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03552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7课诗三首小河弯弯,兰草青青,看,是谁在涉江采摘芙蓉?蓦然回首,银月满地,听,是谁在对酒当歌?一腔建功立业的壮志,一片渴慕贤才之雄心,都寄托在“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的吟唱中。檐后种榆柳,堂前栽桃李,把酒望南山,菊花开满园。一代诗宗陶渊明毅然归隐田园,留下了多少感人的诗篇!三首诗歌,三个朝代,三种风格,三种心情。1走近作者曹操生平经历曹操(155220),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是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封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尽快统一全国,他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

2、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诗风慷慨悲凉。主要作品蒿里行观沧海薤露行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龟虽寿等。后人辑有曹操集。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陶渊明生平经历陶渊明(365或372或376427),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后世称作“田园诗人之祖”“隐逸诗人之宗”。他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时官时隐。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加之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度不满,毅然辞

3、官归隐。长于诗文辞赋,开创了田园诗,为我国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主要作品诗歌:归园田居5首、饮酒20首、杂诗12首、读山海经13首等。辞赋、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2.背景解读(1)涉江采芙蓉东汉末年,一些中下层文人为了寻求出路,往往要背井离乡,外出游学或游宦。他们或游京师,上太学;或奔走权门,进谒州郡,请求举荐,以便获得一官半职。他们长时间远离家乡,过着坎坷辛苦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浓重的乡愁。外有游子,内有思妇。因此,古诗十九首中有的作品就反映了当时游子思乡、闺妇怨别的痛苦。这些作品感情真挚,艺术成就较高。涉江采芙蓉就属此类作品。(2)短歌行曹操巩固了北方割据势力后,在建安

4、十三年回到邺都,立刻着手改革官制,自任丞相,将军政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此时,孙权统一了江南,建立东吴政权,刘备在荆州积蓄扩展力量,伺机而动。曹操深感今后的对手更强更难对付,必须广招贤才,迅速扩大自己的力量,方有取胜的把握。南征的战事迫在眉睫,曹操的这层忧虑也日益加深。终于在一次宴会上,他使用“短歌”的形式将自己的思虑公布于众。(3)归园田居(其一)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天,便声称“岂能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陶渊明归隐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了田园风光的美好与乡居生活的淳朴

5、可爱,抒发了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课文选的是第一首。3. 相关知识关于五言诗五言诗:中国古代诗歌体裁,全篇以五字句构成。最早产生于汉代民谣和乐府民歌。到了东汉时期的乐府民歌,其五言形式已臻于成熟,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文人五言诗是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出现的,标志着文人五言诗达到最高成就的是东汉末年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刘勰的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建安以后,五言诗创作日趋繁盛。唐代以后,五言诗更为兴盛,出现了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由于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内容,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因此,它适应汉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6、。唐以前的五言诗遂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了。关于建安文学文学史上的建安,指建安到黄初(黄初是魏文帝曹丕的年号,公元220年226年)这段时间。建安文学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是诗歌方面。建安时期,文人五言诗繁兴,这时期的诗坛可谓群星璀璨,代表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和女诗人蔡琰。他们继汉乐府之后,打破汉代文人诗歌消沉的局面,第一次掀起文人诗歌创作的高潮。他们直接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并且形成了“建安风骨”这一优良传统。同时,他们普遍采用新兴

7、的五言形式,奠定了五言诗在文坛上的地位。1字音识记遗谁(wi)子衿(jn)呦呦(yu)鼓瑟(s) 越陌(m) 度阡(qin)谈(yn) 三匝(z) 吐哺(b)羁鸟(j) 守拙(zhu) 暧暧(i)樊笼(fn)2字形辨认 3通假字契阔谈“”通“宴”,宴会。4古今异义(1)同心而离居古义:感情深厚。今义:齐心。(2)人生几何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3)依依墟里烟古义:轻柔而缓慢地飘升。今义:形容留恋,不忍分离。(4)复得返自然古义:田园生活,自然的本性。今义:自然界,理所应当的。5一词多义(1)适(2)故(3)顾(4)当(5)存(6)归(7)遗6词类活用(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用作

8、状语,向南)(2)榆柳荫后檐(名词用作动词,遮蔽)(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使动用法,使归)(4)去日苦多(意动用法,以为苦)(5)山不厌高(意动用法,以为厌)7特殊句式(1)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宾语前置句)(2)开荒南野际(省略句,“荒”后省略介词“于”)(3)狗吠深巷中(省略句,“吠”后省略介词“于”)(4)鸡鸣桑树颠(省略句,“鸣”后省略介词“于”)1涉江采芙蓉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传达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2分析理解归园田居

9、(其一)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提示:诗歌开篇两句写出了作者爱丘山、憎世俗的情感,统领全篇。接着以比喻、对偶的手法,生动地展示了自己为官十三年的“羁鸟”“池鱼”的仕途生活,表现了对仕途的厌恶,对自由田园生活的强烈渴望。接着作者由近及远着力描绘了田园风光,“方宅”以下四句,以简短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暧暧”以下两句,视线转向远处,使整个画面显出悠邈、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而“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则使这幅宁谧的画面鲜活起来。作者正是以此作为污浊喧嚣的官场“樊笼”的对立面,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和人生观念,结尾“复得返自然”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也指自然的生活。诗中诗人把统治

10、阶级的上层社会斥为“尘网”,把投身其中看成是“羁鸟”“池鱼”,把退隐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表现了他对丑恶社会的鄙视。在这里,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格外吸引人的力量。3短歌行里“忧”字出现多次,你认为作者“忧”的是什么?你认为这首诗的情调是怎样的?提示: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渴望建立功业而未得,这就不能不产生苦闷和感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作者“忧”的是人生短暂,自己老年将至而大业未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作者“忧”的是贤才难得。“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贤才难求的“忧”“

11、不可断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作者“忧”贤才不能投奔自己这个贤主。全篇以“忧”贯穿其中,“忧”人生之路,“忧”人才之未至,“忧”大业之未就,但“忧”而不伤,其情调是慷慨悲凉的。有人说,陶渊明的归隐带有无奈的妥协和投降的意味,是知其不可而求其次的做法,不应该拔高他归隐的意义。应如何看待这种观点?请谈谈你对陶渊明归隐的看法。他人之见观点一:陶渊明深知官场的黑暗,故选择了退守田园,以诗酒自娱,追求自由和本真,而不是选择与世俗同流合污,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他的归隐值得肯定。观点二:古代优秀的知识分子无不以“兼济天下”为己任,面对困难毫不畏惧、迎难而上才是真正的有

12、志之士。陶渊明的归隐,带有“明哲保身”的成分,故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不宜拔高。观点三:儒家知识分子信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观。陶渊明出仕,说明了他对知识分子使命的认识:退守本真,追求自由,并在艰难的生活中始终如一。这体现了儒家知识分子遭遇“穷”境时高尚的道德情操观。吾之观点答:_1主旨归纳涉江采芙蓉写的是游子采摘芙蓉送给家乡的妻子。采摘花草赠送给远方的妻子,表现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以及花草无从送出的痛苦与惆怅。短歌行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一方面感叹社会离乱,忧伤人生易逝;另一方面倾诉了对朋友的怀念,抒发了渴望得到贤才,帮助自己建功立业、统一全国的急切心情。归园田居(其一)是作者

13、仕宦情结与田园情结激烈碰撞而最后以田园情结获胜的精神产物。诗歌描写了诗人弃官归隐、重返自然后的生活情景,表现了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2结构图示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3写法赏析涉江采芙蓉(1)意境高洁、清幽“芙蓉”“兰泽”“芳草”等词,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2)含蓄不尽,余味悠长“漫浩浩”一词,读起来给人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结尾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短歌行(1)语言简约而含蓄本诗有两处引用诗经中的成句,一处引用古谚语

14、中的成句,并有两处化用了管子和史记鲁周公世家等典籍中的语句,从而表达了比较复杂的思想内容,使得诗作更加精练含蓄。此外,大量反诘语句的运用,如“人生几何”“何以解忧”“何时可掇”“何枝可依”,对启发读者联想和思考,使诗味更加蕴藉,都起着很好的作用。(2)综合运用多种修辞诗中作者多用比喻表达自己的心情。“譬如朝露”一句抓住了韶华易逝与朝露易干的相似点构成比喻来形象地表现自己的感慨;“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则礼赞了贤才,同时也流露了自己对贤才的渴望之情;“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来喻指自己对贤能之人的礼遇;“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又采用起兴的手法来表现对贤才的礼遇和贤才难求的孤寂;

1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则采用类比手法来表现礼遇贤才的殷勤态度。归园田居(其一)(1)语言朴素自然用白描的手法,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毫无粉饰之词,平易如话,但恰到好处地与诗意合拍。(2)情景交融“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八句,描写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狗吠鸡鸣,富有生活气息,构成了远离尘世、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艺术境界。这是实境也许的确是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情景,但更是心境陶渊明内心追求那种恬静的生活情趣的物化,实境与心境浑然一体、水乳交融。(3)比喻生动形象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为“尘网”“樊笼”,把误入官场的人比作“羁鸟”“池鱼”,不仅形象贴切,而且蕴含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16、。4课文译释涉江采芙蓉芙蓉:莲花的别名,又名“菡萏”(hn dn)。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还顾:回顾,回头看。远道:远方之意。漫浩浩:形容无边无际。同心:指感情深厚。终老:指度过晚年,直至去世。段解: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最后两句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深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只能“忧伤以终老”了。短歌行当:也是对着的意思。几何:多少。譬如:比喻,好像。去日:过去的日子。慨当以慷:指宴会上的歌声激昂慷慨

17、。是“慷慨”的间隔用法。当以,这里没有实际意义。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酒。青衿(jn):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子:对对方的尊称。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但:只。沉吟:沉思,深思,这里指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呦呦(yu yu):鹿叫的声音。苹:艾蒿。鼓:演奏。段解:表达诗人对贤才的渴求以及宾主欢宴、礼待嘉宾的情形。掇(du):拾取,采取。陌(m):东西向田间小路。阡(qin):南北向的小路。契(q)阔:久别重逢。契,一音qi。谈(yn):欢饮畅谈。:通“宴”。乌鹊:乌鸦。匝(z):周,圈。依:栖息。厌:满足。吐哺(b):吐出嘴里含着的食物。归心:人心归服。段

18、解:诗人将人生无常带来的深沉忧思和他要招揽贤才、统一天下的壮志豪情相混杂,情绪或低落或高昂,到诗歌的结尾处,才让读者体会到诗人已用对理想、对事业的不懈追求驱散了此前萦绕在心头的忧思愁绪。读整首诗,让人由衷赞叹曹操的心胸肝胆。写忧思,自然随意,反反复复,将它写得无处不在,难以排解,让人产生共鸣;写壮志,头角峥嵘,完全是豪杰气象,又非他人所能比,结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何等有气魄!归园田居(其一)适:迎合。俗:世俗。韵:本性、气质。丘山:这里泛指山水。尘:尘世。网:罗网,意指庸俗污浊的官场犹如罗网。三十年:陶渊明自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初做江州祭酒,到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辞去彭泽

19、令归田,一共十三个年头,这里的“三十年”是夸大的说法。羁鸟:笼中鸟。羁,束缚。旧:旧时的,以前的。池鱼:蓄养在池塘里的鱼。故:从前,这里指从前生活的地方。渊:深水。际:中间,里边。守拙: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归:回,返回。方:四方,周围。宅:住宅。草屋:苫草的土屋。荫(yn):遮蔽。罗:排列,罗列。暧暧(i i):昏暗,模糊。村:远处的村庄。深巷:幽深的小巷。颠:顶。尘杂:指尘俗杂事。此句意为门外没有世上那些乱糟糟的事。虚室:空室。余闲:闲暇。樊笼:比喻官场生活。复:又,重。返自然:这里指归耕田园。段解:这首诗比喻形象贴切,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作“尘网”,把其中之人比作“羁鸟”“池

20、鱼”,把退隐田园比作冲出“樊笼”。这首诗情景交融,富有意境美。在这首诗里,我们所接触到的不是互不相关的方宅草屋、榆柳桃李、傍晚的村落、墟里的炊烟、深巷中的狗吠、桑树颠的鸡鸣,而是由这些具体的景物构成的一种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意境,使人深深体味到作者那淡泊恬静的生活情趣,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至臻完美的艺术境界。鉴赏古诗中的比拟手法一、知识讲解比拟包含拟人和拟物两种。(1)拟人。拟人就是把不具备人的动作和感情的事物人格化。拟人化的写法可以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既能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有了拟人化之后所特有的具象效果。(2)拟物。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叫作拟物。二、实战

21、演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姜夔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注:丁未:公元1187年(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吴松:今江苏吴江区,是晚唐诗人陆龟蒙生前隐居之地。商略:商量讨论。天随:陆龟蒙自号“天随子”。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词作的上片。答:拟人。燕雁随季节而飞的“无心”,暗示了词人自己无心机,纯任天然;第三句写山峰似呈清寂愁苦之色;第四句写黄昏时分正酝酿着一番雨意,描绘出了雨意酣浓、垂垂欲下的江南烟雨风景。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无情物着上了有情色,道出了无限沧桑之感。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

22、能力。解题时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根据词句描写的景物的实际情况,明确词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二是联系词句进行简要的分析,注意语言的准确性。读懂诗歌:从北方飞来的鸿雁悠然自在,在太湖西畔随着白云飘浮。几座山峰萧瑟愁苦。黄昏时分,正酝酿一番雨意。我真想在第四桥边,跟随天随子一起隐居。可如今他在何处?我独倚栏杆缅怀千古,只见衰柳参差,在风中飞舞。2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答:比拟、排比。“诗豪与风雪争先”“雪

23、片与风鏖战”,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解析:“争先”“鏖战”都体现出拟人色彩,全句是排比修辞。答题时首先判断手法,然后要对手法进行解读,最后还要答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入夜,洞庭湖上昏蒙蒙一片,客船孤零零地停泊在湖间。只有岸上一盏青灯荧荧作闪,同我乘坐的小船遥遥相伴。舱外一阵阵北风肆逞着淫威,想必在无情地摧残着梅花的花瓣。我禁不住推开船窗观看

24、,这才发现已是大雪漫天。顿时我诗兴大作,迫不及待要同风雪争先。雪片与暴风搅作一团,我的诗句又同飞雪互相纠缠。我朗声大笑,心情无比畅然。课内素材不愿与污浊的官场同流合污的陶渊明以回归田园的惊世之举向人们展示了他脱俗的追求。可惜,在尘世的喧嚣浮华中,我们的灵魂被沉重的枷锁缚系,在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大背景下躁动不安,我们要学会为自己找片心灵的净土,建设好那片心灵的家园,坚守那份淡泊与宁静。角度点拨精彩运用示例1:思辨议论型(提示:辩证地议论分析,条清理晰,深刻有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千百年来给无数面临困境的文人雅士以精神的慰藉和灵魂的寄托。离乱纷争是社会的悲剧,生不逢时是

25、陶渊明的悲剧。权贵们的乱政夺权,朝廷的腐败堕落,使他陷入悲愤痛苦中。陶渊明的归隐并不是消极避世,而是对自我个性的坚守,坚守自己的理想,坚守人格的尊严,坚守心灵的自由。示例2:深刻议论型(提示:议论,唯有深刻才能振聋发聩,动人心魄!)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中国古代,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这种精神代代传承,逐渐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精神。在当今物欲横流、人的精神往往屈服于物质的时代,学习陶渊明,固守自己的精神家园,拒绝精神的物化,特别具有

26、现实意义!示例3:记叙抒情型(提示:记叙的同时抒情,能增强感染读者的力度!)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润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的清闲与旷达!拓展阅读归园田居我家房后有榆柳成荫,房前有桃李缤纷。鸟儿在天空鸣叫,细水在山前长流在这个远离世事的乡村,我体味到了生活的美

27、。很多人都不理解我,说我空学了一肚子学问却远离政坛,空有一身清高却不能为国家做多少贡献。然而我却另有苦衷。正是世俗,把我拒于千里之外;正是这样,我才选择离开。然而幸运的是这距离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三十年前,我误入歧途,坠落尘网。那时战争纷乱,社会混乱不堪。我也曾想过为国效力,我也曾想过为百姓尽绵薄之力,但是,一个文弱书生又能做什么?官场被一大堆势利小人把持着,为了五斗米的官俸,我要对那些宵小(坏人)折腰;为了“尽职”,我不得不拿手中的鞭子去逼迫那些交不上捐税的百姓这不是我当初的理想,这更不能是我未来要走下去的路!看着百姓痛苦的眼神,看着官场上的污泥浊水,看着日益混乱的时局我的心碎了,这距离

28、我当初的理想越来越远了。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中,我无法坦然:难道没有一条路,既能为民谋幸福,又不至于触怒权贵吗?没有。于是,我选择了离开。远离世俗,走近田园。我再也不必去看世俗的种种丑恶,我看到的是暧暧的远人的村庄,看到的是依依的墟里的炊烟。东篱下,我悠然采菊;南山中,我游目骋怀人是渺小的,身在江湖,很多时候身不由己。人生路上的沉浮,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决定。为什么要为不可能的事撞得头破血流呢?如果距离能带给你轻松,为什么不选择离开呢?以一颗平淡的心体味田园风光,品味农家乐趣,你会发现,距离的变化令你欣喜,在这里,你能找回自我,你能找回人生的真谛,找到灵魂的家园。我站在田园中,绿草的气息夹杂在阵阵微风中,夕阳的余晖铺洒在朵朵菊花上。我微笑着,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美点借鉴这篇文章完全取材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写得灵动智慧,思想深刻。对陶渊明远离官场,回归田园,回归自我本性的分析颇见功力。在平时学习或复习背诵经典篇目的时候要吃透挖深课文,一篇归园田居道出了陶渊明回归田园后的轻松和喜悦,老师在讲解文章的时候必然会补充一些背景材料,在学习中有意识地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贯穿起来,深入思考,灵活运用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学习中的有心人,从课本中可以开掘出更多这样的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