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课一、学习目标:掌握下列考点知识:老子与孔子思想的内容及影响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背景、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百家争鸣的影响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特点和影响一、老子与孔子的思想 老子其人:春秋时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哲学思想提出“道”的思想,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老子老子的道具有很高的抽象性,是指世界的本原,它高于万事万物并凌驾于天之上。世界的本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自然界的规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句中第一、三两个“道”是名词,是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第二个“道”字是动词,意思是“说出”。“常”指永恒的。名:句中第一、三两个“名”是名
2、词,它的意思是“名称、概念”;第二个“名”字是动词,意思是“称呼、命名”。根据上述对“道”和“名”的解释,就可知道这两句话的意思了。即: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本原,都是可以说出来的,但能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不变的本原了;各种事物的名称都能够称呼它(都能够叫出名称来),但能说出来的就不是永远不变的。老子其人:春秋时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哲学思想提出“道”的思想,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都有 ,对立的双方相互 、相互 .对立面依存转化老子政治主张:“”,反对用 .无为而治严刑峻法老子思想的 历史地位 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其所创立的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
3、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孔子其人:政治学说“”学,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学,崇尚 ,提出“为仁 仁礼周礼克己复礼“”,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 为政以德孔子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影响最 大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 厩焚。子退,曰:“伤人乎?”不问马。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相亲、相近、相趋、相合。包含着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礼克己复礼君王要像个君王,臣下要像个臣下,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努力约束自己,使
4、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君臣有别,长幼有序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篇 维护 表现为 仁与礼的关系是怎样的?内在道德 等级秩序 仁以维护西周贵族等级秩序为目的孔子其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影响最 大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 政治学说“”学,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学,崇尚 ,提出“为仁 仁礼周礼克己复礼主张“”,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 为政以德教育
5、成就是中国古代 的先驱 私人办学教育对象:主张“。有教无类教学原则:“”等 学习态度:.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而不厌、不耻下问孔子 兴办私学:教学内容:.礼、乐、射、御、书、数等杏坛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育对象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学习态度六艺贵族子弟:孟懿子、司马牛贫穷卑微:颜回、闵子骞、子路家境富裕:子贡、冉有天资聪颖:颜回、子游、子夏相对愚钝:曾参、子路贤明:颜回善辩:端木赐愚笨:高柴迟钝:曾参偏激:颛孙师鲁莽:仲由举一反三启发诱导学而不厌知之为知之不耻下问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基本技能: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孔子的教育以下是史记.孔子世家中对孔子事迹的概括,阅读并回答:子以四教:文、行、忠
6、、信。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齐,战、疾。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译文:孔子从四个方面教导学生:典籍文献、行为规范、对人忠诚、讲究信用。为弟子订了四条禁律:不揣测,不武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他认为应该特别慎重处理的是:斋戒、战争、疾病。孔子很少谈到利,如果谈到,就与命运、仁德联系起来。他教育弟子的时候,不到人家真正遇到困难,烦闷发急的时候,不去启发开导他,他讲出一个道理,弟子不能触类旁通地推演出相似的道理,他就不再重复讲述了。思考:上面引文涉及孔子思想的哪些方面?这段话对你的学习和做人有哪些启发?孔子其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影响最 大的思想
7、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 政治学说“”学,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学,崇尚 ,提出“为仁 仁礼周礼克己复礼主张“”,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 为政以德教育成就是中国古代 的先驱 私人办学教育对象:主张“。有教无类教学原则:“”等 学习态度:.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而不厌、不耻下问孔子 兴办私学:教学内容:.礼、乐、射、御、书、数等孔子思想 的历史地位 孔子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太多重视汉代以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二、百家争鸣(1)背景社会变革经济:政治:教育:制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制瓦解,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私学兴盛分封井田思想家按照各自的利益和要求,提出主张铁农具的使用诸侯争霸孔
8、子讲学观察下面三幅图,说明它们分别反映了当时什么社会现象?(2)主要代表及其主张 儒家孟子政治上,主张实行“”,并提出“民贵君 轻”的民本思想 伦理观上,主张“论”经济上,给人民土地和劳动时间,宽刑薄税亚圣孟子仁政孟子 尽心 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性善孟子 尽心 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梁惠王上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
9、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矣。【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饲养繁殖,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2)主要代表及其主张 儒家孟子政治上,主张实行“”,并提出“民贵君 轻”的民本思想 伦理观上,主张“论”经济上,给人民土地和劳动时间,宽刑薄税荀子政治上,主张 并用,与 相结合伦理观上,主张“论
10、”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吸收了 其他学派的一些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 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评价:仁政性善荀子王霸德治法治王道、霸道分别指儒家、法家 性恶道家代表:庄子主张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主张顺从 ,安于.庄子提出“齐物”的观点,任何事物在本质 上都是相同的,没有区别的 提出“逍遥”的人生态度,即对事物的变化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不能战胜自然学说特点:相对主义相对主义强调真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夸大真理的相对性,把真理的相对性夸大为主观随意性,庄子的相对主义,属唯心主义体系,但他觉察到了认识的相
11、对性,指出了物质的不确定性,对后来唯物辩证法的进一步发展是有启迪作用的。命运现状主张:、尚贤等 墨家代表:墨翟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成为当时最有实力的学派之一 兼爱非攻节用薄葬影响:墨子代表:韩非子法家 主张认为社会不断变化,主张按需要进行改革主张“”治,提出 、三者结合 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法法 术势影响:韩非的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3)百家争鸣的影响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军事、外交、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
12、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3董仲舒的新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时间:西汉武帝时思想主张宣扬“”提出“”、“”学说 认为“”是万古不变的真理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君权神授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政治理论。认为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皇帝代表神在人间行使权力,管理人民。天人感应:中国古代神学术语。天人感应思想源于尚书洪范,到西汉时董仲舒据公羊
13、传集天道灾异说之大成。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教材第6页)天为君而覆露之
14、,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秋为死而棺之,冬为痛而丧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夫仁、谊(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上述材料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谈谈你对这种思想的看法。意译:君主,就像天一样覆盖着大地;大臣,就像大地一样承载着万物,管理人民;丈夫就像太阳一样使万物生长,主宰家庭;妻子就像月亮一样辅助丈夫;父亲就像春天一样,让万物生长,主宰家庭,儿子就像夏天的万物一样得到抚育。秋天为死亡准备棺材,冬天为痛苦而丧痛。统治天下的方法就是这三纲,这是上天的意志,能够向上天求得。上
15、述材料反映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思想。这种封建伦理纲常是站在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立场上提出来,客观上能起到调节人们之间伦理关系的作用,但其不良作用是显而易见的。3董仲舒的新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时间:西汉武帝时思想主张宣扬“”提出“”、“”学说 认为“”是万古不变的真理 提出“”和“,”的主张 特点:以 为中心,杂以 等学说 影响:董仲舒的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和限 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有积极作用;适应了 的需要,为汉武帝所接受,此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宗法思想阴阳五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
16、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译文:春秋推重统一,这是天地永恒的原则,是古今共通的道理。如今老师所述的道理彼此不同,人们的议论也彼此各异,诸子百家研究的方向不同,意旨也不一样,所以处在上位的人君不能掌握统一的标准,法令制度多次改变,在下的百姓不知道应当怎样遵守。臣认为凡是不属于六艺的科目和孔子学术的学说都一律禁止,不许它们同样发展。邪僻的学说消失,然后学术的系统可以统一,法令制度就可以明白,人民也知道服从的对象了。董仲舒为适应大一统
17、需要,提出了什么建议?你如何评价?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建议:“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评价:对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有积极作用。但也扼制了其他学说的发展,加强了思想控制。“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知 西汉董仲舒君民“受命于天,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子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阴兼功于阳,地兼功于天。王道之三纲,可求与天。”董仲舒春秋繁露基义 三纲五常1(10年北京高考题)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
18、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2(10年山东高考题)“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3(10年海南高考题)“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4(10年上海高考题)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5.(20
19、11上海高考题)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历史知识记忆与迁移能力。A项爱无差等是墨家的思想。C项为治国方针,D项属于个人修养问题,故排除A、C、D三项;B项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又符合儒家思想。6.(2011广东高考题)“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
20、施仁政的途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孟子认为实施仁政必须从土地分界开始即首先要解决土地问题。故选择C项。7(12年上海高考题)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B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8.(2012年海南高考题)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
21、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解析】本题首先要理解材料中“上”和“民”的关系,主要是指统治者与百姓的关系,统治实行“礼”“义”“信”即“仁政”,人民就会服从统治者。A项不准确,材料强调统治者自身行为;C项不准确,材料没有涉及“法”;D项不完全是礼治。故答案选B项。9(13年福建高考题)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10
22、(13年重庆高考题)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11(2013年江苏高考题)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孝悌根本:政治主张:为政以德;实施仁政。孝弟(悌):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朱熹 集注:“
23、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材料二: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材料三: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态度:尊崇儒家伦理。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积极作用:维系家庭家族和睦;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影响思想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