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1届新课标高三上学期生物单元测试(8).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1946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新课标高三上学期生物单元测试(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届新课标高三上学期生物单元测试(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届新课标高三上学期生物单元测试(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届新课标高三上学期生物单元测试(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届新课标高三上学期生物单元测试(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1届新课标高三上学期生物单元测试(8).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1届新课标高三上学期生物单元测试(8).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1届新课标高三上学期生物单元测试(8).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单元验收试题(8)【新人教】命题范围:必修三第4-6章第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细胞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D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仅用肉眼对小动物进行观察和分类2下列不是在群落

2、水平上研究的是( )A紫金山的鸢每年新增的个体数B溱湖湿地公园有多少个种群C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D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3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初生演替速度缓慢,次生演替速度较快B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C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D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火山岩上进行的是次生演替4在由草、兔、狐组成的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包括( )A通过兔子细胞呼吸散失的能量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流入到狐体内的能量D通过兔子的尸体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5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

3、循环的部分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ABC无机环境中的CO2AA是生产者,D是分解者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C过程中能量逐级递减D图中ABCD代表的生物共同构成群落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A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B信息只能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C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D植物只能感受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7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2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第10年该种群的数量约为( )A100只B200只C300只D400只8下右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

4、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c点时种群增长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9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B一个种群中的个体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是完全相同的C一个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D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仍然可能发生改变10假设某一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只有一种植物,消费者只有一种动物。其中植物某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A将主要影响植物的存活能

5、力和可食程度,植物存活能力与可食程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植物基因型AAAaaa植物存活能力强弱极弱植物可食程度高低极低据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若干世代的生活过程中,流入动物的能量全部来自基因型是AA的植物B经过若干世代生活,该地植物、动物可达到动态平衡C在这一生态系统中植食动物是制约植物种群密度的唯一因素D植物种群密度不因种群内部遗传特性的改变而变化11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D对

6、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12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调查可以监测农林害虫,年龄组成调查可以预测害虫发展趋势B调查水中小动物一般不用标志重捕法C适当捕捞成鱼,可使鱼群年龄组成趋向于增长型D自然种群数量维持在K值时,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13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方法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通过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 )A存在着能量输入、传递、同化和散失的过程,系统内部能量守恒B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能够实现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C加入的营养物质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所需的部分营养和能

7、量来源D加入的微生物主要是厌氧型微生物,可将有机物分解为酒精、CO2和乳酸1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将影响到大熊猫的种群密度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和有机物总量均不断增加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与北极苔原相比,热带雨林抵抗力稳定性强、恢复力稳定性弱A B C D15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

8、16下列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 )A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 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C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 D播放集群信号录音招引鸟类17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18右图是某生态工程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

9、加经济效益B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C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的原理D该生态工程的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19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C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属于初生演替过程D人类活动不能改变群落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20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在停止增长期间( )A增长率大于零 B老年个体数量最多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 D种群密度最大21某生态系统中,植物生长迅速,分解者分解速度快

10、,腐殖质积累少,植物层次分明。该生态系统最可能是( )A热带雨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C草原 D北方针叶林22下列有关生物学中几个“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大小和种群密度起决定作用B适当降低温度可以降低绿色植物的细胞呼吸速率C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保持稳定23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第三营养级流向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图中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肯定大于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

11、同A B C D24a 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则a、b的特征分别属于( )A都可表示个体的特征 B个体和种群 C种群和个体 D都可表示种群的特征25右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70%的酒精溶液中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卷共5小题,共50分。26(10分)在“探究培

12、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可以采用 的方法,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 。如果实验时发现血球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如果提出的问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试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 。某一组同学为了探究“温度(5、28)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是如何影响的?”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为期7天的实验,每天定时取样,并在实验前设计了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酵母菌数 时间/个mL-1 /天温度/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528根据上述表格,有人认为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不能够准确反映酵母菌种群

13、数量的变化,请指出该方案不足之处: 。另一组同学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计了3组实验(见下表)。每隔24小时取样并计数,实验结果略。试管编号培养液(mL)无菌水(mL)酵母菌母液(mL)温度()A100128B10015C100128上述实验目的是:探究 对酵母菌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27(10分)下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般性模型。请据图回答:图甲中雪兔和狼之间的关系称为 。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冻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要低,因为冻原生态系统 。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

14、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KJ,那么其中来自雷鸟和植物的能量分别为 KJ和 KJ。图乙中D代表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下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同化总量(106J)储存能量(106J)呼吸消耗(106J)A900200700B1001585C15213D18060120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106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 。28(10分)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乙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

15、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变化曲线。(给坐标画上)图甲中各种组成成分,通过 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甲图中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字母依次是 。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后者抵抗力稳定性较强。原因是 。若甲图中捕食者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则捕食者感受这种气味的细胞中发生的信号变化是 ,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根据图乙,在丙图中画出植食性昆虫在t0-t2时间段的数量变化曲线图。若生产者在相当于乙图中的t1时固定的太阳能为400KJ,则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多可得到能量 KJ。根据环境容纳量的概念,请对草原的合理放牧提出建议:_ 。29(10分)下图甲为某湖泊生

16、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I、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作答: (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 、 。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主要原因是 。 (2)图乙中,若A表示图1中营养级II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 ,C表示 。若图甲中营养级I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由营养级I、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3)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 。 (4)若图甲中营养级、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右下图。

17、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A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 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30(10分)近年来反常天气纷现世界各地,突显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为此2009年12月7日12月18日联合国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再次召开气候变化大会,这次会议的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 缩写“COP15”;同时,它还是京都议定书签字国第五次会议。本次会议被喻为 “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全球气候变暖其主要原因与碳循环不平衡有关。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 (2)天气异常带来了多方面

18、的严重影响。如俄罗斯卫生官员说,由于近年来暖冬导致俄罗斯西部地区大量人群感染啮齿动物(D)传播的疾病。其原因主要是 。 (3)某地区进行核试验造成A中出现部分白化苗,受其影响D、C的数量可能变化是 。 (4)参与过程的生物种类有 , 其主要生理过程可用反应式_来表示。 (5)若消耗生产者10000kg,位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最多可增加 kg。 (6)上图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7)由于碳循环具有 ,为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联合国制定了京都议定书。但西方有些发达国家至今仍然拒绝在京都议

19、定书上签字,其主要原因是 。参考答案1-5AAABC 6-10AABBB 11-15CDCAA 16-20CBCAD 21-25ACABC26抽样检测 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 适当稀释菌液酵母菌种群的数量随时间呈“S”型增长变化(或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酵母菌种群的数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达到一定程度以后,酵母菌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或其他表达了“酵母菌种群的数量”与“时间”关系的合理叙述)每天检测时应多次取样 ,求平均值温度和营养成分27 捕食 动植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200 100 分解者 900 15% 否28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FDB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化学信号

20、电信号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2 (6)草原放牧量不能超过环境容纳量(或不能超载放牧)29(1)太阳能(或同化固定的能量) 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 营养级高,可利用能量少(或营养级高的物种,往往体型较大) (2)II同化固定的能量 II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y100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25A/(1+4X)30(1)人们过度利用煤和石油使温室气体CO2大量排放,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形成温室效应 (2)暖冬使D的食物A增多,D的数量也增多 (3)D、C的数量将减少 (4)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及少数腐食性动物酶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5)400 (6)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7)全球性 担心会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想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责任推向发展中国家(答案合理即得分)- 8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