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第3章 散文阅读 限时对点规范训练4.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30344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第3章 散文阅读 限时对点规范训练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第3章 散文阅读 限时对点规范训练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第3章 散文阅读 限时对点规范训练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第3章 散文阅读 限时对点规范训练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第3章 散文阅读 限时对点规范训练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限时对点规范训练4探究意蕴(用时:45分钟满分: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梭罗木屋张炜多少人向我推荐梭罗的瓦尔登湖。几年前我看了。我得承认这是一本不会消失的书。不是因为它有什么惊心动魄的主题和思想,也不是耸人听闻的事件和故事,更不是令人沉迷炫目的才华。它的不可磨灭,是因为作者透过文字所表现出的那种怪谲异常的思路,那种执拗的不愿苟同性,那种认真而非矫情的实验精神。他在林中生活了一年左右,而且那片林子离人烟稠密的康科德镇很近,在当年步行也不过三十分钟;现在步行大概二十分钟即可。据许多人回忆,那一阵的梭罗时不时地到爱默生家饱餐一顿,并在回去时带走大量吃物。再说那里有一个美丽的湖泊,湖里有

2、鱼,梭罗常常垂钓。总之在那里住一年二载不是想象的那么困难。瓦尔登湖边也绝非蛮荒老林。见过真正的苦难,瓦尔登湖边的苦太不算什么了。这是一个书生之苦,多少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他的动人,在于精神。一个没有出路的大学生,一个被人嘲讽的年轻人,采取了近乎极端的方式,给眼前的文明世界来了一家伙。这需要勇气、勇敢,需要敢为人先的那么一种倔气和拗气。这才不容易。在一个文明世界敢于放弃,自我流放,敢于自愿地走向所谓的落魄,这绝没有什么好事在等着他。梭罗一去不回头。不是不从林子中回头,他很快就返回了;而是他在已经选择的人生道路上再不回头了。从林中,从瓦尔登湖边回来的人,已经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地做个好孩子了

3、。他也从不打算去做。他因不纳税而遭捕,还在里面写了论公民的不服从,准备在放他的那一刻宣读,对抗他认为的坏政府。人的自由,包括对坏政府的不服从,在他看来是一个人的基本尊严。一篇论公民的不服从,即可概括梭罗的全部精神。不服从,就是不服从,不服从既成的一切陈规旧习与偏见。人生需要许许多多的探索和实验,勇于投身进去的,就一定是真正的人,大写的人,堂堂正正的人。梭罗去瓦尔登一场,其实不过是一次行动的宣言,这宣言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大地上,写在了瓦尔登湖上。人们都愿意用诗人式的偏激来原谅梭罗式的言行。这其实是一种对探索者的侮辱。原谅者摆出一副宽容的样子,只是不知道自己的平庸与恶劣。我来到了瓦尔登湖。我不

4、想夸张,而是实实在在地说,我极少看到这么美丽的湖。它看上去既不过大又不过小,而是正好。在视野里,它正好。碧绿碧绿,无一丝污染,四周都是高山,山上被绿色全部覆盖。湖的南面就是那片有名的林子了,梭罗就在那里亲自动手盖了一幢小木屋。这座小屋吸引了多少人的注意,引出多少意趣,已经是人人皆知了。当年梭罗费尽心思搭起的屋子早已坍塌。而且我还怀疑是被好事之人给拆毁了的。中国、外国在这点上差不多,那就是都太愿意破坏了,而不太愿意建设。不过这个世界上的多情者,懂得事物价值者,也大有人在。所以后来林子里又建起了一幢小木屋,并且与当年的一丝不差。不仅如此,而且里面的陈设也一一依照原样。现在与过去的不同处,除了人去屋

5、空之外,再就是小屋前面添了一尊梭罗雕像。他在那儿伸着手,好像在继续向人们诉说倔强的理由,不服从的理由。棕黑色的木屋和雕像,简朴得就像梭罗自己。从小窗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屋内的摆设:一床,一椅,一桌。这些都在他的书中写得明白。这屋子太小了,屋里的设备也过于简单了。这是因为一切都服从了主人回归自然、一切从简的理念。他反复阐述道:一个人的生活其实所需甚少,而按照所需来向这个世界索取,不仅对我们置身的大自然有好处,而且对我们的心灵有最大的好处。一切的症结都出在人类自身的愚蠢和贪婪上。人的一切最美好的创造,无不来自简单和淳朴。他的理念是美的,因为饱受现代病摧残的当代人,越来越明白过分地消耗资源所造成的不可挽

6、回的恶果,明白我们自身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因此我得说,我在瓦尔登湖畔看到的小木屋,是人世间最美的建筑之一。它非常真实,就像梭罗那么真实。而我们知道,时下的世界上,有诸多东西都是谎言堆积起来的。作为一个作家和诗人,梭罗并没有留下很多的创作;但是他却可以比那些写下了“皇皇巨著”的人更能够不朽。因为他整个的人都是一部作品,这才显其大,这才是不朽的根源。一个用行动在大地上写诗的人,我们要评价他,也就必得展读大地。他是一个如此放松的人,亲近自然,与周围的一切和善相处。他在当年出门时几乎从不锁门。他发现来光顾这间小屋的人也大致友好,他们既不破坏也不拿走这里的东西。他觉得一切既是大地所赐,那么他也就没

7、有理由将这些东西据为己有。他把木屋向着世界开放。而今我看到的却是一个锁闭的小屋。他离我们远去了,于是后人就把他的小屋禁锢起来。(选自张炜散文,有删改)1文章以“梭罗木屋”为题,但作者在文章的前半部分花了大量笔墨写自己阅读瓦尔登湖引发的思考,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6分)答: 答案瓦尔登湖记录了梭罗在湖边木屋的生活和思考,由阅读体验引出实地寻访,行文自然且真实可信。瓦尔登湖所表现出的怪谲异常的思路,执拗的不愿苟同性,认真而非矫情的实验精神给予作者动人的体验,丰富了文章的内涵。为后文通过梭罗木屋来诠释梭罗的精神世界做铺垫。(每点2分)2结合作品,理解下面语句的含意。(4分)(1)这是一个书生之苦,多

8、少有点“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意味。(2分)答: (2)一个用行动在大地上写诗的人,我们要评价他,也就必得展读大地。(2分)答: 答案(1)梭罗搭建小木屋,在瓦尔登湖畔生活,这并没有多少物质的艰苦;他的苦更多的是一个知识分子自愿对文明世界叛逆的精神之苦。(2)梭罗以一种勇敢的实践精神深入自然,来到瓦尔登湖畔生活和探索;我们要评价梭罗,也就必须以一个实践者的身份走进自然,去了解和感受他。3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末“他离我们远去了,于是后人就把他的小屋禁锢起来”所蕴含的作者的观点。(4分)答: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梭罗的思想精神在后世渐渐消失的忧虑和痛心;(2分)体现了作者对现代社会人们精神世界的一种深沉

9、的反思和批判。(2分)4为什么说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是人世间最美的建筑之一”?请联系全文,加以探究。(6分)答: 答案小木屋临近瓦尔登湖,环境优美,亲近自然,具有自然之美。小木屋简单朴素,体现了主人回归自然、一切从简的理念之美。小木屋真实本色,也是梭罗探索真理之地,呈现了一种精神之美。小木屋曾向着世界开放,启发了无数人,展示着一种价值之美。(每点2分,任答出三点得满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我们在夜间到达日内瓦,下着雨,然而天亮前雨停了。打开阳台门,我们就感觉到了秋日凌晨那醉人的凉意。从湖上飘来的乳白色雾气渐渐消散,太阳还不明亮,却已经在雾中生气勃勃地散射着光芒。我们匆匆盥洗完毕,穿好

10、衣服,走出饭店,因为睡足了觉而精神百倍,可以到任何地方去畅游一番,年轻的心预感到这天一定会过得很好。“上帝又赐给我们一个美好的早晨!”我的同伴对我说,“你发现了吗?不吸烟,只喝牛奶吃蔬菜,在户外生活,天明即起,这真使人向上!”在不见有行人的滨湖路上,太阳已经穿过雾障热辣辣地照着。萨瓦群峰渐渐消隐在明亮的朝雾中。近处,在宽阔的谷地和清凉潮湿的雾气中,就是那清澈透明的蔚蓝色深湖了。它还没有醒来,麇集在岸边的一艘艘小船的三角帆也都还没有醒来,好似一只只灰色翅膀高举在空中。两三只海鸥掠过水面,其中的一只突然从我们面前一晃而过,冲到街上去了。我们不约而同地转过身去,看见这只海鸥被它看不惯的景象吓着了,一

11、个急转弯又飞回来住在晴朗的早晨会有海鸥飞去的城市里的人真幸福!我们迫不及待地要走向山中,走向湖畔,走向远方我们头上的碧玉色天空渐渐明净起来。我的同伴说:“你知道吗,我常常很难相信自己真的已经身在本来只能望着地图遐想的地方。瞧,这些山后面就是意大利,离我们这么近。瞧,萨瓦,就是那些牵着猴子流浪的萨瓦小男孩的故乡,我们小时候还读过讲他们的非常动人的故事呢!”码头边有一些小船和船夫在阳光下打盹儿。雾已经消散得无影无踪,可以看见这湖沿着谷地伸展到很远的远方。我们脱了西服上衣,挽起袖子,荡起双桨。码头渐渐向后退去。在阳光下闪耀的城市、滨湖路、花园也都向后退去。前方的湖面光辉刺目,船边的湖水越来越深,越来

12、越重,越来越透明。把桨插进这样的水中能感觉到它的弹性。我们放下桨,四周立刻静极了。我们闭上眼睛,很久很久只听得见从小船两侧流过的水发出的单调的汩汩声。“往前走吗?”我问。“等等,你听!”我已经举起双桨,汩汩声慢慢消失。从桨上滴下一滴水,两滴水太阳越来越烈地烤着我们的脸从山中离这儿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孤孤单单的均匀洪亮的钟声。“你还记得科隆大教堂的钟声吗?”我的同伴低声问我,“我比你醒得早,天刚亮,我站在敞开的窗前听了很久,那钟声在那座古老的城市上空多么孤单,多么响亮啊!莱茵河,一座座古老的城市,一幅幅古老的画可是这儿的不一样,这儿的更好”这钟声,既清且柔,送进我们耳中。我们听着,闭上眼睛坐着,感

13、觉有阳光亲抚脸颊。从远处传来满含怒气的轮机喧声,一艘纯白的小轮船闪着光在离开我们大约两俄里的地方驶过去。玻璃样的湖水一波一波地,宽阔平稳地朝我们奔来,好久好久才轻轻摇动了我们的小船。“我们进山了,”轮船渐远渐小了以后,我的同伴对我说,“生活留在了这些山外,我们正进入我们的语言无法命名的静的福地。”他慢慢摇着桨,说着,倾听着。钟声时远时近。我想,山中不知什么地方有一座小钟楼,独自以自己的洪亮钟声歌颂这星期日清晨的和平与宁静,召唤人们沿着俯瞰这片蓝湖的山间小路到它那里去远远的山坡上布满色彩缤纷而柔和的秋的树林,一幢幢如画的花园洋房寂寞地度着这晴朗的秋日。“多美啊!”我的同伴又说,“活着,生存在世上

14、,呼吸着,看见天空、水、太阳!这是多么大的幸福啊!可我们还是不幸!问题在哪儿?问题在于人生短促,在于孤独,在于我们生活得不正确吗?雪莱和拜伦都曾经在这湖上荡舟后来是莫泊桑,他孤独,而心里却装着让整个世界幸福的渴望要点酒吗?”我递过我的杯子,他给我斟满一杯酒,又惆怅地笑着说:“我觉得,总有一天我会与这亘古以来的静融为一体,幸福只在这静中。记得易卜生的话吗?他说:玛雅,你听见静了吗?你听见这山中的静了吗?”我们久久地望着群峰,望着群峰之上那含着秋的无望的愁绪的柔净天空。太阳高悬在四面环山的深谷之上,一只苍鹰在深谷与天空之间的广阔空间翱翔我们不慌不忙地摇着桨,同时谈着去萨瓦旅行的事。无论到哪里,对于

15、我们都是新的自然的美,艺术和宗教的美,在我们年轻的心中总是激起把我们的生活提升到那个境界,使之充满真正的快乐,并与他人分享这快乐的欲望。我们在旅途中随处都注意到一些女子,她们勾起我们对升华的、浪漫的、情调高雅的,几乎是对我们眼前时隐时现的理想女性形象的崇拜的爱情的欲望不过这种退隐到密林和群山之中的幸福你越追它,它退得越远莫不是仙境才有?(作者:蒲宁作于1901年)5这篇经典散文原题只有一个词。请你细心揣摩全文内容,为这篇散文补上文题。(2分)答: 答案这个词是“静”。(其他答案酌情给分)6文章中写了山中钟楼传来的钟声,也通过“同伴”的口,回忆到了科隆大教堂的钟声。请比较这两种钟声的不同。(6分

16、)答: 答案山上钟楼的钟声既清且柔,歌颂和平与宁静,召唤人们到它那里去;科隆大教堂的钟声孤独、响亮,在城市上空敲响,叫醒人们开始一天的世俗生活或宗教生活;两者比较起来,山里的钟声更好,更能让人们感受到静。(每点2分)7这篇散文多处直接引用了“同伴”的言谈内容,请说说作者采用这种写法的好处有哪些。(6分)答: 答案通过人物话语展现同伴的性格特点。对文章所叙写到的景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逐渐揭示出文章要探讨的主题。(每点2分)8结合全文,探究文章结尾段的丰富意蕴。(6分)答: 答案表达酷爱旅行的年轻人对生活中的不幸希望寻找到答案的愿望。表达作者追求的是让整个世界都与自己一样过上快乐的生活,得到高雅的爱情。阐述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还有一定距离的认识。(每点2分,其他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