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13109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河流侵蚀地貌(1)形成:河流在流动过程中,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而形成。(2)河谷的发育过程及特点:发育阶段侵蚀类型地貌特点初期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中期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后期继续向河谷两岸侵蚀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型2河流堆积地貌(1)形成: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堆积而成。(2)冲积平原的类型:类型位置形成洪积冲积平原山前由洪(冲)积扇不断扩大,彼此相互联合而成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由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而成三角

2、洲平原河流入海口处泥沙堆积而成温馨提示(1)在分析侧蚀时应该分以下两种情况: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从地转偏向力上来解释。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凹岸侵蚀,凸岸堆积。(2)一般来讲,河流上游为侵蚀地貌,下游为堆积地貌。但是,河流的上游也有堆积地貌,如冲积扇、洪积扇等;河流的下游也有侵蚀地貌,如刚果河河口地势落差大,泥沙不易沉积,没有堆积成三角洲。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1)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2)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3)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1)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相对较小。(2)耕地连片地区:乡村规模大。

3、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沿河成线状分布。(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 思考启迪是不是所有的冲积平原地区都是聚落的密集区?提示:不是。冲积平原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发展,聚落分布密集。但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因而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教材P7980活动1可以明显地看出堆积体具有山前洪积扇的扇形特征。 2洪积扇扇顶物质较粗,主要为砂、砾,分选性较差。随着流水搬运能力向扇缘减弱,堆积物质变细,分选性也较好,一般为沙

4、、粉沙等。3不能。因为实验选用的颗粒物大小比较均匀,作用力为重力。4选择颗粒大小和形状不同、质量不等的物质混合后作为实验材料,用流水作搬运媒介。教材P81活动 (1)河流上游海拔较高,平坦地形较少,聚落靠近河流分布,取水比较方便。河流中下游海拔较低,聚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可避免洪水的威胁。(2)B地聚落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因为B地聚落位于两河流的交汇处,往往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同时,河流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而且B地周围地形开阔平坦,便于农耕和基建,是城市发育的比较理想环境。 情景导入先思考 长江三峡是万里长江中的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

5、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以及三座峡之间的香溪宽谷和大宁河宽谷所组成,全长 193 km。三峡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人们传颂:西陵峡滩多险峻;巫峡幽深秀丽;瞿塘峡雄伟壮观。寥寥数语,概括描写了三峡的景色。(1)你知道三峡是怎样形成的吗?提示:三峡地区地块上升,河流下切形成。(2)三峡地区的地貌是河流地貌中的哪种?提示:河流侵蚀地貌。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河谷的形成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成,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二、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河流的堆积地貌包括三种常见的类型: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其形成机制和地貌特点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6、:示意图地貌特点洪积冲积平原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宽广三角洲多为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分布 方法技巧很重要 1结合“凸凹”二字理解凸岸和凹岸下图把文字和河岸的形状联系起来,便于记忆,也不易混淆。图中m、p处为凸岸,n、o处为凹岸。2图解河流侵蚀的三种形式及地貌特点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在河谷发育的不同阶段,三种侵蚀作用同时进行,但所起的作用大小是不同的。如图所示: 应用体验不可少 读某河流示意图,回答12题。1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中游落差小B流水

7、侵蚀作用C河流含沙量大 D入海口潮差大2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A地壳运动 B风化作用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解析:1.C2.C第1题,甲处为三角洲,它的形成与河流泥沙沉积有关,含沙量大有利于三角洲的发育;与中游河流落差无关;入海口潮差大不利于三角洲的形成。第2题,乙为瀑布,瀑布的最终消失与侵蚀作用有关。3读河流平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3中能正确反映图1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_,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_和_。(2)图1中河岸D、E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_岸,原因是_。(3)若河流A段的岩层纵剖面如图2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AU型谷 B喀斯特溶洞C瀑布 D河口三

8、角洲(4)A、B、C三点中,最易形成聚落的是_。(5)若图示河流位于北半球,河口的沙洲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解析:第(1)题,在河流的上游地区,河流侵蚀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河流横剖面呈“V”型。第(2)题,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多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第(3)题,河流在流经岩性差异明显的河段时,由于差异侵蚀,可能会形成瀑布景观。第(4)题,C位于河流下游,地形平坦,河床更加宽阔,易形成聚落。第(5)题,河口处沙洲因左岸堆积最终与左岸相连。答案:(1)乙溯源侵蚀下蚀(2)D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作用强烈,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3)C(4)C(5)与左岸

9、相连。因为北半球的河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岸冲刷严重,因此在河口处沉积的泥沙将与左岸相连。 情景导入先思考 庐山桑落洲胡玢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1)“数家新住处”应位于河流的凹岸还是凸岸?提示:河流凸岸流水堆积作用明显,适合建“新住处”。(2)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哪一河段?提示:由诗中“桑落洲”“平沙”等可知,该处河流堆积作用显著,多冲积沙洲,应位于河流下游。 核心要点掌握好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类型不同,对聚落形态、密度、成因及分布的影响不同,具体表解如下:地形高原山区平原分布深

10、切河谷两岸的狭窄河漫滩平原洪(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形态多呈狭长的带状条带状团状、带状聚落密度小较小大原因地势相对较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丰富,淤积有肥沃的土壤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举例青藏高原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甘肃省城市及人口的分布长江中下游平原各城市与人口的分布 方法技巧很重要 图解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及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一般而言,河流上游多位于高原、山地,以侵蚀为主,中游搬运,下游堆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受此影响,聚落分布也不同。

11、(如下图所示) 应用体验不可少 下图是我国某历史遗址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宫室遗址分布在()河流右岸河流左岸被堆积的河岸被侵蚀的河岸ABC D2村落沿河谷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便于观测水情利于取水灌溉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矿产资源丰富 A BC D解析:1.D2.B第1题,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可知,宫室遗址位于河流的右岸;从理论上讲,位于北半球的河流,右岸侵蚀明显,但由于该遗址位于河流的曲流处,受离心力的影响,常是凸岸堆积、凹岸侵蚀。第2题,村落沿河谷分布,一方面有利于取水灌溉;另一方面,河谷地区一般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3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聚落泛指人口聚居的社会性空间,是乡

12、土社会的基本单元。一个聚落能否形成与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河流。故大城市必位于大川旁,而小村庄则近于小河边,“在水一方”,是聚落分布的突出特点。下面是我国长江流域聚落分布图(图A)和某山区聚落分布图(图B)。(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聚落分布有何特点? (2)山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的原因是什么?(3)以雅鲁藏布江谷地为例说明高原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特点及原因。解析:第(1)题,由图A可知,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聚落多沿长江分布,形成沿长江分布的聚落带。第(2)题,由于冲积扇、洪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比较肥沃,适合人类的居住和发展,故山区的聚落多分布在这些

13、区域。第(3)题,雅鲁藏布江谷地的聚落多分布在河流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在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而河谷地带地势低,气温较高。同时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答案:(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聚落大多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2)冲积扇、洪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较肥沃。(3)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因为河谷地势低,气温较高,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蛇曲是像蛇一样蜿蜒的河流地貌。下图为山西永和黄河蛇曲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1永和黄河蛇曲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运动B断裂下陷C流水作用 D风力作用2甲、乙两处对应的外力

14、作用为()A甲侵蚀作用、乙堆积作用B甲侵蚀作用、乙侵蚀作用C甲堆积作用、乙堆积作用D甲堆积作用、乙侵蚀作用解析:1.C2.A第1题,图中河流呈弯曲形态,主要是由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的。第2题,甲处为凹岸,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乙处为凸岸,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读河流地貌示意图,回答34题。3图中处对应的地貌类型分别为()A洪积冲积平原、三角洲、河漫滩平原B河漫滩平原、三角洲、洪积冲积平原C三角洲、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D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4下列地貌中,与冲积平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挪威峡湾 B庐山C崇明岛 D长江三峡解析:3.D4.C第3题,根据图中三地与河流的关系,可

15、判断出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形成洪积冲积平原;位于河流中下游,为河漫滩平原;位于河流入海口处,为三角洲。第4题,崇明岛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而挪威峡湾属于冰川侵蚀地貌;庐山属于断块山;长江三峡属于河流侵蚀地貌。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聚落景观图。读图回答56题。5该聚落的分布特征是()聚落规模大聚落规模小呈团块状分布呈带状沿河分布A BC D6该聚落最可能分布在()A塔里木盆地 B黄土高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华北平原解析:5.D6.C第5题,据图可知,该地区河网密布,耕地破碎,聚落规模小且呈带状沿河分布。 第6题,结合上题可判断,该聚落可能位于我国南方河流冲积平原地区。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

16、78题。7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C D8形成该河谷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 D冰川堆积作用解析:7.C8.A河谷的形成过程是河水先向下侵蚀,形成V形河谷;然后河水向河谷两岸侵蚀,河谷拓宽,河流更为弯曲;最后河谷继续变宽,形成槽形谷。河谷属于河流侵蚀地貌。某同学利用手中的等高线地形图进行乡土地理观察,他乘车到某一村落,下车后举目所见尽是水田分布,沟渠纵横。读下图,回答910题。9图中由甲乙丙丁戊庚辛壬癸甲连线所围成的区域属于河流地貌中的 ()A三角洲 B冲积平原C“V”型河谷 D冲积扇10该同学所观察的村落最有可能是图中的()

17、A甲 B丙C庚 D乙解析:9.D10.C第9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疏密(右侧非常密集)可以判断出该地位于山麓地带,结合山麓地带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可以判断出其地貌类型为冲积扇。第10题,该同学所观察的景观为“水田分布,沟渠纵横”,说明其所处地区地势低平,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知符合条件的只有庚地。一、选择题下图为河流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A流水侵蚀和堆积作用B风力搬运作用C流水溶蚀作用D风化作用2图乙所示地形剖面对应图甲中的()A BC D解析:1.A2.C第1题,图中河流凸岸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凹岸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第2题,图乙中T岸为侵蚀岸,P岸为

18、堆积岸;图甲中,凹岸为侵蚀岸,凸岸为堆积岸。(北京高考)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34题。3该河谷()A岩层比岩层形成年代早B岩层比岩层易受侵蚀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D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4本次洪水()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解析:3.A4.D第3题,根据河流两岸岩层和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在之下,故形成的年代较早,故A正确。根据图例可知为页岩,其硬度比石灰岩硬度小,更易受侵蚀,故B错误。从图示看,岩层是水平的,没有发生弯曲变形,河流底部有断层,故河流发育在断层上,其河谷是由

19、流水的侵蚀形成的,故C错误。从图示形态看,河谷不是“V”型,在断层上也不宜修建水库,否则会导致断层活动,威胁大坝安全,故D错误。第4题,流水的侵蚀与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速呈正相关,河流的流量大,其流速相应的也大,故当水位上升时,河流的侵蚀能力与搬运能力增强,堆积作用减弱,河水的含沙量会增大,故A、B、C错误。河流的侵蚀有侧蚀和下蚀两种,其作用分别使河床变宽和河谷变深,且由图可知,河床在中后期明显加宽和变深,故D正确。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56题。5甲地貌为()A河谷 B河漫滩C冲积扇 D三角洲6甲地貌的形成过程是()A河水量变小,流速变快,泥沙沉积B遇地形阻挡,流速变慢,泥沙沉积C遇海水

20、顶托,流速变快,泥沙沉积D河水出山口,流速变慢,泥沙沉积解析:5.C6.D第5题,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分析出甲地位于河流的出山口处,而且甲地的形态为扇形,地势较低,以堆积作用为主,所以甲地应为冲积扇。第6题,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位置,河流从河谷流出,地势变低,流速变慢,沉积物呈扇形堆积,形成冲积扇。读某村落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7图示村落的形态特点是()A呈多边形 B呈带状C呈环形 D呈团状8该村落按图示分布的原因是()A在山区由于地形的影响,村落顺河谷而建B平原面积开阔平坦,便于农耕C为逃避野兽袭击而建在山口D为防洪水,村落建在山脊解析:7.B8.A第7题,观察图示可知村落的形态特点呈带状

21、。第8题,对于山区来说,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谷地带适宜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二、综合题9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2)判断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成因。(3)分析图示地区2012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的影响。(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的分布特点是_,原因是_。解析:第(1)题,A处位于支流上游,河谷呈“V”型,B处位于河流下游,河谷呈槽型。第(2)题,C处位于河谷谷口,典型地貌为冲积扇。第(3)题,分析两图可知耕地面积变大,林地面积减少,这种变化

22、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第(4)题,本区聚落形成沿河聚落带,沿海聚落带,与地形、水源、交通等有关。答案:(1)A处位于支流上游,河流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呈“V”型。B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侧蚀作用加强,河谷拓宽,河床横剖面呈槽型。(2)冲积扇。河水流出谷口,地势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形成。(3)变化:林地减少,耕地增加。影响: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4)沿河、沿海岸分布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的发展章末过关检测 地表形态的塑造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23、(每小题4分,共44分)读地貌景观图,回答12题。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 D甲和丙2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解析:1.D2.C甲图表示火山喷发,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乙图表示由流水侵蚀作用中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峰林;丙图表示内力作用使岩层弯曲形成褶皱;丁图表示流水侵蚀中下切作用形成的峡谷。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2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灰岩、页岩都属于a类岩石Bb不能转化为d,是因为b为岩浆,d为变质岩C花岗岩和玄武岩都属于c类岩石Dd为岩浆4图中各地质作用与序号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作用一定能形成化石B火山喷发与的活动有关C作用最强烈的表现形式是流水的侵蚀作用D大理岩、板岩的形成需经过阶段解析:3.D4.B第3题,由图中b、c两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可知这两类岩石是沉积岩和变质岩,而岩浆岩可以直接转化为变质岩和沉积岩,所以a为岩浆岩,d为岩浆。石灰岩、页岩都属于沉积岩,花岗岩和玄武岩都属于岩浆岩。第4题,为沉积作用,为岩浆上升、冷却、凝固,为变质作用,为重熔再生作用。下图为某地沉积岩层剖面图。读图回

25、答56题。5下列关于该地岩层结构形成过程的描述中,最合理的是()A沉积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B沉积断裂褶皱沉积侵蚀下沉沉积C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D褶皱断裂侵蚀沉积6关于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B处构造是外力作用形成的C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D如果要修建隧道处最为理想解析:5.A6.D第5题,首先图示下层存在部分沉积岩层,曾发生沉积作用,岩层存在褶皱、断层,说明岩层受到挤压,褶皱、断层顶部受侵蚀,是抬升后外力作用的结果,上层又存在水平沉积岩,说明曾下沉,由沉积作用形成。第6题,处为背斜构造,可以修隧道。7图1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图2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26、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图1图2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解析:选D由图2可知,该河段在凹岸(侧河岸)的流速要大于凸岸(侧河岸)的流速,故甲处流速大于乙处,A、B错误。又由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流凸岸流速慢,沉积作用显著,河水较浅,不适宜建设港口,C错误;河流凹岸流速快,侵蚀作用显著,要建设防洪设施,D正确。河流凹岸流速快,侵蚀作用显著,要建设防洪设施,D正确。读图,回答89题。8在a、c两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堆积地貌是()A洪(冲)积扇、河漫滩平原B洪

27、(冲)积扇、三角洲C河漫滩平原、三角洲D三角洲、河漫滩平原 9a 区建于河流上游地势较低处,b、c、d区建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其原因是()A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高的平坦之处,利于人类定居B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减少河流洪水的威胁C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容易获取淡水资源 D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平坦处,有利于引用河流淡水解析:8.A9.B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位于河流冲出山谷口的开阔地带,最有可能发育洪(冲)积扇;c处位于河流开阔的干流地区,可能会形成河漫滩平原。第9题,a处聚落建在上游地势较低平的河谷地带,温度适宜且耕作方便,便于定居;而河流的中、下游地

28、区,易发生洪水,为减少其对生存的威胁,居民区多选在地势较高处。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完成1011题。10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A山间低地 B山谷地带C盆地中部 D山麓冲积扇 11历史时期以来,该地区大部分聚落逐步向河流上游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发C交通线增多 D荒漠化范围扩大解析:10.D11.D第10题,该区域因气候干旱,故聚落主要分布在水源较为丰富的山麓冲积扇的绿洲上。第11题,河流下游水源枯竭、荒漠化加剧是该地区大部分聚落逐步向河流上游地区转移的主要原因。二、综合题(共56分)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地区,其成因是_。

29、(6分)(2)C、D、E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列的顺序是_。(4分)(3)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风。(4分)(4)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_。(4分)(5)如果D岩层为石灰岩,则当地地质矿产局在勘探优良建筑材料时,应把_勘探作为重点勘探内容。(4分)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A是风蚀蘑菇,它是风力侵蚀作用的产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第(2)题,据图可知,D岩层覆盖于E岩层之上,年龄较新,又因C侵入E、D岩层,说明C岩层年龄更新,因此C、D、E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列的顺序是E、D、C。第(3)题,由于流动沙丘的缓坡为风的

30、来向,参照指向标方位系统可知该地盛行东北风。第(4)题,断层是地壳运动的结果,花岗岩侵入属于岩浆活动范围,因此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第(5)题,由于岩浆具有很高的温度,当石灰岩遇到侵入岩浆的高温作用时,就会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大理岩,因此,当地地质矿产局在勘探优良建筑材料时,应把大理岩的勘探作为重点勘探内容。答案:(1)西北内陆风力作用强烈(2)E 、 D 、 C (3)东北(4)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5)大理岩13下图中的三幅小图为某自西向东流的河流上、中、下游三个不同河段处的河床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4分)(1)判断三处河床剖面所处的

31、位置:A位于_游; B位于_游;C位于_游。(6分)(2)该河位于_半球,判断理由是_。(8分)(3)若在该河干流建一水电站,位置比较合理的坝址应选在A、B、C三处的_处,理由是_。(8分)(4)简述上游森林资源的重要环境功能,分析该地森林过度采伐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12分)解析:第(1)题,河流在上中游一般以流水侵蚀为主,地貌上多形成“V”型河谷;而在下游多以流水沉积和侧蚀为主,地貌上多表现为河道较宽且河床较浅;据此可判断上中下游。第(2)题,图中B河段南岸较陡,题中信息显示该河自西向东流,说明河流侵蚀右岸,是受地转偏向力右偏的结果。第(3)题,建坝要考虑地基稳定状况

32、以及水能多少两大因素。C处为背斜构造,无断层出现,地基较坚固;同时处在河流的中游地带,一般地势落差较大,且水量较丰富,是理想的建坝位置。第(4)题,河流上游一般地势较陡,森林主要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若森林被破坏,一般会出现水土流失,从而使河流含沙量增加;同时涵养水源功能下降,会使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而河流含沙量增大会淤积河床,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会使洪峰更高,这样必然增加洪涝几率和灾害损失程度。答案:(1)上下中(2)北河流的南岸(右岸)侵蚀较深,北岸(左岸)以堆积为主,地转偏向力向右偏(3)C背斜构造,大坝地基坚固;位于山区向平原的地形过渡处,河流落差与流量都较大(4)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地下水补给量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加;水土流失加重,洪涝灾害频度和强度增大,生物多样性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