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 WORD版含解析 BY史.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31152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 WORD版含解析 BY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 WORD版含解析 BY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 WORD版含解析 BY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 WORD版含解析 BY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解析》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 WORD版含解析 BY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综试题一、 选择题(35*4分=140分)13.孔子说过,我们不可能和鸟兽同居共处,除了和人打交道外,还能和什么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又何必去改变它呢?这说明孔子主张“爱人” 持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 主张变法革新 有强烈的使命感A. B. C. D.【答案】D考点:孔子认为,人和鸟兽不同,主张处理好人和人的关系,如果天下太平,我们就没有必 要去改变。由此可见,孔子持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有强烈的使命感,故解读正确,“爱人”即孔子所说“仁”,材料没有提到,变法革新是法家的思想,故不符合材料信息。14.“唐太宗在未登极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

2、悬其缺。”这反映出唐代A.宰相有职无权 B.皇权至高无上C.三省六部制不成熟 D.尚书省地位下降【答案】B考点:三省六部制。从材料信息看,因为唐太宗在未登极前曾经做过尚书令,因此,唐太宗即位后,“尚书令”一职无人敢当,导致“常虚悬其缺”,体现了对皇权的“避讳”,说明皇权至高无上,选B项。A、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15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 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

3、拥有内阁的控制权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答案】B考点:德意志帝国宪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帝国宰相由皇帝直接任命,宰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对皇帝直接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内阁重要大臣也由皇帝任命,所以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故答案选B,A C 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上述事实特征。16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A洋务

4、自强的践行者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C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D五四运动的领导者【答案】C考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从这句话中可看出,有识之士的主张是要推翻帝制,应该为革命派的主张,即实行民主共和。故选C。A项维护的是封建制度;B项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政权,保留清政府;D项主张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因此ABD均不符合题意。17厉以宁说:“1929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分界线。”两个“分界线”的共同含义是A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重振了经济B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

5、,更有张力和活力C发展了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解放了生产力D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稳定了市场秩序【答案】B考点:中西经济体制调整。1929年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说的是西方在经济大危机后纷纷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整,发挥计划手段的作用;中国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引进了市场机制,也是发挥了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办法发展经济,中西方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充满活力,故选B。18、下图是我国(19531998年)经济增长的波动图,其中有三次处于负增长,负增长的原因是A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B“左”倾错误严重泛滥所致 C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D苏联断绝对我国的经济技术援助【答案】B考

6、点:分析图中信息,中国经济负增长是在1961年、1967年左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这是“左”倾错误泛滥的结果。 19、1980年,某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一位老农高兴地说:“土地又归俺所有了,我愿种啥就种啥”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A、政策调整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革状况C、这种责任制不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 D、自主经营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 【答案】B考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在保障土地公有的前提下,把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的积极性。土地的所有权并未发生变化。20、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侧

7、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而现行教材把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史学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怎样的史学观念?A.唯物史观 B.全球史观 C.社会史观 D.革命史观【答案】C考点:五大史观。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常识的运用能力,A唯物史观是将唯物主义引入历史领域,重在强调社会历史的发展也遵循唯物主义的原则,C社会史观重在说明普通人的社会生活,以普通人生活的变迁折射历史的进步表现,所以B项符合题意,B全球史观强调历史事件对整体世界带来的重大影响,所以也叫整体史观,D革命史观主要强调革命斗争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故正确答案选C项。21、“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8、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阶段),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材料中的“第一步”指A. 旧民主主义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C社会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建设【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此材料出自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发表于1940年,材料中“第一步”“独立的”和“现时的革命走第一步”反映出这段话的创作时间是抗日战争时期。故选B。22、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以印刷品的价格换

9、取石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B世界银行的成立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第二次世界大战【答案】A考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形成,成员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稳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美元成为国际贸易结算、国际储备的中心货币,因此出现其他国家用商品换美元的情况。23、步入近代,自由、平等、博爱成为人类追求的美好理想。下列言论能体现此理想的有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己所不欲,勿施予人;己所欲者,常施予人。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国王在世上可以行使一种神

10、圣的权力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AB CD【答案】B考点:近代西方思想。项体现的是私有财产不能侵犯的权利;项体现的是霸权心里;项则是人民的言论自由;项是君权神授的思想,故选B。二、非选择题(160分)38(22分)1619世纪是欧洲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欧洲社会发生了三个渐进的“转变”,同时它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转变”是由君主制转向民主制,民主制里面包括“虚君”,包括君主立宪。第二个“转变”,是由农业国家、农业文明转到工业文明,这也是一个进程。从16世纪,甚至可以说是从l5世纪开始,进入到近代,欧洲可以说是加速度前进,一个世纪和另一个

11、世纪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几十年就有很大不同。这一转变当然要加上科学技术的作用,包括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第三个“转变”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影响了思维的模式。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l6至l9世纪欧洲出现的“虚君”“虚”在何处?“虚君”的出现有何重大意义?(6分)(2)据材料,归纳概括推动欧洲文明在16至l9世纪这一关键时期“加速度前进”的基本因素。(8分)(3)从l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先进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历程?从当时的世界潮流来看,先进中国人思维转变的历程所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8分)【答案】(1)君主的权利

12、受到制约,甚至“统而不治”。(2分,君主的权利受到制约或“统而不治”均可得2分)意义:实现了君主专制向代议制民主政体的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确立及发展;科学技术和交通运输的进步;思想的不断革新。(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变化历程:鸦片战争后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进行“器物变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而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辛亥革命后又在“民主”、“科学”的旗帜下进行思想变革。(6分)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不断发展。(2分,能举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事例两例也可得2分

13、)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工业革命;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根据材料信息,“民主制里面包括“虚君”,包括君主立宪”,可以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回答,英国君主立宪制为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混合,君主虽然为国家元首,但并不掌握实权,君主的权利受到制约,甚至“统而不治”。再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回答。(2)根据材料信息,“由君主制转向民主制”“科学技术的作用,包括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 “工业革命”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影响了思维的模式”,再注意从政治、经济、科技、思想等方面归纳回答因素。(3)注意题干时间“从l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结合相关史实,这一时期先进中国人对

14、西方文明的认识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变化历程,联系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等重大事件。最后从近代化的角度回答影响。39.(24分)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人类文明更加丰富多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普罗塔哥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孔子说:“仁者爱人,克己复礼。”(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文化的异同。(6分)材料二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多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与“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守旧症”、“非我症”、“不合作症”、“

15、麻痹症”,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 张宏杰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序(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文化转型艰难的原因。(6分)材料三 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国家的对外政策往往决定着文化的交流广度与深度。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长期孤立、封锁,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与世隔绝。直到中国重新融入主流世界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文化扮演了重要角色,并成为中西交流的桥梁。当中国经济不断创造奇迹的同时,在世界的一片惊叹声中,中国文化神秘的面纱也再次被揭开,放射出炫目的光彩。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冲突序

16、言(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特点及国际因素。(8分)(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阻碍和推动中西交流的主要因素。(4分)【答案】(1)同:关注人,以人为本。(1分)异:中:强调社会责任、社会秩序、统治者权威;西:强调个人自由、个性发展、民主政治。(2分)(2)原因:政治上封建专制制度(或“皇帝制度”)的阻碍;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思想上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或传统文化思想的制约)。(6分)(3)特点:“一边倒”外交;独立自主和平外交。(1分) 因素:西方国家孤立、封锁;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2分)(4)阻碍因素:文化的差异

17、;国家利益的冲突;意识形态的矛盾等。(2分,答出2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推动因素:社会发展的需要;科技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等。(2分,答出2点且言之有理即可)考点:中西方文化以及中西方交流。第(1)问从材料看出普罗塔格拉和孔子的言论都涉及“人”,西方强调人的“尺度”作用,即关注个人自由、人性及民主政治,中国强调“克己复礼”,即强调社会秩序、人的社会责任;第(2)问分析文化转型艰难从政治专制制度、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自然经济占主导、思想上传统文化束缚等三方面回答;第(3)问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战政策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一边倒等,其国际因素主要受当时两极对

18、峙格局及西方资本主义的孤立、敌视有关;第(4)问综合以上材料归纳,可以看出文化差异、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冲突等阻碍中西交流,而社会的进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则推动了中西交流。43(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国史学家高第对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总结说:“维新派的重大错误就是想在太短的一个时期内使中国全然改观,要同时把所有的政权机构都抓在手里,要一举而肃清所有的弊端,维新派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皇帝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单地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足够9年吃的东西,不顾胃量和消化力在三个月之内都给吃,这样它就被扼杀了。”张晨怡中国近代文化十二讲(1)

19、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维新派“想在太短的一个时期内使中国全然改观”的原因。(6分)(2)作者认为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根源是什么?维新派“同时把所有政权机构都抓在手里。要一举而肃清所有的弊端”的做法导致了怎样的后果?(4分) 【答案】客观方面:发展资本主义,建立民主政治已成为世界大势,而中国仍坚守封建专制统治,变革时不我待;甲午战败,帝国主义的瓜分使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救亡图 (4存刻不容缓。 分) (2 主观方面,维新派缺乏成熟的政治经验。 分) (2 根源:急于求成。 分) 后果:不分轻重缓急,变法无法行之有效;打击面过宽,激化与顽固势力的矛盾,导致 (2变法最终失败。 分,任答其中一点即可)考点:维新变法。第(1)问分析原因一方面注意从客观环境:中国的时代背景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和建立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历史潮流回答,一方面从维新派幼稚,不成熟的角度看;第(2)问材料“足够 9 年吃的东西,不顾胃量和消化力在三个月之内都给吃,这样它就被扼杀了”可以看出作者观点,维新派急于求成,导致了维新变法的失败,维新派的“抓权”损害了既得利益者顽固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导致变法最终失败。 5山东、北京、天津、云南、贵州、江西 六地区试卷投稿QQ 23553946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