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的歌会(第二课时)导学案年级:初二 主备: 审核:课题 课型:新授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 时间:学习目标:1、赏析品味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及精彩的语言。2、感受作者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课前预习: 家长签字: 组长检查:一、给下列多音字注音1、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 )2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 )3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 )二、本文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作者描写了在云南的三种不同场合的民歌演唱及其特点:形 式特 点课堂自学:赏析品读课文:1、由于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在大山、丛林里,所以对歌地点就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
2、沟凹处”这就是“山野对歌”。我们先来听听“对调子”都唱些什么?2、“多”字说明什么?能不能去掉?3、既然“对调子”多唱情歌,那么它采用什么方式唱歌呢?4、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对调子”都是什么大比拼?5、这里作者着重写了“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的情景。请同学们齐读这个内容,看看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刻画这个年轻妇女?6、其中第三段作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了人物的外貌,分别从那几个方面进行描写?7、你觉得这个少数民族农村妇女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8、在这个对歌场面中,作者侧重写了唱歌人,有什么作用呢? 合作研讨:1、我们再来看看那些赶马女孩, 听听她们都唱些什么歌?2、她们的歌声充满一种什么样的美?3、在这个歌唱场面中,作者移步换景、从视觉听觉比喻拟人描景,侧重写唱歌的环境,请想想,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的歌唱“有什么关系? 4、那么“金满斗会”呢?这是一个以什么为主要内容的盛会?5、从哪里可以看出歌会盛大? 6、如此壮观的场面,给人的感受如何?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结果)拓展延伸:民俗是生活,它无时无刻不在你的周围,滋养着你,为你的生命提供必须的养分。我们身边有哪些类似云南歌会般美丽浓郁的民俗呢?请你收集当地的民风民俗,学习本文的写法,以“家乡风情”为题,写一篇短文。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