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07415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3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素养评价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素养评价(一)(专题一)(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漯河高一检测)作为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教育家,孔子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向平民化发展所作出的最大贡献是 ()A.“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B.“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C.“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D.“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解析】选C。孔子“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打破了春秋时期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的思想和做法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补偿训练】春秋战国时期,学术风气空前活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主要社会条件是

2、()A.诸侯割据局面的影响 B.封建制度已经确立 C.各国国君重视人才 D.教育日益普及【解析】选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诸侯割据局面客观上打破了思想上的束缚,导致百家争鸣的出现,故选A。此时属于社会转型时期,故B错;C不属于社会条件;D中教育普及错误。2.(2020江苏高考)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A.恢复前代礼乐制度 B.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C.强调社会等级和谐 D.适应兼并战争需要【解析】选B。根据“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可知墨家学派将普通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所

3、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代表了下层平民利益,故B正确;孔子主张恢复前代的礼乐制度,排除A;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等级和谐,排除C;法家思想主张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适应了兼并战争的需要,排除D。3.(2020淮南高一检测)先秦时期,儒家在治国方略上经历了孔子的“以德治国”、孟子的“仁政”和荀子的“君主的德最重要”等主张。这反映了当时的儒家()A.反对法家的法治主张 B.追求理想的人治政治 C.缺乏治国的明确标准 D.渴望人伦秩序的规范【解析】选B。材料中三位儒家代表人物都主张德治,但没有明确反对法治,故A错误;他们都将德治作为理想的人治政治,故B正确;德治就是他们治国的明确标准,故C错误

4、;材料论述的是儒家的治国方略,与人伦秩序的规范无关,故D错误。4.(2020南宁高一检测)有学者指出,儒家思想不仅重视“忠君”,也在一定程度上强调“限君”。下列儒家思想主张中有“限君”意图的是()A.天行有常 B.天人感应 C.君权神授 D.格物致知【解析】选B。天人感应体现了君主有过失,天降灾异的思想,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君”的作用。故B正确。5.“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材料中的“动机”主要指()A.加强思想文化专制 B.树立皇帝权威 C.消灭异端学说 D.繁荣学术文化【解析】选A。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的思想文化政策,汉武帝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本质是

5、一致的,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文化的专制,故A正确。【拓展延伸】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学态度截然相反的原因(1)秦统一后面临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对人民的统治等迫切任务,儒家“仁政”思想不适合秦当时的统治需要。(2)汉武帝推崇儒学有两个方面的原因。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汉初“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和发展,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适应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6.下面为汉代教育结构图。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最有效的信息是()A.封建教育系统已大体形成 B.儒学已经垄断了学校教育 C.汉代的儒学教育逐渐下移 D.太学可

6、统领地方各级学校【解析】选A。根据题目中汉代的教育系统可知,中央、地方教育系统完善,官学、私学相得益彰,故A正确。7.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解析】选D。孔子的“克己复礼”是要求人们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符合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朱熹的“克己”则要求克服人的私欲,维护封建伦理道德,二者并不完全一致。【补偿训练】“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7、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守仁的“心学”D.王夫之的“唯物思想”【解析】选C。诗中“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这句体现了“心外无理”“心是万物的本原”的哲学观点,而这正是陆王心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故C正确。8.(2020漳州高一检测)宋代理学兴起,标志着儒学发展到了新高度。理学的集大成者是()A.程颢 B.荀子 C.朱熹 D.陆九渊【解析】选C。宋代理学兴起,程颢、程颐对理学的发展有突出贡献,朱熹继承二程的思想并成为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也被尊称为“朱子”,故C正确。【补偿训练】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宋朝的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程颐

8、的是 ()A.“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B.“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C.“心即理也”“心外无物”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解析】选D。“二程”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是“天理”,宣扬“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A、B是孔孟儒学,C是心学。9.(2020佛山高一检测)柳宗元说:“浮图(又作浮头、浮屠、佛图,旧译家以为佛陀之转音)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奭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反映出()A.佛教已取得政治统治地位 B.儒家思想日益走向哲学化 C.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暴露 D.佛教与儒家思想逐渐融合【解析】选D。题干可以压缩成一句话:佛陀往往与易论语合,不与孔子异道。意思是佛教

9、和儒家思想出现和平共融的趋势,故选D。10.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A.抗清斗争高涨 B.社会相对安定 C.西方思想的影响 D.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选D。明清时期产生的带有民主色彩的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故选D。【补偿训练】明清时期,以“异端”自居反对礼教的虚伪的进步思想家是()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以“异端”自居,反对盲从孔子的思想家只能是李贽。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故选A。11.(2020全国卷)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

10、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 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 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 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解析】选B。儒家思想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重视伦理道德,在清代宗谱的纂修中,都得到了体现,故选B;科举制不强调血缘,排除A;“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而士族只是社会的一部分,不能以偏概全,排除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确立,排除D。12.(2020邢台高一检测)下表为明清之际思想家的有关言论。据表可知,这些思想家()顾炎武“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11、王夫之“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唐甄“天子之算,非天帝之大神也,皆人也”“世无君矣?岂有臣乎”A.对传统封建政治做了反思 B.描绘了民主政治的蓝图 C.深刻剖析了君主专制弊端 D.主张限制君权扩大相权【解析】选A。从材料中的“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一姓之兴亡,私也”“天子之算,非天帝之大神也,皆人也”来看,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的封建政治制度进行反思,认识到封建制度存在的问题。故A正确。【深化点拨】明清之际儒学的继续与变异 尽管明清之际思想家激烈反对传统思想,反对理学的不合理的部分,具有鲜明的反专制的民主主张,但是他们仍然是儒家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部分、一个阶段。李贽和明清之

12、际三大思想家毕竟还属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他们并不完全否决儒家思想,而是批判与继承并行、与时俱进,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因此,有些人将明清之际思想特征概括为儒学的继续与变异时期。他们对儒学的发展实质上起了建设性作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6分,14题26分,共52分)13.材料一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五年春置五经博士。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诏曰:“详延天下方

13、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举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班固汉书武帝纪 材料三 董仲舒的教化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当时客观形势的正确反映。虽然,从本质上说,这一主张是为巩固汉政权的封建统治服务的,但从客观效果来看,它不仅对当时,而且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的进步作用。高春菊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针对教化提出的具体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倡导教化的主要原因。(8分)(2)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重视儒学的主要措施,分析其作用。(10分)(3)据材料三,结合

14、所学知识,如何正确理解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历史影响。(8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的发展及影响。第(1)题,注意提炼材料关键信息,归纳董仲舒的主张。第(2)题考查基础知识,根据材料回答措施,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教育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作用。第(3)题,材料三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一是本质方面,二是客观效果方面,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即可。答案:(1)主张:办学校;以仁、义、礼教化人民。原因:适应统治的需要;儒家重教化的传统;教化本身的功能。(2)措施:设五经博士;起用儒学家参政;兴办学校,大力提倡儒学。作用:有利于巩固统治;初步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教育体系;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3)影响:一

15、方面,有利于巩固封建思想统治(或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使儒学思想的主流地位更加巩固(或社会影响更加扩大),客观上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束缚和阻碍作用。14.“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关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材料二 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 材料三 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

16、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4分)(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10分)(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6分)(4)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综合分析和材料解读能力。第(1)题要

17、结合明朝政治状况分析;第(2)题首先要理解“表象”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天下昌明的表象就是有良好的社会风俗。社会教化的功能要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士人有廉耻”“天下有风俗”“立天下之人伦”“有政事,然后有国家”概括;第(3)题从“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可知顾炎武主张取先秦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把孔孟之道视为儒学根本;第(4)题联系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名言进行分析。答案:(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2)社会表象:风俗。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4)学风:经世致用。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