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 第三单元 第10课 与尹师鲁第一书.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11210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 第三单元 第10课 与尹师鲁第一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 第三单元 第10课 与尹师鲁第一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 第三单元 第10课 与尹师鲁第一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 第三单元 第10课 与尹师鲁第一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 第三单元 第10课 与尹师鲁第一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 第三单元 第10课 与尹师鲁第一书.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 第三单元 第10课 与尹师鲁第一书.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 第三单元 第10课 与尹师鲁第一书.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 第三单元 第10课 与尹师鲁第一书.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10课与尹师鲁第一书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注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注候馆:古时可供观望的楼馆,后泛指接待官员或使者的驿馆。赏析这是一首抒写游子仲春时节行旅离愁的词作。词中所写的是一个常见的题材,但却展现出一片情深意远的境界,让人感到整首词就具有一种“迢迢不断如春水”式的含蓄蕴藉,令人神远。这固然首先取决于感情本身的深挚,但和构思的新颖、比喻的自然、想象的优美也分不开。全词实摹虚发,上片写行者的离愁,下片写行者的遥望,这遥想实际上是离愁的深化,它使整个词境更加

2、深远。而意象之精神、境界全在上下片结句,其比喻和想象所展示的情意和境界,更使人感到词所展示的画面虽然有限,情境却是无限的。明李攀龙称“春水写愁,春山骋望,极切极婉”(草堂诗余隽),所论极是。背景资料景祐三年(1036)五月,范仲淹直言政事,被贬饶州,朝廷敕榜朝堂,戒百官为朋党。余靖、尹洙上书反对,也被贬逐。欧阳修在余靖家听到司谏高若讷讥讽范仲淹的话,义愤填膺,致书高若讷。高若讷将此信上奏朝廷,朝廷贬欧阳修为夷陵(今湖北宜昌)令。蔡襄于是作四贤一不肖诗,传诵一时。四贤,指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一不肖,指高若讷。欧阳修的这封信是答复尹洙询问的,把言事得罪朝廷视为固然,不以迁谪之情萦怀。在贬所

3、勤官慎职,不作穷愁的文字,更凸现了泰然的心境。全文行文朴实,如同叙家常一般,充满着温馨和理解,对于同遭贬的朋友而言,这便是最好的鼓励和支持了。文白对照1古今异义(1)师鲁十二兄书记。古义:办理文书及缮写工作的人员。今义:党、团等各级组织中的主要负责人。(2)是以又不留下书在京师。古义:书信。今义:书籍。(3)师鲁又云非忘亲。古义:古人认为,子女犯罪,令父母蒙羞,是对不起父母养育之恩,是不孝。今义:忘记亲人。(4)感激不避诛死。古义:感动发愤。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2一词多义(1)而(2)以(3)然3词类活用(1)始谋陆赴夷陵:名词作状语,从陆路。(2)非以为奇事而诧人:使动用

4、法,使诧异。(3)史册所以书之者:名词作动词,写,记载。4文言句式(1)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被动句。(2)然师鲁又云暗于朋友:状语后置句。(3)其心欢戚无异庸人:省略句。(4)近世人因言事亦有被贬者:被动句。5翻译下列句子(1)其夕,及得师鲁手简,乃知留船以待,怪不如约,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译文:那天晚上,等到收到你亲手写的便条,才知道你停船在河边等待我,怪我没有如约前来,我才知道那个仆人懒得前去送行,我被谎话欺骗了。(2)然师鲁又云暗于朋友,此似未知修心。译文:但是,你说我对朋友的为人不清楚,你的这种看法好像不了解我的心。(3)此事不须言,然师鲁以修有自疑之言,要知修处之如何,故略道也。译文

5、:这些事本来是不必说的,不过你信中认为我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怀疑,需要了解我对于这次贬官的态度,所以略微说说。1欧阳修谈自己被贬后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答案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不后悔自己的作为;决心直面人生,勇对逆境。2文章是怎样表现作者高尚的精神境界的?答:答案一是表现为对贬官的态度。作者在信中对尹师鲁袒露了自己对被贬官一事的态度,他认为“路中来,颇有人以罪出不测见吊者,此皆不知修心也”。而好友说的“非忘亲”也是不了解他的内心,他的内心是“得罪虽死,不为忘亲”,虽被贬官,也须“居闲僻处,日知进道而已”,且告诫他的志同道合者不要仿效那些“被贬者”,“傲逸狂醉,自言我为大不为小”,他严格

6、要求自己,“至今不曾饮酒”,抱着既不悲观也不放纵自己的态度,不要像“前世有名人”那样,“当论事时,感激不避诛死,真若知义者,及到贬所,则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他勉励朋友“慎勿作戚戚之文”,要振作精神,“到县后勤官,以惩洛中时懒慢”。文中的这一系列表白,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气概,凝成一股气韵萦绕于字里行间,这正是作者高尚的精神境界所至。一是表现为对友情的珍重。作者于信的开头几段详尽地叙述了自己关切、思念师鲁的心情,他对未能如约相送而遗憾;行程中没有寄信之处不能与师鲁通信而牵挂;本人到荆南后又急于打听师鲁任所郢州的情况;他迫不及待地要“问候”师鲁,打听对方“别后安否?及家

7、人处之如何,莫苦相尤否?六郎旧疾平否?”这些看似生活中的日常琐事,却表现了作者对挚友的生活的关怀。反复的慰藉,细腻、亲切,充满了深情厚谊。一、结构图解与尹师鲁第一书二、中心主旨本文是欧阳修答复尹洙询问的,作者把言事得罪朝廷视为固然,不以迁谪为意,表达出旷达的胸襟。在贬所不效仿前人作穷愁文字,而是勤官慎职,更凸现了泰然的心境。文中流露出对友人的牵挂与关怀,更是给一同被贬的朋友送去了最好的鼓励和支持。三、写作特色1叙议结合,情真意切。本文一开始记叙尹洙远行时不得相送,然后叙述临行时及行程中不得修书以致,及到夷陵方喜得作书以奉问,急切的问询中浸透浓浓的友情。而叙述自己生活尚算安定之言,也可以看做是免

8、去朋友牵挂之意。中间几段主要采用议论这一表达方式,因尹师鲁信中疑问而一一作答。对被贬之事义无反顾,讽刺世人“不见如往时事久矣”,呼唤正义之气的回归。谈论欢戚之情,表明自己迁谪并不认为就应当“戚戚”。结尾处言轻意重,希望朋友保重,又是记叙。2语言平实,如话家常。被贬夷陵,这是宦海浮沉的大事,而欧阳修却如同叙家常,娓娓道来。一路长途奔波,“泛大江,凡五千里,用一百一十程,才至荆南”,及至夷陵,“方喜得作书以奉问”,问家人情况“别后安否?及家人处之如何”,“六郎旧疾平否”这些句子口语化极强,更见亲切。答尹师鲁信中三疑,是朋友间的推心置腹之言。对被贬一事义无反顾,古今对比,于平淡中寓讽刺,表明当前心境时也联系日常琐事,令人倍感亲切。结尾处的再三叮嘱,又让人在平常话语中体会到加倍的温暖。- 9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