). E (3). 水星 (4). 彗星 (5). 圆形 (6). 平面 (7). 相同 (8). A (9).
39、太阳 (10). 质量巨大【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详解】(1)依据八大行星距日远近关系可以判断,地球相邻内侧的行星是金星,相邻外侧的行星是火星八大行星分为三类: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类地行星包括水星、地球、火星、金星。类地行星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B背向太阳的一面拖着一条很长的扫帚状的彗尾的是彗星(2)八大行星的共同特征同向性(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3)假如地球在D轨道上运行,使得地球距离太阳更远,温度更低,可能会变为寒冷的“冰球”,不可能变成变为炽热的 “火球”,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
40、题意地球的大气层是和地球的体积和质量有关,和日地距离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地球无论在哪个轨道上运行,它的体积不会发生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其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99%,且其他天体都在太阳引力下,绕太阳公转。42. 下图是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波,B表示_波。A、B两种地震波在传播上的共同点是_。(2)图中字母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其中C表示_界面,该界面下A波B波的速度变化是_。(3)图中D表示_界面,该界面下地震波A完全_,地震波B速度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E处物质状态为_态。【答案】
41、(1). 横 (2). 纵 (3). 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4). 莫霍 (5). 明显增加 (6). 古登堡 (7). 消失 (8). 突然下降 (9). 液。【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震波的类型、特点以及地球内部的不连续面等相关知识。【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A地震波传播速度慢,表示横波;B地震波传播速度快,表示纵波;A横波、B纵波两种地震波在传播上的共同点是: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2)图中字母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其中C在地下33千米处,表示莫霍界面,该界面下A横波、B纵波的传播速度均明显增加。(3)图中D在地下2900千米处,表示古登堡界面,该界面下地震波A横波完全消失,地震波B纵波速度突然下降,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E处物质状态为液态,因为 A横波不能继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