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20课时 自觉投身社会实践2例1:(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21题)华君武的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下图)讽刺了一些人 不懂得只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不理解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 不了解实践探索中出现 的失误和错误总是宝贵财富 因怕犯错误而不敢实践的 行为 A B C D 3【答案】C 仔细阅读漫画及题目,可推知出漫画讽刺了一些人不敢实践,总是害怕犯错误,明哲保身的思想,符合题意。错误,善于总结经验,可以减少错误,而不是避免错误;与漫画旨意不符。解析 4例2:(2011年全国大纲版第28题)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
2、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 5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 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 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 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 A B C D 6【答案】D 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并能指导实践,正确。科学认识属于认识范畴,只有通过指导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力量,实现对客观世界的反
3、作用,是错误的。解析 7例3:(2011年山东第28题)“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010年10月,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山东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8 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山东省委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性。9【答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山东省委通过实地调研获得了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山东省委通过调研发现新问题,推动了认识的深化。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
4、归宿,山东省委通过调研获得认识的目的是推进转方式调结构。设问锁定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所以需要从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两个角度思考。解析 10例4:(2011年全国大纲版第38题)材料一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为西藏与全国一起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1959年,西藏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民主改革运动,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开创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确立。昔日的农奴和奴隶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西藏自治区不仅享有一般省级国家机关制定地方
5、性法规的权力,而且享有广泛的自治权。11 1965年以来,共制定了250余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有效地维护了西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特殊权益,促进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12材料二 民主改革50多年来,西藏经历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跨越,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据统计,1959年至2010年,西藏生产总值由1.74亿元增长到507.46亿元。2010年西藏的经济增长率为12.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1959年至2008年,中央财政向西藏的财政转移
6、支付为2019亿元,年均增长近12%。“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计划对西藏的财政补助达到2124亿元。13 运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这一原理,结合材料分析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因。14【答案】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反作用于生产活动。西藏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促进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有机结合,推动了生产发展。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维护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调动了其积极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制定和实施的法律法规,促进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推动了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设问要求从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这一理论回答,所以要联系这
7、一实践形式的推动作用。解析 15表述型选择题 一、题型特点 表述型选择题是选择题中最简单且使用较多的一种题型。它的选项具有相同的属性,有一定的迷惑性,需要考生思考的时间较长。题干中常用“表现在”“标志是”“内容是”“性质是”“特点有”“准确表述”“原则是”等提示语与选项连接。它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一般难度不大,基本上可在教材中直接找到正确答案,所以有人称这种选择题为高考送分题。16 二、解题对策 解答表述型选择题的常用方法有:直选法;排除法,即排除错误选项,正确答案便水落石出;“投机取巧”法,即在考试时如果出现记忆不清或考查教材中的隐性知识等情况下,可尝试用连续法将题干和选项
8、连成一句话多读几遍,并联系相关事实进行分析推理,选择自己感觉最恰当的一项;逻辑推理法;同类合并法,选项中如果有两个选项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将这两项合并为错误选项,因为单项选择题不可能两个选项都正确。17例:(2011年全国大纲版第29题)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该地农牧民种植沙柳资源林,发展沙柳产业,改变落后面貌的事例表明()18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力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主体的作用 A B C D 19 本题的关键在于把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区别开来。是错误的,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实践)才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能说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不能说人民群众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