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06325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8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省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省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广东省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广东省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广东省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广东省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广东省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广东省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广东省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广东省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广东省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1下面两幅图片体现出的近代服饰变革的特点是()中山装旗袍A等级鲜明B坚守传统C完全西化D中西合璧2(2020珠海学考模拟)“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对材料信息归纳最为完整准确的是()A国民政府颁布剪辫易服法令B当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C风俗变革具有政治色彩D维新变法主张断发易服31859年,英国人呤唎在广州街头散步,“看到很多中国姑娘的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颏下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地向两边伸出。”这反映了()A习俗变迁实现女性解放B西方文明影

2、响生活习俗C政府明令废止女子缠足D习俗变迁促进经济发展4上海通商后,西方娱乐方式传入,一些女子以打台球为时尚( 如下图所示)。该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A18世纪初期B18世纪中后期C19世纪初期 D19世纪中后期5中国古代字典中本无“啤”字。啤字是根据英、德、法文的头两个字母的发音新创造的,所以在近代中国的一个时期内,很多人把“啤酒”称为“卑酒”。这反映了()A中国传统酒文化已被西化B西方啤酒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C国人对外洋文化的接受D国人产生了崇洋媚外观念61903年10月,南方媒体报道:“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参加乡试时只好装假辫子入场考试。其背景是()A留学已成为江南社会的时

3、尚B风俗变迁与社会现实的冲突C满汉民族平等成为历史要求D清政府希望借科举扑灭革命7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文化教育日渐衰落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8(2020汕头学考模拟)下表为改革开放前上海择偶标准比例统计表。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年代项目1949196619671976家庭出身26.6%28.8%政治面貌30.5%23.5%学历10.6%11.7%A传统观念根深蒂固B政治主导社会生活C市场经济逐步建立D知识分子地位提高9兰陵忧患生京华百二竹枝词云:“坤(

4、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年)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主要反映了()A政局更替推动习俗变迁B废止缠足法令成效显著C革新传统陋习进程艰难D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10下图是中国近代以来礼节的变化 三幅图片所示的礼节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A仁义礼智信的传统道德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1下图是1929年2月10日湖南国民日报上刊登的一幅漫画,画上的人说“青天白日之下用不着这个废物”。这表明当时社会上()A主动破除旧俗与陋习B全盘接受西洋新风俗C肤浅理解破旧与革新D激进与保守斗争激烈12(2020湛江学考模拟)下图为1898年申报刊登的

5、“新式脚踏车”广告。这一现象表明近代中国()A封建自然经济瓦解B社会发展受到近代化冲击C传统农耕文明衰微D百姓出行难问题得到解决13申报在20世纪30年代常刊登“共用黄汽车”“云飞汽车,日夜出租”“教授驾驶汽车,包领驾驶执照”等广告。这说明当时的上海()A交通工具趋同化B交通迈向近代化C汽车驾驶普及化D汽车制造国产化141924年12月,北京开通有轨电车。民间竹枝词写道:“电车一动响郎当,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能够印证新式交通工具()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B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C推动了城市人口的增长D取代了原有的出行方式15小说京华烟云的主人公姚木兰在民国六年(1

6、917年)从北京出发到上海、杭州游历,当时她不可能选择的交通工具是()A火车B轮船C飞机D汽车1619世纪80年代上海地区一首竹枝词描述道:“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该词描述的是()A以电报、电话为代表的通讯工具B以电影、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技术C以汽车、火车为代表的交通工具D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17针对上海新报没有社会新闻的缺陷,申报注重社会新闻报道,并不惜代价对重大的社会新闻进行连续报道,以此扩大报纸销路。这表明申报()A适应社会市场需求B适应政治斗争需要C旨在引领社会潮流D干预司法案例审判18(2020中山学考模拟)1898年,维新人士所

7、创办的湘报中写道:“人死如同灯灭样,那里眼珠还有亮,电学书你去看几篇,方知此话是谣言。”这反映出近代报刊()A具有启迪民智、彰显理性的作用B成为宣传西学的主要载体C促进了文学革命的深入发展D提高民众认知,崇尚改良191896年8月14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广告:“徐园七夕设文虎(即灯谜)候教又一村并演西洋影戏。”这则材料中蕴含的最恰当的历史信息是()A上海拍摄国产第一部电影B电影传入中国上海C电影最先出现于中国D上海报业非常发达20松花江上是1947年发行的关于一位东北松花江畔的青年逃离东北,最终参加义勇军,并抗击日寇的电影。该电影一经放映就获得了社会的好评。这一现象说明()A政局的稳定有利于电影发

8、展B文化产业的资本投资于电影业C观看电影成为市民娱乐的方式D电影艺术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二、非选择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明会典材料二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明后期小说醒世恒言材料三梁启超曰:居今日之中国,而与人言妇学,闻者必曰:天下之事,其更急于是者,不知凡几?百举未兴,而汲汲论此,非知本之言也。然吾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请备陈其义以告天下。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国次

9、强,英法德日本是也;女学衰,母教失,无业众,智民少,国之所存者幸矣,印度波斯土耳其是也。吾推及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梁启超变法通义论女学(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婚恋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所反映婚恋观的成因。(2)根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妇女教育观的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教育观的影响。22近代运输格局成为反映时代变迁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铁路和轮船运输因极大的载运量而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1830 年到1870年,英国实业家修筑了两万公里铁路,连接了工业中心、铁矿、港口等。为了便于交通和货运,美国政府开凿运河,私人投资者建立起轮船航线和铁路网络。到1

10、860年,东北部的工业区、南部农业区以及中西部城市之间已有铁路相连。发明创造开启了工业化进程,也造就了铁路和轮船;而后者因为提供了快速廉价的交通方式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化近程。英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材料二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汉口至上海航线的各轮船公司概况开办年国别公司船只(艘)吨位1875中国招商局45 8601887英国太谷、怡和713 9221898日本大阪46 5811899德国瑞记、美最时55 743材料三轮船使商业贸易流通渠道发生了实质性变化,1881年进出汉口装运茶叶的远洋轮船有30艘,吨位达48 670吨;汉口至宜昌轮运航线的出现,使货物运转日期缩短了一个月但是轮船不可能迅速而彻底地

11、将传统木船挤出近代商品流通渠道,以1881年为例,汉口进出船只中,木船为250艘,吨位达41 887吨;外国租赁木船为127艘,吨位达11 289吨。武汉地区以土货进出口为主轴的市场,基本上依傍木船运输。任放近代两湖地区的交通格局(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美近代运输格局出现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经济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长江航运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3)根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末湖北航运业的格局变化。这说明了什么?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1下面两幅图片体现出的近代服饰变革的特点是()中山装旗袍A等级鲜明B坚守传统C完全西化D中西合璧D中山装和旗袍都是中西合

12、璧的产物。2(2020珠海学考模拟)“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对材料信息归纳最为完整准确的是()A国民政府颁布剪辫易服法令B当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C风俗变革具有政治色彩D维新变法主张断发易服C“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说明风俗变革具有政治色彩,故C项正确。31859年,英国人呤唎在广州街头散步,“看到很多中国姑娘的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颏下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地向两边伸出。”这反映了()A习俗变迁实现女性解放B西方文明影响生活习俗C政府明令废止女子缠足D习

13、俗变迁促进经济发展B由材料中的时间“1859年”和“曼彻斯特式的头巾”可知,这是鸦片战争后,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通商口岸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故选B项。4上海通商后,西方娱乐方式传入,一些女子以打台球为时尚( 如下图所示)。该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A18世纪初期B18世纪中后期C19世纪初期 D19世纪中后期D1842年南京条约后中国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故图片中的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19世纪中后期,故D项正确。5中国古代字典中本无“啤”字。啤字是根据英、德、法文的头两个字母的发音新创造的,所以在近代中国的一个时期内,很多人把“啤酒”称为“卑酒”。这反映了(

14、)A中国传统酒文化已被西化B西方啤酒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C国人对外洋文化的接受D国人产生了崇洋媚外观念C由材料中国人对“啤酒”的接受说明其对西方文化的接受,故C项正确。61903年10月,南方媒体报道:“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参加乡试时只好装假辫子入场考试。其背景是()A留学已成为江南社会的时尚B风俗变迁与社会现实的冲突C满汉民族平等成为历史要求D清政府希望借科举扑灭革命B据材料中这些新学国民及留学生追求自由和民权,参加乡试时只好装假辫子入场考试,说明科举考试的规定使知识分子不得不收敛新思想追求功名,可见风俗变迁与社会现实的冲突,故B项正确。7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

15、,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文化教育日渐衰落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C题干中“小足板子洋烟袋”反映保守势力崇尚西方产品,题干中“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反映新兴知识分子崇尚西方新式科技类的产品,故C项正确。8(2020汕头学考模拟)下表为改革开放前上海择偶标准比例统计表。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年代项目1949196619671976家庭出身26.6%28.8%政治面貌30.5%23.5%学历10.6%11.7%A传统观念根深蒂固B政治主导社会生活C市场经济逐步建立D知识分子地位提

16、高B注意题干时间信息及择偶更看重“家庭出身”和“政治面貌”,“学历”则相对受到轻视,可知B项符合题意;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与史实不符;D项则与材料意思相反。9兰陵忧患生京华百二竹枝词云:“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年)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主要反映了()A政局更替推动习俗变迁B废止缠足法令成效显著C革新传统陋习进程艰难D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C根据“争奈人多足似弓”“几时强迫变颓风”可知废止缠足,革新传统陋习进程艰难,故C项正确。10下图是中国近代以来礼节的变化 三幅图片所示的礼节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A仁义礼智信的传统道德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C西学在中

17、国的发展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根据题干图片“百姓跪官”“鞠躬问候”“握手”,可知近代中国礼仪逐渐平等,体现了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故B项正确。11下图是1929年2月10日湖南国民日报上刊登的一幅漫画,画上的人说“青天白日之下用不着这个废物”。这表明当时社会上()A主动破除旧俗与陋习B全盘接受西洋新风俗C肤浅理解破旧与革新D激进与保守斗争激烈C漫画中的“青天白日”结合时代背景可知是在民国时期,漫画中的人把传统文化全盘否定作为破旧的手段表明理解是肤浅的,故C项正确。12(2020湛江学考模拟)下图为1898年申报刊登的“新式脚踏车”广告。这一现象表明近代中国()A封建自然经济瓦解B社会发展受到

18、近代化冲击C传统农耕文明衰微D百姓出行难问题得到解决B根据题干可知,19世纪末申报刊登了“新式脚踏车”广告,这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近代化的冲击,故选B项。13申报在20世纪30年代常刊登“共用黄汽车”“云飞汽车,日夜出租”“教授驾驶汽车,包领驾驶执照”等广告。这说明当时的上海()A交通工具趋同化B交通迈向近代化C汽车驾驶普及化D汽车制造国产化B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时间“20世纪30年代”“共用”“日夜出租”“教授驾驶汽车,包领驾驶执照”说明当时汽车使用比较多,交通开始迈向近代化,故选B项。141924年12月,北京开通有轨电车。民间竹枝词写道:“电车一动响郎当,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分男

19、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能够印证新式交通工具()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B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C推动了城市人口的增长D取代了原有的出行方式B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乘坐电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促进了平等思想的发展。15小说京华烟云的主人公姚木兰在民国六年(1917年)从北京出发到上海、杭州游历,当时她不可能选择的交通工具是()A火车B轮船C飞机D汽车C中国航空事业起步于1918年,所以民国六年(1917年)姚木兰不可能乘坐飞机到上海、杭州游历。1619世纪80年代上海地区一首竹枝词描述道:“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该词描

20、述的是()A以电报、电话为代表的通讯工具B以电影、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技术C以汽车、火车为代表的交通工具D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A根据题干材料“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可知描述的是以电报、电话为代表的通讯工具。17针对上海新报没有社会新闻的缺陷,申报注重社会新闻报道,并不惜代价对重大的社会新闻进行连续报道,以此扩大报纸销路。这表明申报()A适应社会市场需求B适应政治斗争需要C旨在引领社会潮流D干预司法案例审判A申报注重社会新闻报道,并不惜代价对重大的社会新闻进行连续报道,以此扩大报纸销路,是申报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表现,故答案为A项。18(2020中山学考模拟)1898年,维新人士

21、所创办的湘报中写道:“人死如同灯灭样,那里眼珠还有亮,电学书你去看几篇,方知此话是谣言。”这反映出近代报刊()A具有启迪民智、彰显理性的作用B成为宣传西学的主要载体C促进了文学革命的深入发展D提高民众认知,崇尚改良A据材料“人死如同灯灭样,那里眼珠还有亮,电学书你去看几篇,方知此话是谣言”可以得出近代报刊具有启迪民智、彰显理性的作用,故A项正确。191896年8月14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广告:“徐园七夕设文虎(即灯谜)候教又一村并演西洋影戏。”这则材料中蕴含的最恰当的历史信息是()A上海拍摄国产第一部电影B电影传入中国上海C电影最先出现于中国D上海报业非常发达B题干中的时间是19世纪末,即为电影传

22、入中国的时期,因此只有B项最为恰当。20松花江上是1947年发行的关于一位东北松花江畔的青年逃离东北,最终参加义勇军,并抗击日寇的电影。该电影一经放映就获得了社会的好评。这一现象说明()A政局的稳定有利于电影发展B文化产业的资本投资于电影业C观看电影成为市民娱乐的方式D电影艺术与社会现实相结合D松花江上电影的放映,获得了社会的好评,说明电影艺术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明会典材料二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

23、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明后期小说醒世恒言材料三梁启超曰:居今日之中国,而与人言妇学,闻者必曰:天下之事,其更急于是者,不知凡几?百举未兴,而汲汲论此,非知本之言也。然吾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请备陈其义以告天下。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国次强,英法德日本是也;女学衰,母教失,无业众,智民少,国之所存者幸矣,印度波斯土耳其是也。吾推及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梁启超变法通义论女学(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婚恋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所反映婚恋观的成因。(2)根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妇女教育观的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24、分析该教育观的影响。答案(1)婚恋观:材料一遵守礼制(三从四德),坚守妇道;材料二追求个性、婚恋自由。成因: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使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明中后期出现了反礼教的思想,鼓舞了明朝妇女追求婚姻自主。(2)特点:把妇女受教育与救亡图存相结合。(或妇女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强弱)影响:解放人们的思想;有利于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推动女子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妇女救亡图存的使命感。22近代运输格局成为反映时代变迁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铁路和轮船运输因极大的载运量而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1830 年到1870年,英国实业家修筑了两万公里铁路,连接了工业中心、铁矿、港口等。为

25、了便于交通和货运,美国政府开凿运河,私人投资者建立起轮船航线和铁路网络。到1860年,东北部的工业区、南部农业区以及中西部城市之间已有铁路相连。发明创造开启了工业化进程,也造就了铁路和轮船;而后者因为提供了快速廉价的交通方式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化近程。英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材料二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汉口至上海航线的各轮船公司概况开办年国别公司船只(艘)吨位1875中国招商局45 8601887英国太谷、怡和713 9221898日本大阪46 5811899德国瑞记、美最时55 743材料三轮船使商业贸易流通渠道发生了实质性变化,1881年进出汉口装运茶叶的远洋轮船有30艘,吨位达48 670吨;汉

26、口至宜昌轮运航线的出现,使货物运转日期缩短了一个月但是轮船不可能迅速而彻底地将传统木船挤出近代商品流通渠道,以1881年为例,汉口进出船只中,木船为250艘,吨位达41 887吨;外国租赁木船为127艘,吨位达11 289吨。武汉地区以土货进出口为主轴的市场,基本上依傍木船运输。任放近代两湖地区的交通格局(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美近代运输格局出现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经济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长江航运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3)根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末湖北航运业的格局变化。这说明了什么?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英国实业家修筑了两万公里铁路”“美国政府

27、开凿运河”“发明创造开启了工业化进程”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等方面分析英美近代运输业的经济影响。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表格中船只数量和吨位的大小概括其特点;第二小问,结合“1840年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近代中国交通的进步、工业革命、洋务运动”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关键句“远洋轮船有30艘,吨位达48 670吨”“轮船不可能迅速而彻底地将传统木船挤出近代商品流通渠道”概括归纳;第二小问,从近代化交通、工业化、社会转型等角度揭示材料三反映的信息。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的促进;政府倡导;实业家的推动。影响:促进了工业化进程;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2)特点:列强在中国轮船航运业中占据优势;英国居于首位;中国近代航运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成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打开中国大门;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沿海沿江交通;洋务运动的推动。(3)变化:远洋航运有所发展;轮船与木船既竞争又互补。说明:新式交通工具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工业化是历史的重要趋势;社会转型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