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初升高衔接考试试题(共45分钟,总分100分)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体现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决策体现了原始民主色彩2国史十六讲认为:西周时期,庶民(一般民众)只知效忠于“家”(诸侯),而不知效忠于“国”(天子)。这一现象( )A 促使西周强盛 B 强化宗法体制 C 导致诸侯割据 D 促成秦朝统一3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
2、因是( )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C各国的税制改革 D小农经济的出现4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法,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与此相对应的治世思想是( )A黄老学说 B法家思想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5史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由材料可见( ) 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 B东汉元兴元年后,纸成了唯一书写材料。C造纸原料易得是蔡侯纸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D蔡伦发明造纸术。 6 下图为嘉峪关地区出土的魏晋时期画像砖,据此
3、可以判断当时 ( )A我国北方开始出现铁犁牛耕 B西北地区农耕技术全国领先 C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得到推广 D我国古代犁耕技术已经定型7 魏晋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称汉人为“一文汉”,意思是汉人只值一文,可以随便杀戮。随着时间推移,游牧民族政权却纷纷采用汉制。这是因为( )A推动经济发展 B缓和民族矛盾 C促进民族融合 D巩固政权根基8唐太宗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抚九族以仁,这一政策说明 ( ) A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B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C各族之间关系一直非常和睦 D统治者通过册封各族首领以巩固边防9 如表是唐朝前期主要贡丝织品的州在全国各道的比例情况。表中的情况反
4、映了当时( )地区河南道河北道剑南道山南道江南道比重30.21%25.73%14.55%14.23%9.04%A .北方丝织业最为发达 B .四川丝织业发展迅速C .棉纺织业的地位下降 D .南北方经济差距加大10宋太祖曾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选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A 派文臣做知州 B 设“三衙” C 设转运使 D “杯酒释兵权”11从辽.宋.夏三者关系的发展变化中,可以看出汉族与少数民族( )A . 民族间相互冲突不可避免B . 政权的强弱取决于军事力量的强弱C . 民族间相互交流是历史发
5、展的主流D . 民族隔阂在增大12“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棉、麻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花成为经济作物C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D商品经济的发展13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值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材料表明设军机处的最初目的是: 提高办事效率 处理西北军务 维护国事机密 加强专制皇权 A. B. C. D.14历史课上,老师展示了如下两则材料,材料体现了明清时期的新思想。这一新思想是( )A批判君主专制 B. 格物致知 C. 存天理,去人欲 D. 工商皆
6、本15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异彩纷呈。明清涌现出著名的四大小说,其中更有一部大历史境界的“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它是( )A .三国演义 B .红楼梦 C .水浒传 D .西游记16.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顺人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尤获。”他旨在强调农业生产应该( )A因时制宜,休耕轮作 B精耕细作,提高地力C顺应自然,遵循规律 D改进技术,增加产量17.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18.下
7、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该画属于:( )A 风俗画 B.文人画C山水画 D宫廷画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再也未发生藩镇割据。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19.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 A文官取代武将为地方长官 B 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C 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D 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20.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
8、自于( )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守仁二、 材料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瓶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所谓士人政府者,即整个政府由全国各地之知识分子即读书人所组成。-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二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材料一、二摘自钱穆中国传统政治材料三(隋
9、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材料四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取的推动“士人政府”出现的制度是什么?方式是什么?“全国优秀青年的标准是什么?”(6分)(2) 根据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是如
10、何选拔官吏的?(4分)分析该选官制度实行的原因。(4分)(3) 相对于材料二,材料三中选官制度有何特点?(6分)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性。(15分)(4) 综合上述材料,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有何特点?(5分)历史答案一、选择题1.C 2.C 3.B 4.A 5.C 6.C 7.D 8.A 9.A 10.D 11.D 12.C 13.B 14.A 15.B 16.C 17.C 18.B 19.B 20.C二、材料题21. (1)察举制(2分)方式:由地方向中央推举官员(2分)标准:品行(2分)(2)方式:由地方官员负责。(2分)根据民间评价列出候选人(2分)原因:地方骚乱,交通不便(4分)(3) 特点:选官权集中到中央。(3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3分)进步性:1、打破了世家贵族垄断官场的局面2、 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3、 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的弊端4、 限制徇私舞弊的发生5、 加强中央集权(4)特点:选官权利由地方转移到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加强。选官标准与方式更加公平公正。(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