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高分解题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 近代史的早期,民族解放运动的重心在美洲。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最早发生在 ( )A海地 B巴西 C墨西哥 D美国1D解析:四国中,北美独立战争发生最早。2 北美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革命后,现代化的道路差异悬殊,导致这种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是 ( ) A宗主国的殖民统治 B革命斗争形式 C革命领导力量 D经济发展状况2D解析:独立前的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较发达,而独立前的拉美资本主义经济薄弱,从而导致两地区独立运动的领导阶级、革命结果出现差异。3 19051908年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与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 A范围席卷全国 B采用
2、武装斗争方式 C提出了民权和独立的要求 D工人阶级参加了斗争3C解析:19世纪中期的印度民族大起义属于旧式的抗争,而20世纪初的民族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这是二者的本质不同。 4 19世纪晚期,在非洲反帝斗争中取得了胜利,维护了 A埃及 B埃塞俄比亚 C苏丹 D阿尔及利亚4、B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能力,埃塞俄比亚是近代非洲唯一保持了民族独立的国家。5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侵略妨碍了亚洲各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其原因不包括 ( ) A与各国封建势力加紧勾结,维持反动统治 B商品倾销破坏了亚洲各国传统的经济结构 C压制了新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加紧侵略,使各国进一步殖民地半殖民
3、地化5B解析:注意“破坏亚洲传统经济结构”在客观上有利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6 与“亚洲的觉醒”时期其他各国的斗争相比,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最突出的特点在于 ( ) A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B进行武装斗争 C提出了较完整的纲领D建立了共和国6D解析: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而A、B、C三项是“亚洲觉醒”时期多数国家的共同点。7 20世纪30年代,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突出特点是 ( ) A反对帝国主义 B反对殖民主义 C反对法西斯侵略 D反对霸权主义7C解析: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势力崛起,首先在亚非点燃了侵略战火,因此亚非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突出任务是反
4、对法西斯的侵略。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是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据此回答811题。8 卷)马克思主义是在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诞生的。这些成果中有( ) 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 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达尔文的进化论A B C D8A解析: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出现晚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应排除。9巴黎公社起义在客观上体现了共产党宣言中( ) A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的理论 B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建立无产阶级统治的理论 C将一切生产资料集中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的理论D资本主义所有制已经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理论9B解析:注意教材表述的巴黎公社起义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
5、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10 卷)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 ( ) A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D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10A解析:B、C两项属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应排除;D项针对列宁的提法不确切,也应排除。11 有人说,布尔什维主义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产生,标志着与西欧社会民主党根本不同的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出现。这种“新型”是指 ( ) A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 B以暴力革命为斗争手段 C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D以列宁为首的坚强领导11A解析:19世纪
6、晚期西欧社会民主党普遍受到修正主义理论的影响,注重议会斗争;而俄国诞生了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主义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现实的革命实践。据此回答1214题。12列宁说:工C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十月革命 C一战激化了俄国社会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D十月革命的爆发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12C解析:注意题干的假设语气,列宁强调了一战对加速俄国革命爆发的作用。13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
7、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具体表现在 ( ) A推翻了极端专制的政权 B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无产阶级直接掌握了政府权力D工人阶级拥有革命武装力量13B解析: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革命后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开始了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14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曾设想俄国二月革命后,社会主义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后来却“走上了非和平的道路”。这主要是由于 ( )A临时政府下令逮捕列宁 B七月流血事件发生 C布尔什维克党决定武装起义 D外国武装干涉14B解析:七月流血事件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和平夺
8、权的条件已不具备。十月革命胜利后到二战以前,苏联进行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但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联在改革进程中出现了重大挫折。据此回答1518题。15 列宁谈到新经济政策时,曾经说:“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这说明列宁认为 ( ) A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倒退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的 C俄国要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必须先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D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政策15C解析: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运用资本主义管理方式促使经济发展。16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重大理论意义是 ( ) A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
9、局限性 B明确了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对于苏维埃政权的重要性 C找到了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D确立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16C解析: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俄国的现实相结合,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成功探索,它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具有普遍意义。17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遭到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 ) A将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方面 B没有解决经济体制上的问题 C个人专断作风的滋长D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17D解析:苏联两位领导人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在于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也就是说其改革的主观认识与苏联的客观实际不相一致,
10、没有做到实事求是;注意B项是错误的,因为赫鲁晓夫对经济体制进行了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8 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是 ( ) 体制上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 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国内民族关系没有得到正确处理坚持僵化的意识形态理论AB C D18B解析:题支错误,因为戈尔巴乔夫改革是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了科学社会主义,并没有坚持原来的意识形态理论。二战后,实现民族独立的亚洲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引起世界瞩目。据此回答1920 。19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新加坡和西亚产油国在经济发展上都 ( ) A面临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的问题 B调整经济结构,参与国际竞争 C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积
11、累起丰裕的国家财富D注重吸收外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19B解析:A项只符合新加坡;C项只符合西亚产油国;D项符合韩、新两国。20 印度自独立以来,努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不包括 ( )A建立起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B基本实现粮食自给 C科学技术发展取得显著成果 D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世界领先20D解析:印度领先世界的是软件开发业。二、非选择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的要更多,它不仅消
12、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较细致地加以研究。 1858年10月8日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材料三:但是由于这样有成效地使用普选权,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始被采用,并且迅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结果,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恩格斯1895年为法兰西内战1848一1852一书所作的导言 材料四: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
13、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目前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列宁四月提纲 请回答: (1)材料一马克思对无产阶级夺权方式是怎样认识的?原因何在? (2)材料二、三中恩格斯对无产阶级夺权方式又是怎样认识的?依据材料说明理由。 (3)材料四中列宁主张怎样夺权?实际上怎样夺权?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4)从恩格斯的修正和列宁的变化中,你得出哪些认识?21(1)用暴力夺取政权。原因:共产党宣言发表前夕,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相继失败,说明
14、了资产阶级镇压无产阶级的残酷性以及和平进行革命的不可能性。(2)都充分利用合法斗争方式。理由:无产阶级斗争的条件有了变化“能有效地使用普选权”。(3)和平过渡。武装夺权。资产阶级政府继续参战和对人民镇压。(4)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适合当时本国国情的革命建设道路。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印度,英国进行了四次侵略迈索尔的战争、三次侵略马拉特的战争,占领了南部和中部印度。仅侵吞孟加拉国库一项,就给东印度公司带来3700多万英镑的收入。鸦片战争(占公司收入17)和向当地商人出卖豁免国内关税的执照,也是公司一笔发大财的买
15、卖。(东印度公司)在17651766年征收孟加拉的地税为147万英镑,17751776年增加到2818万英 镑。18141835年印度输入英国的棉布从125万匹跌到了30多万匹。同一时期内。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织品由不足100万码增加到5100万码以上。往日工业发达和人口稠密的城市,如达卡遭到了毁灭性破坏,人数从1827年的15万锐减到3万,失业的手工业者因找不到工作而挣扎在死亡线上。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册材料二:1793年,印度总督康华礼在孟加拉、比哈尔和奥里萨等省实行“固定柴明达尔制”,废除了农村公社成员对土地的共有权,把包税人(柴明达尔)变为私有地主。柴明达尔以1790年的征税额为不变
16、的“固定”数额,但须将其地税收九成上缴公司。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册 材料三: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在印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其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竞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材料四:甘地认为:“使印度贫困的,那是机器。”“机器代表一种大罪恶。印度的仇乱,是西方的物质文明!”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材料五:(甘地)崇尚以纺车为代表的农舍经济。他不仅将纺车看成一种物质武器,而且看成对抗西方文明的精神武器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舍工业代替集权化的城市大工业,才
17、能避免竞争和剥削,消灭失业和贫富差别,过简朴宁静的生活,从而实现非暴力的社会理想。 尼赫鲁与甘地在未来社会设想方面的分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英国侵略印度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三归纳英国在印度的主要罪行。为什么说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却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马克思的论述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3)甘地的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结合材料和历史事实简要评价甘地的经济思想。22解析:英印关系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关系的典型。此题引用了五段材料,全面考查了英国对印度侵略的方式、产生的影响以及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第(1
18、)问据材料一中的“英国进行了四次侵略迈索尔的战争、三次侵略马拉特的战争,占领了南部和中部印度”,总结出武装侵略、占领领土的方式;据材料一中“仅侵吞孟加拉国库一项,就给东印度公司带来3700多万英镑的收入”,总结出掠夺财富的侵略方式;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其他内容可概括为征收商业税、土地税、倾销商品等。第(2)问英国对印度的主要罪行,可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去概括,并对殖民侵略的双重性进行深入分析。第(3)问甘地的经济思想实际上是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在经济上的反映,对甘地经济思想的评价可结合课本回答。 答案:(1)武装侵略,占领领土;掠夺财富,鸦片贸易;征收商业税和土地税,倾销商品。 (2)罪行:英国破坏了印
19、度主权,奴役印度人民,造成印度手工业者破产,人民生活困苦,社会动荡。但是英国的侵略也破坏了印度当时落后的土地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先进技术,客观上有利于印度社会进步,所以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马克思从生产力发展、社会发展的历史角度,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事件。 (3)思想:提倡手工纺织,反对资本主义及其“物质文明”,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评价:作为打击英国殖民统治的口号,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但是一概反对资本主义及其物质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想让印度退回到农村公社的社会经济状况是不可取的,是历史的倒退。23概述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20、、罗斯福新政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的相似之处和不同点,并指出三者实施的成效。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3解析:此题将中外不同时期的三种政策放在一起作比较,要求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点,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好比项。由于三者都是“政策”,可以从实施政策的背景、目的及政策的内容、实质和实施的效果等方面去进行考虑。其次,要注意剖析材料要从大处着眼,力求反映事件的本质,千万不要在某些表面现象上着墨。再次,行文要力求简明扼要,不要展开论述,否则会冗长杂乱。三项政策实施的成效,可依据教材概述。结论可据自己的认识,但必须坚持论从史出。 答案:相似之处:都是各国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目的:促
21、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内容都注重调整生产关系,符合各国当时的实际需要;结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同之点:(1)背景不同: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被粉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过时,一些地方发生叛乱。新政前,美国遭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阶级矛盾尖锐,经济受损严重。改革开放前,“文 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国家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工作重心亟待转移。 (2)内容不同:苏俄新经济政策侧重于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罗斯福新政侧重于加强政府对国家经济的全面干预,中国的改革开放立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内容涉及农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目标是实现经济体制的改变。 (3)性质不同:列宁是
22、在无产阶级掌握经济命脉的条件下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恢复国民经济。罗斯福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实施缓和社会矛盾、恢复经济的措施。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依据国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创举。实施成效:苏俄生产力发展,工农联盟巩固,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美国虽不能遏制危机,但是经济复苏,社会稳定。中国综合国力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显著。结论:(1)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生产关系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计划经济和市场性经济都不是哪一种意识形态所独有的方法。24下图为20世纪后半期亚洲经济的发展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
23、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下图,指出二战后亚洲经济发展的特点。 (2)亚洲一些国家是如何把握机遇,发展本国经济的? (3)经济全球化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试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经历说明之。24(1)特点:亚洲国家在走上独立发展民族经济道路的同时,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利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军事订货和后勤供应,积极发展了本国经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加坡和韩国利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积极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印度
24、政府推行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国家 经济的发展。西亚产油国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控制本国的石油资源,利用石油财富发展本国经济。(3)经济全球化进程既为东南亚国家发展民族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时机,它们大量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但经济全球化也使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安全受到压力和挑战,1997年下半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各国造成巨大损失。考点小资料亚洲革命风暴和亚洲觉醒 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亚洲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破坏了亚洲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亚洲革命风暴”,这是亚洲近代民族运动史上的第一次高潮,这些民
25、族解放运动都具有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性质,基本力量是农民和手工业者,以农民战争的形式出现,并带有宗教色彩,主要是反对外国侵略,不具备发展本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改造社会的目标,尽管有的起义规模很大,坚持时间很长,涉及范围很广,对殖民主义打击也很沉重,但终究难以取得胜利。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亚洲各国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和各国人民的苦难,激化了帝国主义同被压迫民族的矛盾,出现了亚洲的觉醒。其特点有: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如印度国大党和中国同盟会;旧式的农民起义逐渐被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代替,宗教的旗帜被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的旗帜代替。新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参加了斗争,如1908年的孟买工人大罢工。.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