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S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晓村居》教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3548 上传时间:2025-10-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晓村居》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S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晓村居》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S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晓村居》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S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晓村居》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S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晓村居》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S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晓村居》教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S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晓村居教案春晓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观察周围自然景物的变化。2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背诵草。2揭示课题。认识“晓”,读准课题。二、简介作者和课文1作者:唐代诗人孟浩然。2以故事形式介绍古诗。大意是诗人夜读入睡,半夜被风声雨声惊醒,一会儿又睡了。直到鸟鸣声传来才发现天亮了。起身后,边听鸟鸣边吟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忽然,他想起夜里听到的风声、雨声,走到窗前,边张望

2、边吟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由此,留下了一首好诗春晓。3范读课文。三、自读课文,教师巡视要求:(1)借助汉语拼音读通古诗。(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认识的生字,读正确。四、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一、二行中的生字,眠、觉、啼,再读一读这两行诗。(指名读齐读)2认读三、四行中的生字:夜、雨、声、知、少(注意三个翘舌音的字),再读一读三、四行诗。(指名读齐读)3连起来读一读古诗。五、指名朗读、背诵1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节奏,作者的心情。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背诵课文。(指名、分组、齐背)六、指导写字觉:“学”下面的的“子”换成“见”。夜:第四笔是“竖”,不要写成“竖钩

3、”。注意指导笔顺,提示不要漏写第七笔“点”。可与熟字“衣”比较字形的异同。雨:仿佛隔窗观雨。里面左右各两点,上下排列,像檐下滴水。声:上面是“士”,不是“土”。下面的最后一笔是“丿”,不是“竖弯钩”,不能写成“巴”。知:左边是把“午”的“竖”改撇,再加一点。右边是“口”表示知道了要用口说出来。少:上面与“小”不同,第一笔是竖,没有钩。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八、巩固练习1填空。(完成课后练习3)指导:先数一数每个字的笔画,边数边在字下注上笔画数,再把相同笔画数的字写在一起。2朗读、背诵课文,填空。(完成课后练习4)3补充诗句吟诵。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写下了不少咏春

4、的诗句,我抄了几句,你们想读吗?(出示诗句,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练习背诵。)推荐朗读的诗句:(1)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4)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以上诗句都注上拼音,供同学自由朗读,不必讲解。村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教学重点:读准生字的字音,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课前准备:CAI课件、版画学生画自己观察到的春天美景。教学过程:一、情景渲染。1导语引入,播放CAI课

5、件,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唤起感知。2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景象,说说感受。3在这么美丽、这么可爱的春天里你最想干什么?4听老师的范读,说说古代的小朋友在春天里最想干什么。二、目标展示。1简单介绍作者和释题。2这节课我们就来读读、背背、说说这首古诗。三、初读古诗。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生字。2检测读音。(多种形式检测)3自由读、同位读正音。4汇报、检测。四、悟读古诗。1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古诗。你会用怎么样的心情来读呢?(配乐)自己在座位上练读。2汇报。(在学生的汇报中,教师说说自己仿佛看到的景象,鼓励学生说自己的感受)3生生交流。(鼓励学生离开座位找别人读,交流感受)4汇报。5这么美的一幅春景图、这么美的一首诗,能把它背下来吗?五、扩展。(时间不允许的话,留到下节课)1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到大自然去观察了我们身边的春天,请你把自己的收获拿出来吧。2教师拿一位学生的画打出大屏幕,即席作诗。鼓励学生也进行创作。(因为是低年级的学生,因此只要学生能抒发自己的感受就行,不作诗体、压韵等各方面的要求,能写一行的写一行、能写一句的就写一句,不作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