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套学案:第七课 匡超人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11326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套学案:第七课 匡超人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套学案:第七课 匡超人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套学案:第七课 匡超人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套学案:第七课 匡超人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套学案:第七课 匡超人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套学案:第七课 匡超人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套学案:第七课 匡超人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套学案:第七课 匡超人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套学案:第七课 匡超人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套学案:第七课 匡超人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套学案:第七课 匡超人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套学案:第七课 匡超人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从士林到官场单元概述目标导航1了解社会小说的源流与发展、笔法与结构方式。2了解“串糖葫芦”式的结构和“制造误会”的结构特点。3认识封建社会“功名富贵”观念对纯洁士子的精神毒害和封建官场的黑暗。内容概说本单元的两篇小说都属于古代社会小说。儒林外史继承和发扬了我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直书其事,不加论断”,直接在日常生活中选取典型事例,按照其本来面貌真实描绘,很少对讽刺的对象进行夸张和漫画式的处理。所节选部分着力刻画了匡超人这个典型人物,他在对前途的幻想中迷失自己的本性,最终坠入无聊、无价值的泥淖,甚至迷乱至极,丧失起码的自知,成为无耻之徒。官场现形记直面晚清官场的腐败,运用漫画式夸

2、张的笔法,笔无藏锋,大力渲染,刻画了一幅幅官场群丑图,撕开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种种假面具。但是,对现实的态度是一味地暴露、谴责,缺乏深思和反省,更缺乏理性的光彩;对人物过分地渲染夸张,缺乏典型的概括,因而给人印象并不深刻。课文所节选的部分讲述了何藩台与他的弟弟三荷包狼狈为奸,合伙卖官,却不想反目成仇,闹得人仰马翻,丑态毕露,充分展现了兄弟二人扭曲的人性、肮脏的灵魂。赏析指导本单元所选的小说属于古代社会小说。这类小说作者有着对社会问题强烈关注的热忱,他们直面现实,以冷峻的笔调、写实的笔法,刻画了一大批士林和官场人物,借此剖析社会,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途径。这些小说产生于封建社会末期,封建专制制度即

3、将没落,各种弊端日益明显,一些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接受了一些新的思潮,开始反思社会问题,并用自己的创作从不同角度揭露和批判社会的黑暗。这表明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小说的社会教化作用,开始把自己的使命交给小说来承载。鉴赏这类小说,应注意以下几点:了解这类小说或讽刺、或谴责、或温婉、或激愤的多样风格特点。注意将作品进行比较鉴赏。看它们在结构安排、刻画人物、语言方面各有什么特点。第七课匡超人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有关知识及儒林外史的有关常识,识记重点字词及其用法和意义。2理解本文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和个性化语言相结合的写作特点,品味本文平实、简练而深刻的白描语言及语言背后深厚的韵味。3了解

4、小说的主要内容,从中领悟体会小说的主题,这其中有着对八股取士的批判、对家国兴亡的沉痛思虑、对灵魂的解剖和精神的拷问。课前预习(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1走近作者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后来又自号秦淮寓客,晚年称文木老人。安徽省全椒县人,清代小说家。曾祖辈“兄弟五人,四成进士”“五十年中,家门鼎盛”。到他祖父以后,家道开始衰落。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做过江苏赣榆县的教谕,为人方正,后丢官回乡,抑郁而亡。吴敬梓从小受家庭影响,读了很多书,想走科举做官的道路。早年中过秀才,29岁那年还到滁州参加乡试,但他受了当时社会进步思潮的影响,对程朱理学给予鄙视,对八股文不感兴趣,喜欢在诗词曲赋

5、小说上下功夫,思想行为与封建统治者的要求产生了深刻的矛盾。滁州乡试落第以后,看着许多鹦鹉学舌的鄙儒一个个高中,而像他这样有真才实学的人却反被斥逐,心中越发气愤。自此,他与统治者的距离越来越远,对社会现实也日益不满,特别是对八股取士,恨如仇敌。大约从36岁以后至49岁以前,他写成了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吴敬梓的著作没有全部流传下来,除了儒林外史仅存文木山房诗文集四卷和金陵景物图诗二十三首。2开阔视野儒林外史内容评介纵观儒林外史全书,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人公,但是作者密切围绕“指责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这一中心主题,巧妙安排各种人物出场,首尾相接,环环相扣,使故事情节井然有序。正如鲁迅先生所

6、说:“凡官师、儒者、名士、山人,间亦有市井细民,皆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王冕天性聪颖,不足二十岁就贯通了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各种学问。他生性高蹈,不求仕进,自制了一顶极高的帽子、一件极肥的衣服,每逢花明柳媚之时,便以牛车载了母亲到处玩耍,尽享天伦之乐。知县派人请他出山,他辞别母亲,离乡背井而去;朝廷遣官来召,他就连夜逃往会稽山下。作者开宗明义,把终身不愿为官、最后退隐山中的王冕作为品质高洁的代表,对那些边读书并能以孝事亲的人士大加称赞。全书借王冕引出一大批儒生来。老童生范进,应考二十余次,总是进不了学。此番应试,适逢周学道主考,出于同病相怜,填了他第一名。范进求官心切,不顾

7、岳父胡屠户的臭骂,继续又去城里参加乡试,谁知中了举人。范进得知中举消息,欣喜若狂,两手一拍,不省人事,被他岳父打一巴掌,方始打得醒过神来。这范进中举以后,有送田地的,有送店房的,有投身为仆以图荫庇的,趋炎附势,不一而足。三两个月光景,家奴、丫鬟都有了,钱、米更不消说,乐极生悲,却把个老母活脱脱喜死,而“七七之期”一过,他便急着和张举人一起奔赴各地去打秋风了。对于科举制度的虚伪性,作者从各个角度予以深刻地揭发,马二先生真心相信八股科举,认为是极好的法则,苦口婆心地向别人宣传举业做官、扬名显亲,才是大孝。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时文选政,严格按照官定的举业读本和朱熹的言论下批语,凡是有碍于圣贤口气的东西

8、都绝对排斥,连自己的视、听、言、动都不敢越礼。他游西湖,对大自然的湖光山色,全无会心,敬重的是御书,关切的是功名,眼馋的是吃食,向往的是发财,结果遇上骗子还以为遇上了神仙。周进屡试不第,在山东兖州府汶上县薛家集一所蒙馆教课糊口。新中的年轻秀才梅玖当面嘲弄他,举人王惠轻慢他,荐馆的夏总甲嫌他不常去奉承,村人也嫌他呆头呆脑,他因而连这只破“饭碗”也端不住了,只能跟着姐夫金有余去买货。一次,偶去省城“贡院”观光,那是专门举行乡试的场所,他触景生情,只觉无限辛酸,委屈得“一头撞在号板,直僵僵不省人事”。众人不忍,凑钱帮他捐了个监生入场应考,不想居然中了,旁人阿谀拍马且不说,他居然自此官运亨通,三年内升

9、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他吃足科举之苦,当了权后觉得要细细看卷,不致屈了真才。书中还描写了一批为金钱和权势所颠倒的普通人士,他们满足于上层阶级的残汤剩水,精神堕落沉沦。另外,关于妇女地位的问题,作者也提出了一些清新罕见的见解。在第四十八回徽州府烈妇殉夫,秦伯祠遗贤感旧中,王三姑娘的丈夫死后,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又被其父所惑,竟演出了一场绝食殉夫的悲剧。她的死,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大力宣扬的典范,在大祭之后的大宴上,人们竟将这种残酷的事件称之为“伦纪生色”,连死者的父亲也“转觉心伤,辞了不肯来”。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史中最优秀的讽刺文学作品。它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对以

10、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进行无情的揭露;对程朱理学和孔孟之徒的虚伪、反动进行了鞭挞;充分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儒林中的腐朽与黑暗和形形色色的丑恶现象。儒林外史以揭露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为中心,展开社会批判,以讽刺的笔法刻画了上至进士、翰林,下至市井无赖的生动形象。在结构方法上,没有一线到底的人物和情节,而以同一主题贯穿全书,因而鲁迅说它“虽云长篇,颇同短制”。后世称其为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奠基之作。儒林外史的思想性主要表现在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生活中的若干丑恶事例的彻底批判上,对于科举制度的虚伪性,作者从各个角度予以深刻的揭发,最突出地表现在有关“优贡”的描写。如王惠中了进士当上了知府,他依仗科举,猎取功名,竟成

11、了残害百姓的贪官污吏。严贡生强关了邻家的猪,反叫人家拿钱来取。这等劣迹昭著的乡绅竟被保举为“优贡”,在形成巨大的讽刺意味之时,又从根基上鞭挞了科举制度的虚伪和欺骗性。另外,作者还将与科举制度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各式各样人物的众生相展现在读者眼前。如汤县令为自己的仕途着想,对说情人回教师父施以酷刑,终于激起民愤,闹到按察院,汤知县仍然“大摇大摆地出堂发落”。儒林外史展示了一幅18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卷,它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为描写对象,深刻批判了科举制度和功名利禄观念,进而否定了汉唐以来封建士人传统的人生道路,并且通过这种批判也揭示了当时的官僚制度、人伦关系以及用古代道德规范来扭转颓败世风

12、的幻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也必将破灭。儒林外史最主要的艺术成就在于它富于民族特色的讽刺艺术。他将讽刺赋予故事情节的发展及人物性格的描绘中,通过细节的描写,人物的对话,三言两语就显示出现象本身的矛盾与荒谬,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小说还善于将可悲的、滑稽的、喜剧的、悲剧的因素融于一炉,以饱蘸辛酸之笔写喜剧,透过喜剧性形象直接逼近悲剧性的社会本质。小说语言风格犀利辛辣、幽默冷峻。儒林外史奠定了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基础,对以后的讽刺小说有极深远的影响。3名句欣赏(1)娘子再三再四不肯下乡,他终日来逼,逼的急了,哭喊吵闹了几次。他不管娘子肯与不肯,竟托书店里人把房子转了,拿了银子回来。点评:原本朴实勤劳、孝顺

13、父母的匡超人在功名富贵的诱惑下,在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他的人格已经扭曲,在逼迫妻子下乡时表现得极为专制,以至于最后使他的妻子病死在乡下,彻底地暴露出了他的冷酷自私。(2)“戏文上说的蔡状元招赘牛相府,传为佳话,这有何妨!”即便应允了。点评:到京城攀高结贵,抛弃结发妻子,并恬不知耻地说此番话语。就这样,作者通过对一连串人物活动的描写,揭示了八股文、科举制度怎样使一些朴实的年轻人逐渐堕落为追求名利的庸人,甚至变成了忘恩负义的无赖!(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1读准字音给(j)事中禀(bng)启词讼(sng) 飕(su)藩(fn)司 诰(go)命夫人恁(nn) 衣衾(qn)权厝(cu) 丝绦(to)市

14、侩(kui)2解释词语(1)踌躇:犹豫。停留。得意的样子。(2)诰命夫人:封建时代指受过封号的妇女(多见于早期白话)。(3)盘桓:逗留,徘徊。(4)恁:那么,那样。(5)摽(pio)梅之候:摽,坠落的意思。摽梅的原意是形容梅子纷纷落地,比喻青春易逝。(6)冠冕:体面。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进入课堂(一)精读文本,质疑析疑1本文选用了哪些典型材料来刻画形象?_答:节选部分中的以上几件事,集中表现了匡超人的蜕变。其中转折点是岁考成功,“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嘴脸又集中体现在两件事上:对待潘三态度的转变和停妻再娶。作者运用典型的材料为读者塑造了一个以功名富贵、个人荣辱为选择砝码的典型形象。2课文节选部

15、分中的匡超人,已经由一个心地善良的青年堕落成无耻之徒,他的无耻行为是通过哪些具体事情反映出来的?结合本文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试分析其性格特点。_答:节选部分突出了匡超人这样一个被功名富贵俘虏的、被科举制度腐蚀的堕落变质的士林丑恶之人。匡超人无耻行为自己的开脱辩解(语言、心理描写)人物性格对待家人的态度不顾夫人意愿,执意送她去乡下“这些事,也有两件是我在里面的如何了得!”“你有所不知。有甚么不快活?”急功近利隐瞒婚史,与辛小姐再结夫妻“戏文上说这有何妨!”败德丧行闻夫人之死,要母亲、兄长争名分“他是个诰命夫人,到家请会画的不可自己倒了架子。”寡廉鲜耻对待儒林旧友的态度闻潘三入监,怕承担赏罚不明

16、之虞,不去探望“本该竟到监里去看他一看赏罚不明了。”虚伪势利,忘恩负义恬不知耻自夸误用“先儒”,酿成笑话“不瞒二位先生说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无智无耻3匡超人为自己的无耻行为的开脱辩解是自欺欺人还是真的相信社会本该如此?_答:他这样为自己开脱辩解,大部分是相信社会本该如此。因为他本来心地纯洁,受到了社会的染泡熏污,才变得卑鄙。在他心目中,他做得完全正确,符合社会上流行的观点看法。4匡超人这篇小说中,讽刺手法有哪些特点?_答:运用对比映衬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在不经意中强化讽刺效果。如:离别新婚妻子辛小姐时,匡超人“含着一包眼泪”,而闻结发妻子郑氏死时,却是“落下几点泪来”。匡超人与潘三狼狈为奸,做

17、了不少坏事,可潘三出事后,却避之不及。善于对人物最富特征的细节进行夸张的描写,以揭示出这个人的真实面目。如:匡超人吹嘘曾经选过九十五种制艺选本,风行海内,连“外国都有”,北方五省读书人都拜“先儒匡子之神位”,被当场揭穿还嘴硬。(二)教师点拨,引领思路1本文节选部分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儒林外史的思想主题映射在主要人物形象即士人身上汲汲于功名利禄的科举士子、形形色色的文人名士、真正洒脱的真人贤士其中最令人痛心的是,禁锢在科举制度下盲目和空虚的人们,他们就像被八股吸魂器吸干了气血的空心人。本文通过匡超人发迹,藩自业遭祸,匡超人停妻再娶、回乡取结、路遇牛布衣等几件事,集中叙述了匡超人的蜕变,通过匡超人的

18、言行暴露出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嘴脸。2作者是如何塑造匡超人这一人物形象的?从匡超人对待潘三的态度上看,潘三犯事被官府拘押,受过其恩惠的匡超人本当设法营救,至少应到狱中探望,方合朋友之义。但当知道潘三案可能牵扯到自身时,匡超人把原先的恩情就抛之脑后了。他唯恐祸及己身,于是赶紧逃走,去投奔自己京中的老师。又不好跟自己的妻子说真话,就编出了一番谎言,妻子不从,就再三威逼,其言语之急切、行动之迅速,表现了内心的急功近利。当潘三从狱中托人捎话给他,请求帮助的时候,他干脆用一套官话挡驾,充分表现了他的虚伪和势利。当蒋刑房对此提出质疑时,他的语言更暴露出他一幅虚伪丑陋、忘恩负义的嘴脸。从匡超人停妻再娶的

19、事情上来看,匡超人本已有妻室,但当李给谏问起,他却因自己的丈人地位低,唯恐被人小瞧,所以回答没有。不料李给谏却把外甥女嫁给他,他也有过踌躇,但攀龙附凤的诱惑吸引着他,最终还是答应下来,过了几个月神仙般的日子,全把在家受苦的糟糠之妻忘在了脑后,可谓败德丧行。3匡超人这篇小说中,塑造人物的手法有什么特色?本篇小说在塑造匡超人这个人物形象时,主要采用了细节和语言描写。比如:自己结发妻子郑氏死了,只是“落下几点泪来”,还有,“这马纯兄理法有余,才气不足唯有小弟的选本,外国都有的!”另外还有心理描写,如:停妻再娶时,“戏文上说的蔡状元招赘牛相府,传为佳话,这有何妨!”4分析小说中匡超人的艺术形象。匡超人

20、本是一个善良淳朴的农村青年,因家贫上过几年学便辍学,流落杭州以拆字卖卜为生。幸遇马二先生资助才能一面用心读书,一面杀猪、磨豆腐维持生计,用自己的劳动养活父母。但自从听了马二先生的“训导”之后,逐渐热衷举业。后得到知县李本瑛的提携,入科场、取秀才,竟以“名士”身份参与衙门中的营私舞弊、敲诈勒索的勾当。当了京城教习之后,更是变本加厉,停妻再娶,忘恩负义,并恬不知耻地说:“戏文上说的蔡状元招赘牛相府,传为佳话,这有何妨!”作品通过这些真实的细节描写,揭示了科举制度怎样使朴实敦厚的青年人变成了灵魂丑恶、虚伪卑鄙的文痞的。匡超人性格的形成,他的变质,一方面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有其自身的因素,

21、对“功名富贵”的追求是匡超人变质的首要内因,当尽孝与科举功名道路发生冲突时,匡超人选择的是后者利己原则,这是理解匡超人这个人物变质的关键,也是这个典型人物的总特征,过人的精力、智力和外“乖”内“韧”的性格是匡超人变质的又一重要内因。未发迹的他已初露势利之心。匡超人自身的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才形成匡超人这个典型人物,他的变质堕落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而且更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作品虽然以描写被否定人物为主要任务,但在讽刺对象中也包含着许多正面因素,所讽刺的对象有的并非一开始就是无恶不作的坏蛋,而是科举制度造就了他们的性格,有一个由好而坏的发展变化过程。在更深的层次上揭露了科举制度对人的灵魂的腐蚀,使

22、人陷入罪恶的深渊。匡超人就是一个典型。(三)针对性训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C)在全媒体时代,研究人员如果长期纠缠于那些具体而微的问题,试图“螺壳里做道场”,就难以取得高质量的成果。这部书的结论虽然惊世骇俗,但材料扎实,总体方法上也基本是沿用胡适的考据路数,是值得认真对待的学术著作。吴杰从军30多年,入选航天员队伍20余年,他始终坚守航天使命,追逐飞天梦想,却又一次次与飞天梦失之交臂。随意质疑救人者的专业能力与救人方式,既会挫伤救人者的积极性,也会让其他人因为救人之外的风险而投鼠忌器。父母要一言九鼎,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孩子感受到“言必信,行必果”的做事风格,懂得“

23、言而有信”的道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样的所谓“成功”案例给了投机分子信心,以致在社会上蔚然成风,影响了一些人的判断和行事。ABC D【解析】望文生义,“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此处误用为“细微”“无关紧要”,错误。“惊世骇俗”,人因思想、言行等异于寻常而使人感到震惊。“失之交臂”,胳膊碰胳膊,指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投鼠忌器”,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不合语境,“一言九鼎”,形容说的话分量大,起决定作用。而句中说的是“让孩子感受到言必信,行必果的做事风格,懂得言而有信的道理”,此处把“一言九鼎”与“一诺千金”混淆,“一诺千金”,指

24、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情感色彩不当,“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此处含有贬义,故使用不当。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B)A余秀华的诗歌创作一方面得到了众多业内专家的肯定;另一方面,余秀华也被一些媒体有意或无意地贴上了“脑瘫”等标签。B我们的经济正在转型,转型的目标之一,就是从以前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的方式,转变到主要依靠投资和国内消费拉动的方式上来。C近日有游客在故宫博物院内一口清宫遗存的铁缸上刻字,其实要想让“到此一游”真正“到此为止”,除了需要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惩戒力度,还和学校教育、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D在水浒这

25、部作品中,由明暗两条线索构成,明线以“忠”“义”二字贯穿全书,深刻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败与黑暗。【解析】A语序不当,前句中的“一方面”应放到句首,并在其后加逗号;C.搭配不当,应为“加大惩戒力度”。D.成分残缺,滥用介词,无主语。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B)A今天我们能相聚实在难得,时候不早了,既然您坚持要回去,我就却之不恭了,期待下次再聚。B张局长,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商讨具体的解决方案,等您哪天有空时屈尊去我单位,我们当面再议。C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这次活动,多亏大哥您帮忙,改天我一定携夫人到您家里好好感谢感谢。”D央视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称,特朗普

26、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单方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加剧了巴以冲突。【解析】A项,“却之不恭”,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予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是接受别人馈赠或邀请时说的客套话。此处不合语境。B项,“屈尊”,客套话,指降低身份俯就。C项,“夫人”,称呼文雅,尊称自己及他人的妻子,多用于外交场合。此处是在口语语境,可改为“带老婆”。D项,“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歇后语诙谐幽默。不适合用在严肃的新闻报道里。4下列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BD)A茶馆把悲剧和喜剧有效地融合起来,以喜剧的形式表现了悲切的内容,形成了悲喜结合的特色,悲中有喜,笑中有泪,人们在含泪的笑声中送别那个罪恶的旧世界。B

27、三国演义曹操讨伐张绣,张绣听从谋士贾诩劝说假意投降曹操,在宴会上灌醉典韦,突袭曹营,曹操猝不及防,典韦、操长子曹昂和操兄子曹安民皆阵亡。C老人与海中,虽然桑提亚哥最终未能将大鱼完好地带回海边,但他仍是一个失败的英雄,在精神上具有非凡的人格力量,因此他是精神上的强者。D子夜中,何慎庵教唆冯云卿让其女儿冯眉卿用美色去探听赵伯韬的秘密, 以求能够在公债市场上翻本。结果女儿被赵伯韬收买而欺骗自己父亲,让冯云卿血本无归。E哈姆莱特中乔特鲁德轻易从老国王去世的悲伤中解脱出来,投入克劳狄斯的怀抱,但她没有参与克劳狄斯谋杀哈姆莱特的阴谋。【解析】B张绣开始是真心投降曹操,因曹操霸占其婶怒而反曹;D冯眉卿不是存

28、心欺骗父亲,而是早把此事抛在脑后,为了应付父亲的追问, 随便说了个“多头”。5下列对小说中文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娘子再三再四不肯下乡,他终日来逼,逼的急了,哭喊吵闹了几次。他不管娘子肯与不肯,竟托书店里人把房子转了,拿了银子回来。”原本朴实勤劳、孝顺父母的匡超人在功名富贵的诱惑下,在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他的人格已经扭曲,在逼迫妻子下乡时表现得极为专制,以至于最后使他的妻子病死在乡下,彻底地暴露出了他的冷酷自私。B“戏文上说的蔡状元招赘牛相府,传为佳话,这有何妨!即便应允了。”到京城攀高结贵,抛弃结发妻子,并恬不知耻地说此番话语。就这样,作者通过对一连串人物活动的描写,揭示了八股

29、文、科举制度怎样使一些朴实的年轻人逐渐堕落为追求名利的庸人,甚至变成了忘恩负义的无赖!C匡超人道:“还不是下土的事哩。哥将来在家,也要叫人称呼老爷,凡事立起体统来,不可自己倒了架子。我将来有了地方,少不得连哥嫂都接到任上同享荣华的。”匡大被他这一番话说得眼花缭乱,浑身都酥了,一总都依他说。这一段是语言描写,写出了匡超人对待已去世的妻子和其他家人的态度,由此可以看出,匡超人还有重视亲情的一面。D匡超人说:“不瞒二位先生说,此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隆重的是小弟,都在书案上,香火蜡烛,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牛布衣笑道:“先生,你此言误矣!所谓先儒者,乃已经去世之儒者,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称呼?”匡超人红

30、着脸道:“不然!所谓先儒者,乃先生之谓也!”牛布衣见他如此说,也不和他辩。对“先儒”的误解,可见匡超人不学无术,胸无点墨,显其庐山真面目,由此可见当时学风不正,社会黑暗,像匡超人这样厚颜无耻之人竟然入太学,颠倒黑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又过了三四日,景兰江同着刑房的蒋书办找了来说话,见郑家房子浅,要邀到茶室里去坐。匡超人近日口气不同,虽不说,意思不肯到茶室,景兰江揣知其意,说道:“匡先生在此取结赴任,恐不便到茶室里去坐,小弟而今正要替先生接风,我们而今竟到酒楼上去坐罢,还冠冕些。”当下邀二人上了酒楼,斟上酒来。景兰江问道:“先生,你这教习的官,可是就有得选的么?”匡超人道:“怎么不选?

31、像我们这正途出身,考的是内廷教习,每日教的多是勋戚人家子弟。”景兰江道:“也和平常教书一般的么?”匡超人道:“不然!不然!我们在里面也和衙门一般:公座、朱墨、笔、砚,摆的停当。我早上进去,升了公座;那学生们送书上来,我只把那日子用朱笔一点,他就下去了。学生都是荫袭的三品以上的大人,出来就是督、抚、提、镇,都在我跟前磕头。像这国子监的祭酒,是我的老师,他就是现任中堂的儿子,中堂是太老师。前日太老师有病,满朝问安的官都不见,单只请我进去,坐在床沿上,谈了一会出来。”蒋刑房等他说完了,慢慢提起来,说:“潘三哥在监里,前日再三和我说,听见尊驾回来了,意思要会一会,叙叙苦情。不知先生你意下何如?”匡超人

32、道:“潘三哥是个豪杰,他不曾遇事时,会着我们,到酒店里坐坐,鸭子是一定两只;还有许多羊肉、猪肉、鸡、鱼;像这店里钱数一卖的菜,他都是不吃的。可惜而今受了累。本该竟到监里去看他一看,只是小弟而今比不得做诸生的时候,既替朝廷办事,就要照依着朝廷的赏罚;若到这样地方去看人,便是赏罚不明了。”蒋刑房道:“这本城的官并不是你先生做着,你只算去看看朋友,有甚么赏罚不明?”匡超人道:“二位先生,这话我不该说;因是知己面前不妨。潘三哥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如今倒反走进监去看他,难道说朝廷处分的他不是?这就不是做臣子的道理了。况且我在这里取结,院里、司里都知道的,如今设若走一走,传的上

33、边知道,就是小弟一生官场之玷。这个如何行得!可好费你蒋先生的心,多拜上潘三哥,凡事心照。若小弟侥幸,这回去就得个肥美地方,到任一年半载,那时带几百银子来帮衬他,到不值甚么。”两人见他说得如此,大约没得辩他,吃完酒,各自散讫。蒋刑房自到监里回复潘三去了。匡超人取定了结,也便收拾行李上船。那时先包了一只淌板船的头舱,包到扬州,在断河头上船。上得船来,中舱先坐着两个人:一个老年的,茧绸直裰,丝绦朱履;一个中年的,宝蓝直裰,粉底皂靴,都戴着方巾。匡超人见是衣冠人物,便同他拱手坐下,问起姓名。那老年的道:“贱姓牛,草字布衣。”匡超人听见景兰江说过的,便道:“久仰。”又问那一位,牛布衣代答道:“此位冯先生

34、,尊字琢庵,乃此科新贵,往京师会试去的。”匡超人道:“牛先生也进京么?”牛布衣道:“小弟不去,要到江上边芜湖县地方寻访几个朋友,因与冯先生相好,偶尔同船;只到扬州,弟就告别,另上南京船,走长江去了。先生仙乡贵姓?今往那里去的?”匡超人说了姓名。冯琢庵道:“先生是浙江选家。尊选有好几部弟都是见过的。”匡超人道:“我的文名也够了。自从那年到杭州,至今五六年,考卷、墨卷、房书、行书、名家的稿子,还有四书讲书五经讲书古文选本家里有个账,共是九十五本。弟选的文章,每一回出,书店定要卖掉一万部,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北直的客人,都争着买,只愁买不到手;还有个拙稿是前年刻的,而今已经翻刻过三副板。不瞒二位

35、先生说,此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隆重的是小弟,都在书案上,香火蜡烛,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牛布衣笑道:“先生,你此言误矣!所谓先儒者,乃已经去世之儒者,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称呼?”匡超人红着脸道:“不然!所谓先儒者,乃先生之谓也!”牛布衣见他如此说,也不和他辩。冯琢庵又问道:“操选政的还有一位马纯上,选手何如?”匡超人道:“这也是弟的好友。这马纯兄理法有余,才气不足;所以他的选本也不甚行。选本总以行为主,若是不行,书店就要赔本;唯有小弟的选本,外国都有的!”6如何理解上文的画线句子?【答案】对自己的人生导师、还在监狱里的潘三,匡超人不去搭救,甚至不去探监一回、安慰一下,却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清廉样子

36、,这就使冠冕堂皇的言辞与卑鄙龌龊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将深藏于人物心灵深处的卑污揭示出来,造成强烈的讽刺效果。7此回最后“先儒匡子之神位”的故事,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答案】以矛攻盾。即采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矛盾着的双方同时集中在某一人物身上,让被讽刺对象处于自我暴露、自我嘲弄的地步。匡超人自吹被人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而不知“先儒”乃去世之儒,被人耻笑。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两项是(CE)A选文着力塑造了儒林人物匡超人的形象,揭示了匡超人在儒林这个大染缸里最终由一位心地善良的青年堕落成可笑无耻之徒的结局。B匡超人人物性格的形成、变质,一方面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有其自身的因素,对“功名富贵”的追求是匡超人变质的首要内因。当尽孝与科举功名道路发生冲突时,匡超人选择的是后者利己原则,这是理解匡超人这个人物变质的关键。C儒林外史是中国抒情文学中讽刺艺术的高峰,它开创了一个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它和比它稍晚的红楼梦,标志着中国长篇小说从内容到形式的成熟。D鲁迅说儒林外史“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作者以委婉和锋利的笔调,精确如实地再现出腐儒及假名士们可笑可鄙的言行心理,情伪自现,谑而不苛。E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方言”,还有细节描写、夸张的语言、对照的手法等。【解析】C项中“抒情”应为“叙事”,E项中“方言”应为“讽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