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 宋明理学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课程标准 探究一、理学的含义、派别及背景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取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它把儒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材料一:“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籍宗教信仰,寻找未来的幸福。自从二世纪黄巾农民大暴动以来,中国境内从没有停止过战争。从事战争的人投入战争,没有从事战争的人,如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大都投入宗教,希望神灵能赐给在战场上作战的孩子们和在家的家人平安。”柏杨 中国人史纲 问题探究:理学产生的背景 道教名山安徽齐云山 河南洛阳白马寺 材料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
2、牧江南春 三教图(明丁云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材料:古代中国所有的王朝,都是曾经借助一系列的仪式来确立自身的合法性,这叫“奉天承运”。宋初,在经历五代纷乱,权威失控,又看到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斧声烛影,人们又如何确信这是一个拥有合理性合法的政府呢?所以不仅要采用一系列的礼仪,更需要一系列的思想文化策略。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三教合一“聚仙庭”少林寺壁画问题归纳:理学产生的背景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的流传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儒学开
3、始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历经社会动荡、北宋统治者需要重建伦理纲常来维护统治 1.北宋理学创立:北宋五子之“二程”(1)基本特征:(2)主张: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率先运用系统的思辨,自觉地将宇宙的自然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以寻找其统一的本原,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主张:意义:探究二、理学发展的阶段“二程”对理学的发展 程颢、程颐兄弟主张通过格物致知体察天理;在知行关系上强调知先行后,轻视实践;在理欲关系上主张“存天理,去人欲”,强调封建道德的自我修养。他们认为“万物皆出于理”,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
4、家的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这就将个体生命、社会及宇宙的根本道理内在地联系起来。程颢程颐朱熹对理学的发展朱熹 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之集大成者。他多年研究传授五经四书,编著成四书章句集注等书。他提出“去人欲,存天理”,认为人欲是产生一切罪恶的根源,主张用天理克制人欲。朱熹在继承和发展二程的思想基础上,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四书章句集注书影 朱熹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所作的注,由于它的刊行,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始被称为“四书”,与“五经”一起成为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经典著
5、作。朱熹的学术思想在日本、朝鲜曾一度十分盛行,被称为“朱子学”,在东南亚和欧美也受到重视,足见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影响。南宋的朱熹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1)朱熹的理学思想及其贡献 在理气关系方面:他认为,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为一,这就是“太极”。理学修养论:以本体论为基础,强调个人学习的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以达到“仁”的最高境界。2.南宋理学成熟:朱熹 政治理论方面:是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的理论。认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还认为,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
6、,因为只有君心得正,才能正纲常、正百官,而后国治、天下平。理学经典方面: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集为“四书”,并为之作注,使之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2)朱熹理学的影响:朱熹成为仅次于孔孟的一代宗师,其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探究:程朱理学被官学化的原因是什么?尽管在宋代程朱理学曾被斥为“伪学”,但是教育和考试的大权仍在理学家手里。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许多学生成了理学的传播者;考试只取赞扬理学的人。再就是理学家们还致力于社会道德的教化工作,他们的道德标准强化了封建秩序,适用于小农经济的社会,于是统治者对理学的限制逐渐松弛下来。最终它从民间书院的讲
7、习进入了官方教育与选拔系统,渐渐进入权力中心。(1)心学的开创者是_,其核心命题是“”他的名言“”。(2)明朝思想家王守仁建立了_,是心学的集大成者。陆九渊心即理也系统的心学理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C.心学出现的影响: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3.宋明理学发展:陆王心学 A.心学的出现和成熟 B.心学的基本内涵: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行。“吾心即是宇宙”陆九渊(11391193)是南宋理学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代表、心学开创者。他提出了“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思想。他认为“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明显,不用学习也能体会。因此提出“发明本心
8、”以求理的方法。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这与朱熹格物致知的的方法发生分歧,1176年,双方在江西信州鹅湖寺进行了一场辩论,史称“鹅湖之会”。陆九渊“致良知”王守仁 王守仁(14721529),人称阳明先生。他以反对正统朱学的姿态出现,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一切都是从“心”产生出来的,而不是由踞于心之上的“理”所派生出来的,从而肯定意识为第一性。他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在心中,不必去外求。贵州修文阳明洞共同点:(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2)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
9、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探究: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何在?不同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心”,认为本心是“理”。(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二 程 朱 熹 陆九渊 王守仁(3)观 点“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理后物 “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存天理,灭人欲”“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10、发明本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知行合一”“致良知”(4)方 法 论“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内心反省 内心反省 1.积极(1)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2)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3)宋明理学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探究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塑造
11、中华民族性格特征尊卑等级观念 重男轻女的观念 因循守旧的观念 重义轻利的观念 重礼轻法的观念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2.消极:1.程朱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A.孔子、孟子、荀子 B.程颢、程颐、朱熹 C.陆九渊、王守仁、李贽 D.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2.朱熹是继孔孟之后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宋朝理学 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世界万物的本原 B.社会发展的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人的情感、感受 B C 同步训练3.“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思想都是从哪种理论而来的()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宋明理学 D.佛教 4.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哪一叙述()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功夫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 C C 5.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A.统治者反对儒学 B.佛教、道教迅速传播 C.佛教占统治地位 D.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